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报告

一份1年123本书的读书报告·读后感篇(中)

2023-10-06 浏览:

本文记载2017.2.8至2018.2.8这1年内所读的123本书的所有读后感(中篇:42-82)。

在进行这一年读书计划之前,我曾给自己定下一个富有野心的目标,写下10万字的读后感。一年过后,当我整理这一年的读后感时,惊讶的发现已有11万字有余,而如果加上这一年以其他形式写的读后感(读书笔记,我们究竟该通过什么学历史系列等),则已超过了15万字。我曾自我评价,认为自己这一年来最大的进步便是学会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现在看来,这不光归功于123本书的阅读,更得益于这15万字的写作。

123本书的读后感超过11万字,平均一本书的读后感有900字,而完成则需要40分钟至1小时,以至于个别篇幅特别短的书,写读后感的时间与阅读时间不相上下。每一篇读后感都记录了读书次序、书名、作者、阅读时间、整体评价以及若干条个人感悟,最后是一小段摘记。而个人感悟中又有“读前感”、“文学比较”、“外一则”等等——总而言之,经过这一年的训练,我对读后感的撰写已是小有心得——包括一些别的读书经验和收获,本来想总结起来一并发在公众号中,但又想不如等今年读书计划完成,在三年读书经验的基础上再来讨论也更成熟,也敬请大家期待专题文章。

这些读后感虽大多为读完书后即兴创作,语言未经雕琢,但也偶有些精辟的见解和工整的词句,以至于我在之前整理书籍推荐篇和作者推荐篇时,发现很多句子都可以直接引用。而这一年很多经验和感悟,已杂糅在这123篇读后感中。其实也曾想过将其中的精品重新整理发到公众号中,但终究因为懒而没有完成。最终我只能“不辞劳苦”的将它们一股脑的整理好,发到公众号中,一是本人留存,二是分享给大家。

由于公众号文章的字数上限是五万字,将这11万字的读后感将分成三次来发,我当然不敢奢望有人从头到尾读完,其实也无甚必要,诸君可对照我这一年的书单,若是对哪本书感兴趣,通过word的搜索功能直接找到那本书的书评即可。

最后,我还是要诚挚感谢一下为我的每一篇读后感点赞、评论,包括点开全文看的小伙伴们,你们与我的每一次互动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附:有关2017年读书报告系列文章:

一份1年123本书的读书报告·书单篇

一份1年123本书的读书报告·书籍推荐篇

一份1年123本书的读书报告·作者推荐篇

一份1年123本书的读书报告·读后感篇(上)

【42】2017年读的第42本书 人类群星闪耀时 茨威格 ★★★★★ 8.26

①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我在读这本书时没有一刻心情是平静的。茨威格向世人展示,,仅仅凭借文字是如何能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或是扼腕叹息。当我想要为本书做一些摘记时,我会发现书中的随意一句都足以永远铭记,而当我想要为本书做一些书评时,我又发现我根本想不出合适的措辞表达我的崇敬。

②我要庆幸我的无知,除了语文课本中节选的《伟大的悲剧》外,我对本书记述的其余历史时刻都一无所知,也正是如此,使我的情绪在阅读时完全调动起来,一次次的惊叹、敬畏、唏嘘…我喜欢这本书的同时,也是在喜欢那个能被本书调动起充沛感情、激情和热情的自己。

③当然,这本书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文字本身。他所记述的十几位历史人物,包括了元帅、探险家、作曲家、文学家、领袖等等等等,尽管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人类群星”,但茨威格有时又刻意不写这些“明星”生命中最璀璨的时刻,而是着意书写他们的失意和暗淡,以此来公正的记述,在人类开拓世界,探索未知时表现出的屈辱与奋进,勇敢与怯懦,杀戮与仁慈,不朽与牺牲。

④在这个过程中,茨威格并不对任何一个人人有所偏袒,但也丝毫不吝惜对这些英雄的赞美。在他的心中,尽管他们身份、地位、贡献各不相同,但都称得上是人类前进的启明星。也许所有读者也和我一样,认为书写这一切的茨威格也足以永远留在历史的星空中。

⑤读此书有两个遗憾,第一是本书没有任何有关中国的记录,第二是茨威格甚至没有活到二战结束,那么当这个世界迎来和平,当阿姆斯特朗第一次踏上月球,当互联网将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乃至今后人类探索银河系、探索宇宙时,很遗憾没有茨威格的见证,也没有茨威格的记录。

“但是在现代历史上没有一颗炮弹比这趟列车射得更远、更能决定命运的了。这趟列车装载着这个世纪最危险、最坚定的革命者,此刻正从瑞士边境呼啸着穿越德国,前往彼得堡,到那儿去炸毀时代的秩序。”

【43】2017年读的第43本书 孙膑兵法 孙膑 ★★★★★ 8.27

①千百年来,许多人认为孙膑与《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同为一人,而《孙膑兵法》根本不存在。1972年的一天,临沂地区卫生局在建办公大楼,清理地基时意外发现了两座西汉墓葬——在发现了一部《孙子兵法》的同时,失传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孙膑兵法》重见天日,此次发现也被评为了20世纪70年代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②今天的知乎日报刚好也有谈到考古的意义,从清朝末年开始,我们中华民族所引以为豪的世界文明起源,包括商周时期的灿烂文明都不为世人承认,因为没有任何实物证据,而这绝非我们打败列强、提升国力就可以让世界心悦诚服的,是靠着考古学者一片片竹简、一个个青铜器的发现、修复和研究才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这些考古学者理应得到我们的理解和敬佩。

③出土的《孙膑兵法》主要记载了孙膑擒庞涓的战略,孙膑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以及孙膑个人的战略思想。但遗憾的是我们能看到的其实并非全貌,而大多数都是残章断篇,连续性和条理性很差,文字有些又很晦涩。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机会看到更完整的《孙膑兵法》。

④由此不禁想到,如果中国历史从来不曾有过焚书悲剧,如果古代所有的成果都得以保存至今该是一片何等的繁荣景象。

⑤相比《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更多的是从战役战术层面阐述了孙膑的思想,在和齐威王与田忌的问答中,甚至对一些很微小很特殊的战争情况都做了详细的探讨。我们今天能看到《孙子兵法》的全貌,但遗憾的是没有更多关于孙武如何指挥作战的记载,而尽管我们只能窥探《孙膑兵法》的凤毛麟角,但孙膑指挥的两场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无疑是英雄辈出的战国时期最为精彩的两场战役,在《大秦帝国》中,作者也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无论是孙膑采用的围魏救赵还是减灶行军,莫说是威震四方的大将军庞涓,举六国之士都无人看透,孙膑的战争思想和战术指挥足以碾压整个时代,不愧为孙武的后人。

“孙子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央。”

【44】2017年读的第44本书 此间的少年(二) 江南 第二遍 ★★★★★ 8.28

嗯,我发现我看书也学会应景了。

①刑部尚书是少数能让我既敬且畏的人,她曾给过我很多教诲,其中就包括要多读书,她也曾推荐给我很多书籍,其中就包括这本《此间的少年》

②作者以在北大的经历为模板,以宋朝为背景,将金庸武侠的各种人物揉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或者经历过的大学生活中。第一部以乔峰毕业戛然而止,时隔两年才有第二部,然而也仍仅以令狐冲倾心岳灵珊无果而终。王语嫣那晚为什么没有找段誉借书,任盈盈会不会出现,杨康会不会时而想起穆念慈,这些问题都不会有答案,但好在这本书的读者无需知道这些,因为书中描写的种种情景,我们也都经历过。

③这本书融合了武侠,爱情,校园等等元素,不同的人从中都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读起这本书时,心中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正如我之前所说,几年前我在读的时候,当真“若合一契”,“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然而几年之后重读,不免“临文嗟悼”,“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同样的文字前后读来心境迥异,必然是因为所处的真实情境已然时过境迁。

④一本书的好坏,既有可能是客观事实,也有可能是主观意志,但是否喜欢一本书,就没有这种争端了。也许今年我还会读到无数好书,但不会再有像这本让我如此喜欢的了。究其原因,大概就像去年的《小王子》一样吧。

“一路走去。似乎没有尽头。段誉只想这么走就好了。时间的概念在这里短暂的停顿,除了王语嫣之外,段誉不再感觉到四周的任何运动。好像两个人只是走在一个过去时代的城市爱情电影中,而放映机则停滞在某个夜的镜头上。”

【45】2017年读的第45本书 中国最美的语文 夏昆 ★★★★ 9.1

夏昆老师的语文教学五星,本书的内容三星。

①语文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之二(历史),又万幸,我从小到大遇到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非常优秀又对我多加关照,在学生时代,任课老师的魅力与垂青,与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兴趣及成绩实在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对语文一见钟情至今,“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夏昆老师的语文教学确实让人折服,无论是五花八门的鉴赏课程,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还是海纳百川的教学态度都让万千读者既佩服又羡慕,佩服的是这位老师不仅有如此独特而天才的教学计划,又有敢于付诸实践一以贯之的毅力和勇气。羡慕的是自己也想成为夏昆老师的学生——但也许我个人的羡慕程度会小一些,因为在我心目中我的历任语文老师也同样优秀。

③夏昆老师的另一特色就是将语文与音乐相结合。如果我们追根溯源,这一点的依据是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随处可见的。夏昆老师能将两者完美结合,不仅在于他有这种意识,更难得的是他有音乐的天赋。但我想即使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历史也好,地理也好,哲学也好,美术也好,任何学科和语文结合其结果都是妙不可言的。

④但我们也同样看到,即使是夏昆,面对默写不合格的学生,也会给予数遍抄写的惩罚。夏昆无疑是当代语文教学的理想主义者,在某些方面也是成功的,我们丝毫不怀疑他培养过的学生在将来无论是创造力、气场还是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胜人一筹,但是面对应试教育,冷冰冰的分数,夏昆能使用的办法不比任何一个普通老师高明。两者看似不可调和,但我想就好像白居易的诗既能寄托深邃的思想,又能浅显到三岁孩童可颂一样,一定存在着一个完美的答案等待我们探寻。

⑤这本书当为夏昆成名后的作品,从内容上看似乎是日记和随笔的合集,若是以一本书的立场审视,本书大概算是标准的“名字很长的畅销书”吧,逻辑松散,调理混乱,内容上东边讲一点一边讲一点并无连贯性可言,对很多问题没有解释,一些地方又有拉长篇幅的嫌疑,结合本书的题目,夏老师是“名副其实”的,本书的内容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

“大家好,我姓夏,叫夏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三年我将会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46】2017年读的第46本书 故事新编 鲁迅 ★★★★★ 9.3

①初三搬到主校区后,每天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便急急忙忙去买一份盒饭,三两口扒完便去图书馆,由于每次都是第一个到,每次都得以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一坐便是一中午,就是这样许许多多的中午,让我读完了高尔基的三部曲,读完了《钢铁》、《飘》、《水浒传》、《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羊脂球》、《一生》,若干描写二战的书和心理学普及读物。读了这许多后,又突发奇想要读鲁迅,于是读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但终究由于中考临近,图书馆生活也不得不终止,《故事新编》便是我在那个图书馆读的最后一本而又未读完的书了。

②这一条书评追忆我当年读时的感悟:书名《故事新编》我以为与其理解成简单的“主谓短语”(“故事”为名词,“新编”为动词),莫如将它视作如“朝花夕拾”一样的两个“偏正短语”组合成的“并列短语”(“故”“新”为形容词分别修饰名词“事”和“编”,“故事”和“新编”又形成并列)。emmmmmm,自己都不知道当时到底怎么想的,也许是太喜欢“朝花夕拾”,觉得名字上口而有文采吧。

③接上一条,本书要重新编辑的,并非小说中说到的“故事”,而是“过去发生过的,神话传说”。以“非攻”为例,主体是将关于事件本身(墨子谏楚王)的正规记载套用在现代社会中,又将与其人其事有关的其他相关记载杂糅其中,又辅之以鲁迅先生的讽刺。有趣的是,这里的讽刺有两种,其一是鲁迅对当局,对时局的讽刺,其二则为鲁迅对一些个人恩怨的讽刺。就是加入了这么多新鲜元素的“新编”,不仅保留了“故事”的全貌,还将不同人物的风骨真实再现,八个故事,有隐士,有神仙,有帝王,有侠客,有圣贤,有义士,虽辑录在了同一本文集,实为八部不同体裁文风的小说。

④《故事新编》在对鲁迅作品的研究中曾一度被忽视,但其实对于我们理解鲁迅具有重大意义,有人认为“补天”实属上上乘之作,有人认为“铸剑”寄托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最彻底的思考…但以上种种,包括鲁迅先生的思想,讽喻,玩味,修辞要想真正领悟并非一日一遍之功,这也算是我读鲁迅得到的一点不是感悟的感悟吧。

“暗中的声音刚刚停止,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

【47】2017年读的第47本书 虚像小丑 东野圭吾 ★★★☆ 9.5

①事实证明,对一本书的评价是与对它的期待有关的。以往读东野圭吾的书都抱有极大期待,多半就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而在读本书前特意上豆瓣查了一下,6.9分,因此便纯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读了下去,发现虽然质量的确不高,但也不至于一无是处。

②本书由《幻惑》,《心听》,《伪装》,《演技》四个短篇组成,且皆以汤川为主角(伽利略系列第七部)。由于篇幅短小,几乎每个案子只有一两个诡计,细节之处也就无法得到精细雕琢,一言以蔽之的话就是一种柯南既视感。短篇成为了此书为人诟病的第一个原因,但看过柯南的都知道,这个锅不应该由篇幅短小来背。

③对本书的第二个诟病在于作者被汤川物理学家的身份束缚住了,几乎每个案件的核心都涉及到物理学原理,甚至有些涉及到了很先进的仪器或者深奥的原理——走近科学既视感,让一般读者特别是我这种文科读者完全get不到点,如果一个推理小说的核心诡计都是靠普通人完全不了解的物理学原理支撑,且通过正常的推理根本无法解密,那的确就不可能吸引人了。

④当然本书并非一无是处,四个短篇都对人性有独特的刻画,当然也有相似之处——对女性的阴暗刻画。不过相似的不仅如此,还有对汤川这个人物形象的着重刻画,有趣的是,在《伪装》一节中,汤川做出了与《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波洛相似的举动,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而在《心听》中,不仅用到了物理学,更用到了心理学原理,也算是闪光点之一吧。

““驹井先生!”敦子从门缝里叫着,接着把门开大走了进去,心里想的是“这就开始看我的演技了”!”

