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Blue Net China
独家采访系列
做好自己
让天意带你去最好的地方
余涛学长给我的感觉是自信而慢条斯理的。他的每一句话似乎都经过措辞和思考,所以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他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好像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生物医学博士、麦肯锡这些都只是不能再普通的标签,然而背后的思考与准备只有通过与他的交流慢慢感受了。
-采访人物-
余涛
麦肯锡公司
霍普金斯BME博士
北京大学生物和经济双学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余涛就职于麦肯锡公司深圳分部,主要从事健康医疗方面的战略咨询工作。他志于将科学发现化为对人类、对社会有价值的应用。在这次采访中,他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向我们分享了成长路上的一些经验。同时,他还分享了自己对咨询和医疗行业的现况和未来发展的见解。
北京大学
Q
你在北大的本科是什么专业?
余涛:生物和经济双学位。进了大学以后我选择生物系有几个原因。高中的时候选的是化学,但不想一直只学化学。那就学点和化学相关的吧,就学了生物,而且那时候还有人在提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试一下呗,就去学了,学了以后也觉得挺有意思的。有一次听一个讲座,就觉得现实生活中不懂一点经济的话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北大正好有一个经济双学位——是由林毅夫教授主持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办的,我就也去读了一个。
Q
在北大有什么经历让你记忆深刻吗?
余涛:当时参加过一个本科生的科研比赛,是麻省理工举办的,叫做和生物相关的国际基因机器设计大赛(iGEM)。那年是北大第一年参加比赛,所以很多事情想起来还蛮有意思的。一群人什么经验也没有,要说服老师去参赛,还要去各地拉赞助。那时候要设计方案、还要找实验室、做实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以算一个小型的创业项目了。幸运的是最后结果还是非常让人难忘的——我们那一届有六七十个队伍,选出了四队进入决赛,最后我们还拿了第一,获得了金牌。那时候就觉得做科研也可以很有意思,所以决定再试一下做科研是什么感觉,之后才选择了去读博。
Q
你决定来霍普金斯读博士时,是做好了以后做科研的准备吗?
余涛:到了大三大四,我面临一个选择。身边有读了经济的朋友已经决定本科之后就做和生物完全不相关的工作,比如投行、咨询,另一边其它学生物的朋友就想去美国继续学术研究的道路。我那时候就在抉择,也想过以后有可能做咨询,但最后还是想去美国看一看,就决定本科毕业以后先去美国念一个博士,继续寻找做科研的乐趣。其实那时候也没明确想好要做什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Q
我觉得念博士是一个很大的投入哎...
余涛:可以说是或者也可以说不是吧。因为我当时刚本科毕业,还有很时间可以用来探索不同的选择,另外毕竟有奖学金嘛,也算是一份工作吧,所以也没觉得特别亏或者怎么样。挺开心的。也有郁闷的时候吧,但是干了蛮多事情的,也享受了生活,所以我觉得不会后悔。毕业以后回想起来就像一场梦一样。
Q
你会推荐学弟学妹们读博吗?
余涛:读博士我觉得很自由。如果第一你想继续探索科学的世界,第二你想学一些硬功夫,第三还能拿到奖学金的话,读博士挺好的。可以具体去看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挑老板特别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读博的生活。有的老板每天催你,看你今天做了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他都管。有的老板,像我的老板,就管得少。一开始还每个星期见一次,后来每两个星期见一次,后来是你约他才能见一次。所以我的博士生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在这种环境里,如果你想做出一点成绩的话,需要自己有很强的动力。现在回想起来,我在博士期间做得还不错,至少从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来看,还可以接受,100分里可能拿个75、80分左右。那段时间真的蛮开心的。
Q
你是国内本科期间申请的博士,那对这边的教授的了解多么?
余涛:我申请的博士项目都有轮换制度,像霍普金斯生物工程系,第一年进来的博士生可以任意挑三个实验室试一遍,在每个实验室待三个月左右。我的第一个教授很聪明,科研结果可以发《Nature》和《Science》,但项目之间比较独立,合作比较少,导致实验室里气氛比较压抑,而且毕业时间普遍都不合理的长。我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毅然决定完成几个月之后就离开了。然后就去了我后来的老板那里,觉得跟我挺对口味的。他人有种加州男孩的感觉。跟普通教授不一样的就是他带着一些业界人士的气息,也的确有创办公司,和业界关系密切。虽然他给底下的学生们很多自由,但是你真正需要的时候他会支持你。更重要的是实验室里的人重视合作,交流很顺畅,有问题的时候可以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是我特别看重的一点。所以我后来就决定留在了那里。
Q
博士阶段是自己做自己的课题吗?
