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信息科技《2022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把握新课标 提升新素养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我相信所有的信息科技老师都激动不已,这是一个从"0"到"1"的突破,我们的信息科技教育即将步入一个新时代。参加了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培训会议,结合自己对原文的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新课标带来三大明显变化
过去,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没有国家级的课程标准,部分省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过于强调操作,如文字录入、软件的学习和操作、编程等。其实,这些都不是信息科技素养教育的核心。
新课标第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把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课程名称的改变体现了教育思维的重大变革。技术的导向,关注操作和知识点,培训的方向是熟练程度和技巧,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科技的导向是如何认识、理解这个世界,是面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科技导向下培养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由此,学生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提升。
技术导向没有办法撑起素质教育,也很难达到立德树人,因此我们要把原来重操作、重知识点的信息技术,转变成重科学、重素养的信息科技。
第二个明显变化是课程方案修订指向学科大概念。大概念是一个学科的科学基础,约定了一个学科的知识关系,所有的知识在这里可以变成一个知识网络,贯穿其一的是学科逻辑。
以前,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足够的研究,简单地把大学的课程缩减一点放到中学,中学的课程再缩减一点放到小学。如大学有“计算机原理”,中学有“计算机原理初步",小学有"计算机原理入门”。一门"计算机原理"课程这样分解是不科学的。新的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将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这六条逻辑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小学低年级注重生活体验,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体验其应用;初中阶段深化原理认识,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这样,中小学生就能够通过信息科技课程体系的学习,在六条逻辑主线上得到递进的、螺旋式的提升。
第三个明显变化是将"跨学科主题"作为信息科技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真实性学习。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融合是现实生活中的必然,所以我们把信息科技课程内容和其他相关学科内容设计了一些交叉了实践,让学生有一种综合的思考,特别是关注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结合。
在教学方式上,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入多元化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支持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如果所有的情境、案例都是学生没见过的、摸不着边的,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空洞的、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使用学生见过的、有体验的、真实的情境和案例来教学。这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回答如何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举一反三解决一类问题。
一、信息科技教育必将成为一门启蒙必修课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科技的进步,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生活在数字的海洋里。我们已经跨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融和并存的时代。信息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而长治久安之道则是不断增强公民自身的信息素养。加强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更是势在必行。所以,我坚信信息科技教育会越来越受重视,而信息素养则会成为国民必须具备的能力,学校需要成为数字素养教育和信息科技课程的主阵地。如果把以前选修的信息技术课比喻成“0”,那么现在纳入必修的信息科技课就是“1”,教育部把信息技术课改为信息科技课,并且列入必修,这是从“0”到“1”的巨大转变,也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二、围绕核心素养实现信息科技课程目标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开展任何一门课程都要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同样,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也是信息科技课程的出发点。
新课标提出了4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三、课程内容(9大内容模块和4大跨学科主题)
课程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体系。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组织课程内容,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
将义务教育分为4个学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4个学段都有对应的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针对内容模块都有比较详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对应的跨学科大主题下都有小主题并解释说明,这为以后的教学案例的制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具体学习内容由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两部分组成。
一、二年级课程内容模块主要是信息交流与分享、信息隐私与安全;
三、四年级主要是在线学习与生活、数据与编码;
五、六年级主要是身边的算法、过程与控制;
七、八、九年级主要是你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
四、课程内容体现“科”与“技”并重
课程理念:3、选科学原理和实线用并重的课程内容(面向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要求,吸纳国内外信息科技的前沿成果,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要求,遴造课程内容。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挑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体现“科”与“技”并重。)
以前的教学,教师们过多的注重了操作,而忽略了对科学原理的教育。学生们可能只学会了某一类软件的使用,而仅仅是使用,好似专为技能培训的培训班。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不仅关注怎么操作,与要关注科学原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学业质量标准“整合式描述”
从情景、任务和素养三方面进行描述课标中学业质量标准,可以更清晰和快速的读懂读透新课标关于学业质量的标准。
第三阶段(5—6年级学业质量标准描述)
在典型的信息科技应用场景中,能识别系统中的输入、计算、输出环节,发现大的系统可以由小的系统组成(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尝试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基于算法的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正确进行问题求解的算法描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计算思维);能针对不同的输入数据规模,分析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算法在时间效率上的高低,并能利用编程对设计的算法及过程与控制实验系统进行验证,对算法价值和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对于生活中的过程与控制场景,能分辨输入与输出环节中的数据是开关量还是连续量,利用反馈实现过程与控制(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了解自主可控的系统在解决安全问题时的重要性,初步具备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的安全意识(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
六、突出信息社会责任
要求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案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信息的社会责任,承担相应的责任担当。要让学生理解生活在数字社会的思考方式,用本学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数字化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最终让学生能从容、自信的生活在这个信息化时代。
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学科发展快的特性,这就要求信息科技老师要教到老,学到老,并且要有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当下信息主题对已有案例二次开发和迭代能力,更要打破套路,大胆实践,研究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主题,让知识和素养潜移默化在主题中。这对大部分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八、注重真实案例、生活情景和多学科融合
以前可能是针对某些软件的学习,现在更关注的是真实案例和情景的跨学科的融合学习。我认为以后的课程更多的将是生活情景的主题式学习,为解决问题,我们可能要用到很多知识(软件和手段),要将其融合,综合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不单是知识,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考和思维方式,从中渗透信息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担当,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体现了规定性与差异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和指导性,有助于引导各地和学校深化义务教育改革。课程标准公布只是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非常长。起点是课程标准,目的地是一个健康的课程生态,中间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所有的参与者都应该有探索和创新精神,利用好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思想、理念、找术、平台、工具。这种教材、资源、师资一体化的建设、提升与优化,有助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打造信息科技课程的健康发展生态。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次的课标贴近生活,接地气。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老师而言更是新的挑战。随着相关教材的发布,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学习与研讨,让我们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