【48】2017年读的第48本书 推销员之死 阿瑟·米勒 ★★★★ 9.8

①这部堪称美国剧作之骄傲的话剧,其实恰恰讲的是一个美国梦破碎的故事。主人公威利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推销员,工作不辞劳苦,几十年如一日,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和荣誉——无论怎样来看这个逻辑都是没有问题,这个梦想都是不难实现的,可偏偏就化为了泡影,何也?

②小而言之,是威利自身的认识问题,他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长短。这里我不禁想起《三国志裴松之注·诸葛亮传》中,裴松之引用袁准评价诸葛亮的话“夫能知所短而不用,此贤者之大也,知所短则知所长矣。”如果不是结尾爆发的威利和比夫的冲突,也许终其一生他还沉迷在自己勾勒的美国梦中——他的不自觉不仅体现在看待自己身上,更体现在了看待自己儿子上。

③大而言之,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肯定不会为社会的孤立个案著书立说,它所代表的一定是当时的时代风貌和社会背景。从年代来看故事背景应发生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二战后美国想要呈现给民众的,是自由、财富和福利,而实际上他所给予民众的,却是桎梏、拜金和慵懒。盛世之下,矛盾重重,当国家无法解决自己的社会矛盾时,它的社会底层人员的努力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④本作品的另一特色就是剧本整体使用了蒙太奇(意识流?)的方法,人物在台上不断穿梭于不同场景,不同时空,不同的内心世界中。不过看来要想完全领略这一手法的精妙之处,需要去看现场话剧,仅凭文字剧本是远远不够的。

“威利 (害怕得大声喘右气,猛地转过身来象是要她安静)嘘!(他掉转身,象是要探路;闹声、人脸、说话声,似乎蜂拥向他扑来,他一边挥拂,一边喊叫)嘘,嘘!”

【49】2017年读的第49本书 中国通史 (第一卷: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卜宪群 ★★★★★ 9.10

①我买这套书的初衷,是因为两年前看到了中央六套每天播出的《中国通史》百集纪录片。它深深吸引我的,不仅在于历史本身,更在于它的语言,一些经典语录我在之前的朋友圈也发过,这大概是我第三次深深的为语言优美而折服(第一次是看“天下足球”,第二次是看“金钱辩”)。之后便去搜纪录片的文字稿,未果,便找到了这套同名丛书。在简介中它写到,本书即为系列纪录片的文字版,而且由于每集纪录片的时间仅有四十分钟,内容不得不大量压缩,更多精彩,尽在此书。然而买过之后我才发现自己被骗了——本书的开本很小,一节约二十页不过万余字,内容怎么可能比四十多分钟的纪录片丰富呢!因此,本书其实是纪录片的简化文字版,不仅内容有所删减,很多经典的语言也没有出现在本书中,如果是抱着找寻纪录片的文字稿看本书,必定是大失所望。

②但这显然是瑕不掩瑜。本书是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领衔,历史研究所及各大高校教授联合编写的。和我们之前看到的吕思勉、白寿彝、范文澜等以一己之力编写的通史相比,本书的优势在于观点与态度多元化,而且由于是“国家队”编写,其所掌握的史料与资源之丰富也是前所未有的。总的来说,本书确实是中国通史中比较全面,比较新,比较权威且比较易读的版本。

③第一卷的内容上启远古下至战国,最明显的特色是将考古与历史相结合,几乎讲的每一个人物和事件都列举了考古学的证据做支撑。在读本书之前,我并没有“历史学是一门科学”这样的概念,是本书为我构建了这样科学的历史观和研究方法,也让我明白了考古学的重要意义。

④我还记得,在我之前读过的《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对黄金时代的向往也说明,虽然中国思想家惋惜世风日下,但他们仍然不在尘世之外寻找美好的东西。他们认为人们在现世中是可能达到完美境界的。”其中,“中国思想家”即指百家争鸣,“完美境界”即指三代以上。翻遍史书,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你会发现,所有人都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里的“古”,其实就是指三代之上。同时,史书中对帝王的最高评价,只能是“尧舜之君”,而臣子最高的评价,无过于“有古大臣风烈”,这里的“古大臣”,无外乎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之前。换句话说,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大同时代,梦想时代,尽在此书。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中,各个文明都发生了非常的文化事件,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最终形成了希腊、印度和中国三大古典文化中心。而中国的轴心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被称为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各种思想交错碰撞,相互批评指斥,又相互吸收交融,形成了后世所称道的“百家争鸣”盛况,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写下了最为绚烂的一笔。”

【50】零的焦点 松本清张 ★★★★★ 9.12

①与我对《点与线》的态度完全不同,我认为这本书完全当的起它本身的荣誉——“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巨匠”之一的松本清张的“三大杰作”之一,社会派的大师之作。回头来看,也许当时对《点与线》的批评过于草率,严重低估,否则不至两本书享有同等的声誉。

②去年刚开始读书计划的时候,在读包括东野圭吾等日本作品之前,我特意读了《菊与刀》作为铺垫。时隔一年多,很多内容都已经忘却,但就尚残存在我记忆中的部分而言,《菊与刀》中对日本人的描写:害羞、礼貌、冷静、坚忍、整洁、修炼、残忍、虚荣等等,与《零的焦点》中尤其是两位主角(女主和凶手)几乎完全吻合。究其原因,除了两本书都是对日本风貌的完美再现之外,也和他们的成书年代几乎重合有关吧。

③本书虽然不是第一人称,但却以女主贞子为绝对主人公,全书的视角一直集中于她一人,读者的思路也由贞子的行为和心理支配,而且,全书就只对贞子一个人进行了心理描写,这一点在之前的读书笔记中也谈过,其实难度颇大。同时结合上一点,女主新婚燕尔,丈夫不知所踪,在对丈夫的追寻中女主呢心理变化完美的体现了上一条日本人的诸多特点,再加上极其出色、细腻的景色描写和动作描写,使得即使案件本身的诡计略有不足,篇幅整体稍显冗长,仍不失大师本色。

④本书旨在探讨战争对日本社会尤其是女性的摧残。虽然读过一些日本的作品,但探讨这个问题的确实很少。战争对日本女性的摧残,即使至今时隔十三年之久,她们的伤疤仍然不能弥合,而且即便她们表面上已经过上了风光的生活,内心始终惴惴不安,一旦出现了某些因素可能将她们的伤疤揭开时,她们便会立刻陷入极端的恐惧,以至于不惜一切手段也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即使最终也于事无补。

⑤由此可见,日本人,日本民众并非没有对战争进行深刻反思,文中也有提到,这些话题甚至也是电视和广播节目的热点话题。但是,日本人在反思战争时,除了反思自己在战争中受到的创伤之外,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室田终于回过头来。以暗淡的天空为背景,在室田的脸上落下了阴影。”

【51】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 ★★★★ 9.15

①公元1939至1945年是这样的一组数字:凡是在这个时期出现或者记录这个时期的任何文字,都不免会出现“屠杀”、“罪恶”、“暴行”、“死亡”这样的字眼,这就是造成7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②二战历史是我在学习明史前熟悉程度仅次于三国史的一段历史,学习的高峰期在初三至高中结束。还记得高一的时候,学校做了一堂心理的公开课,我作为当时的心理委员也在其列,其中一个环节是上台自我介绍,并说出自己的梦想。我当时便说道,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战史专家。这个词语对于老师来说是陌生的,她就又问了我一遍,于是我重复,说就是专门研究战争历史的专家。老师很感兴趣,问我为什么要当战史专家呢?我当时站的笔直,一字一句的说:“因为珍爱和平,所以回首战争。”

③这本书为一名14岁的德裔犹太少女的日记,记录她躲在密室中的两年多时光。对于二战历史的熟悉,让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毫不费力——我可以根据她日记的时间联系到当时的战况,这当然有利于我的阅读,但我却没有一丝高兴,反而格外沉重。因为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就知道作者的结局——她没有活到战争结束,而是在解放前夕被盖世太保抓走,不久死于集中营,而仅仅几周之后该集中营便得到解放。这本日记,自然也是没有结局,戛然而止。

④我一开始想将本书和我之前看过的某本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日记作对比,但之后我就发现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后者已经知道了自己必死的结局,但安妮的日记一直闪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希望,而这一切和她的悲惨结局比起来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刻骨铭心。唯一可幸的是,安妮虽然不在,这本日记却留了下来,并且成为纳粹暴行的铁证。

⑤总有人说,迟到的正义也是正义,这句话至少不适用于安妮。安妮的日记止于1944年8月,当时盟军已经完成了诺曼底登陆,苏联已经开始了“十次突击”的第六次,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法西斯败局已定,正义已经到来,而对这一切一直无比坚定和期待的安妮就是在这时惨遭不幸。当时世界人民都在欢庆胜利的到来,却没有多少人想到这些最后的牺牲者的悲伤。

⑥外一则。在本文中,安妮始终对英国抱有无限希望,将丘吉尔视为自己的偶像,也许她并不知道,丘吉尔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坚定的反犹者。

“我相信春天一定在我心里,而春天正在苏醒,我的身体和灵魂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想要举止正常一点都很不容易。我感到很迷茫,我不知我该读什么,写什么,做什么,但我知道我充满了渴望……。”

【52】家有九凤 高满堂 ★★★★★ 9.17

①如果你在看电视剧时留神注意一下原著作者,就会发现高满堂真乃一代神级作家和编剧,《闯关东》、《温州一家人》、《北风那个吹》等皆出自他之手笔,而我最喜欢的无疑就是这本《家有九凤》和它的同名电视剧。而且先看剧,再看书的话你会更加为剧中李明启、姜武等人教科书式的演技所折服,其传神程度甚至让人怀疑到底是电视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还是小说是根据电视剧的演绎进行的再整理。然而无论怎样,二者总是由高满堂一人完成,电视剧与小说都同样推荐。

②高满堂走的必是老舍一样“人民艺术家”的路线。我理解人民艺术家是这样的一种概念:它的描写全无晦涩高深,都是极质朴的语言,每个人都能看懂,,但除了他没有人能写的出来,这大概就是所谓“大巧若拙”的境界吧。

③试举一例:“老太太嘿嘿一笑,朝手指上吐口唾沫,拿过钱,刷地碾成扇子面,手指一弹,啪的一声脆响,一根指头在钱上飞快地跑着,得意地说道…”读过这段,是不是瞬间就想起鲁迅《朝花夕拾》中设套捕鸟的场景了?一个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数钱场景,高满堂能一连使用数个各不重复的动词,一气呵成,个个传神,每个人都见过这场景,但让你写,谁又写的像他一样好呢?

④在《白鹿原》中的一开始,作者就写到“白嘉轩这辈子最自豪的大概就是一连娶了七个老婆”。而在《家有九凤》中,高满堂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一口气生了九个女儿”的初老太太——老太太当然不姓初,她本名唤做石捧玉,但这三个字在十几万字的小说中就只出现了一次。老太太一生都贡献给了听雨楼和老初家,这一点不能不说和我们的祖辈非常相似。顺便一提,无论是剧外的李明启老师,还是剧中的初老太太,我都能从中看到我姥姥的身影。

⑤“平民史诗”这个词是我合上书之后刚刚想到的名词,所描述的就是这一类以小人物小家族为着眼点,跨越时空更迭,反应社会变迁的一类作品。无论是以上提及的高满堂若干作品,还是如《白鹿原》,《打狗棍》等都数其类,其中我最喜欢的大概就是这本《家有九凤》了吧,书与电视剧都是。

“老太太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回到了院子里,双膝一跪,抡起巴掌朝自己脸上拍打着,泪水就止不住了,一个劲的磕着头念叨:‘天爷啊,你总算睁眼了,你让我生了闺女,闺女又生闺女,现在听雨楼总算有了爷们儿了,我盼他盼得快瞎了眼,我的天爷啊!’”