余涛: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几乎每个项目都有和别人合作,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所以我很重视合作这个东西。
麦肯锡
Q
你申请麦肯锡的经历是一帆风顺的吗?
余涛: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本来想着2014年夏季毕业、秋季开始工作,所以我是在2013年开始申请的。当时申请了包括贝恩、BCG在内的好几家咨询机构,但从准备的程度上来说并不够充分,有很多面试比较靠前的机构表现都不是很好,都失败了。而当时麦肯锡的面试最晚,我通过了他们的第一轮的笔试和群面,后面还有两轮面试。当时出现了些特殊原因——导师和我在讨论后认为,在实验室的工作进度不见得2014年中旬就能全部完成,毕业的时间要推迟。那时候特别小心翼翼地写了一封邮件给麦肯锡负责招聘的人事经理,看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15年再面试。结果没过五分钟那边就回了,说没有问题啊,充分理解。然后我感觉,哇,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放下了。这也给了我重新调整和准备的机会。所以从这点上我也蛮感谢麦肯锡的,我觉得这个公司很通情达理,非常人性化,以人为本,也是咨询行业里为数不多的对博士非常重视的公司。别的很多公司根本就不招博士生。那就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所以我相当于再花了一年时间准备,中间我做了一段实习,在学校的咨询协会做了组织工作,也做了很多面试相关的准备。最后第二年,我就只要了麦肯锡一个面试。相当于如果拿不下来的话我就不做咨询了。不行的话就说明我和咨询没有缘分、不合适,我在申请的过程中已经学到足够多了。最后麦肯锡还是认可我的。所以其实这个过程也蛮曲折的,我也是失败了很多次。
Q
那你觉得最后进麦肯锡一方面是因为麦肯锡认可博士生,一方面自己针对面试准备了很多,你觉得还有什么别的因素吗?
余涛:我觉得最主要就是这两个。一方面自己准备充分了,一方面自己的心态和第一年比很不一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把这件事想得那么要紧了。我有另外一个哥们,我后来和他一起在咨询协会里工作。他第一年申请,表现很不错,但差一点点没有拿到,但他第二年再申然后被录取了。但在大部分情况下,麦肯锡对于第二次的申请是很谨慎的。我的理解是,麦肯锡更看重的不仅仅是你的某些技能,而是你这个人怎么样,你的综合素质高不高。这在短时间内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Q
可是如果案例分析的面试是练习出来的,又怎么体现综合素质呢?
余涛:肯定还有很多别的因素,并不是简单的练习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像模拟案例分析考验的不仅是你的思维能力,还有你怎么把这件事很好地表达出来;中间还有很多压力测试,比如在面试中,面试官会不断的以很犀利的方法挑战你的说法和想法,紧张了就容易出错。这些都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也是咨询顾问在现实工作中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Q
读完博士再做咨询不会亏了吗?
余涛:完全不会啊。首先读完博士进咨询和MBA(工商管理学硕士)是一个入职级别,和本科生进来的头衔是不一样的。而且做咨询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打开了许多可能性,是你待在学术界做不到的。
Q
进入咨询行业以后有什么跟预想不一样的地方么?
余涛:还蛮符合我的预期的。公司里每个人都有很不一样的经历,但都很厉害。而且公司文化是非常鼓励合作的,大家都很愿意帮助别人,不像别的公司里,很多时候大家都各顾各的。很多人说麦肯锡像一所大学,每天都能学到很多新的东西。而且整个组织没有复杂的架构,很扁平,领导也没有领导的架子,你刚进公司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工作方式我也有预想到,肯定会和读博士期间很不一样。在麦肯锡讲究80-20法则,集中解决最重要的20%的问题以达到80%的效果,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优先的事情上,在规定时间内把成果交出来,不像读博士的时候没有人催我做任何事情。
Q
工作强度也和你预想的一样吗?
余涛:对,总体来说和预期一样,肯定是比较高强度的。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是可以应付得了的。就是很多时候可以去做主动调节,该省力的时候也可以省力。这个省力并不是说降低工作成果的质量,而是说有的时候你知道怎么去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或者工作。就有点像上大学,知道什么课或者哪些内容可以少花点时间,可以把时间用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同时我们也很注重休息的时间,周末基本是可以保障属于自己的;而且公司内部有很灵活的年假制度,项目之间可以好好地休息一把。
Q
工作和博士期间的节奏很不一样,你是怎样调节的?
