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中考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视频

2023-09-10 浏览:

课题3 元素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学生难以理解。元素概念还容易与原子概念混淆。学生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分子、原子”。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会豁然贯通的。

二、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联想记忆、表演等。

三、学生情况分析

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他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四、教学过程

课题3 元素班 级九年十二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元素的概念;(2).初步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3). 初步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培养总结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元素概念,元素概念的形成及应用教学难点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环 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 设情 景 引 入新 课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人缺钙,应该吃什么?观察图片,你有哪些感想?这些人的病都是怎样引起的? 各小组展示答案,老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分组讨论、交流,由熟悉的生活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目标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大声朗读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问题 探究 问题 探究1.复习提问:(1) 原子是不是一个实心体?原子内还有哪些微粒?(2)二氧化碳、水、氧气这三种物质是怎样构成的?共同原子是哪种? (3)氧原子是怎样构成的? 一、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1)质子数为16中子数为16的微粒与质子数为16中子数为17的微粒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2)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微粒、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6的微粒、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6的微粒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 讨论: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是哪几种元素? 生物细胞中的哪些元素含量多? 3.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①物质由元素来组成物质由微粒来构成分子由原子来构成 ②区别:元素为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为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介绍几种原子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三种物质的构成. 巡视指导 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指导学生看图和阅读 指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回忆、思考并热烈讨论。 学生们发言 小组交流讨论 总结出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 小组交流讨论用微观图画出两种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学生表演 学生根据书中图表总结地壳、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学生交流,讨论并记忆几种元素(用谐音方法增强记忆) 小组交流讨论 回答问题复习前一课题的旧知识。 让学生接触元素的特征。 进入本节的学习重点 元素的概念的运用巩固元素概念 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并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课堂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回顾, 总结归纳学生归纳、交流,总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归纳,发言积极踊跃。当堂 达标见附录教师纠正,点评积极回答问题题反馈本节课所学布置 作业教材P65:第2题【板书设计】课题3 元素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2.元素的存在(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 ①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总称。 ②生物体细胞中元素含量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①区别: ②联系:教学反思:(1)、本课题我在上课过程中,利用一组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元素的欲望,自然而然的引出元素的课题,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元素的观念,使得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较为浅显易懂。课堂的逻辑性教好,重点突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2)、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问题的真实情景,采用问题驱动、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3)、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讲授地壳和生物细胞中的各个元素含量时,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总结

附录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 D 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2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如果错误加以改正: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D )。

A 硅 B 铁 C 铝 D氧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D )

A 氧 B 铁 C 硅 D 铝

5.下列正确的是( D E )

A、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SO2由硫和氧气组成

C、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

D、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E、二氧化硫由分子SO2构成的

6.元素是具有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氧化镁和氧气中都存在着 元素。

二氧化硫是由硫 ( )和氧( ) 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