【53】边城 沈从文 ★★★★★ 9.18

①什么叫文笔,什么叫大师呢,从边城来看,大概就是任意选取文中一段,都能入选语文课文吧。曾有人说,沈从文先生的文字颇有魏晋风度,又有人说,魏晋时期是中国唯一的贵族时代和文人时代,这样传递着来看,沈从文先生的文字便是真正继承了汉语真谛的文字了吧。

②边城的城也美,人也美,心也美,风俗与风景,统统都美,但偏偏天公不作美,处处不凑巧,而湘西的淳朴风情和中国的传统内敛,人物的平静善良又无限加深了这些误会,使得即使沈从文也无力破解这个困局,才写出了这样不确定的结局,让人不禁想起金庸在他的中篇小说《雪山飞狐》中,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让人无限遗憾,又无限憧憬。

③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小说可以有这样模棱两可的结局,真实的生活却是不许的。小说篇幅不长,时间与空间都没有拉开,小说将时代定格在了30年代,小小的边城还没有经历太多时代的变迁和战争的洗礼。可想而知,如果有续,那个还未归来的人定会卷入战争,边城也不再是边城,翠翠的命运便更加飘零。

④外一则,《边城》在“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鲁迅的《呐喊》,据说当年如果不是沈从文突然离世,他本将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54】牡丹亭 汤显祖 ★★★★☆ 9.20

①我在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读书经验时就提到,我每次在写“读后感”时,都要先写一段“读前感”,记述我读这本书的缘起或者我与这本书的故事(这也不知道是不是和知乎学的毛病…),这次要提到的其实是两个人。我最早听说牡丹亭,其实是在十多年前我听王力宏的歌《在梅边》时,那时的我,追星还是有一点点狂热的。而最近一次听说牡丹亭,是周公今天刚好和我提到这本书。周公是我多年的好友,有趣的是,在十多年前也同样是王力宏的粉丝。时过境迁,今天人们喜欢的往往不再是明星本身而更多的是限于其作品,结合最近娱乐圈出现的一些事情,也许这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吧。

②这本书的篇幅并不长,但却很难读,这不仅在于它的体裁与文言,更多的是在文中引用了上至神话传说下到唐诗宋词无数典故,尽管我之前已经看过不少中国古代的历史与文学,又加上书中不时出现的注解和向专人请教,也仅仅落得个“顺下来”的程度,距离逐字逐句领会还相差甚远。

③但是,《牡丹亭》作为我国古代著名剧作,在历史上“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过去家家户户即使目不识丁都能传颂读懂,今天一个受过多年教育的研究生却看不懂,这是否矛盾呢?

④我认为一点也不矛盾。自宋元以后,随着传奇、话本、小说等文学体裁以及载体的发展,使得尽管大部分人仍然“目不识丁”,但绝不是“一无所知”。我们也曾看到,无论是《大染坊》里的陈寿亭,我刚刚看过的《家有九凤》里的初老太太,都是一天学没上过,一个字不认识,但是“三国列国东西汉,水浒瓦岗济公传”却倒背如流,这些故事中倡导的忠孝节义更是早就深入到他们的骨髓中,更不用说“单口大王”刘宝瑞仅仅念过几天私塾,后来带着徒弟们游故宫,随意指一样文物都能连批带讲个把钟头了。由此可见,尽管现在义务教育普及,再没有所谓“文盲”,但现代人的知识水平同比古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⑤读《中国文学史》让我知道,汤显祖崇尚“至情论”,认为“世总有情”,有情的最高境界便是“至情”。他的这一主张在《牡丹亭》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唯一遗憾的是,这种冲破生死、贫富与封建枷锁的恋爱汤大师也唯有在柳梦梅的美梦里才能实现。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55】空缺,你们猜为什么……

【56】中国绅士 费孝通 ★★★★★ 9.24

①在中国象棋中,除了坐镇中央的将帅以外只有“相”和“士”不能过河,基于中国象棋的规则,我们可以对相和士作出这样的描述:第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职能被严格的限制住了,准确的说是被严格的限制在了将帅(君主)周围。第二,尽管他们不能过河直接杀伤对手取得胜利,但如果互相协同配合将起到强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甚至让即使是公认最厉害的车也无可奈何(双车难破士相全),从而在己方兵力损失殆尽时也不至失败(和棋)。第三,在一定条件下他们甚至也可以与其他人配合打击地方的大本营(炮架),而且己方越是山穷水尽,他们的作用越明显。第四,但是,一旦他们互相掣肘,貌合神离,反而会造成效率低下等弊病,给敌方以可乘之机(闷宫)。

②由此可见,在中国象棋中的士(广义来说相也属于士),和我们所说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士是极其相似的,也许这也是设计者的初衷。然而,以上我的这些胡说八道完全是我的“读前感”,是我在翻开这本书之前,看到这个题目时的联想。事实上,本书所说的“士”并非我们所理解的,而是一种特殊的寄生阶级,是皇帝和农民之间的缓冲阶级,他们自身带有强烈的妥协性和惰性,他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在君主的庇护下享受着特权和优渥的生活方式,同时不用像农民一样直接参与生产。

③这样看来,我们无法从中国象棋中找到本书所讲述的“士”,相反,在“斗地主”中,玩家按照积分有不同的等级,负分是乞丐,以上依次为包身工、短工长工、下中上农,佃户乡绅小大地主,各级官员直到皇帝…这个家喻户晓的游戏背后,其实也彰显了中国古代社会鲜明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在不同等级之间流动的困难,它所体现的这一思想和“乡绅”等称号,似乎与本书更加吻合。

④当然,本书的内容和内涵绝不像我说的这样简单,本书的很多观点和论点都是极其有力且新颖的…且慢!当我在读书时想到“新颖”时,我又想到了一些别的东西:事实上这本书出版于1953年,距今超过了六十年,也就是说这本书所呈现的观点只是对于我来说很新颖,而在学术界已经“经典”甚至“过时”了。

⑤对此我还做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是在研究生期间才真正明白,心理学作为一名科学它的前沿性是多么重要。新的研究成果每天都在发生,任何一个杂志在投稿须知中都会要求来稿的参考文献主要集中于“近五年”。也因此,我知道了当我看到一些人以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或者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作为核心进行心理咨询和培训时,他多半是个骗子。心理学如此,历史学同样如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代史学界已经抛弃了对中国古代社会描述中所有有关“封建社会”的字眼(也包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因为中国自秦代以后就没有“封建”制度了)。然而,这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书中白纸黑字的内容。当历史学的理论更新时,教科书的更新会至少落后十几年,而我们这些已经毕业的人业已积累的那些被证明是错误的历史知识,又由谁替我们更新呢?没有答案。

⑥外一则,本书为费孝通先生若干英文论文的中译本,对我本人来说读起来就像读《剑桥中国史》一样津津有味,以至于我甚至一度认为后者的作者费正清和费孝通是亲戚…另外,如果我读心理学论文也这么上瘾就好了…

“从早上农民的第一个行动:上街拾粪肥,到睡棺材,埋入地下,所有这些行动都属于自然和人对土地的眷念的大循环。我以为,正是这种关系的力量,年复一年地保存了中国文化”

【57】单恋 东野圭吾 ★★★★★ 9.26

①先说结论。我在写《时生》的读后感时,曾根据豆瓣评分把东野圭吾的书划分为四个等级,没想到这一分类方法在“微信读书”中大受好评和共鸣。本书也再次印证了我的分类方法。《单恋》豆瓣评分7.8,按我说属于“值得一看”的等级,本书也实至名归且属这一等级中的翘楚,甚至我认为如果不是题材特殊,它是有可能上升到8.0的第一档。

②将一枚硬币高高抛起、迅速落下,我们都知道出现正面朝上与背面朝上的概率各占50%且相互排斥。但我们同样都清楚的是,还有一种极特殊的情况就是硬币会立住。从概率学角度来说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是“p<0.001”的,但是如果我们的实验次数足够多,比如60亿,那么这枚硬币立住的情形绝对不能忽视。如果把男性与女性比喻成正面朝上与背面朝上这两种情况,那么性别认同障碍就是立住的硬币。硬币的比喻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作者在文中给出了更精辟的比喻:麦比乌斯环(这里不过多解释)。

③性别认同障碍是本书的核心,尽管这一问题甚至我本科做大创时就研究过,我仍然对它知之甚少,也仍然认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尽管这可能只是表象。东野圭吾不仅是一个推理小说作家,更是一个伦理小说作家,从《彷徨之刃》,《虚无的十字架》,《信》到《秘密》再到这本《单恋》,都是如此。但是,我列举的前三本书探讨的都是社会热门话题,《秘密》更深入但借助了超自然,只有《单恋》冷门而真实。社会在进步,我很高兴的看到短短几年时间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但性别认同障碍还处于阳光之下的阴影当中,我相信总有一天它也能为世人接受,而这本《单恋》无疑是会在这其中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的。从这一点来说,东野圭吾能以性别认同障碍为题材写出这样一本优秀的推理小说,是很用心且有公心的。

④当然这本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它本身也魅力十足。无论是伏笔的设定,多线索的推进,推理的进行,细节的描写本书都是一流的,唯一的缺陷可能在于本书的前半部分的铺陈有些冗杂读起来索然无味——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但是一半过后就会进入“再也停不下来”模式。尤其后面发现有些线索和前文铺垫呼应时真的有“拍案叫绝”的冲动。

⑤这本小说在我看来不仅“最冷门”,也是“最复杂”,并非指叙述方式和作案技巧,而是指小说多个人物,多重问题,多条线索的互相交织。如我第一条所说,如果不是过于冷门,这本小说是可以上升到第一档从而和《白》,《恶》,《嫌》等平起平坐的。我特意去网上查了一下,很多人其实已经将本书和第一档的作品归为一类作为“强烈推荐”,我本人也是如此。不过客观的说《单恋》的精彩程度可能不及以上几本,但我认为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题材的特殊性,面对这种题材,东野圭吾能写到如此程度已经很不容易,很难超越了。

“终于到达了停车场那一层。他奔跑着超过一对对情侣,冲出了停车场。

然而,美月的身影已消失不见。哲朗站在她们刚才站的地方抬头看着摩天轮,根本无法看清乘客的脸。

我倒是见到你了,可你没见到我啊。难道这样也可以吗?

他心中默默念道。”

【58】(今文)尚书 顾迁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 ★★★★★ 9.29

为2016年弃读,今年终于读下来了。

①初,我在读《明史》时,孟君祥良正在读《史记》。我问他读《史记》的缘由,他说,中国的各种古籍都有大量引用,他要找到这些古书援引的人物与事例之源头。《史记》作为二十四史的第一史,无论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均震古烁今,孟君祥良的读书目的,想必已经达成,但我以为,这个“源头”的上面还应有源,史记之前也仍有史,这便是我读《尚书》的缘起。

②凡是打过游戏的人都知道,在游戏中注册昵称有“先到先得,概不重复”的规则,越是好听的名字越是早早就被注册。也许在书这个领域也同样存在这个规律。君若不信,试看这些先秦古籍的名字是多么简约而美妙:《论语》、《诗经》、《春秋》、《礼记》、《尔雅》、《山海经》、《国语》…而所有的这些,我认为都在一本书之下,便是《尚书》。

③《尚书》最早名为《书》——仅此便足以彰显它的地位与作用。后司马迁为其更名为《尚书》。尚者,上也,意为上古的史书。但事实上如果我们不以通假字来理解,而将“尚”本来“尊崇,崇尚”的含义赋予“书”之前,则能给人更多遐想。难怪两汉经学之际有人仅就《尚书》的题目二字就写出十万字的论文,虽有冗繁之实,但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尚书》从题目到内容的尊崇是不可怀疑的。

④《尚书》记载了尧舜至西周的史事,作为最早的信史,它的传承颇具波折,一言难尽。简而言之,其有《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派流传。我要说的是,就像宋代仿造的唐代文物仍然是文物一样,尽管后者已却系伪书,但经千年流转仍早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另外,我所看的版本即为《今文尚书》。

⑤如我的阅读目的所言,在《尚书》中确实能找到现今流传的尧舜至东周一千五百年故事的源头,承载着上古和先秦圣贤们的言行与智慧,大禹治水、盘庚迁都、牧野誓师、金縢之匮…当看到这一个个熟悉的故事用生涩的文字描述出来时,我仿佛也看到了这些光辉伟大的君子背后的艰难与坚忍。

⑥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也许在于对“天命”这个概念的发展。例如,商代素来笃信天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直至纣王,在武王伐纣之后,相信武王和周公起先也对天命观产生怀疑,但他们最终还是在历史性的思考中找到了答案——是上天看重文王的德行才降天命于周,实现了小邦周取代大邑商的奇迹,天命无常,要想永保天命必须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由此来看,从商到周不仅仅是两个王朝的更替,更是我国政治思想、民本意识的飞跃与发展。

⑦但是,如果让我们用四个字来形容《尚书》的话,大概最恰当的要数“佶屈聱牙”了。《尚书》中的文字、句法、发音、风格等均与我们熟知的“文言文”迥异,以至于有学者就是因为“古文尚书”不够难读所以才判定其为“伪书”。与我而言,读《尚书》的感觉就像在读英语六级的阅读(嗯就是真的很难…)。我特意上豆瓣看了一下,豆瓣上有多个版本的《尚书》,但每个版本阅读人数都未过百。可见,《尚书》仅仅因为文字本身的佶屈聱牙便让绝大部分读者望而生畏,更不要说其深邃的内容,让无数先贤大儒皓首尚不能穷经了。

⑧也基于此,我想量己之力为《尚书》的传承效绵薄之力,话虽如此,我能做的也仅仅是做一篇《摘记》而已,敬请关注本人公众号“B216号行星”[转圈]

“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

【59】山海经 潘勇译注 ★★★★★ 9.30

①显然,我在《尚书》的读后感中对其题目的赞美同样适用于这本书,关于《山海经》,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最先想到的可能不是精卫填海与夸父追日,而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山海经》是那样的让鲁迅魂牵梦萦,以至于当阿长将带图画的“三哼经”放到鲁迅面前时,他“如遭霹雳,全身震悚”,继而认为阿长怀有“伟大的神力”,之前的杀鼠之恨也全都变成了敬意。

