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5000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很高兴随“杂文名家进校园”的学者和老师来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与年轻的学子们就人生和写作的话题作个交流。其实,今天由我来主讲确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一个是在我们同行的老师中间,除了我是普通一兵外,其他都是名家大家,如著名杂文家段柄仁、蒋元明、李培禹、李下老师等,他们都毕业于北大、南开和人民大学等名校,饱读诗书、著作等身;第二个就是我面对的是新时代的大学在校生,有许多还是学文化传媒的,而我只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军营里的文学爱好者。但是既然任务下达了,当兵的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就把几十年军旅生涯中从事写作与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说一说,权作年轻学子的一个长辈、一个有着共同写作爱好的人的心得体会,作个中心发言,但愿大家能在一两个问题上受到点儿启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就是“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应该说,人人心中都有梦想,尤其当人年轻的时候。当作家、当将军,曾经一度是我的梦想,但这样一个梦想的实现,也经历过艰苦努力、愈挫愈奋,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过程。时间关系,我想在这里集中回答同学们两个问题。
第一,讲一讲我为什么要写作。
许多的人一提起军人,就会想到操枪弄炮,立正稍息,海陆空火天网,似乎与写作毫不搭界。其实,不是这样,自古以来,军人中不乏文人,而且许多军人还是出色的文人。譬如,几个朝代尤其是唐代许多的边塞诗人如王昌龄、高适等,大都有出塞从军的经历,他们的诗作雄浑、磅礴、浪漫、悲壮、瑰丽,有一种阳刚之美;现代作家如曲波、丁玲、刘白羽、魏巍、李瑛、二月河、李存葆、徐怀中、彭荆风、莫言、王树增、周大新、刘震云等,都为中国文学史留下过经典之作。说到底,文学就是人学,写的是人生的经历,抒发的是特定情怀,军人离战争近,离艰苦卓绝的生活近,大都具有家国情、英雄气,应该而且能够写出大作品、好作品。军营是文学的沃土。
我1975年初高中毕业,由于当时高考制度一度被废止,击碎了我的大学梦,又由于我爱好文学,被学校和乡里推荐到县文化馆从事文学创作,从那时开始就开始接触到作家,开始有了“作家梦”。1976年初应征入伍,到了著名的“万岁军”38军当兵,在基层连队天天摸爬滚打,除了训练,就是生产,还赶上了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救援。可以说那个时候,既没有了“作家梦”,也不敢做“将军梦”。但文学写作的爱好从没有间断——最是写作迷恋长。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喜欢写稿、投稿,我的第一次变成铅字的稿件是刊登在《北京少年》杂志上的两篇很短的儿歌,新兵时又在《河北日报》和河北电台发表稿件,军区的《战友报》上刊登了几句话的读者来信就高兴得手舞足蹈,身边有位好心的同事看我写稿上稿有瘾,就答应有机会一定帮我在当时的《保定日报》上刊登稿件,终于有一天,处长问我:“小马,你还会炸油条吗?”看我发懵,处长便递过来一张报纸,是当天《保定日报》的生活版,上面有一篇署名“马誉炜”的文章,题目是《怎样炸油条》。
这么多年来,我结合人生经历、工作实践写作,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从没有间断,真的如同鲁迅所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用在写作上。1987年写出反映侦察大队在老山前线作战的电视纪录片脚本《迷彩的飞虎》,从1995年到2012年,我连续17年被评为军区《战友报》“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特约撰稿人”,1994年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真情》,1999年出版了第二部散文随笔集《磨合人生》,2002年出版了第三部散文随笔集《勤思与敏行》,2004年出版了第四部散文随笔集《生命的长度》,2007年出版了诗集《诗意军旅》,2010年,主编了部队官兵文学作品集《兵之初 兵之恋》,201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之后,又出版了政工研究文集《走进新生代》,青年官兵阅读丛书之一《在军营里学做人》、《与年轻官兵谈人生》,去年又出版了记述我的小学老师的长篇纪实文学《一个乡村教师的命运交响》,今年还将有两本新书问世,一本是军事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将军文化典藏系列《马誉炜散文选》,一本是记述部队唐山抗震救灾的《1976,红星在唐山闪耀》。连续四届蝉联“长征文艺奖”,曾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银奖和三等奖。作家贾平凹说过:“几十年前我选择了写作,几十年后写作选择了我。”回头看,我的写作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早已由最初的兴趣喜好变成了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更加理性和自觉。