余涛:当然你肯定要自己去想一想,总结一下。麦肯锡很好的一点就是刚才说到大家很愿意指导你,所以你要经常去问别人要反馈。我觉得这个是蛮难得的。大家都很直接,有什么说什么。而且公司强调重点发展每个人的强项,谈话中不止要指出你哪里需要改进,更会指出工作过程中你强的地方是什么。因为公司相信让你把你弱的地方变成你强的地方很难,只要达到足够的标准就很好,要战胜别人一定是发挥你强的地方,这和我们的80-20法则也是相符的。
Q
你当时只考虑了战略咨询吗?有考虑其他形式的咨询?
余涛:其实战略咨询和管理咨询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像麦肯锡就是战略和管理咨询。但你说更细分的咨询,比如人力资讯或者财务,那些对背景要求更专,而且我也不想做和生物完全不相关的东西。麦肯锡有很多医疗健康相关的项目和医学生物学领域的博士,我觉得是有共同语言的。那时候也考虑过别的,比如金融,那时候也跑去考过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本来有一个可能的方向是二级市场行业分析,那也符合我当时申请职位的标准,就是既能运用博士学到的东西,也能接触到商业,以后的路也很广。但那时候最主要问题是这个方向对金融要求比较高,第二在美国找工作比较难,而在国内大部分券商也都以本土的机构比较多。那时候还是想找个平台比较大的国际性公司。另外一个考虑的方向是健康医疗类的风险投资,事实上我在进麦肯锡前也在美国的一家风险投资机构工作了半年时间;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很挑战的工作。
Q
你对新入职场的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余涛:很多时候是心态的问题。其实很多人进公司以后总是担心自己在这个方面不行,别人会怎么看我,是不是做得不够好。我们都把公司里的人叫做“缺乏安全感的高追求者”,就是说对自己要求很高,经常怕自己哪表现得不够好。我也在麦肯锡有过这样的阶段;后来把自己绷得太紧,还生了一场大病,休了一个月。这个生病的经历说实话对我影响也挺大的。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蛮难得的,能有这么长一段时间,在这份工作上去好好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我的心态也变了,就是工作表现是其次,更重要是有意义和开心,有时候没必要把自己绷那么死,一定要注意调节。
Q
我感觉心理状态的确会影响身体状态的。
余涛:这是肯定的,人所谓健康是有两个层面的,一个身体一个心理。所以那段时间对我算是因祸得福吧,让我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人生什么最重要。当然一方面是家庭,家庭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我也刚结婚,所以老婆很重要。因为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老婆打电话过来,我会因为工作而说得很简短,后来就发现老婆还是比工作重要。另外就是心态上对待工作也比较放得开了。那时候也看了一篇文章,是冯唐写的,他原先是麦肯锡的合伙人。他总结了九字箴言,我觉得这辈子都不会忘:“不害怕,不着急,不要脸”。“不害怕”就是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天塌不下来,就一份工作而已,大不了换。当然不代表你混过去,只是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要,然后关注在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第二,“不着急”就是你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这个阶段就是这个阶段,不可能一下子变超人,所以也不要太苛求自己,要设定可达成的目标。最后“不要脸”也很重要,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有时候还是充分地自我一点也挺好的。人什么叫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自我的感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也不取决于别人怎么看你,关键是你自己的感受。所以我觉得这九个字说得还是蛮精辟的。我是在养病的期间看到的,就特别有感触。
未来
Q
不考虑人会变这个因素,你觉得五年后你会在哪里?
余涛:我一直对风险投资比较感兴趣。我从本科开始,对科学就很感兴趣的,但不一定是说自己去做科研。在我看来即使是很基础的科学也好,如果最终不能被人应用的话,它的价值是没有被完全实现的,所有重大的发现都应该可以产生积极的现实的影响的。当然这个影响不一定是短时间内可以看见的,但如果没有应用去引导的话,人类社会是一个很自私的社会,经济不好的时候首先砍的就是那些没有应用价值的。所以需要有一个利用纯粹的科学发现造福人类的步骤。那做出这一步有很多方法:有人选择自己开公司,像我博士期间的老板就是这样的;另外一种间接方法是把知识传播给更多人,让别人帮你去想,所以可以去做教授;但有一种在我看来很有意思、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同时也能在经济上实现丰厚回报的,就是做风险投资。因为你要同时接触很多新生的事物,然后你可以专注在科学方面的新突破,帮助实验室出来的人或者有热情的创业家把这些东西发展成一个产品或是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事物。我觉得这件事是很有意思的,也是我很想做的一件事,所以风险投资是我的一个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你还能帮到许多创业者,尤其是如果你集中在以科学为基础的项目上,那你可以帮助到许多科学突破,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Q
那你觉得未来医疗技术行业的发展有什么趋势?