②小鲁迅态度的转变是有依据的,因为在《山海经》之前已有《山海图》,所谓的《山海经》其实是根据那些图画做出的注解。只可惜这些图没有流传下来,我们也只能根据这些“配字”来畅想那些荒诞而迷人的场景。可想而知,如果有一天真的有人把《山海图》摆在那些学者面前,他们的惊讶与欣喜程度绝对不亚于鲁迅。

③《山海经》是古代神话的滥觞之作与集大成者,后世的所有作品,从《封神演义》到《盗墓笔记》无不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源头。不仅如此,如18世纪英国的《格列佛游记》以其离奇有趣的“小人国”、“大人国”等情节吸引了无数小朋友,但其实这些在《山海经》中同样有记载,后者比前者早了两千多年。

④《山海经》中记载的山川、河流、神兽、植物、矿产、天神、习俗等何止百千。这些看似是荒诞不经、天马行空的,但是读来又是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而当我们试图从这些神话中解读出什么来时,我们又能隐约窥探到古人对自然与图腾的崇拜、对力量与生命的渴望。我个人的一点发现是:在《山经》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叙述方式,先是描述某个山脉,继而是它的位置、走向、矿产和生物,最后一句往往是“这种生物出现会导致天下…(繁荣或者衰败)”这也许是之后我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对“祥瑞”或“凶兆”之迷信的起源吧。

⑤集中阅读、碎片阅读以及分散阅读是我读书主要采用的三种阅读方式。我个人认为如《论语》、《诗经》、《山海经》等都适宜采用分散阅读,及每天拿出少量、固定、安静舒适的环境来读(如睡前)。一本《山海经》全文不过三万一千字,硕士论文的篇幅而已,如果集中阅读个把小时便可读完,而先秦文学篇幅大抵如此,这样说来一个周末大概就能通读,但这样没有任何意义。如《山海经》这等,篇幅不长,每一段内容之间没有强烈的逻辑联系且又意境深远的,正好适合每天拿出一段舒适的时间读一小段,将阅读时间间隔拉长以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思考与消化,如果觉得这样破坏了原书的完整性,还可在分散读完一遍后再集中阅读一次,效果更佳。这是我个人的一点阅读心得,分享给大家。

⑥外一则,我在读《山海经》时,脑海中一直回荡着几句网络流传的小诗。其句曰:“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但我更喜欢它的另一个版本:“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

【60】忍冬 Twentine ★★★★★ 10.2

①我首先要讲的,是一个故事,《苍耳心》。故事的主角是优秀的男生和平凡的女生,他们因为苍耳相遇、相知、相离。苍耳是女生对自己的比喻,是她表达爱意的方式,也是他们最后没有解开的心结。是的,这是一个简短、清晰但是悲伤的校园爱情故事。

②这个故事是我初中无意间在一本《意林》上读到的,也是我第一次读到这种题材的故事,那本杂志早就找不到了,但这个故事却一下子存在了我的永久记忆里,它在我心中代表了所有校园爱情的美丽与失意。但是,后来当我读到《致青春》,读到《此间的少年》,听到无数次王琳的1068航班时,我都没有再想起这个最初的故事,直到我看了《忍冬》。

③优秀的男生和漂亮的女生并不是校园生活中的真正主角,最有魅力的也许是潇洒的男生和瘦弱的女生——比如故事的主人公许辉和白璐。他们富有魅力,却也藏有秘密,潇洒可能是虚张声势,瘦弱的背后也可能有一颗坚强的心,但是这并非表示他们虚伪或做作,正如忍冬的话语一样,它代表着真诚与永恒的爱,若你没有体会到,可能是你陪伴他(她)的时间不够长,或者付诸的努力不够多吧。

④全世界都在说女生是感性的,也因此,一旦一个女生获得了“冷静”,那么相应的,智慧、坚强、勇敢、谨慎、果断、宽容、专注、优雅等等都会同时加持。正如书中“皮姐”对白璐的评价一样,这样的女生,“怪”、“厉害”、“可怕”。但是,如果我们接着“可怕”往后想,再次想到的词语就该是“心机”和“不寒而栗”了,想到这里,《白夜行》的主人公唐泽雪穗的名字便会呼之欲出,这样的女人不仅是冷静而可怕,甚至是没有灵魂的躯壳。这样的女人,也是不会有爱情的。

⑤幸而白璐并非如此,我在书中的一处细节找到了证据,就是她和蒋茹在西湖畔时,她看到后者撅起了嘴,忍不住上去掐了一下。这个细节于情节没有任何推进作用,而纯粹是作者在告诉我们,白璐的本质是善良而可爱的,她不是曼珠沙华,不是罂粟,只是一株我见犹怜的忍冬。

“白璐一步一步向她走过去。

    周围都跟着静下,心里那根弦还绷着。

    越来越近,越来越紧。

    终于,她来到她身后,低声叫了一句:

    “蒋茹。””

【61】燕尾蝶 岩井俊二 ★★★★ 10.3

①【读前感】看到这个题目时,我脑海中马上想到的是火影忍者动画片尾曲《wind》,准确的说是它前奏中的那两只蓝色的蝴蝶。那是火影的第一首片尾曲,那时候鸣人还一个人坐在秋千上,佐助的写轮眼还没有开,小樱还留着长头发。这一年他们十二岁,就在这首音乐下结成永久羁绊,剧内五年,剧外十五年,这段羁绊始终维系着。

②《燕尾蝶》也描述了类似的故事,固力果、富士藏、火、林、凤蝶,固力果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却保有了一颗纯洁的心,富士藏是荒诞与真实的矛盾体,火意志坚强,林有侠客之风…故事发生在那个特殊时代下的日本,每个人都踌躇满志,都纸醉金迷,都得意忘形,即使是他们这样一群处在底层和边缘的卖淫者,拾荒者和盗墓者。这也许是本书与岩井俊二另一成名作《情书》最大的不同,后者温暖而温柔,前者绚烂而狂热。

③即便有如此大的不同,但我们还是能看出这两本书出自同一人之手,因为每当作者的笔锋写到这淘金者团体时,就变得细腻而轻盈了,也许就是这样,小绵羊是温柔的,霸王龙同样也可以是温柔的。乖巧的女生是纯洁的,堕落的女生也可以是纯洁的。

④如果把“同甘还是共苦哪个更难”作为一个辩题,我想古代帝王将相的正反事例我可以一个接着一个的不停举出来,但这样于辩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以为造成团体间产生隔阂的根本原因在于“变化”,从苦到乐的变化或者从乐到苦的变化都足以拖垮一个团体,尤其是当只有其中一个人的境遇发生了巨大改变时。这个情节几乎适用于生活中的所有团体,这也意味着故事的任何结局也都出现过,正如刘邦残杀了所有异姓王,赵匡胤却杯酒释兵权,影响故事结局的不在外在条件而在于人心。

⑤固力果唱的《my way》是本书的主旨所在,另外我上网查了一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电影比书更加精彩,有机会一定要看一下。

“在一阵不经意的风的吹拂下,胸前的蝴蝶扇动翅膀,跃跃欲试,仿佛要飞起来。

今天的风,是那么的舒服。”

【62】北极村童话 迟子建 ★★★★ 10.6

①在年初的时候,我将过去一年读过的55本书进行精心整理,选出了最喜欢的十本书,其中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萧红的《呼兰河传》均以她们各自童年的视角、朴实的行文、温暖中带有伤感的感情基调和对成长、亲人与死亡的思考位列在这十本书之中。从这本《北极村童话》中,我也读到了那两本书的影子。

②当我们能在阅读一本书而想到另外一本书,尤其后者还是经典名作时,那么我想它需要具备的不仅是同样优美的文笔,相似的行文风格和逻辑线索,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定也要有切身经历,并将自身情感注入到文中。《北极村童话》便符合了以上所有条件,它也是迟子建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撰写,童真下的悲伤若隐若现,成长中的孤独呼之欲出,我在想,如果我读这本书在前,那么当我再读到小英子的故事时,能否会想起迟子建的童年呢?

③“漠河”与“呼兰”相距不远,也许从这点我们也能看出,本书和萧红的《呼兰河传》更为相似,更有共鸣,不过我认为本书也更为纯粹,没有任何隐喻,也没有任何讽刺,唯有淡淡的忧伤。因为在迟子建对童年的回忆中,“北极村”是没有“童话”的——一如那里凛冽的寒风。

④不过也正是因为童年记忆中充斥着寒风,当偶得一次烟火甚至是烛光时,也就显得格外瞩目,格外难忘。我们看今天的迟子建就会知道,她已经从忧郁的童话中走了出来,寒风成为了她成长的助力,烛光成为了她童年的回忆,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也正如本书开篇所写:

“假如没有真纯,就没有童年。假如没有童年,就不会有成熟丰满的今天。”

【63】我是马拉拉 马拉拉、拉姆 ★★★★ 10.7

【背景补充】马拉拉,1997年生于巴基斯坦,11岁时便开始在BBC网站发表文章,反对塔利班暴行,为争取儿童特别是女性获得教育坚持不懈的抗争,即使在遭到枪击之后仍未放弃,2014年,年仅17岁的马拉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也成为了诺贝尔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①【读前感】我首先想到的是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片中吉塔和巴比塔不仅为国家争得了金牌和荣誉,更是对印度国内女性歧视现状的有力抗争。其中她们的童年好友在新婚之夜对未来生活和印度女性命运的哭诉是让她们发生质变的起点,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巴基斯坦和印度是宿敌,但马拉拉与吉塔、巴比塔对女性权利的争取却是共通的。进而我又想到了另一个和马拉拉经历更为相似的女孩儿,她真的为了和平和自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那就是写日记的安妮。

②总有人说,史书只是帝王将相的家谱而已,对于这样的人,我敢肯定他绝没有看过任何一本史书甚至是史书的目录,也根本不了解历史,不了解历史是由人民和小人物创造的。当马拉拉得知贝布托的死讯时,她毅然对自己说:“你为什么不试着挺身而出,为女性争取权益呢?”那一年马拉拉十岁。正是这一句话让我对她肃然起敬,我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许多人: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农夫陈胜,说出“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孩童刘备,以及说出“见天子庸之非福,何儿女悲乎”的少女武则天。无论是马拉拉还是陈胜、刘备、武则天等人,他们说出这些话时都不过是无名小卒,但也正是这样的无名小卒却能唱时代强音,行翻天之事,永载史册——今天我们将诺贝尔奖授予马拉拉,也正是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将她,这个先前最普通不过的女孩写入人类历史。

③宗教是一个很难讨论且敏感的话题,不过我还是想尝试着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阐述自己对宗教的一些理解:我最熟悉的宗教,不是儒释道也不是伊斯兰和基督,而是黄巾起义时张角的太平道。即使在今天,“太平道乐”仍然是河北省重要的艺术形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无论在学术界还是民间,我们都发现黄巾起义、张角、太平道很少像其他民间宗教(邪教)一样遭到指责,这当然不仅是因为正是黄巾起义为我们拉开了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的序幕,更是因为太平道自创立之始就以为民治病消灾、致太平为其教义。它有自己的历史局限,但它在东汉末年时却真实地救助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以善道教化天下。因此,即便是苛刻的历史对太平道的评价也展现出了难得的宽容,我以为这也代表了我对宗教的态度:宗教带给人们的应该是和平和幸福,而不是苦难和杀戮。

④自然灾害,是衡量政府实力和责任感的试金石,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一定都记得正是因为连年的自然灾害,再加上黄河泛滥才引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谶语和明朝的建立,事实上自然灾害几乎成为了历代王朝更迭的导火索,而读过本书后我发现,塔利班的兴起和盛行也是与当时的大地震和洪水分不开的。当政府无力赈济灾民,重建家园时,农民起义或者恐怖主义便会趁虚而入,带来的是比自然灾害恐怖一万倍的战争。两相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当汶川大地震时,我们的国家、政府和人民表现出的强大实力和崇高美德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我是马拉拉,我的世界改变了,但我一如既往。”

【64】鼠疫 阿尔贝·加缪 ★★★★★ 10.9

先说结论,本书属本人超级喜欢,强烈推荐,且一定会重读的书。

①【读前感】这次的读前感我想讲的是另外一个故事:诺斯玛尔一个叫哈穆林的村庄爆发了严重的鼠患,这些巨鼠不仅会带来夺命的瘟疫,还会直接吃人,死去的村民不计其数。正当人们束手无策时,一位身着红黄相间长袍的魔笛手出现了,并声称有办法解决鼠患,村民许诺给他丰厚的财宝作为报酬,魔笛手得到这份承诺后奏起了他那神奇的笛子,奇迹发生了,老鼠们像是着了魔一样成群结队的跑出来,又一个个跳入河中尽数淹死。村子因此得救,但村民却出尔反尔,没有实现承诺反而将他赶走。盛怒之下的魔笛手皮特再次吹起了笛子,村里的孩子一夜之间全部消失,再也没有回来。

②【读前感2】这个故事最早见诸《格林童话》——《汉姆林的吹笛手》,而它真正为人民所熟知,是因为原著的改编者,也就是那个我玩了九年的游戏,地下城与勇士。作为地下城60版本的经典副本,迷乱之村哈姆林有着最动听的背景音乐,攻击方式最多样的boss,最复杂的过图方式,以及这个最耐人寻味的背景故事。

③我对鼠疫最直观的认识,来自于郭靖宇导演的两部戏《红娘子》和《龙虎人生》,分别记述了发生在中国东北和广州的鼠疫。但是,他们和本书的层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他们过于强调了个人在鼠疫中发挥的作用,而事实上,要想客观的描述鼠疫,必须至少以某个城市作为视角而绝非个人,因为鼠疫不同于任何战争以及自然灾害,在鼠疫面前人类社会造就和费力维持的不平等被最大限度的抹平,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所产生的作用也被最大限度的淡化。正如本书所说“人们的应对方式毫无变化,但是它在前一天还毫无效果,后一天却好像又非常有效了。”