写作作为一种行为,从一开始就受到动机的激励。正如巴金所言:“我的几部小说写成现在这个样子,也并非苦心构思的结果。一些偶然的事物对我的作品面目影响很大。但有一点却是始终如一的,那就是我认为艺术应当为政治服务。我一直把我手中的笔当作攻击旧社会、旧制度的武器来使用。倘使不是为了向不合理的制度进攻,我绝不会写小说。”我们与巴金老人青年时期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在美好幸福的新时代。自己所写的那些小文章,自然也不能与巴金那些名垂青史的鸿篇巨著相提并论。然而,就写作动机而言,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首先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的责任感使然。我把自己为什么要写作,概括为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歌颂人间真善美。在我们的周围,每天都发生着许多真的、善的、美的故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交织在一起,演绎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活剧。在我们的一生中,得到父母亲人、师长朋友的恩施、关爱很多,亲情、友情、爱情成为滋养生命的重要源泉。留住关于真善美的记忆,弘扬真善美的精神,拿起手中的笔,运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随笔、杂文等形式,把曾经感动过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我的作品里,大量的都是写父母家人亲情、师长战友友情、师生情谊,以及生活中接触到的好人故事、感人精神、人生感悟等。在给读者带去美好的同时,也在感动和激励着自己。
第二句是:鞭笞世间假恶丑。与社会上大量发生着的真善美相对应,世间也还存在许多假的、恶的、丑的东西。道德与诚信缺失渗透进社会的每个角落,人性的弱点和时代的流弊,常常让我们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在被好的东西感动、被善的力量关爱的同时,也有随时被假的东西欺骗、被恶的力量伤害的可能。每一个在人生长河中走过一段路程的人,似乎都有必要、有责任总结自己独特而又有益的感悟,尽其所能去抨击、揭露那些污浊不堪的东西,以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使他人能够从中有所启示与借鉴。我以为,这也是写作尤其是杂文写作理应具有的功能。这些年,我写过批评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差、捐资重修于成龙墓、合川沉船案、大同矿难死亡指标、邮政邮箱成为公开信箱、公安机关不作为、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问题,在《人民日报》副刊“金台随感”栏目发表过数篇杂谈稿件,曾是《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和《北京青年报》评论版的重点作者。
第三句是给生命以动力和印记。人的“三观”确立起来以后,重要的是要有才干,而写作是学习成才的便捷载体,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动力源。写作,无须更多的投资,只是注意观察生活,用心去思考、总结,然后只用一支笔、几张纸,或是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就能解决问题。即便手头一时没有纸笔和电脑,也还可以先想思路、谋框架、打腹稿,待有条件时再付诸纸上。许多大作家如王蒙、李英儒等都有遭受磨难时默默思考,生活境况好转后作品涌出的奇特经历。想想看,在众多成才门类中,还能有多少比写作更为简便易行的呢?由于要写作,逼着你勤于学习借鉴、思考问题、躬身实践,从而思想得以升华和凝练,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实践,提高工作质量。这对一个人成才的作用是很大的。写作又是实现生命价值的有效途径。有位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官员作家说过:“历史留下的不是官位,而是艺术。”作家这个职业的崇高就在于,他们往往是以知识的方式发出自己思想的声音。一部对时代、对社会高度负责的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她不会因创作者肉体生命的消失而为人淡忘。相反,人们在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阅读他们的作品时,会时时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身影,永远是那么亲切,那么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这种高雅的生命状态是一直令我赞赏与向往的。我愿为之付出毕生的努力。
总之,我是把写作当作自己对时代、对社会、对所有给予我关爱的人的一种回报方式,把写作过程中那种对生活鲜活的感觉看作是自己心灵的一种状态,是脑细胞活跃的一种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是永恒人生的一缕清新。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挽留住正在飞逝的时间的脚步。这也是做人民作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第二,讲一讲军旅40年的人生感悟。
这里,我也想用自己总结出来的简短易记的几句话来讲这个问题。
1.学习思考最重要。这么多年我首要的体会就是学习思考最重要,知行合一有力量。我曾经把读书学习的经验体会概括为“四个结合”,即学与记相结合。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就是要做笔记,记下精辟的观点,记下自己的理解;学与思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行成于思毁于随”,只有边学习边思考,才能使思想认识产生飞跃和升华;学与写相结合。学了人家的,写下自己的,抓住头脑中产生的灵感火花,留下自己的生命印记;学与做相结合。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能实现掌握知识的真正目的。倘若光学不做,无异于书橱、书呆子。知与行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指导行动,行动丰富知识,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就能有很大进步和提高。这里说的学习,还包括向实践学习,“干中学,学中干”;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尤其向身边和社会实践中各行各业的贤者能人学习。
