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教师的解读与学生的需要 李竹平 1
人物
封面人物
站在儿童的立场教语文 杨 妍 4
“极好”的师傅
——徒弟眼中的杨妍 樊金花 8
教坛新秀
图表,怎么用
——小学中段语文图表式构思法写作教学探索 马迎春 10
论坛
百家讲坛
儿童诗的特点、赏析与创作 程逸汝 14
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理考量与实践指要 吕 映 18
茶座
自媒体时代,我们如何推进全民阅读
自媒体时代,如何推进全民阅读 周其星 20
自媒体时代的阅读自觉 李怀源 22
阅读,允许有N种打开方式 丁素芬 23
“拔萝卜”的启示 李 兰 25
遇见一本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杨 婷 26
遇见你爱上你
——用“自媒体”点亮“亲子共读” 陈舒恩 28
随笔
别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梅德刚 30
为“授鱼”一辩 方德佺 31
教学
进校园
“新体系作文进校园暨名校成果展示”
——走进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教学实录】
《美妙的节日》课堂实录及评析 张 敏 王 洁 33
《敌人派》课堂实录及评析 朱晓玲 钱丽娜 38
【成果介绍】
家是一首诗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童诗教学活动掠影 苏培凤 43
精品课堂
抓住动作 揣摩心理
——《水》教学实录及思考 孟纪军 47
备课现场
【新教材“解读”】
在明媚的夏日里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浅析 徐如松 52
《动物王国开大会》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严丽萍 54
《咕咚》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曹爱卫57
【教学“策略”】
搭建安全而温暖的交互平台
——“学习共同体”课堂环境营造的策略 丁 帅 60
匠心解读 潜心选择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核心教学目标的选择策略 何成娣 63
略说语文课堂的运作策略 沈小玲 65
【教学“例谈”】
时间都去哪儿了 蒋雅娟 顾 红 69
【教学“设计”】
识字加油站:为自主识字添趣提效
——例谈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识字加油站”教学 姜晓燕 71
成长
问讯处
“‘面呈菜色’是神态描写还是外貌描写”等8则 73
一得
“‘无作业日’,让孩子更主动学习”等4则 76
博文
“错误”,带来精彩 成华巧 78
玉兰花开诗意浓 曹丽芳 79
卷首
教师的解读与学生的需要
□李竹平
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教学《种子醒了》,邀请我听课。这位老师十分用心,带着学生回顾了关于春天的古诗、儿童诗,欣赏了种子破土而出的视频,然后导入新课。从读通课文到学习字词再到理解文本,老师设计了学习单,给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工具。但整节课下来,学生似乎并不买账,大多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
原因在哪儿呢?
《种子醒了》是一篇“微童话”,这位年轻教师从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出发,将学习目标定位为认识童话的拟人化写法,教学创作微童话。学生读熟课文后,教师出示自己改写的下水文,让学生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与课文描写的不同。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总结童话的特点,带着学生练习朗读,力求读出童话的情趣,为后面写童话作铺垫。
显然,教师的目标定位不够科学适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但不同学段的落脚点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孩子阅读文字形式呈现的童话通常要经历一个从文字到形象的转换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出情境和画面感。思维的桥梁是联想和想象。这时候要培养的,是学生通过阅读将文字信息与其表现的形象、意义顺利对接的能力。他们不需要或者说没有兴趣运用抽离出来的理性思维对童话进行概念分析——当他们对这样的概念分析感兴趣的时候,童话就从他们的生命中消亡了。语文学习最终指向的都是言语思维的发展。言语思维的发展是有路径的,先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在形象思维的辅助下实现言语思维的生发;随着学生心智的发展和语言的积累,逻辑思维开始发展,概念的理解、学习、运用成为言语实践的需要;而言语思维发展的最高层次,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比翼齐飞”,这时候语言文字运用就臻于化境了。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学习童话文本,目标定位可以是进行不同表达特点的对比,从理性角度认识童话,解读童话,分析体会童话语言。低年级需要的是浸润式童话,浸润于童话的语言,以感性的方式进行语言积累,促进其语言的“自动化”运用。
教师备课时解读《种子醒了》的文本,可以有很多维度,但课堂上需要的往往只是其中一个或两个。到底需要教什么,要充分考虑学情。低年级孩子学习《种子醒了》,比较适宜的目标是抓住具体词句,边读边想象,体会种子醒了时的惊喜心情,感受文本语言的生动形象,进行语言积累。
确定了课堂学习目标,还要将文本解读与具体的学习形式和活动联系起来。这样一篇充满情趣的童话,“读”是最佳学习方式。怎么读?读正确、读通顺是基础,读出词句表现的形象和画面感,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了。师生可以边读边做动作,将体态语言、形象思维与言语意义融为一体;师生合作读,学生读描写种子活动的词句;代入角色读,把文本中的“种子”“他”都换成“我”来读,童话的形象、趣味、语言,就同时被学生内化了。这样,一节课时间,达到熟读成诵是完全可能的。
拿到一篇课文,教师总能从文本中发现多处有价值的教学点。要不要将这些发现确定为学习目标呢?这,就要看看学生的学习需要了。
(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