④本书便是一直公允的采用上帝视角,尽管到最后我们才知道它仍然由城中的某个人完成——事实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真实性。它没有在笔墨上偏袒什么人,也没有在人物形象上对谁有所美化,而是郑重而谨慎的描写了每个人在面对鼠疫时一切高贵的、卑劣的、勇敢的、怯懦的、自私的、忘我的心理与行为。这一点其实作者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了——描述一个城市,其实就是看这个城市中的人如何出生,如何恋爱,如何死亡。如果要对本书的叙述视角作一个总结的话,结构上有点像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上则像极了一个手机游戏,《瘟疫公司》。

⑤塔鲁的死是让人感到意外、惋惜和震惊的。他死于鼠疫行将灭绝,全城都在庆祝的时刻,就像死于集中营马上就要被解放之时的安妮一样。到了那个时候,尽管本书没有刻意描写人,但读者业已在书中看到了太多人的死亡,更不要说书中每天都要见证无数人死亡的里厄医生了。然而,我们却无一例外的被这鼠疫的最后一个死者所震撼,一是震撼人类面对鼠疫时的无可奈何,二是震撼塔鲁面对鼠疫时的平静祥和。

⑥传染,是瘟疫的恐怖之源,也是一切僵尸、病毒、瘟疫题材的作品中赖以生存,引人入胜的关节点,是鼠疫的核心。这种传染性给人类带来的是流放和禁闭,足以让人人自危,让亲人反目,让一切亲情友情和爱情接受最无情的考验。

⑦现在我们也许可以尝试着为鼠疫下一个描述性定义:它是这样一种疾病,它的出现以老鼠为载体,但当它肆虐时就不会再出现哪怕一只老鼠,它的消亡,又会以老鼠的出现为标志。它的来去都非常迅速,以至于人们根本来不及修改心中对于老鼠的印象,而别的方面就更加无能为力。人们对于鼠疫完全束手无策,只能看着他自来自去,人类的任何防范措施似乎都没有效果,但是为求心安都不得不为之。身患鼠疫的人很辛苦,为让自己不患鼠疫又更加辛苦。当它爆发时,人们对于承认鼠疫的正式来临慎之又慎,当它毁灭时,人们对于宣布鼠疫的彻底消亡也再三斟酌。鼠疫面前不仅人人平等,甚至鼠疫足以让人类退化若干时代。最后,当鼠疫真正离去时,很难说人类,幸存的人类从这场鼠疫中真正获得了什么,即使有,他们也绝不会因此而对鼠疫心存感激。

“而他也跟格朗一样在想:这没有爱情的世界就好像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但总会有这么一个时刻,人们将对监狱、工作、勇气之类的东西感到厌倦,而去寻找当年的伊人,昔日的柔情。”

【65】禁闭 让·保罗·萨特 ★★★★ 10.10

①尽管这个剧本很短,但我在读这个剧本之时尤经历了疑惑、惊讶、鄙夷、赞叹、平静等许多情绪,但我更想说的是在读之前,我是略带着惭愧和敬佩翻开它的,惭愧在于,杨老师推荐给我那么多书,我今天终于开始读啦,敬佩在于,就像我敬佩杨老师一样,对杨老师推荐的书我也怀有敬佩之情,当我读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果然是正确的,因为,真是不太好懂呀…剧本只有100多页,但这也许是我花费时间最长的100多页了。

②要对剧本的深刻含义有所了解,我们需要从它的诞生背景看起。《禁闭》是萨特于1945年创作的哲理剧,当我们读出这句话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存在主义这两个词汇就会自然而然的浮出水面,事实上,萨特曾作为战犯在集中营中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如果我们了解哲学史,就会知道萨特是20世纪法国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之一,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丰富而凄惨的个人经历影响了他的哲学思想,而他的哲学思想又通过他一系列文学作品得以彰显。

③“地狱”(或者炼狱)对于中国人一定是不陌生的,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对地狱进行了种种构想。而在西方,人们对于这个概念最早的系统认识也许来自于但丁的《神曲》(这句话有胡说八道之嫌只是我个人理解,因为本人没有系统的西方历史和宗教知识,也没有读过《圣经》或者《神曲》,姑妄言之),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加尔森会先问听差刑具在哪里。

④不过,尽管萨特将舞台设置在了人们死后的地狱,但这个地狱里的一切物品却“没有什么是人间所没有的”,我对剧本的理解可能很浅,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的一种理解——这里没有酷刑,没有火焰甚至没有黑暗和死亡,因为大家都已经是魂灵,有的只是除你之外的他人,从这一点来看,唯一的不同就在于这个“他人”永远不会消失。

⑤我们随即就会看到,正是这唯一的不同导致了所有的不同。他人在场,即使不做出任何行为也足以干扰你的意志,左右你的选择,激怒你的情绪,鞭挞你的良心。在这个地狱中,三个死人始终互相猜忌,质问和隐瞒(这一点像极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但最矛盾之处在于当出现一个机会可以打开禁闭,自己逃走或是赶走他人时,又没有一个人会这么做。

⑥外一则,这种以死者视角评价生者的写作手法非常有意思,我觉得尤其适合用于描写历史人物,值得仿效。

“[她们倒在各自的躺椅里,坐着。长时间静场。他们止住笑,面面相觑。加尔散站起来。]

加尔散 好吧,让我们继续下去吧。”

【66】寂静深处有人家 Twentine ★★★★ 10.12

①这大概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古代言情小说。之前读的古代背景的小说,没有超过武侠、推理、玄幻与穿越的范围,因此当我在看本书时,总会觉得下一页男主就要施展绝世武功,女主就要揭露圣女身份,在剧情的推进中,也时常出现“金楼掌柜和两位公子其实是裴芸所杀”之类的臆想。但其实我早该想到,能写出《忍冬》的作者,必然是钟爱言情,只工言情。

②和《忍冬》一样,本书也选择了一个女孩为第一主角。如果说白璐的核心特质是“冷静”的话,袁飞飞的核心特质作者已经在文中为我们做出了总结:“凉薄”。

③“凉薄”这个词我第一次听说是在国漫《一人之下》中,对女主宝宝的评价(“这个娃儿太凉薄可,她不会记得你的好的”)。所谓“凉薄”,我理解它比“冷静”更进一步,更理性,更淡然,更决绝。我在文中没有看到过袁飞飞表现出一次惊慌,也没有流过一次眼泪,这是“冷静”的白璐做不到的。张平也好,狗八也好,裴芸也好,袁飞飞面对他们时狡猾而暴戾,她又是那么的恩怨分明,睚眦必报,对待仇怨十年也要报,但面对恩情又能坦然受之,不觉亏欠。

④以上这些,《一人之下》的宝宝也同样能做到,但宝宝凉薄是因为她有着和张起灵一样的复杂身世且没有记忆,当她找回失去的记忆时,凉薄便已不复存在。而飞飞凉薄则更加简单。她夙遭闵凶,饱尝艰辛,当她第一次被带到张平面前时,与一只垂死的小野猫也无异,凉薄也好,冷笑也好,不过是她惶恐的内心的一层可怜的保护罩而已,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的勉力维持而已。

⑤这层凉薄,干干净净的裴芸是无法体会的,同样孤苦的狗八连自己尚不能顾及,能融化它的大概唯有那个打铁的张平了吧。张平口不能言,写字飞飞识读又有障碍,能用的眼神与动作而已。在文中,作者多次写到张平摸飞飞的头,我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就意识到,这是张平与飞飞的良媒,是张平对飞飞的情愫,因为我当时分明想起,孔子轻抚孔鲤的脊背,鼬轻点佐助的眉心,还有李逍遥轻刮赵灵儿的鼻尖。

“袁飞飞又道:“过了下月初七,我丢掉他的日子,就要比我拥有他的日子多了。””

【67】老鹿王哈克 沈石溪 ★★★★☆ 10.14

包括了老鹿王哈克,神秘象冢,灾之犬,兵猴等八个故事

①【读前感】当我看到“鹿”这个字时,我脑海中想到的可不是血腥的“群雄逐鹿”或者阴谋的“指鹿为马”,而是童年那只无所不能的九色神鹿,是那个哭了一整夜,打翻棋盘又将棋子一个个摆回去的奈良鹿丸,是《诗经》和《短歌行》中的呦呦鹿鸣。鹿无论在古、今、中、外都有美好的寓意,有爱情的象征,有说不完的故事传说。

②纪传体史书奉行“事类相从”原则,即会将人品、功劳和经历相似的人归为同一列传。我以为,小说集也该有相似的原则。本书收录的八则故事并非属于一类动物,叙述角度与情节也各不相同,编者之所以将他们归为同一小说集也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它们的主角都遭受了人类或是族群的不公正待遇,被利用,被排挤,被陷害,但即便如此,它们始终怀着一颗勇敢、忠诚与报恩的心,哪怕粉身碎骨,也要舍生取义。

③念及此,我又想起了我经常挂在嘴边的诗“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犹如此,兄弟还相忘?”的确,两相对比,我们人类智慧和文明都可以碾压这些低等动物,但基本的美德却有时候反不如斯。

④沈石溪想通过动物小说提醒人类的做法,其实也是古代先贤经常使用的。尤其是在先秦时代,在那个历史典籍并不丰富的过早的时代,人们论事说理所能援引的经典必然也十分匮乏,于是,当我们无法从古人往事中寻求经验时,动物便成为了我们最好也是最早的老师,无论是“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些正面典型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些反面教材,至今仍为我们津津乐道,动物不仅永远是我们的益友,更无愧为我们的良师。

⑤阅读过程中我仍然能从他人的笔记中看到对他作品真实性的质疑。对此,当我读完这本我读过的第三本沈石溪的作品时,我已经有了新的答案,这源于我读这本书时最直观的心情体验——津津乐道。这种感觉,就好像我不是在读一本书,而像是在听家里的老人为我讲故事,讲他(她)年轻时的故事,与动物的情缘。在我童年记忆里,这种故事总是特别神奇,特别富有人情味,特别能引出我的笑声与眼泪。当我在读这本书时,老人慈祥的目光与温柔的话语,言犹在耳,历历在目。此时此刻,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也不再重要了。

“高黎贡山的萨蛮猴群里,历史上曾先后有过五只兵猴,这五只兵猴最后的结局与大白牙是一样的,无一例外都牺牲在战场上。”

【68】十一字杀人 东野圭吾 ★★★☆ 10.17

①本书豆瓣评分在6.7左右,根据本人对东野圭吾小说的评级方法,属第四档“不值一看”的级别。嗯…到底它值不值得看,诸位且听我分析吧。

②本书与东野圭吾其他小说的最大区别也许就在于,本文使用的是第一人称,事实上这种写法在整个推理小说界都是少见的,因为第一人称来写就会带有主人公的偏见且难以隐瞒主人公的推理过程,悬念感大减,这就不禁让我对本书的出版时间感兴趣了,我上网一查,果然,本书出版于1987年,是东野圭吾的第五本推理小说,这一年,是他发表《放学后》一鸣惊人后的第三年,距离他发表自己第一本“一档”名作《恶意》还有11年,距离《白夜行》13年,而距离他的封王之作《嫌疑人》还有19年…

③曾经有知乎读者将东野圭吾的创作分为迷惘期(1985-1996),巅峰期(1996-2006——其实是以《恶意》为始以《嫌疑人》为终)和“呵呵期”(2006至今)。如此一来,有两点我们就很清晰了。第一,本文无论从文笔还是结构上所表现出的不成熟,其实是那个时代处于迷惘期的东野圭吾自身的不成熟。第二,诸如采用第一人称等写作手法,其实是当年的东野为创作进行的大胆尝试,而从之后他的小说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写作手法这点来看,这个尝试的成败与否也就不言而喻了。

④“官方吐槽”意指作品中的人物对作品本身或者台词及人物进行的吐槽(我也只能解释到这里了…你们可以最粗略的理解为“自黑”的一种形式,比如小鲜肉在剧中说自己演技差,包拯说自己脸黑等)。官方抢在读者之前进行自我吐槽,除了增加趣味性外也能聊表官方的诚意和自知之明。在本书中同样存在一处“官方吐槽”,即主人公说“这又不是阿加莎小说的情节,怎么会真的‘无人生还’呢?”事实上,本书确实在故事展开上和《无人生还》很相似,而凶手的设置又和《东方快车谋杀案》如出一辙,主人公的身份及探案过程,又能找到《零的焦点》的影子。结尾处的反复反转和对人性的思考体现出了东野自己的特色,但总的来说,乏善可陈吧。

““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仅此而已。然而,这十一个字已经代表了一切……”

【69】中国虎 李克威 ★★★★☆ 10.20

①【读前感】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这样一组成语:“龙骧虎视”、“龙腾虎跃”、“龙吟虎啸”、“龙争虎斗”…作为老虎的起源地,中国自古以来就对虎情有独钟,在人们的心中,它甚至可以和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并列。而事实上,“虎”也是我们祖先崇拜祭祀的诸多神兽中,唯一真实的存在。

②【读前感2】虎不仅享受着人类的崇拜与祭祀,甚至其名字都成为了对武将的最高评价,如陈寿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敌,为世虎臣”,曹操盛赞夏侯渊“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等,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与虎为伴,我们的文化有数千年,而虎的世代则远远超越人类。面对人类这个后起的、居上的物种,虎仍然不失它百兽之王的美誉,震慑着我们又守护着我们。而我们人类,畏惧虎的威严,迷恋虎的身姿,沉醉虎的魅力,崇拜虎的力量,敬重虎的王者风范,却也觊觎虎身上的财富。

③【比较文学】当我们提到对虎的描写时,我们脑海想到的,远者一定是施耐庵的《水浒传》,景阳冈上的那只吊睛白额大虫,他“一扑一掀一剪”的绝技,我们至今都记忆犹新。而近者,也许就是沈石溪的系列动物小说。相比之下,施的描写昙花一现,可叹简短,沈虽也不乏精彩之处但他的语言定位在了“儿童文学”,这种语言或许适用于描写百种野兽,唯独不适合百兽之王的老虎。本书对于老虎的描写,无论是老虎的一举一动还是岿然不动,都将老虎的威严与霸气写得淋漓尽致,而且还格外刻画了人类的恐惧与贪婪,百兽的怯懦与试探。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也许是那偷猎者和老虎一对一时的情形,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冷血动物,这个数次埋伏老虎的偷猎者,当真的与老虎对峙时竟然丧失战意,双膝跪地,流泪不止,流下的都是恐惧与绝望的泪水,这泪水想必与《龙珠z》中高傲的赛亚人王子贝吉塔面对完全体弗利萨时留下的泪水有着相同的味道。

④在本书中其实出现了很多老虎,作者也尤其注意刻画了不同老虎的不同之处,最让我在意的其实是他对几只动物园老虎的夸张描写,极力表现出那些被圈养的老虎的无能与娇弱,甚至不如一直猎狗,又着力描写了饲养员的一力维护,让我不禁想起《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句话“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也让我不禁想到了一个核心问题:人类究竟应该对野生虎持何种态度?