2.敬业奉献最光荣。我们常讲,要做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而缺乏对工作和事业精益求精、敬业奉献的精神,不仅容易一事无成,而且还可能形成负能量,危害家庭和社会。精益求精,其实就是一种凡事讲认真的态度。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他还给人们尤其是党员树立了许多这方面的榜样,如张思德、白求恩、雷锋,都是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对待工作满腔热忱、精益求精的人。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应像他们那样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的,都是有必要的程序,小到穿衣做饭、走路开车,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大到飞机上天、宇宙飞船,科学实验,攻坚破难,都需要遵循规律,遵守规章,认真对待。精益求精还要求必须具有敬业奉献的精神。前年,我去了一趟西藏,看到了那里的边防军人的生活,官兵们长期在高原缺氧状态下工作,远离故土亲人,脸染上了“高原红”,手被冻烂,头发脱落,心脏变大,有的地方的军官英年早逝的接二连三。去年,我又去了酒泉和西昌两个卫星发射基地,从“两弹一星”到宇宙飞船上天,都离不开航天系统军人的无私奉献。从军40多年,我始终秉承“要干就干到极致”这样一个信念,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有许多时候,当小家庭需要自己的时候,为了集体利益只能选择离别。这些对军人来说,可以说也是生活常态。同学们现在的学习,将来走向社会,也会时刻面临如何处理大家与小家的关系问题,如何对待学习、对待工作的问题,记住我的话:认真再认真,精细再精细,坚持精益求精,敬业奉献。这样,才能保证人生路上少出或不出闪失、走得稳当些。
3.求真务实最科学。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认可这样的判断。新的时代,物质极大丰富,生活安居乐业,人们的各种追求得到极大满足。但毋庸讳言,一些污浊、糟粕的东西也不鲜见。尤其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言行不一,甚至尔虞我诈,可以说没有也不会绝迹。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有不少的人,因为搞这些东西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好处,也因此引得人们更加趋之若鹜。但归根结底,还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最为靠谱、最为科学。无论何时何地,坚持实践第一、实践检验,坚持眼睛向下、群众满意,坚持公道处事、正派做人,这是沧桑正道。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党的建设和经济领域,一直致力于不忘初心,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这为求真务实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大环境。
4.遵纪守法最安全。从小,父亲母亲就叮嘱,要学好,守法,跟着党走正道。一当兵,部队就教育我们“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有更为形象的话,就是“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纪律是个圈,自由在里边。”部队打仗也好,搞建设也好,纪律松弛,一盘散沙,那胜利就没有保证。个人同样也是如此,要想有所作为、一生平安,就要遵纪守法。许多人吃亏就在于不老实。违法乱纪,前功尽弃,坠入深渊。事业损失殆尽,家庭破镜难圆,教训实在惨痛。我们部队有一位师职领导干部,因为经济问题被检察机关批捕。抓他那天,他正在医院陪同患病的妻子,这是他退休后唯一一次能陪妻子住院。夫妻俩相拥而泣。还有一位军职领导干部,纪委双规他的时候,他正在陪两地分居来探亲的爱人要进剧院看电影,也是次数不多的闲暇时光的团聚,但单位领导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他的电话。这是多么可悲啊!可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实,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人的一生中,岔路口很多,各种诱惑很多,迷魂阵很多,“畏法度者最安全”,这一点必须牢记在心才行。
5.健康和睦最幸福。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也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家庭,健康和睦,拥有真情是最幸福的。我经历过人人自危、处处提防的单位环境,在那里,毫无真情可言,如同缺氧一般,令人窒息难耐。我见过没有亲情、真情的家庭,当一夜暴富之后,亲情变为交易,生活变成挥霍,亲人之间反目为仇,大打出手,好端端的家庭酿成血案,贻害终身,甚至殃及四邻。“家贫出孝子”、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些古训永远也不会过时。
这里,我想送给年轻的学子们这样几句话:感恩保持本色,学习成就未来;实践增长才干,实干改变命运;正直赢得信任,耕耘换来幸福。
衷心祝愿年轻的学子们珍惜青春年华,发时代之先声,怀理想而前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让生命更多出彩!
2019年4月3日
(图片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团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