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报告

7000 字职场心得,适合国庆路上看

2023-10-08 浏览:

#头条创作挑战赛#

相信你已经在前往旅游目的地的路上了。

假期一直有个作用,就是跳出工作,重新思考自己。

离开原来的环境,我们不再被琐事困住,更容易打开自己。可能是遇见的人,可能是经历的事,或者是看到的一段话。

比如上一次旅行,我在酒店大堂等人时,刚好翻开了一本小书:《创始人手记》,作者是全季创始人季琪。

里面有句话触动了我:

我不会整天去关注订房率、股票这些细节,我持续关心的是整个消费的趋势变化。如果我麻木了,敏感度不够了,变得主观、封闭、不开放,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走势、方向。

这对我的启发是:每一周,我要预留一些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信息。如果我不能给团队带来信息增量,我就是不合格的人。

今天这篇文章,字数不少,共七千字,相当于一本小书。里面是这些年我的一些思考,关于职场,也关于生活。

我希望里面的内容也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01.机会来的时候,你要做的只有⼀件事:抓住它!

在多年前,因为参加了⼀场 PPT ⽐赛,结识了秋叶⼤叔。

之后他给我发了⼀封邮件,问我愿不愿意合作,做⼀个幻灯⽚。

当时其实手上有很多事,但是⼜觉得机会不错,于是咬了咬⽛答应了。

于是,合作了一份爆款 PPT ,在微博上的转发超过了 1000 次 。

因为有他的推荐,我也得到了很多⼈的认可。

我现在会想,如果当时拒绝了他的邀请,结果会怎么样?

他肯定会说:没事,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但是…

每个⼈内⼼⾥都有⼀个排队清单,遇到有价值的机会时,⾸先想到谁呢?

肯定是有「信任基础」的⼈。⽽如果⼀个⼈拒绝过⾃⼰,⾃然会放在后排。

⽽且,最可怕的是,⼀⽣的「机会」真的不多。⼀旦遇到,⽆论如何都要死死抓住。

02.每个⼈都是多⾯的。

之前去新疆旅游,跟的团。

其中有⼀个 40 多岁的姐姐,全程娇滴滴地靠在⽼公身上,即使被⽼公各种「嫌弃」,她也会笑着给他递过去一片西瓜。

我当时的第⼀反应是:她肯定是⼀个靠⽼公养活的⼥⽣。

旅程结束前⼀晚,我们⼀起喝酒撸串,就聊开了。我问她是做什么的,答案竟然是:⼀家公司的⼈⼒资源总监!

我有点难以置信,就继续问她之前的履历。她倒也挺实诚,说之前在⼴州⼀所⼤学当⽼师,后来觉得无聊,就去了一家公司做营销管理,前两年转型做 HR 负责⼈。

刚好⾃⼰那阵我转岗做培训,就继续聊。问她转型后挑战⼤不大,她说最⼤的挑战就是裁员,不过这时候就必须铁腕,不能太柔软,否则就很麻烦。

她说这话时,突然变了⼀个模样,眼神⾥带着杀⽓,跟前⼏天⼤巴⻋上的状态判若两⼈。

我们喜欢给⼈贴标签,这⼈狮⼦座,强势;那⼈巨蟹座,顾家。但其实,每个⼈都(不得不)根据场景调整⼈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活。

03.不要⼯具导向,⽽要问题导向。

我本科学的是统计。

⼤学期间和室友参加⼀个⽐赛,为了显得⾼端,我们⽤了很多看起来⽐较⾼深的统计⽅法。

本来以为会被大加赞赏,结果⽼师听完我们的汇报后,脸上写满了遗憾。

最后她说道:你们这个结论,其实⼀个「⽅差分析」就能解决,为什么要折腾这些看似⾼级的⼯具?

我们没有⾛到最后。

这位评委之后成为了我的一门专业课⽼师。

她在上课时,不断地跟我们强调:统计是技术,不是专业,你们⼀定要找到⾃⼰的「专业」。

她的核⼼观点是: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不会被⼯具支配。

这句话影响了⾃⼰之后对很多事情的判断。

⽐如参加活动,有的嘉宾 PPT 做得不好看。朋友会跟我吐槽,说你看好丑啊。

但是,对于这场活动⽽⾔,重要的不是 PPT ,⽽是他的观点。评价好坏的标准,是他能不能表达清楚,传递深刻道理。

之前遇到过⼀位⽼师,现场就给了⼤家三张纸。他没有⽤ PPT ,就直接讲了⼀天。⼤家听完,所有⼈都感觉醍醐灌顶。

这就是解决问题导向,⽽不是⼯具导向。

04.经历也分三六九等。

之前和⼈⼒资源咨询公司的顾问聊,他们提到⼀个概念,叫做「有价值的经历」。

这个怎么说?

