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晁艳玲:成长,唤醒生命的自觉

2023-06-25 浏览:

第九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候选人02 晁艳玲

个人档案

姓名:晁艳玲

单位: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

学科:数学

荣誉:河南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驻马店市优秀教师

推荐语:

一位乡村教师带着梦想引领着学生走进美妙的数学殿堂,因为在她的心中有诗和远方。她们一起追逐着梦想,用坚韧的步伐,唤醒生命的自觉。她有目标,有行动,遵循着导师的教诲,自觉自愿地成长;她有思考,有收获,用自己的行动证实着成长的力量;她有追求,有坚持,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智慧前行……信念、执着、坚守、创新,成就了一个精彩的自我。

——中原名师,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 郑州市金水区实验小学副校长 宋君

成长,唤醒生命的自觉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一个人,只有内心有了成长的渴望,才会唤醒生命的自觉,才会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留言册上的梦想

1992年,我师范毕业,在毕业留言册上我写下自己的梦想——做一名最好的“孩子王”。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孩子王?年轻的我并没有太多的思考,心中只有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最好的孩子王。

为了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决定先充实自己——读教育类书籍。我工作的乡下没有书店,我就去县城的新华书店购买图书,因为是教育类书籍,县城的书店也没有。最后,我给师范的班主任写信,请她帮我在学校的图书馆借一些图书。班主任赵老师很快帮我借来《给教师的建议》等书籍,我开始在阅读与实践中慢慢成长。

关爱、尊重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对他的喜欢;订阅教学杂志,阅读教育书籍,试着把书中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每一次执教公开课,对着镜子和家人一遍又一遍地试讲……渐渐地,我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孩子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我的喜欢。当时,乡村小学高年级要上早晚自习,冬日早晨的五六点钟,天还不亮,孩子们总是早早到校,趁我还没起床,在我的住室门口悄悄放下一颗浑圆的大白菜,一把青翠的大葱或蒜苗,几个水灵的大萝卜……而我却问不出都是哪些孩子送来的。因怕老鼠啃咬,一颗颗大白菜被倒挂在厨房内,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这些普通的大白菜饱含着孩子们的爱,它们不再是“物以稀为贵”,而是“物以情为贵”。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工作第一年,我就在全县小学数学研讨活动中讲公开课,参加市优质课评选。1997年我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并从乡村小学调到县城小学。

成长路上的导师

工作第三年,我在县教研室看到了几本薄薄的小书-------《小学数学教师》,书中刊登了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事迹和文章。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读完,在敬佩、崇拜吴老师的同时,内心也有了一份渴望——希望能成为吴老师的学生,这份强烈的渴望让我战胜了羞涩与胆怯,忍不住给吴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收下我成为她的徒弟。虽然这封信因地址不详被退了回来,但我已把吴老师定为我工作中的第一位导师。让学生向吴老师学习,成了我努力的方向。

在县城工作期间,我多次承担县公开课,做送课下乡的主讲教师;所写论文在县、市、省获一等奖;在2000年河南省教育厅“跨世纪园丁工程”中,经过层层选拔、面试,我被评为河南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并在河南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集中学习;2003年执教《垂直》一课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第五届优质课录像评审二等奖。

2004年驻马店实验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在这所学校工作期间,我多次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2006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2009年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2011年,我调入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吴正宪老师多次来第二实验小学讲学,吴老师的课堂学识、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开始关注儿童,关注数学本质,不仅创造让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还教他们如何做人。我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写的文章《埋藏在心中多年的故事》被收入吴正宪教育教学文丛——《跟吴正宪学当老师》一书。

2016年暑假,我参加了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研修班,遇到了我的第二位导师——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学习归来,我开始了“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探索,开始像贲老师那样精心设计学习研究单和不同的教学预案,“让学生更有准备地学,让学生在深层互动中学,让学生在‘研究性练习’中学”。2017年暑假,我再次参加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研修班,仍然选择贲老师做导师,并和贲老师同课异构。这次学习,我带着自己的思考和遇到的问题去聆听观察贲老师的课堂:我细心观察贲老师是怎样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审时度势做出介入性点拨与引导;我认真记录他是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互助;我细细揣摩他是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归来,我继续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摸索。我开始努力像贲老师那样把家常课上成公开课,把公开课上成家常课。同事每次到我们班听随堂课,都会感慨我们班的学生会听讲、会思考、会学习。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有了导师贲老师的引领。

我的第三位导师是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2017年,“朱乐平名师工作室一课研究团队”招聘成员,我很幸运地被录取,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开始在朱老师和团队的带领下,踏上了研究之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这个团队中,我体验到了做研究带来的幸福和成长。每一次团队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学习,我都会按时参加,认真学习、聆听朱老师细心耐心专业的指导,学习从多个维度对一节课进行研究。跟着团队,我不停地学习、实践、思考、研究,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研究团队,带领着我校的年轻教师一起走在研究的路上。

觉醒之后的坚持

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后,我遇到了职业生涯的高原期,个人发展似乎停滞。直到2014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只是在忙碌和重复中度日,而没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成长的渴望再次在心底萌发。

我开始坚持阅读,并从自由阅读转向专业阅读,家里最大的变化就是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书架也在增多。

与阅读同时起步的还有写作,2014年10月,我开始写教育日志。我在中国教育人博客网开通了博客,每天无论工作多忙,我都坚持写作,两年多的时间,写了近800篇博文,博客访问量达到100多万人,我被评为“中国教育人博客第三十七期博客之星”,博客中的一些文章被“现代与经典”“问对教育”等微信公众号转发。2017年,我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风铃教室,坚持每天写原创文章,点点滴滴的思考变成一篇篇文字,变成我成长路上永恒的记忆。很快,北师大小学数学工作室的编辑老师关注到了我的微信公众号,他们邀我写稿,每周一篇,他们还在新世纪小学数学网为我开设专栏——风铃教室。

不断读、坚持写,我的文章陆续在《教育时报》《小学教学》《新世纪小学数学》等报刊上发表,我体会到了“教师的全部教育智慧,都是通过个人读书思考和实践获得的”。我开始静下心以科研的眼光对待每一天的工作,让自己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在做研究。在研究中,我发现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几乎是空白,于是我每周给学生上一节数学阅读课,并在微信公众号中推出数学绘本阅读。我于2016年主持了市级课题《开展小学数学课外阅读的实践与研究》,该课题顺利结题并被鉴定为优秀等级,撰写的论文《开展小学数学课外阅读的实践与研究》获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17年寒假,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全国数学魔术种子教师研修班,取得了数学魔术种子教师一级证书,成立了学校数学魔术社团,担任社团负责人,每周为社团的学生上一节数学魔术课,开始数学魔术课程的小研究。

在研究中,我享受到了做教师的快乐和幸福,我开始将自己的研究与更多的老师分享,先后受邀给市区、县区、特岗教师等做专题讲座,给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做示范课。

现在,我每天都会问自己:今天我的课学生喜欢吗?今天我读书学习了吗?今天我反思写作了吗?今天我运动了吗?每日四问,让我每一天都能欣喜地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成长,唤醒了生命的自觉,让我遇到了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