⑤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我读本书的感受,大概是“亦真亦幻”。一方面是分不清本书到底是不是真事,另一方面是分不清自己到底在书里还是书外。老虎直到本书的五分之一处才出现,它的出现让我沉醉,它最终的逝去又让我心碎,也许正如老虎出现前作者写的那样“多年以后考察团也在思考究竟那天是见到老虎好还是不见到老虎好”。人类发现老虎,保护老虎,但老虎的最终命运反而是命丧人手。如果没有这一切,没有人类的任何干预,老虎虽然也会死亡,甚至会灭绝,但至少会少一些担惊受怕,少一些尔虞我诈吧。千里马若被伯乐发现,便可一日千里,但老虎被人类发现是福是祸,就不得而知了。因此,我以为宁愿让老虎自生自灭,我们人类也不要再打扰他们了,人与虎最好的状态,就是互不相扰的共存,这里我可以歪引韩愈《马说》的结尾作为我读后感的结尾“其真无虎邪?其真不知有虎也!”

“寂寞了数十年的原始森林,因这几声核子爆破般的虎啸,顿然恢复了生命力。森林中芸芸众生,也因这一声虎啸,重新向森林之主臣服。”

【70】林肯传 皮波 ★★★ 10.21

①【读前感】我第一次形成对美国人完整的“图式”(约等于印象),其实是在看了《飘》之后。从《飘》中,我不仅看到了斯佳丽与瑞德的旷世恋情,看到了惊心动魄的南北战争,美国人热爱土地与生活、乐观、坚强、充满勇气和开拓精神的印象也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而有趣的是,《飘》这个故事的始作俑者,南北战争的导火索,斯佳丽旧有生活的毁灭者及全新生活的缔造者,正是这位亚伯拉罕·林肯。

②【读前感2】初中的语文课文中曾经选取了罗曼罗兰《名人传》中对于托尔斯泰晚年外貌的描写——这位大师写的是静态的外貌,却仿佛在为我们剖析托翁的灵魂。那么,当我们去品评林肯的外貌时,无论是总统山上的雕像还是书本中的插图,我们都会发现,林肯的长相,瘦削而棱角分明,从这张脸庞中,我们能解读出严肃、深邃、冷静、坚忍且富有力量,这些不仅是林肯的核心特质,更是他的宝贵财富。

③至少在中学阶段,当我们提到林肯时先于南北战争和解放奴隶而想到的,该是被我们无数次用作作文素材的,他的无数次失败经历。尽管那些失败经历是经由人们刻意罗列出来的,但这位从肯塔基州走出来的农民、摆渡工、测量师要想走到时代的顶峰,的确会比任何人都要经历更多的磨难。这大概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吧。

④从这个角度来说,林肯不仅是他所处时代最杰出的人,甚至也是美国历代总统中的翘楚,而也确实,在很多次专家评选中,林肯都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总统”。我对美国的事情所知不多,但如果让我参与这场评选,我会援引我在复习考研时做过的一篇英语阅读中所提的事情,就是杰斐逊曾经将黑人的牙齿移植到了自己身上。

⑤至少在林肯之前的每一位总统,在对待奴隶问题上都是暧昧而迟疑的,他们或许出于统一的需要,或许出于利益的驱动,总之这个高唱自由与博爱的国度迟迟不肯把自由给予黑人奴隶,这一点在林肯童年时就对此产生了深深的惊讶、质疑及罪恶感,也许有这种感情的不止林肯一人,但唯有他真正靠自己的行动去解决了这个问题,尽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⑥中国在评价历代君王时有着“一代君王”和“百代君王”之说,比如刘邦击败项羽创建大汉王朝就是一代君王,而汉武帝开疆拓土,宣扬国威,创建制度,使“汉”真正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便是百代君王。从这个意义上说,林肯是当之无愧的“百代总统”了。

“在肯塔基森林中出生的林肯具有大自然一般的个性。他爱自由、和平,也爱所有的人,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全力贡献于解放奴隶运动,为维护正义而心力交瘁。”

【71】小王子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周克希译  第二遍 ★★★★★ 10.22

读后感详见小王子的公众号文章。

【72】死了七次的男人 西泽保彦 ★★★★★ 10.24

①先说结论,我所推荐的书中,有“墙裂推荐”的,有“舍命推荐”的,有“毕生推荐”的,本书属于“刚看了个开头就迫不及待要推荐的”!如果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读这本书的感受的话,绝对可以用“大呼过瘾”

②在数月之前我读了西泽保彦的第一本书《她死去的那一晚》后,我便将他的写作风格用三个四字词概括“逻辑严密,文风轻快,脑洞清奇”。从本书来看,这三个词语也许具有普适性。本书将看似与推理最不沾边的科幻植入作品当中,主人公具有可“读档存档”的特殊体质,会掉入“时空反复陷阱”从而将一天反复九次,但即便他反复对事实进行修补,杀人事件还是不断发生,正如目录里写的“第五章:于是,事情发生了,第六章:果不其然,事情发生了。第七章:发生了令人棘手的事件。第八章:再次发生的事件。第九章:尽管如此,事件还是发生了…”可贵的是,尽管加入了一点超现实的因素,但整部作品中的每一个疑点都有解释,每一个反转都有铺垫,在本书中西泽保彦同样使用了他擅长的“叙诡”手法,这也是要到结尾最惊艳的反转时才能意识到的。

③写读后感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打脸的过程,因为我在不久前看过《十一字杀人》后还坦言推理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写是很难写好的,这本书就出来实力打脸。本书的成功之处,其幽默轻快的语言,强烈的代入感和亲和力,天衣无缝的逻辑推理以及欺骗了所有人的叙述性诡计都要得益于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开挂的主角Q太郎,就像《尘埃落定》中的主角一样给外人以呆傻天真的感觉。

④读档,存档,读档,存档…这一只有我们在电脑游戏中才会使用的方法,当有人把他运用到生活中,尤其是杀人事件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更何况它还不同于月光宝盒,其本身是有着严格的规则和限定的,它是有趣的(从本书封皮就可以看出),无奈的,刺激的,看似无所不能其实又无法掌控的。小说在叙述上似乎刻意强调了游戏元素,所以尽管有九次循环但从未给读者冗长复杂之感,某些情节特意加速游戏进程,有些刻意跳过了对话,而在塑造人物时又刻意将某些人物加以卡通式的暴露和夸张,总而言之,读本书有一种打游戏的快感和刺激。

⑤在沉溺于读完本书的痛快感觉之后,我迫不及待的搜索了作者西泽保彦的相关资料(第一个让我惊讶之处是他居然是个男的为什么之前以为他是女的呢…),西泽保彦作品多以超乎现实为主题——本书算是他在此方面的代表作,但第一西泽保彦的作品并不拘泥于这一个题材,第二是本书甚至仅仅算他众多得意作品中不太起眼的一部,换言之,西泽保彦也是一位难得多产的,有待挖掘的,值得推荐的推理小说作家!

“但在这一次,明明在起始日就出现了误差,为什么还会结束呢?答案不是别的,是久太郎——忽略了其中一轮。””

【73】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 新垣平 第二遍 ★★★★★ 10.31

①在去年我读的55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前三本书分别是《小王子》,《剑桥倚天屠龙史》(及本书)和《白夜行》,其中前两本书尤其是在我低迷期陪伴我左右给过我重要力量的。于是我在重读《小王子》后,又重新翻开了这本书。尽管是第二次读,但第一次读时本书带给我的畅快与震撼今时今日仍然存在,以至于短短的1000页(电子书体例)我读了十个小时之久,几乎是别的书籍的两到三倍,摘记则做了上百条,如果不是我有所克制的话,很有可能将全书都纳入摘记中。

②历史与武侠,是我最早喜欢,并且到现在都仍然最喜欢的两种题材或者元素,而当两者相遇甚至碰撞时,所激发出的火花便完美地验证了那个经典的数学不等式——1+1>2。本书为作者以剑桥体的文体,将金庸十五部著作纳入到了中国历史中。

③其魅力有三,其一为内容,尽管金庸的一些作品依托于历史背景,但又是相当模糊而暧昧的,而更多的作品如《笑傲江湖》,《侠客行》等似乎又有意架空,本书则通过详细的考证和文献研究将金庸的所有武侠世界尽数纳入中国历史当中,有理有据、天衣无缝,让人们在感叹作者才华的同时也钦佩金庸的严谨——或许这一切都是他的安排呢(这其中最经典的当属对《侠客行》年代的解读)。其二为思想,本书的作者必定有着极为丰厚的历史底蕴极为丰富的历史知识,并且至少熟谙历史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种门类的知识,才使得他得以将任何一个门派、任何一个人物、任何一种武学的产生、兴盛、分裂和毁灭都赋予足以说服任何人的深刻原因,让人们感叹金庸武侠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有着兴亡的深刻背景和必然原因,也就让人们相信金庸的武侠世界,也许真的存在。其三为语言,“剑桥体”是一种极难驾驭,语言繁复又不失趣味的文体。就趣味性来说,即使是我读过的正规剑桥中国史系列,也仍然有跨文化翻译时出现的小小错误(如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说“黄帝即黄色的帝王”)。能用这种历史学的高深文体和专业术语去写武侠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了,作者又着意加入了很多有趣的翻译,这无疑是本书的更大亮点,如称“北侠”郭靖为“北方的骑士”,称赵敏郡主为“赵敏女公爵”等。

④也正是本书的以上闪光点,恰恰使得它难以和金庸武侠一样拥有广泛的受众,因为即使能对金庸武侠倒背如流,如果不是具备了相当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宏大的历史观,也很难理解作者精妙的布局,难以明白作者其实是在一本正经的的胡说八道,也就难以明白作者的一片苦心和宏大目标。这样来看,尽管本书将永远成为我最喜欢的几本书之一,但也没办法将它推荐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⑤本书对我另一重大意义就是对写作的帮助,“剑桥体”或者泛化的说成西方的学术语言其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并使用的,事实上自从我读第一本剑桥史系列时,它就已经开始对我产生影响,如果说现在我本人能体现出来些许“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话。但限于本人语词匮乏,现阶段又很难说清楚其奥妙所在,这个谜题也许在我经过大量的摘记和仿写后会慢慢揭开吧。

“这里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代代的人,真实的或虚构的,在自身的历史处境中,怀着自己的爱恨与希望,登上历史舞台,如流星般炫目,而又匆匆下场。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业绩,然而又不断犯下同样的错误。他们并非都留下了存在的痕迹,正如这部武侠史也不是真正的历史遗产,然而他们的事迹却值得聆听,并在讲述和聆听中获得自身的存在。”

【74】解体诸因 西泽保彦 ★★★★★ 11.2

①【背景介绍】本书为西泽保彦出道作也即成名作,“匠千晓”系列第一部,同时也是一本短篇推理小说集。小说以“解体”或者分尸为核心,写了九个推理故事,若说总评的话,九个故事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前几个基本在四星水平,个别如“解体升降”为三星水平,至于主打作“解体效应”在短篇小说中绝对超越了五星,而收尾作意想不到的将前面几篇完全分离的作品串在了一起,将整本书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②【文学比较】我要进行比较的,首先是《少年包青天》,比较的依据首先是,本书为“匠千晓”系列首作,站在一个宏观的视角,本书的历史意义其实是搭建一个匠千晓系列主要人物登场的舞台,用最短的篇幅最鲜明的展示每个人的独特性格,最快速的抓住人心。在《少年包青天》中,导演同样在第一集用了几个很小的案子烘托了包拯和公孙策的出场,让“黑推理、俊博学”的形象深入人心。从这一点来说,本书也是极为成功的。

③【文学比较2】第二个要进行比较的,是东野圭吾的一些短篇小说集。我之前认为短篇推理小说很难写好,是在阅读了后者的一些作品后得出的结论。但当我阅读本书时我发现我和东野也许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即短篇小说由于篇幅所限,是不能将所有情节都展开、面面俱到的,但事实上,这么做也是没有必要的。短篇小说就应该突出矛盾,主打一点,而忽略其余细节。若强求面面俱到,只能面面都难以顾到。

④本书虽为西泽保彦的出道作,但已经具备了他今后作品的主要特点:幽默、天马行空、逻辑严密…明明推理的过程仿佛闹剧,脑洞清奇,而且几乎都是在主人公“口算”中完成的,但偏偏又是整个案件的唯一解,找不到任何漏洞,无论是推理还是案件本身,都是在一种很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正是这种幽默的氛围,也不知不觉让读者不再将阅读推理小说的期待局限于“惊悚悬疑、死的人多”,如本书中其中一篇,被解体的并不是人而是一个玩具熊,但仍然能完全抓住读者。

⑤在东野圭吾的经典作品被我阅读殆尽时,西泽保彦不失时机的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中,并很快吸引了我,并不知道这两个作者在生活中是否有交集,在我心中他们各有千秋,甚至有时候优势互补,都是我很喜欢的作者。而当我在心中默念他们两个的名字时,我惊奇的发现,“东野”和“西泽”,无论是从字义还是字音来看都是完美的对仗,大概是天意吧。

⑥【外一则】一件趣事,本书同样属于“没看完就要推荐”系列,然而当我准备向别人推荐时,内心盘算如果直接说书名和作者,对方未必知道也未必感兴趣,如果直接说自己有多喜欢恐怕也收效甚微,思前想后,为了最快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我最终居然脱口而出一句“你对分尸感兴趣吗?”

