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中考

初中化学中考化实验探究题专项——有关无明显反应现象的实验探究

2023-09-25 浏览: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项复习有关无明显反应现象的实验探究

解题技巧

一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在反应过程中不发光、不变色、无沉淀和无气体生成,从而不易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稀盐酸(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等均无明显现象。如何证明这些物质之间确实发了化学反应呢?此类问题是历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热点探究题,考生在解答时往往因为没有掌握方法和规律,对探究的问题无从下手。下面结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题中的此类探究问题的一些规律性进行探讨。 解题思路1.可以从反应物是否减少,新物质是否存在分析。2.设计方案:即根据物质性质设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的实验方案证明反应物减少或新物质生成。3.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的描述要准确,完整。4.得出结论。类型一借助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或测定溶液pH值的变化进行判断。 适用范围:适用于反应前后酸碱性发生变化的反应例1: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该实验设计原理利用了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反应,即无色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在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显无色。证明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实验如果先加酸溶液,反应后再加酚酞,就不能说明酸和碱是否完全反应 (也可能是酸溶液过量导致的)。类型二  生成物检验法根据生成物具有而反应物没有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实验证明新物质存在。该实验设计原理利用了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反应,即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类型三  压强差法适用范围:适用于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前后压强改变的反应根据反应中物质的状态变化引起气压的变化,设计特殊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该实验设计原理适用于针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设计在一个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造成装置内压强的减小,通过对比实验,消除实验干扰。使装置或装置的一-部分(如:软塑料瓶、与装置连接的气球、水柱等)外形发生变化,从而证明反应的发生。类型四  温度差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通过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判断。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但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故可以借助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测量两种溶液混合后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反应的发生情况。

变式训练

1.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实验】(1)小明同学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由此小明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发生反应。经过讨论,同学一致认为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2)小丽同学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她依据的实验现象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兵同学利用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证明,向试管内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再测定混合液的pH,发现pH=9,于是得出结论:两者间发生了化学变化。你认为,小兵同学的实验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反应的发生?【设计实验】小亮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实验。【查阅资料】①变色硅胶吸水后会由蓝色变为红色;②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4)实验①②的目的是。(5)实验中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现象:小亮观察到现象,证明了两者发生了反应。【探究活动3】取一定量的稀盐酸,向其中逐滴匀速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及温度变化,得出如图丙所示的变化曲线。(6)分析坐标图,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某化学兴趣小组分组探究CO2的性质实验,他们分别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组实验】甲组:如图1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瓶子变瘪。原因是。又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发现瓶子变得更瘪,对比之后得出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组: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1)实验过程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启动CO2传感器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2)实验①是从定量的角度验证CO2与NaOH反应,绘制的曲线图像如图3所示:CD段对应的是实验(填实验序号)。(3)实验②是从角度验证CO2与NaOH反应。【实验拓展】(4)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4、图5所示。【查阅资料】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①图4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图5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真题再现

1(2016安徽 第15题 7分)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1)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注明条件)。(2)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白):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_____(3)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红色变浅,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①未经加热;②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①>②,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了如下方案:

你认为上述方案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合理,说明原因;如不合理,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如合理,说明原因;如不合理,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说明: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资料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目的在于学习分享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

变式训练:

1.(1)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的现象(2)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HCl +NaOH ===  NaCl +H2O (3)错误 反应后溶液pH仍大于7,稀盐酸中有水,氢氧化钠稀释时其pH也会变小 (4)排除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使变色硅胶变为红色的可能 (5)防止变色硅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色 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 (6)①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②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前后,溶液pH变化很大(合理即可)2. 甲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瓶内压强减小 2NaOH+CO2=== Na2CO3+H2O 乙组:(1)②慢慢膨胀起来 ③瓶内有气泡产生,气球慢慢变瘪 (2)③ (3)反应物减少 (4)①CO2+Na2CO3+H2O=== 2NaHCO3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真题再现:1.(7分)(1)N2+3H2=== 2NH3(2)①向上述集气瓶中滤纸上滴入少量水(其他合理答案可)②滤纸变红,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3)氨水受热分解,随温度升高氨气溶解度减小,导致氨水浓度降低(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4)增大(2分)(5)不合理(1分) 根据上述实验,加热煮沸无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HCl   改进方案: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逐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的pH,至溶液呈中性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