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报告

原创 美国历史课本是怎么写中国的?仅有简短的20页,记载了6位中国人

2023-10-07 浏览:

原标题:美国历史课本是怎么写中国的?仅有简短的20页,记载了6位中国人

社会在进步,历史在发展,曾经的辉煌,造就了如今的繁华盛世。浩瀚的历史经得住“风雨”的洗礼。

我们上学时,接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也只是在大方向进行了解,但是各国的经历远比我们书上的几页彩纸绚烂。

放眼世界,古今中外的历史,璀璨而耀眼,值得我们去探索,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越走越远的动力。

曾经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大家熟知的,前些年国际上特别流行的汉语热;以及在国外开办的孔子学堂;中国的餐饮文化等等。

中国的历史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作为泱泱大国,很多国家对我们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我们的对手——美国,就是现在很多中国的文物都是被他们的收藏家珍藏着。

抛开这些来说,美国的历史书上也有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但是仅仅用了20页的内容,就想要诠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很多人说,美国的压缩文化的能力真是不敢恭维,我们一起看看在美国人的眼中,中国的历史究竟是怎么的?

美国的历史书

中国的历史中对世界各国都有客观的评价,而一贯认为自己世界霸主的美国人,对于新一代的学生们是如何教育的呢?

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一共不到三百年的历史,就迅速赶上了世界各国,这是一代一代的强者缔造出来的,所以他们的书中大多宣传冒险和具有探索精神的强者和英雄人物。

美国学者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也是颇有见地,还写出了《全球通史》、《万历十五年》这样的优秀作品。

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介绍,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在他们的认识中,中国确实是源远流长的。

其中对于中国的介绍是这样的:“中国的历史学家们,传统上将中华文明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对于这个王朝了解的非常少,第二个王朝进入了商朝。”

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中华上下五千年,而美国人宣传的是将近四千年,丢失的那一千年的历史一直得不到认可。

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美国的本书的都有提及,其中的侧重点,主要是在周朝和秦朝,夏朝文化在美国历史书中就是缺失的一部分。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秦始皇陵如此好奇。

从我们学过的美国历史中大家发现一个问题,美国更加注重的是个人功绩,例如拿破仑、杜鲁门等。

对于历史发展中事情发生的过程记载并不是很多。

在这个讲述了中国各个历史朝代的书中,我国的六个人物,被美国写进书里,他们是谁呢?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慕强的意识,世界各国的人都崇尚强者,美国历史书中选取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公认的强者。

大一统的帝王秦始皇

西方人眼中的秦始皇,对他感兴趣的,应该更多的是古墓、能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很多影视剧都能看到西方国家探险家前往中国,“查探”真相的渴望。

作为一代君主,秦朝的第一位皇帝,我国封建王朝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奠基人,他在中国的地位相当高。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统一六国、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兴修水利以通南北、南下兵锋到达广西,实现了中原的大一统。

千古一帝的大视角中,全国趋同才是统一的根本,六国的钱币和衡量制度不能统一,始终为分裂和复国埋下祸根。

嬴政的铁腕之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标准,让华夏文明趋向统一。

很多人眼中秦始皇的功大于过,但是美国的教科书中对秦始皇的评价,是与我们相悖的。

暴君、压制、修仙、焚书坑儒,关于秦始皇的每一个词条都充满着暴戾和压迫,而在美国人的眼中,秦始皇的观念却是最受人欢迎的。

中国人的历史观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揭露本质去进行分析和概括。

但是西方的历史观是建立在形而上的有神论进行研究,更多的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因此也就有西方列强抢夺、奴役的成分,两者观念上的区别,一个是更宏观,一个是更狭隘的。

在美国人的眼中,秦始皇有着让人钦慕的皇陵、堪称人类奇迹的兵马俑、还有严酷暴虐的统治手段。

美国历史书将秦始皇和拿破仑进行比较:“他们是可以横扫“天下”的“伟人”,拿破仑踏遍大半个欧洲,秦始皇横扫六国。”