“女演员A:(朝着观众席)感谢各位今天莅临欣赏我们的演出。我是在第一幕被杀的水田显枝,敬请指教。”

【75】千年一叹 余秋雨 ★★★★☆ 11.7

①【读前感】诈捐、炒作、矫情、…对余秋雨人品和作品的诸多非议甚至比《行者无疆》、《文化苦旅》有名的多,但也正因为如此,非议他的人中有很多都是连其作品都没读过的跟风者,而当这些跟风者在侃侃而谈的时候,这个徐霞客式的文人正在穿行数万公里的危险地带去探寻人类最初的文明,在炮火隆隆声中和喜马拉雅山下去完成一篇篇游记。

②【文学比较】正如我刚才所言,似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或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才是《千年一叹》的最好比较对象,但囿于本人的阅读经历,可比的大概只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游记了,这其中我最想提到的,是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我想余秋雨在写作本书时一定也有意无意将这些先贤的作品当做范式,虽为游记,但重点却不在记游,网络上说的采访式整理更不恰当,余的书,一在回味历史古迹的发展始末,二在抒发自己的感想——这种感想,正是书名的“叹”,叹有惊叹,有赞叹,也有悲叹,有哀叹,我不禁臆想他在给书命名时,一定是借用了《游褒禅山记》中“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接着我又想到,如果我是余秋雨,也许会直接把书名改成“余有叹焉”吧。

③这样一本完全在路上写成的游记,为了加深我的理解,我也完全是在旅程中读完的。从作者本身的旅程来说,他穿越数万公里,历经中东等危险地带的决心和勇气,堪比法显与玄奘,如果说这样的人还说是沽名钓誉,那我反倒希望多一些沽名钓誉的人出现了。从作品本身来说,可以明显的其文笔或者感悟是有着强大的历史文学积淀支撑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同样重要,然而先后顺序,大抵也是不能改变的。

④我对世界历史所知不多,对于中华文明的认同也让我对于四大古代文明的另外三个也缺乏敬畏,是本书让我对这些曾与中华文明比肩后来中断的文明重新审视,而重新审视的东西又不限于此,余秋雨对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不同之处的剖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对文明兴盛与衰落的反思,集中体现在了本书的最后几章,也是本书最精华所在。

⑤余秋雨曾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色彩记忆:“希腊是蓝色,埃及是黄色,以色列是象牙色,伊拉克是灰色,伊朗是黑色,巴基斯坦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印度是油腻的棕黑色,而尼泊尔,居然是绿色!”读到此节我首先想到,如果用一种颜色代表中国,大概就是红色了吧。而当我想到红色的时候,我脑中首先想到的,可不是“红军”或者“五星红旗”,而是《木兰诗》中的一句——“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的确,强大是中国的一面,含羞也是中国的一面。

⑥我第二个想到的,是我六年级时在《小学生作文》读过的一篇作文《历史的色彩》,作为我认为小学阶段读过的最好的作文,我一直能背诵至今,其题记似乎又与本书的意境暗合,不妨记录在此与大家分享,也作为这篇读后感的结尾。“时间逝去了,只余文字;文字毁了,尚有灰烬;而灰烬散去了,还剩什么?大概就是印象中的色彩了吧。”

“唯一让迈锡尼留名于世的人,不是君主,不是将军,不是刺客,也不是学者,而是一位诗人,而且,他已经失去视力。因此,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形式上的胜利者,只属于荷马。历史的最终所有者,多半都是手无寸铁的艺术家。”

【76】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奥德丽·尼芬格 ★★★★ 11.9

①【读前感】牛顿曾经将我们所处的物理世界概括为长度,数量,温度三个维度。二百多年后,爱因斯坦又增加了一个新维度:时间。我认为,一新的维度不仅对科学领域有着划时代的贡献,也为文学领域打开了新的大门。自此之后,上至《时间机器》、《解忧杂货店》,下至《哆啦A梦》、《龙珠·沙鲁篇》等无数作品无不将时间作为自己作品的终极奥义,本书亦是其中的精品之作。

②【读前感2】在地下城与勇士(Dungeon & Fighter,DNF)中有很多装备或人物极富诗意和渊源。如“乌尔班攻城巨炮”(奥斯曼进攻拜占庭时所使用的武器)或“溯月流光法杖”(击空明兮溯流光)等,其中就有一件人气颇高的装备叫做“时间旅行者的随身怀表”,相比一定也是典出本书吧。

③主人公亨利是一位“慢性时空错乱症”的患者,他会不受控制的在现实世界中消失而穿越到过去或者未来,也许他有过更多次穿行的经历,但我们看到的,都是不同时期的他与不同时期他的妻子克莱尔的邂逅。正如介绍所说,初遇那年,她6岁,他36岁,结婚那年,她23岁,他31岁,最后一次重逢时,她82岁,他43岁。

④亨利的穿越没有规律可寻,那么这位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只能做同样一件事情,便是等待,过去的克莱尔尚能在亨利给她记载相遇日期的日历上心心念念,而现在的克莱尔则必须接受亨利一次次毫无预兆的消失。过去的克莱尔可以“闻亨利来,当户理红妆”,现在的克莱尔却只能“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⑤我们欣慰的看到,亨利与克莱尔,无论是面对正常的、不可逆转的时间还是面对错乱的、捉摸不透的时间,他们的爱从来没有改变。也许也正因为如此,时间在看着他们历尽千险后也送了他们一个礼物,让亨利穿越到了已经死去多年的未来与老迈的克莱尔重逢。我不仅想到了那句“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而在生生死死的爱情奇迹面前,最客观的科学规律和物理维度也会变得微不足道。

“克莱尔,我想再次告诉你,我爱你。这些年来,我们之间的爱,一直是汪洋的苦海中指航的明灯,是高空钢索步行者身下的安全网,是我怪诞生活中惟一的真实,惟一的信任。”

【77】罗杰疑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 11.12

五星好评!泣血推荐!

①【读前感】在我读这本小说的时候,《东方快车谋杀案》正在院线上映。在我追寻赫尔克里·波洛侦探的调查足迹时,无数人也正在电影院欣赏着这位比利时小矮人如何在东方快车上向世人展示他的睿智与温润——也许这又是阿婆的一次调皮之举,刻意将她笔下的波洛与第一代神探福尔摩斯相区别,给了他与其智慧并不相称的容貌与身材,让后世的导演们在选角上颇费了一番功夫。

②阿婆的“调皮之处”显然不限于此,在读本书时(读到结尾之前)本书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有趣”:无论是她成功塑造的八卦狂人卡洛琳、波洛风趣的语言和小计谋,阿婆在书中刻意写到福尔摩斯甚至自己的名字,还是那段地道而出色的麻将描写——小说的其中一节将故事嵌套在了一场英国人的麻将牌局中,让我不由得查了资料,发现麻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欧洲,而本书出版于1926年,不得不佩服阿婆的时髦与幽默!

③而当我看到最后一节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样一本看似普通的书能和《无人生还》或者《东方快车谋杀案》齐名且在豆瓣中获得了9.0以上的高分。有人说阿婆的厉害之处(之一)在于她的开创性,本书实乃“叙诡”类推理小说的开山之作。开山之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你是第一次读到它,还是先读过数百本后继之作才读到它,都会对它无比喜爱和崇拜。

④我非常喜欢将正在读的书与正在做的事进行巧(qian)妙(qiang)的联系。那么,波洛的探案过程就好像在做一道“行测”中的逻辑推理题,题干约略如下:一场谋杀案后,出现了大概十个左右的证人,每个都有若干证词,但是,他们说的每句话都可能是谎言,而且他们每个人可能都在说谎,更可怕的是,即使他们中几个人的证言可以互相印证也不足采信,甚至所有人的证言都互相印证也不行(《东方快车谋杀案》)。唯一确定的就是,凶手一定在这些人当中。我不由得假设如果波洛去考公务员这种题目一定能拿满分。而如果我们将视角扩大,把读者看这本书必须成做逻辑推理题时,变态的条件还要再追加一条:即使是叙述者本人,再算上侦探,也可能一句实话没有!!!

⑤在书中,波洛说过这样一段话:“请注意,我的目标是查清真相,无论真相多么丑陋,对追寻它的人而言,都将是新奇和美妙的。”我认为这句话之于波洛,就像“把所有的不可能都剔除后,剩下的即使再让人难以置信,也是真相”之于福尔摩斯,堪称其座右铭和其人格与处事风格的真实写照。

“我现在告诉你们——我知道谋杀艾克罗伊德先生的凶手就在这间屋子里。这句话我是针对凶手说的。到了明天,全部真相就会通报给拉格伦警督,听清楚了吗”

【78】中国通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卜宪群 ★★★★★ 11.16

①如书名,本书从秦国崛起写至陈朝兴亡,记载了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这也是本人于中国历史中最喜欢的部分——或许春秋战国更为精彩,或许唐朝更为强盛,或许明朝我更为熟悉,但相比之下,➊秦仅十五年就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制度基础,其书同文更是让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➋汉朝的强盛和璀璨比春秋和盛唐也不遑多让,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到现在听了都让每个国人血脉偾张,而在汉朝,比这句口号的提出和实践者陈汤更为卓越的名将数不胜数;➌三国,是我也是无数人最喜欢和最熟悉的朝代;➍晋是唯一的贵族时代也是思想文化的高峰;➎至于南北朝,这个让所有初中生望而却步的乱世和民间、文学界甚至史学界的冷门,在我看来确实古代中国最值得玩味的一段历史。

②我相信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分不清楚“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不要说是他们内部的朝代更替,就连各自的先后顺序也是一头雾水。原因很简单,一字蔽之的话就是“乱”,如果可以用两个字的话,大概是“黑暗”。但我以为,尽管两个分裂时代都可以用“乱”来概括,但五代十国乱的很纯粹也很单调,朝代更迭没有逃出武将造反的主题,但南北朝的乱,乱得彻底(百年数十朝朝数百帝),,乱得粗犷(《敕勒歌》),乱得含蓄(《木兰诗》),乱得神圣(南朝四百八十寺),乱得纸醉金迷(《玉台新咏》、陈后主),乱得不合逻辑(陈庆之七千破百万),乱得很有分寸(梁武帝纂五礼),乱得可惜(江陵焚书),乱得充满个性(陈霸先以己姓冠国号)…

③在这里想特别讨论一下讲故事的话题。拿三国来说,尽管我们大多数人对三国都无比熟悉,但是若让你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或者几千字的篇幅去描绘这个时代,既要理清整体脉络和时代主题,又要突出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还要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再加上富有感染力、通俗易懂这些条条框框,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极难的问题。在本书中,作者以三大战役为主线,以董卓之乱为开端,在董卓讨伐战中依次介绍曹刘孙三家的登场,并巧妙的说明真实的历史与演义不同,接着着力描写了三次谈话:煮酒论英雄、隆中对、江东对,而略写三股势力崛起的过程,对主要人物不遗余力的描写,又能在历史的转折期不失时机的插入,如写到关羽北伐时说“此时整个三国的焦点又转移到另一个大英雄关羽身上”…

④如果再从宏观来看,本套数共分100个专题介绍了中国近四千年的历史,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安排100个专题要介绍的内容呢?哪些事件看似精彩却可以省略,哪些事实看似微小却影响深远?正如近几年来炙手可热的《万历十五年》一样,这个看似风平浪静的年份其实是明朝走向下坡的决定性一年,而要注意到表象下的暗流,要在一个专题中详略得当又引人入胜,要合理安排100个专题的内容以全景的展现中国古代历史,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非是本书这种鸿篇巨制不能完成。

“此时的五丈原正值深夜。传说中,诸葛亮病逝之时,一颗流星划破长空,从东北落向西南,由大而小,陨落在诸葛亮的军营当中。诸葛亮生于乱世,他亲眼看到乱世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灾难。他所追求的是兴盛的汉朝,不是东汉末期桓灵二帝的四分五裂的汉朝,而是光武帝刘秀初建东汉时那种统一的,欣欣向荣的汉朝。”

【79】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 11.17

①【推荐语】

若君问我:“吾进欲经世致用,涤荡灵魂,退欲晓喻古今,独善其身,当读何书?”

