尽管素质教育倡导了很多年,但是说实话我们的教学工作还是以分数论成败,这在某些时候能决定一线教师的薪酬与声望。
我觉得老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能改变很多人的未来;但也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回到家中也要计算着柴米油盐。有多少人怀揣着教育梦,却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为了成绩逼着学生死记硬背,无休止的进行题海战术。
他们是一群本该活泼、好动的孩子,硬生生地被课本知识所累,变成了家长喜欢、老师称赞的“考试机器”。
孩子们如果真心喜欢学习,为什么会在毕业之时留下满地纸屑?如果此生告别学校,不用再每天拿起书本强制记忆,那才值得让他们真正欢喜雀跃。
教育真的公平吗?在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学习差的学生是不建议参加考试的,因为这将拉低全校毕业生的升学率。
我们学校有不少学生存在学习困难,这些孩子除了学习差点其他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然而,他们的学习生涯很多会止步于九年义务阶段。
每一个孩子,不管学习怎样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但如今的教育环境,并不会给这些家庭差、学习劣的学生太多机会。看到一次次与及格线相距甚远的成绩,有多少老师会受牵连,又有多少家长夜不能寐?
如果说获取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为何要录取这些孩子?本以为读书能改变贫穷的命运,才发现分数主义如此猖獗,他们被“智力”拖下水,被迫提前步入社会,“上得了大学”成了他们家庭一代代的夙愿。
我时常在想,“知识”是只停留在书本上的应试内容吗?假如是这样的,那家校双方将达成共识,一起为学生能上一所好大学而努力。可是大学毕业后,当他们不需要再用成绩证明自己,到那时“知识”是否还有其存在的价值?
把优秀学生送进好学校,这只是教学的终结;从学校里走出来,或许才是教育的开始。
当我们不再用刻意训练的方式去运用知识,如何解决随机而来的困难,才算是我们各自的智慧表现。这些会偶尔出现在书本中,但从来不会成为考试要点。
正因为部分学生智力受限,所以才要去学校拓展思维。可是,他们在学校学到最多的就是如何得高分,该怎样回答问题这将决定卷面分数的高低。
人生能爬多高、走多远,不是几份试卷就能筛选。离开学校后的很多事情,没有参考答案、没有答题技巧,更没有分数权衡。
教育,不能把学生的差异性用统一的模板去衡量,这会让灵性与活力逃离,让思考范围局限于书面陈述的框架内。
我们学过的知识,终究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人生的这张答卷,题型难易因人而异,在我们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可以作答。
生活中不需要太多的死记硬背,从小到大的每一次磨难,都会以全新的姿态出现。这考验着我们对于已学知识的综合能力,那些不被我们看好的孩子未必就没有办法灵活应对。
人生是否精彩,不在于分数高低,而在于所有参与学习的人,能否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