带有宗教色彩的民族意识,在美国人对秦始皇的评价中完美的体现出来。

显而易见,美国更愿意去挖掘个人能力,个人本身的性格特点,从人物本身进行推断,加入自己的想法,这种形而上的方式,也会导致他们错误的判断。

曾经美国人说:他像上帝的使者一样, 拯救人民于苦难中。

被神化了的秦始皇就这样进入了美国的历史书中。

天可汗李世民

天策上将军、天可汗、贞观之治、盛世大唐,关于李世民的每一个词条都充满了威武霸气,这辈子唯一的负面就是玄武门之变。

唐朝,最多的了解是唐朝的文人墨客,几乎学过的诗人,遍布唐朝的四个时期。

小时候在背诵古诗的时候,光唐朝的古诗就有500多首。

而开创“贞观之治”宏伟蓝图的唐太宗,首先来说,唐宗宋祖独领风骚,带领人民走向“盛世”,但是中国的很多历史记载并没有特别强调他的丰功伟绩,而野史的描述比较多一些。

唐朝强盛的国力,在当时引来了不少国家前来朝拜、学习,中国这样傲视群雄的丰功伟绩是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的努力。

美国的学者菲茨杰拉德评价李世民: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他,他是传奇人物的存在。

就说近几年流行的电影:《唐人街探案》,以及美国著名的“唐人街”,就足以证明当时唐朝的势力范围,将中华文明带入了世界文明。

唐朝的第二任君主,将中原王朝的版图扩展到了中亚,长安(现在的西安)也成为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这样的人物,怎能不让美国钦佩!

强汉缔造者——刘彻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那汉武帝刘彻就是加强了统一的“高墙”。

那句影视剧中出名的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就是从汉朝来的。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华夏历史的长河中,匈奴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屈辱的和亲历史中,牺牲女子一生的幸福努力维系汉匈关系,是所有汉朝人不愿面对的历史。

自汉初以来沿用的和亲政策,深深刺痛了幼年刘彻的心,亲眼见到大汉公主一去不返,在苍凉的大漠中逐渐消失不见。

年轻的刘彻借助婚姻成功摆脱自己集中王权路上的障碍,又获得了“帝国双子星”之一的大将军卫青,北击王廷横扫漠北。

与之媲美的,还有年仅二十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帝国双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封狼居胥,一路进攻到贝加尔湖畔,如一柄锋利的钢刀,斩去了匈奴向中原伸出的触手。

为了发展国家经济,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加强了汉朝和各西域国之间的联系。

而美国历史课本对刘彻的评价,大多是从他开拓欧洲丝绸之路说起,认为他是影响亚欧大陆数千年、让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的伟人,同时成为让欧洲为其改写历史的第一人。

匈奴的残余势力逃亡欧洲,成为影响历史的“上帝之鞭”,锤遍欧洲各国,最终在西欧安身立命。

可以说,欧洲人对汉武帝的印象超过了秦始皇:他是“送礼(丝绸)送到门口,反手又打了你一巴掌”的人。

因此,汉武帝刘彻在美国人的眼中,同样是一位手段强硬的君主,仍旧是汉民族的缔造者,汉文化的发扬者。

至今我们依旧是汉人,不是唐人不是宋人,是强汉赋予我们的底气。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武则天

如果说男人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女子能进入世人眼中的也就只有武则天了。

她凭借自己的智谋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在男权社会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挑战了整个社会阶层。

面对反对的声音铁腕操作,强势诛杀了一批反对自己的势力,成为大唐王朝中兴的女皇帝。

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期,一介女子能独领朝政,她的执政时期被称为“贞观遗风”。

关于午武则天的一生,我国的历史都有记载,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且中国女性中再很难有比她更不可思议的了!