⽐如你是做⾏政的,每天收发快递,检查⼤家的迟到情况,协调会议室,整理资料——是很累,但是它们属于职责,不属于有价值的经历。

⽽有价值,体现在两个⽅⾯:

第⼀,它更⼤。⽐如⼀次年度晚会的筹备。

第⼆,它更全⾯。⽐如组织年度晚会时,需要跟不同部⻔的⼈打交道,需要与活动公司共创策划,需要现场控制,需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这样的经历可以反映你的综合能力,继⽽成为将来被看见、被提拔的参考论据。

05.我们总会⾛两条路,⼀条叫选择,⼀条叫遗憾。

《以幽默的⽅式过⼀⽣》里有一句话:

我们总会⾛两条路,⼀条叫选择,⼀条叫遗憾。

它还补充了⼀句,大意是:遗憾的路我们想想即可,因为回到当时,你应该还会⾛那条叫做「选择」的路。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遗憾,是基于当下的判断,以上帝视⻆回顾过往。

这就像看电影,总会为某个⻆⾊惋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依然会「重蹈覆辙」。

因为我们的选择有太多限制条件:可能是财务情况,可能是个人爱好,可能是某天天⽓正好,也可能是刚吵完⼀架。

这些条件再与⾃⼰的性格、驱动⼒相结合,得到的结果基本上没有他选。

于是,路就这么产⽣了。

接受并理解过去的路,不是为⾃⼰辩解,反⽽是了解清楚⾃⼰为什么成为⾃⼰。

否则,遗憾的分⽀会越来越多,因为,决策时的不变因素依然左右着⾃⼰。

06.有些问题不只是你的问题。

这是招了助理之后的感受。

刚开始时,布置了工作,得到的成果总难以满意。

我就⽓啊,有时候也会说⼀些狠话,⽐如「丑!」「怎么这个也不会!」。

但是有天,助理跟我说:我真的不会啊,可不可以教⼀下?

这突然让我意识到:对啊,为什么我会假设他们都知道啊?

如果我交待⼀个问题,没有把成功时的样⼦说清楚,别⼈达不成我要的⽬标,那也不能怪他吧?

因为做培训相关⼯作,接触了⼀些领导⼒的课程,越来越发现:很多问题,并不⼀定是员⼯的问题。

作为管理者,如果不能把上⾯的指示翻译成员⼯能理解的语⾔,并设定好时间节点,把控好关键环节,最后员⼯出了差错,他也难逃其咎。

这当然不是为员⼯找借⼝,但既然通过了招聘进来,员⼯的底⼦⼤概率不会太差。剩下的,就是好的引导,好的培养,否则——管理者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07.感觉⾃⼰厉害,与真正厉害是有差距的。

差距有三层。

第⼀层是⾃我感觉与真实情况的差距。我们容易被⾃⼰感动,总觉得做出了一点成绩就了不起了。

第⼆层是⾃我感觉与同伴感觉的差距。在同伴看来,你很可能因为做的是肥差,⾃然能出彩。

第三层是⾃我感觉与领导感觉的差距。在他的⾼度来看,你的厉害,只是蜗⽜之间多了⼀个壳的距离,兔⼦⼀步就跨过去了。

所以,每当有莫名的骄傲时,还是收起来为好。

08.不要⼩看⼤学所学的作⽤。

休年假期间,认识了⼀位驴友。他毕业于电⼦科技⼤学,学的是数学。

他说以前只是觉得,专业就是让⾃⼰有了个谋⽣的饭碗。但是,⼯作了 10 年,越来越发现它更大的作用,是影响了自己的思维模式。

⽐如⾯对⼀个问题,他⼀定要知道来⻰去脉,然后在合理的框架下,去推导进程。如果中间有某个地⽅存在漏洞,就难以说服⾃⼰。

接着他的案例,我说⾃⼰正相反。我学的是统计学,我的逻辑是:⾯对⼀个问题,我会先去找到各种相关的问题,然后归纳出⼀个通⽤情况,再来补充特殊情况。

最后我们发现,这就是两个底层逻辑的差异,他是「演绎法」,我是「归纳法」。

因为有⼤学四年的刻意训练,最后导致了我们思维方式的差异。

09.说不说是你的事,听不听是他的事。

在⼯作中,我们经常会产⽣⼀些「应该」,⽐如:

1.这件事他「应该」知道。

2.领导回话的意思「应该」是我可以做了吧。

3.我跳过他去汇报「应该」没问题吧。

也正是这些模棱两可的「应该」,让我们⼀不⼩⼼就触雷:

1.他不知道,结果因为「没通知到位」,最后他很⽣⽓。

2.他的语⽓也是犹豫,结果理解错了,只能道歉。

3.越级汇报最终影响了信任链条,⼤家都不开⼼。

所以,很多时候,即使觉得多此⼀举,还是该汇报就要汇报。保持信息对称,才能稳固信任根基。

10.别⼈不会因为你 nice ⽽尊敬你,只会因为你专业⽽尊敬你。

这是之前看案例时收获的⼀句话。

案例的背景是这样的:

某公司在调研客户投诉满意度时,发现有⼀个并不那么好相处的⼈,评分很⾼,于是就去了解情况。

最后发现,其他客服⼈员⼀般是很温暖地回复:

· 好的,我们记录下来了,之后会跟您联系。

· 嗯嗯,好的好的。

· 好的,没问题的。

⽽他的回复很「坚硬」:把…打开,然后看右上⻆的…旋转…解决了吧?

这背后的差异是:前者只是通过⼀些表达技巧,安抚情绪;后者是直接解决问题。

虽然态度没有前⾯的好,但是,切中了对⽅的要害。

——这就像我们身边总会存在⼀些⽼好⼈,对谁都好,但业务能⼒不⾏,也很难得到真正的尊重。

11.⼀年做好三件事就了不起了。

这是⼀位领导说的。当时⼤家在做计划,列了很多内容,这个也想做,那个也舍不得放下。

他看了以后,问了⼀句:那么,重点是什么?

所有⼈⾯⾯相觑。然后他继续说:⼀年做好三件事就了不起了,这是应该重点花时间的地⽅。

刚开始觉得这太理想化了,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常规⼯作,哪⾥割舍得了?

但是,后来逐渐发现,决定你业绩和简历的,就那么⼏件事。⽐如完成了某个项⽬,创造了某个业绩。

⽽那些程序化的⼯作,只是基础,要么就⽤效率去弱化它,要么就⽤加班去弥补它。

——重要的是,完成真正重要的事。

12.性格没有优缺点,它只是特点。

这是之前参加 DISC 培训时,李海峰⽼师说的话。

因为⼤家会做测评,有的像狮⼦,有的像孔雀,有的像猫头鹰,有的像树袋熊。在既有的价值观⾥,可能偏狼性的狮⼦会显得更符合企业的需求。

但是,就像⼑⽚可以切割纸张,但很难砍树;锄头可以砍树,但很难⽤来切割纸张。

——每个⼈都有适合⾃⼰的地⽅。

就⽐如⾃⼰,让我去做特别细致的⼯作,⽐如检查错别字,我真的很容易出错;但如果让我去梳理⼀本书的逻辑,并结合⾃⼰经验提炼出核⼼点,我可以做得还不错。

——有时候,你觉得吃⼒,可能是因为⾃⼰被放在不合适的地⽅。

13.远离消耗你的⼈。

这是⾼中时⼀位好朋友对我说的话。

当时我们班有个同学,特别喜欢抱怨。也理解,她家境差,每个月生活费就 200 元。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安慰她,说那就更要努⼒、出⼈头地。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抱怨似乎已经成为她的习惯:

· 考试没考好,会归因于家庭。

· 觉得⾃⼰胖,会归因于家庭。

· 看到别⼈买了参考书,⽽⾃⼰没钱,会把烦恼归因于家庭。

总之,都是家⾥的错。

到后来,⼤家吃饭的时候,都逐渐远离了她。

因为⽆论你怎么劝,她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认知,家庭害了我,并不断地跟周围⼈倾诉这个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把负能量输送给你,附带着「不公平」「仇恨」等关键词。

当时⼤家压⼒都⼤,再遇上这种情况,只能选择逃避。

⼈的精⼒有限。在⾃⼰可控的范围⾥,远离那些会让你⼼灵受到伤害和影响的⼈,不是逃避,⽽是智慧。

14.将来踏⼊⼯作岗位,当你试过各种办法都不⾏时,就承认⾃⼰笨吧。

这是⾼⼀时班主任说的。当时我们在开班会,他似乎有什么⼼事,就说今天我们不聊其他的,聊点未来。

于是,他分享了很多关于⼯作的想法,其中⼀句就是:

