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空煤油(以地沟油为原料)在2022年首次规模化生产。
12月15日,首次加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生物航煤的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波音777型货机经12小时飞行,从杭州飞抵比利时。
在此之前,今年镇海炼化的生物煤油已经在多家国内航空公司交付并且进行了飞行。
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主要以餐饮废油(俗称地沟油)等为原料生产。
这也是 2022年我国自主研发生物航煤首批规模化生产以来,国际货运航线首次开启可持续燃料绿色航空。
实际上我国的生物煤油在2013年4月就已经首飞,并且在2015年3月进行了首次商业飞行,但当时只是实验测试性质,2022年才真正第一次大规模量产。从这个时间跨度也可以看出科技突破的艰辛与不易。我国首次实现海上发射是在2019年6月5日,在我国黄海某海域,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其实海上发射也算是我国近几年的科技进步之一,只不过我们平时并没有注意。14亿人是居住在全国各地的,这就涉及到产业均衡布局的问题,为啥我觉得像京东方,比亚迪,华为这些在全国到处建研究所,工厂的公司值得推崇和鼓励,
因为一方面他们缴纳的税收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到欠发达地区,
一方面扶持的上游国产产业链也带动了各地的发展,
而最后分散布局也客观上推动了全国的共同发展,可以为很多人在家门口提供工作机会,在一线城市之外有了更多的选择, 像我看到有2023年毕业的应届硕士签了郑州比亚迪,底薪一万二,加上36%的绩效工资一个月有一万六千多,刚毕业在郑州这个待遇我不说好不好,至少收入相对房价比在深圳更好些,尤其是对籍贯北方想离家更近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大好事,郑州的高铁去哪里都方便。其二就是国防科技的发展因为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对我国是一个警醒,如果我国像俄罗斯和乌克兰一样,双方都有几万名士兵甚至可能更多死在战场上,而且至今尚未分出胜负,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影响,这显然并不是可以接受的局面,美国现在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给我国施加压力,说实话其实我并不是太担心,因为这种方式其实我们生存没有问题,因为美国只能制裁我们部分的产业,很多产业它并没有能力制裁,而我们被制裁的产业,只要商业循环搞起来,有市场有人才有资金,技术最终是一定会突破的,只是时间问题。但如果美国发现产业压制根本阻挡不了中国发展,而是越来越倾向于武装台湾和给日本松绑的方向,更多的给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和严格训练,其实麻烦还更大一些,如果未来某一天台独势力走向极端,台海战争被迫爆发,我们如果一个星期顺利拿下,人员伤亡也低是最好,但如果打成了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伤亡很大的战争,就跟今天俄乌战争一样,那对我们的影响还要大的多,对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也非常重要,需要具备压倒性的优势。往期文章链接:一年又一年,新年到来时跟大家简单聊几句关于2022年中国人口下降,简单的说几个数据和想法美国的科技是怎么成为世界第一的--读《美国创新简史》有感看了一个二十多年前欧洲人在中国搞基建的视频想到的查询了我国出口顺差占全球的比例数据--这是个出口顺差和逆差高度集中的世界美国是如何搞垮苏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