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聚焦身边名师 | 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韦健

2023-09-07 浏览:

       韦健,男, 1968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第九批(2005年)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目前任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副校长。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追求一种“常态”语文。在目前语文课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况下,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盲目跟风,不刻意追求“完美”,遵循课堂的自然形态,呼吁语文教学应回归原点,为省、市教研活动作课30余节。在《语文建设》《教学与管理》《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为扬大、江苏大学国培学员上课讲座20余次。

用课文来学语文

       我1986年师范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从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小学教师成长为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回顾自己语文教学的历程,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从聚焦文本内容,到聚焦学生技能,再到聚焦语文素养,教学思想经历了教课文、教语文、教课程的三次嬗变,最重要的是“教课文”到“用课文教”美丽转身。

       工作前十年,我参加无数次市区教学大赛,获得了不少奖项。但我只是在“教课文”,离“教语文”目标甚远。

       2000年,我有幸参加广西师大国培学习,三个月脱产研修,使我幡然醒悟:“教课文”偏离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轨道,步入了误区:错把课文内容理解当成语文教学的全部,进而错把内容分析当成教学重点,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语言”这一教学重点。“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收获少。”(叶圣陶语)语文教师虽然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语文课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是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

       国培汇报课上,我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而在沪教版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可见,文章内容浅显,对于课文思想理解(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学生多读几遍自然能懂,不必要教。因而,教学这篇课文重点定位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信),教者采用个别读、齐读、范读、带着表情读等多种形式,在具体朗读环境之中运用现场比较、即兴示范、反复模仿与积极评价等教学策略,让学生真读书,会读书,真朗读,会朗读。一堂课40分钟,学生收获了:1.做到了不错、不漏、不添、不读破句的朗读基本要求;2.懂得了儿化音、破折号的读法;3.明白了像说话一样的自然的朗读方式(针对当下指导学生拿腔拿调朗读的弊端);3.比较个别读与齐读的朗读法的不同(个别读声音响亮,齐读时声音不要很响,轻一点);4.学会带着表情朗读的朗读方法。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既是语文教学的手段,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内容。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永正说:学生能把一篇课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语言有了,形象有了,情感有了,表达方法也有了。如果读不好,则什么也没有。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恋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小学语文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

       从教课文到用课文教语文是一次转变,是一次跨越,是一次提升。

怀常态的心绪 做常态的教师

 教常态的语文

       问:当下的语文教学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乱花渐欲迷人眼”。而许多特级教师更以其独特的风格流派彰显自己的个性特点。你觉得自己的语文教学有何独特主张?

       答:我觉得语文教学应回归常态,因而我追求一种“常态语文”。

       何为“常态语文”?第一,常态语文的价值取向是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课所教的听说读写,其取向、其姿态、其方式,要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所运用的一致起来。常态的对立面是变态,如果我们所教的“语文”只有在考试试卷上才体现它的用处,甚至随语文考试的改进在考试试卷上也用不上了,那么就是“变态”的语文。

       第二,常态语文强调的是“课程”语文,其对立的是追求语文教学中“个人主张”或“教师个性”,把“课程的语文”变成“教师的语文”,甚至成了“我的语文”。

       第三,常态语文强调去除雕琢,倡导真实、朴实、扎实的平常的语文课堂,其对立是为了追求功利,倡导某种“主张”,过度雕琢,甚至作秀的虚假语文课堂。

       问:每个教师都需要致力凝聚、形成并放大自己的教学特色。你的课堂教学有什么风格?

      答: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课堂是师生一段特殊的生命历程。我的课堂教学追求“真”、“活”、“实”、“趣”。

       真:真生活——基于学生真实生活体验;真情感——唤醒学生体验得来的真情实感,与作者、文本对话;真交流——教师与学生,作者与读者,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都处于一种平等、民主对话的环境中;真过程——不人为地制造高潮,不刻意追求“完美”,遵循课堂的自然形态。

       活:方法上灵活——以学生发展为本,关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开掘他们的潜能;课堂内激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创设一种有趣的、有吸引力的、有想象力的情境,活化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维。

       实:基础扎实,教风朴实,学风踏实。

       趣:小语属“小”,课堂富有童趣;小语姓“语”,课堂充满情趣。

       问:你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什么独特的看法?

       答:独特的看法谈不上,只是自己的一点感悟。从孔子课徒,到寿镜吾在三味书屋调教周树人们的情景,再观照现代的教育,心生无限感慨。作为教师,要对教育充满无限敬畏!而这份敬畏既源于教育的伟力;又源于教育的凝重;更源于教育的深邃!

       让我们一起敬畏我们所从事的这份职业、这份专业和这份事业。“豪华落尽见真淳”——回归常态的语文课堂,怀常态的心绪,做常态的教师,教常态的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步入随机顺应、处变不惊、吞吐自如的教学境界。我想套用“戏比天大”这一比喻,常态的语文教学“课比天大”,并以此作为共勉。

审核:笑    言

编辑:温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