我必答曰:“诸子百家,二十五史,明清小说,唐诗宋词,无尽矣。”

“可否具体?”

“左传史记,论语孟子,三国红楼,古文观止,可矣。”

“可否再具体?”

“鲁迅一人之全集,足矣。”

②鲁迅在序言第一句即写道:“中国小说自来无史”,遂以一己之力作成此书,其个中艰辛与我对他的崇拜,比之当初读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系列尤甚。书名的“略”字,盖因鲁迅先生惜墨如金,对一部作品介绍其背景,作者和缘起后,往往仅用几个词或者一两句话来评价而已,但这寥寥数语却能一语中的。正如我在上一篇读后感中所写,文字越是简略,越能体现功底。

③读本书有两个遗憾。其一为古书留存太少,每次读到“已佚”、“不可考”等字眼,我的心里都一阵叹息,世人皆谓中华文化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殊不知五千年来也是兵连祸结,浩劫性的焚书十几期,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不过百一——尤能傲视世界。其二为鲁迅早逝,这一点我每读一次鲁迅的书就要感叹一次,使天假之年,现代中国的文学、社会当是完全另一番面貌了。

④本书上起远古神话,下至清末谴责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小说的发展史和风景画,引发我两点感想。其一,若要为本书续写一章,那么主角必定是本书的作者,第一篇白话小说的创作者鲁迅了。其二,正如我在读《罗杰疑案》时所说,我喜欢将正在读的书和正在做的事情联系起来,读本书,就有一种看文献综述既视感。我在想,其实所谓文献综述本质上就是历史,是你所研究的领域的历史。写历史与写文献综述,从搜集文献到删繁就简,到整理逻辑和成文,大体相差不多。不过有趣的是,今天如果任何一个文学系的研究生或博士跟自己的导师说要写一篇题为中国小说的文献综述,导师大概都会不值一哂吧。

⑤“三连体”是不久前兴起的一种新的网络文体。如我们已经熟知的“佩服三连”——“厉害了,可以可以,666”或者“扁鹊三连”——“治不了,等死吧,告辞”。当然,今天的主角鲁迅也是三连体的常客——“我没说过,扯犊子,边玩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鲁迅三连,就是因为鲁迅过于有名,很多人将各种名言警句乃至心灵鸡汤都冠以鲁迅的大名以提升其逼格和权威性。但更为有趣的是,这一似乎是中国的特有现象,在本书中就有过描述,即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人创作了小说或其他作品后冠以名家姓名,究其缘由,大体和今人一样。不过这个缘由,不是我说的,而真的是鲁迅说的。

⑥【外一则】鲁迅早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就表现出了对“排名”、“十大…”等的厌烦,是以在本书中,他仅仅提到了“四大奇书”而已。不过讽刺的是,鲁迅多年以后也被评为了“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尽管此榜单漏洞百出,但若鲁迅泉下有知,真正让我们按不住他棺材板的,恐怕不是“鲁迅三连”而是“十大文豪”吧。

“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而世人忽略此言,每欲别求深义,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80】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 11.22

①【推荐语】额尔古纳河,古称望建河,发源于大兴安岭的海拉尔河,同蒙古国的鄂嫩河汇聚,向下称为黑龙江。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在绵延百公里的山林中,生长着无数挺直相对的大树,将木杆横在树枝上,在组成的这样大大小小的四方平面中,葬着最后一支鄂温克人,死后重新聚首,多年以来,他们仿佛一直在回忆往事。稀疏的枯木,萧瑟的衰草,昭示着一去不返的部落生活。在这山林中预留的最后一座风葬,将是这个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鄂温克女人,我们所有故事的讲述者。

②就是这位故事的主讲者,这位年届九旬的女人,她的故事却并非讲给我们听,她不愿意将自己的故事讲给任何一个外人,而宁愿对着自己亲人的遗物诉说着历历往事,从清晨到正午到黄昏再到月亮出现,她也许不是第一天述说。这位九十岁的老人,漫长的年华让她经历了数代亲人的生老病死,从她嘴里讲出的故事,仿佛中国版《一生》,又仿佛鄂温克族版的《活着》。

③让我无比庆幸的是,她的故事和以上两部,包括我看过的任何一部史诗或者年代作品都不同:无论是苏联人,日本人,还是土匪,饥荒或者文化革命,都没有对这个部族构成毁灭性打击,主角所讲述的这个部族的兴衰,无数人的死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内部因素或者自然条件。这个部族能够在中国历史最不平静的一百年,在无数外来文明的挤压下艰难生存,至此我们已经难以名状心里到底是赞叹,羡慕,还是惊奇了。

④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信奉萨满,以部族为生活单位,以打猎和采集为生,若用古代史书的话来描述,大概就是“逐水草而居”,若用斯塔夫里阿诺丝《全球通史》中的话来形容,大概很接近“食物采集者”。若让我自己来说,我觉得这更像是群居野兽式的生活方式(绝无贬低之意)——尽管同样有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却没有任何金钱和财产的纠葛在内。

⑤做出这一结论的另一个依据,就是他们的宗教崇拜。萨满作为这个部族唯一信奉的神职人员,神的化身,却并不兼任酋长也没有任何权力。其他成员与萨满的关系仍然是基本平等,后者的只能也更多的以治疗和祭祀为主,甚至这个部族的最后一位萨满,明知每次在拯救他人姓名时就要以自己的一个孩子为代价,仍然义无反顾。

⑥我在阅读本书时,还同时阅读着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他在“文字下乡”中就对农民“愚”这一评价做出了驳斥,如果用费的观点来评价本书的话,对于鄂温克族人来说并不存在时空交流的障碍,文字也就并非必要,而对相应的文化知识,包括书中所写的他们对电影的无知,也只是对“适应城市生活所需要的知识”的缺乏,而非“知识的无知”——因为他们的狩猎和生存技能无与伦比,更非“愚”。只不过,就是这样一个部族,他们最终还是抵不过新时代的到来,当城市不断兴起,他们的生活空间不断缩小难以为继,那些曾经无用的“知识”就不得不学,而“我”岩石上的镌刻,也只能成为无人可以解读的这个古老部族的文明密码了。

“他先问尼都萨满,你愿意让达玛拉跟林克在一起吗?尼都萨满摇了摇头,说,除非是雷电化作绳索,把达玛拉捆到林克面前,否则我不会答应的。祖父又问林克,你愿意达玛拉被你哥哥娶走吗?林克说,除非这世界洪水滔滔,洪流卷走了我,而把达玛拉和哥哥冲到一个岛上,否则我不会答应的。”

【81】乡土中国 费孝通 ★★★★★ 11.25

①本书出版于上世纪40年代,是当时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及云南大学授课时发表14篇文章的合集。当时的中国不仅饱受战火蹂躏,而且在近百年的斗争与反抗中,仍然面临很多解不开的困局:中国社会的本质是什么?与西方有什么不同?乡土与农民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命运…也许这些也正是当时费先生写作本书的初衷。

②南开的第一任校长张伯苓先生曾说,中华民族之大病,约有五端:愚、弱、贫、散、私。这也许并非张伯苓先生的独创,但必定是当时国人的共识。本书也逐条讨论甚至驳斥(有关“愚”的讨论可见上一本书的读后感)。我个人的理解,费先生也许认为近代中国的苦难并非由这五点而起,或者说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③费先生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基本上属于乡土社会,农耕文化。淳朴的中国人以土地为生,“生于斯长于斯”,无论是土地还是社会亦或是周围的人,于他们而言他们都是非常“熟悉”的。这样的社会之形成是需要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而一旦形成,就会完美到极其稳定,以至于从高祖到玄孙,祖祖辈辈都可能过着近乎雷同的人生。如费先生在书中说,在乡村长幼有序之权威性体现在,长辈足以用所经历的丰富经验(及与之俱来的知识)对任何一个年轻人进行教导,因为后者的人生几乎必然与长辈雷同——年轻人与长辈之间的这种代沟是单项而不是双向的。就是这样无比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使得这其中的人只需要获得乡村生活必须的知识而不需要其他的任何东西,就足以生活下去,而这种知识又是即使不用主动去学也几乎必然会获得的。在这种情况下,愚弱贫散私甚至更多劣根很难界定,即使有,也无足轻重。

④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刘墉带着煎饼卷大葱和二锅头去牢里看望和珅,被锒铛入狱的和珅誉为无上的美味。刘墉说:“这都是普通老百姓吃的东西。”和珅说:“普通老百姓都吃这个?老百姓的日子蛮好过的嘛!”刘墉叹了口气:“只要朝廷不横征暴敛,以老百姓的勤劳混个温饱没问题…”这也就引出了我总结的可以打破这样完美的乡村中国格局的因素之一,也即费孝通先生的另一本书《中国绅士》中提到的,当统治者的压迫已经让农民连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时候。但是,这样的一种打破所引起的无非是农民起义,改朝换代,土地重新分配一次而再“重来一遍”而已。

⑤我总结的第二个原因,是这样稳定的社会导致的必然是人口的稳定增长,而在某个临界点时这种增长又会呈爆炸趋势,但乡土中国的基础——土地是有限的,人口的无限与土地的有限之间的矛盾,是这个社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我认为,这仍然不是造成上世纪中国之灾难的根本原因,因为显然当时的社会还远没达到这个矛盾的爆发点,而可以延缓这种矛盾的两种方法:精耕细作(包括清代引入玉米和马铃薯)及减少人口(通常是战争)的运用也未到极限。

⑥因此,真正破坏了这个秩序的是第三个因素,即外部力量的强烈冲击。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冲击,这种乡土中国的秩序至少还可以再延续千年直至第二个因素无法解决。但西方的坚船利炮以及民主法治的思想直接摧毁了这个格局。更糟糕的是,西方的法治完全不适合中国的乡土社会,因此后者在百年内都处于一个“有破无立”的尴尬局面。袁腾飞曾经说过:“旧制度也比没制度好。”这句话足以说明当时的中国究竟有多么混乱,以及人们在恢复可见有效的旧制度以及建立前途未卜的新制度之间的矛盾了吧。

⑦外一则。从本书的字里行间可以发现,费先生在写作本书前不仅有广泛的文献研究,还曾深入到中国乡村做了长时间的实证研究和观察。在后记中,费先生写到,他的前期甚至就在调查中意外去世…这最后的一条,向这样一位严谨、无私、勇敢的社会学家和科研工作者致敬!

“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为难过。”

【82】啤酒之家的冒险 西泽保彦 ★★★★ 11.28

①本书为“匠千晓”系列第二部。匠千晓一行四人无意间闯入一间山中别墅,却惊讶的发现这座别墅空无一人,只有一张床和一个冰箱,更惊奇的是,在冰箱里整整齐齐的码了九十六罐啤酒和十三个啤酒杯,除此之外再无一物。不仅如此,他们第二天就会发现,在这间别墅附近,居然还有另一座布局完全一致的“啤酒之家”。别墅的主人是谁?为何没有任何家具?为何有这么多冻好的啤酒?…四人在赶了一天的山路后精疲力竭,一边喝酒,喝得昏天黑地,一边对眼前的处境进行了天马行空的推理,这便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我想也是为何本系列也被称为“酩酊系列”的缘由。如果你问我最奇妙且最适合进行推理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大概就如本书所述。这四个人是大学校友,但性别、年级、爱好、性格各不相同,却共同经历了无数次冒险与困难,本书并未叙述他们是如何认识而产生交集的,如果让我写的话,我会说他们都是辩论队的。

②作为匠千晓系列的第二部,我认为本书在质量上不如前作(《她死去的那一晚》),但从主线剧情推进的角度却是不可不读,而从形式上也是西泽保彦的一次成功冒险:本书作为一部推理小说,全书没有凶手,没有嫌疑人更没有尸体,全靠四人天马行空的推理与演绎。而从本书最后作者的后记中我得知,这种写作形式在推理小说界叫做“安乐椅侦探小说”,即侦探没有去过犯罪现场也没有对嫌疑人进行任何质询,只靠别人的描述,坐在安乐椅上就推理出了真相——这不得不说是本格派推理小说最大的挑战,即使是这一体裁的创作者也只能在短篇小说中予以施展,本书则是首部长篇安乐椅式推理小说。

③“试误说”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心理学家认为动物会通过无数次尝试—错误来找到最终正确的答案。如果将这一心理学原理用在侦探小说中,就是福尔摩斯的名言“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剩下的一个即使再荒谬也是真相”。但关键在于,穷尽所有可能性本身的可行性与难度。正如第一条所说,本书设置的推理环境,现场极其离谱,有效信息又少的可怜,即使是侦探小说必备的元素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推理和枚举,显然是近乎不可能又极其有趣的,比如,他们甚至提出了“这个别墅的主人是一个小偷,而且专偷啤酒,偷来之后就要放在自己别墅里直到把它填满”这样的猜想…这样特殊的情境既是对作者的挑战,也是他为展示自己清奇脑洞设置的机关。

④外一则。在第二天一早当众人打算离开别墅时,他们不仅留下了自己喝酒的酒钱,还留下了所有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住址,并表示了诚挚的歉意。这让我想起一个初中同学跟我说,他看蜡笔小新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小新第一次遛狗,在小白大便后很认真的把马路清理干净…日本的文学作品中总是能不经意间体现出这个民族的礼貌与公德。

““好啦,有什么关系呢?”高千本人则朝我耸了耸肩,淘气的眼神中带着共犯意识。“那种玩意儿,就像是啤酒泡沫一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