毛泽东都赞叹武则天:她有治国之才、容人之量、识人之智,而且武则天绝对不是野史中记载的那种荒淫无道之人。

毋庸置疑,武则天的上位史是充满了血腥斗争的,一将功成万古枯,站在尸山血海中走上权力的最高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她有手段、敢斗争、敢反抗,这种在整个男权社会中斗争的精神,完全符合独立自由的精神理想。

美国著名的汉学家罗汉从读博士开始,就对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着迷”。他表示这是他遇到过得最引人瞩目的历史人物。

罗汉的著作《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书中对武则天的评价是“她没有性别,她是一位圣人!”

可见西方学者对武则天的崇拜之情,更别说事美国的历史书,最她的评价更是不可估量的。

这种无视男权主义的思想,也是后人女性撑起半边天的力量源泉。

除了关于思想家、皇帝之外,美国的历史上海记载了这样一位人物。

思想界的高峰、万世先师孔夫子

一个民族的高度,最终是由思想决定的,世界上最为推崇的中国思想家就是万圣先师孔子。

如今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影响世界的孔子思想,成功让孔子的雕像矗立在美国联邦法院的门口。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门前有一个三角形的雕像,有三个人物:左边第一个是孔子,中间是摩西,右边是梭伦。

代表东方文思想的孔子,可以站在美国的门楣前,可见他的思想对于美国同样受用。

美国认为孔子雕像的意义是代表个人和政府的道德,社会关系的正确性,同时也代表正义和真诚。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美国评为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儒家思想自问世以来,一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孔子去世后,弟子们编纂的《论语》也是风靡全球。

“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思想,到现在还是很受用的。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可以见证一个民族的兴衰,在教育界有相当地位的孔子,被定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这颗东方明珠,已经走出了国门,在异乡发挥光芒,被美国学者公认为先哲,同西方的苏格拉底一样,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代人。

孔子的思想,放眼如今的教育界也是非常震撼的,周游列国的孔子在战争年代看惯了因为利益斗争而引起的战争,最终还是认为只有恪守周礼和“仁”才是缔造和平的根本。

如今的社会也是如此,与人为善的仁人思想永不过时。

探索世界第一人郑和

中国历史一提及郑和,我们熟知的就是他七下西洋的事迹。

行伍出身的郑和从靖难之役中脱颖而出,成为朱棣的心腹左膀右臂,后期被委以大任带领宝船舰队出海。

郑和后半生几乎是在海上度过的,他七下西洋,航海领域逐步扩大,在当时世界航海事业实属巅峰时刻。

美国的历史教材中,把“郑和七下西洋”记录成:半个地球的航海旅程。

相比较欧洲的大航海时代,郑和船队的规模和航程都是完全碾压的,对外交流所产生的世界影响一直到今天也是相当震撼。

这个只懂汉语的东方人,从东启航,直至西方,对世界进行探索,长达28年的航海中,访问国家超过30多个。

比著名的麦哲伦、哥伦比亚他们的航行时间都要早,美国的学者甚至认为明朝完全可以利用郑和在航海路上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创建自己的海洋帝国,奈何大明王朝当时的重点并不在海防,因此只达成了对外交流的效果,没有建立海上霸权。

28年,一个人能有几个28年,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美国人对郑和的航海精神是彻底佩服,这就是美国最推崇的英雄主义和冒险主义。

纵观中国历史,让我们记住的人应该有很多,但是美国只用20页的内容,诠释中国这6位人物。

就像中国式英语一样,他们是美国式中国历史,他们只看中中国历史中个人的成就,没有纵观全局的角度。

如果从中国历史的整体文化来看,没有完整的朝代,这些人根本不值得一提,这也就是美国单边主义思想的最好见证。

没有完整的通史史观,只截取某个英雄人物,充满了西方典型的“英雄缔造时势”的思想,认为英雄人物是缔造辉煌伟大历史的关键,并没有认识到人民大众才是创造历史的根本。

总结:

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的历史教科书记载的东西,等多的是指出个人的短板,以及功与过,强调个人能力居多。

但中国更多的是强调团队协作的影响力。

如果可以正视历史,美国的历史书算是相当优秀的“反面教材”,但是泱泱大国的英雄远不止这些,他们是需要我们中华厚重的历史去承载的。

中华文化的底蕴,是需要时间去见证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