将来踏⼊⼯作岗位,当你试过各种办法都不⾏时,就承认⾃⼰笨吧。

多年后,对这⼀点感受特别深。

很多工作确实超出了⾃⼰能⼒边界。

⽽这时候,承认⾃⼰笨是第⼀步,就不会再硬扛。

这样才能放下包袱求助他⼈,做⼀个资源整合者。

⽐如有段时间我⼯作忙到焦虑,做好 A 就顾及不到 B 。最后放弃了⼤包⼤揽,承认⾃⼰不⾏,然后向他⼈求助。

你真的不是超⼈,只是⼀个普通⼈。

15. 经验分享背后有很多⽔分。

经常会有⼈向我咨询怎么才能做出好看的 PPT 。

我的答案⼀般是:看⼀本基础操作的书,然后对照着优秀的作品进⾏模仿、拆解,慢慢就会有感觉了。

这个回答⾮常官⽅,看起来也似乎很对。

但是,⾃⼰知道,有些话不好说,说了别⼈会觉得很懊恼。

⽐如就⾃⼰的经历来看:

1.⼤⼀时接触过一位设计⽜⼈,因为他⽽学习了 Photoshop ,有⼀个暑假都在啃平⾯设计的书。

2.⼤三时选修了平⾯设计的课,学了很多设计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美的理解。

3.之后⾃⼰还学习了海报制作,有⼀点⼿绘的基础。

4.因为帮⼈定制过 PPT ,所以积累了很多素材。

这些经历,存在各种机缘巧合,要说出来,他⼈很难模仿,也就容易打击积极性。

但是,它们在「审美」上确实帮助了⾃⼰,⽽这,应该才是决定性因素。

所以,当别⼈分享经验给你时,可能真的只是直接因素,⽽⾮本质因素。

16. 路径不重要,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学时候选修了平⾯设计课。上了半学期,⽼师都还没讲到如何使⽤ Photoshop (也就是 PS ) ,反⽽是⼀直在讲各种美学的概念。

⼤家有点不乐意了,就跟⽼师反馈:我们要学 PS !

⽼师的回复⾄今仍然记忆深刻:

很多同学都把平⾯设计等同于 PS ,但事实并⾮如此。你有好的创意,有美的认识,可以通过拼贴、⼿绘,甚⾄是摄影来表达,⼯具只是实现它的路径。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美,即使学了⼯具,最后也只会做出丑陋的东⻄。

在后来的⽣活中,真的看到很多⼈,拿着最贵的设备,拍出最丑陋的照⽚;⽤着最新版的软件,做出最难看的作品。

反⽽有灵魂的⼈,⼀张餐⼱纸上,也能画出这个世界。

⼯具不是对⼯作的尊重,能⼒才是。

17. 成⻓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以前乘⻋坐错站,第⼀反应是懊恼,第⼆反应是赶紧找到回程。现在的第⼀反应是:拿出⼤众点评,看看周围有什么好吃的。时间够的话,就去吃⼀顿。

以前遇到难题,第⼀反应是好难啊,能不做就不做。现在的第⼀反应是:好嘞,看看是不是可以为「简历」或「经历」添⾊⼀笔。

以前⻜机延误会很痛苦,感觉时间浪费了。现在则是:哈哈,有时间来看看视频,或者把选题库⾥的⽂章完成啦!

是的,成⻓的⼀个标志,就是当遇到麻烦时,看到附赠的糖果。

18.对⾃我的认知,是⼀段持续的过程。

⼯作前⼏年,其实对⾃⼰的了解很模糊。这也很好理解,毕竟⼈的潜⼒和动机,只有与经历发⽣化学作⽤,才会表现出来。

⽐如我⼀直觉得自己对很多事都无所谓,但当接触更多事情后,情况完全变了。很多细节,都会不断地去抠,如果不打磨,甚⾄会半夜「垂死病中惊坐起」。

这背后,就是那种⾃⼰以为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

很多人也是类似。

口头说着佛系,⼀旦投入到⼯作中就杀伐果断;口头说不在意,⼀旦到了评⽐的时候,就各种放不下。

所以,不要去评价谁谁谁心口不一。因为人要找到自己,要花很长时间。

19. 细节之处,体现段位。

很多⼈信奉⼀个道理:做⼤事者不拘⼩节。

但这⾥有⼀个悖论:并不是每个⼈都能做⼤事。更多时候,我们的任务都是项⽬中的⼀个环节。这就不得不打磨好细节,让他⼈舒适。有时候处理好,甚⾄能体现出段位。

举⼀些例⼦吧:

1.做表格时,加上序号,他⼈能⻢上看到对应字段的数量。

2.做汇报时,多准备⼀个 PlanB ,他⼈不⽤做解答题,⽽是做选择题。

3.知道他⼈要过来拜访时,回复⼀个当地的天⽓,和推荐的穿搭。虽然有天⽓预报,但永远⽐不上当地⼈真实的建议。

4.在和他⼈沟通时,少说「你」,多说「我们」,距离⻢上就拉近了。

5.在写通知时,⽇期后⾯跟上⼀个「星期 X 」,因为我们对周更有感觉。

6.去接他⼈时,⻋上多准备瓶⽔,到达后如果对⽅有相关的需求,⻢上能满⾜。

7.给 PPT 配图时,能⽤⾼清的就不要随便找⼀个低画质的,⻢赛克的感觉真的好差。

8.在做完⼀件事后,把过程整理成流程,如果突然⽣病有事,可以⻢上交接给其他⼈。

都是细节,做与不做在某⼀次上可能不会产⽣特别⼤的差异,但也就是在⽇积⽉累中,逐渐打造出靠谱的个⼈品牌。

⽽个⼈品牌,决定了路能⾛多远。

20. 制作你的操作⼿册。

接到新⼯作时,我们的第⼀反应是找来之前的⽅案,然后直接拷⻉。

⼤脑中想的是:当初做的⼈,肯定考虑了很多因素,一定⽐⾃⼰从头开始有成效。

但是,真的如此吗?

等到⾃⼰去做项⽬时,就会发现:结果都是受困于限制条件后的妥协;很多做法,都是临时性的随机应变。总结⾥没有情景,只有结果;没有思考,只有感慨。

后来的⼈依葫芦画瓢,只会导致重复掉进当时的坑。

所以项⽬完成后,⼀定要完成⼀份操作⼿册。

把当时的想法和做法说清楚,不能让错再犯⼀次。

21. 很多制约都是假约。

⾯对问题,我们总会找到很多逃避的理由。

⽐如电脑太慢,⽐如时间不够,⽐如我不会。

这些看起来很刚性。

但是,这些都是静态的思考逻辑。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制约就迎刃⽽解了:

· 如果电脑慢,那就去买个好的;

· 如果时间不够,就想⽅设法借⼒(甚⾄可以在淘宝上找⼈帮忙);

· 如果不会,那就去抱佛脚,读书阶段写论⽂做汇报,不都是⼏个晚上速成的吗?

很多制约都可以⽤其他⽅式解决。

真正的制约,是让⼈睡不着的决策,⽐如职业选择,⽐如要不要违背自己的价值观。

22. 价值观问题是最⼤的问题。

在⼤多数场景下,我会表现得尽量礼貌,但对⼀个⼈,我永远是冷处理。

前段时间,他突然微信我,说⾃⼰认识谁谁谁,靠着做某个⽣意,在成都买了好⼏套房,问我有兴趣认识吗。

我直接回复:不想。

如果是换个⼈,我可能还会礼貌说「没时间」,可因为是他,我不想有太多接触。

原因⽆他,在之前的交往中,他喜欢各种取巧。这些都帮助了他的绩点,也帮助了他找到⼯作。

但是价值观相悖,或者说,看不惯。

读到这⾥,你可能会觉得我有点作。成年⼈不都是利益⾄上吗?

但是,⾃⼰这么努⼒地⼯作,不就是希望能有⼀点选择权吗?⾄少,跟这种价值观不同的⼈,划清界限。

23. ⼩⼼进⼊疲惫区。

⽐舒适区更可怕的,是进⼊疲惫区。

舒适区的可怕之处是:你丧失了奋⽃的动⼒。

疲惫区的可怕之处是:你有动⼒,但是⼒不从⼼。于是动⼒逐渐降格,变成了差不多就⾏。

⼀旦变成差不多先⽣(⼩姐),做事就是以完成为导向。

这个状态不舒适、不开⼼,就像阳痿,欲望很强,但萎靡不振。

24. 既要说明是什么,也要说明不是什么。

既要说明是什么,也要说明不是什么。

——这是之前接触的⼀个⽅法,⽤来定义问题。

刚开始觉得有点绕,为什么要这么操作。但实践⼀下后,⻢上就 get 到它的好处了。

举个例⼦:微博涨粉。

· 是什么:我想这个⽉涨粉 1000 个。

· 不是什么:不是涨僵⼫粉,不是在微博外的其他平台,不是总量是净增加。

你看,在梳理「不是什么」时,⾃⼰对于「是什么」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它从另⼀个⻆度,来帮助⾃⼰看清问题。

所以,下次在思考时,不妨让⾃⼰写三个「不是什么」。

尾巴

不知有多少朋友看完了全文。

最近你有什么特别的感悟,欢迎分享在评论里。

国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