余涛:这要看在美国还是中国了。在美国,新药发展得很快,尤其针对癌症有很多新的靶向药。在未来可能会把癌症变成一种慢性病。不能完全治愈,但至少可以控制。另外因为基因测试的成本越来越低,以后应该在利用基因信息诊疗方面也会做得越来越好。以后医生会在基因诊断之后,结合对生活习惯和患癌症的概率等大数据的分析,去帮你调整生活。或者在你患癌症之后,会结合你的基因判断哪种疗法对你合适,这现在已经有应用了。我觉得这都是美国走得很前沿的,而在中国这些领域还是落后的。主要因为这边的新药创新还没有到达那个程度,没有什么本土的大公司愿意在这方面做大资金的投入,政府的作用也还不足,所以在这块领域的追赶还需要一些的时间。
另一个很大的领域是医疗服务,或者所谓数字化医疗。数字化如何帮患者更好更快地找到资源,又怎么帮医院提高运营的效率,这在中国在美国都一样,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一块美国也走得比较先,有很多发展,但现在还看不出哪种形式最后会占领市场。例如,现在有医院提出电子病历,整合每个人的病历,预期效果是你去哪个医院都一样,所有医生都能看到你所有的就诊记录。这在未来肯定是个大趋势。但在中国我觉得互联网比在美国甚至可能发展得更快。最近的一个趋势很明显,包括在《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上面也有文章,高度赞扬微信,现在连Facebook都在学习微信。我觉得在这个领域在中国发展得好有几个原因:第一,用户规模很大,所以你可以很快积累很多经验;第二,中国竞争也蛮激烈的,但这个竞争不是技术方面的,因为技术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而这个竞争更多是针对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像在中国,有人不用支付宝都是一件奇怪的事,或者你用惯以后有一天不带手机,都会觉得很不方便。因为它已经融入了你的生活,让你对它产生了依赖。而这个依赖就是因为他给你提供的用户体验非常好。所以这是我觉得中国互联网公司走得比较快的原因。我也相信在移动互联网、移动医疗这一块,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针对普通消费者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寻找方法帮助他们更好的在中国医疗资源总体稀缺的体制下,更有效地找到医疗的资源。
Q
你怎么看咨询行业的发展趋势呢?
余涛:以前可能觉得咨询很高大上、是一个光鲜的职业,现在会觉得只是一个有专业性的职业而已,减少了很多光环。但在中国我觉得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在市场的成熟度上,美国市场更为成熟,因为美国很多公司都会请咨询公司,很多也都不是第一次和咨询公司合作,所以他们都比较知道怎么和咨询公司打交道。而在国内,很多公司和咨询公司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少,所以这件事对他们来说还挺新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顾问怎么更好地和客户合作,去展现我们带给他们的价值,我觉得应该说在中国是一个特别的挑战。这个行业还是在成长的,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公司会有使用咨询服务的趋势。以前更多是外企,逐渐有大规模的国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民企。整体来说咨询行业在中国越来越本土化,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
Q
褪去麦肯锡的标签,你是怎么定位你自己的?
余涛: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呗。我觉得我是个蛮乐观的人,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觉得蛮开心的。如果在开心的过程中能稍微做一些对别人有帮助,对自己也有好处的事情,我觉得是最好的。
Q
所以对你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余涛:第一肯定是家庭。没有家庭就没有生活的支撑点,所以还是很重要的。以前作为孩子,家的感觉肯定还是以接受为主,因为父母对你无私的爱。但当你独立成为一个人以后,当然有的人会享受一个人过,但我觉得有一个人可以你会想她,她也会想你,有一个背靠背的感觉,这很重要。
第二个,我觉得工作还是很重要的。这不是说你只有工作,而是说有一件事情,你觉得值得去做,而且做完之后你会有成就感。
第三的话,应该就是朋友和生活了,毕竟图个开心的过程只有工作还是不够的。有时间的时候还是应该享受一下生活、聊聊天、去旅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