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申请
总结
SUMMARY
前言
这篇总结长度约一万三千字,加上我们也写了四千多字,要一口气读下来还挺困难的。为了阅读方便,我们把它分成了上中下三篇。
中篇包括了作者申请时所做的努力,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申请部分,比如实习、选校、文书等,以及申请后的思考。
这次我们重发了中篇,因为上次封面图出现了错误。同时也预告一下,申请总结的下篇将在明天推出。在下篇中,负责选校和文书的学长学姐将从自己的角度聊聊学妹的申请。
PART 06
所谓的“背景提升”
先明确一个问题-你的背景真的很弱吗
很多人去白嫖大中介的时候都会被说背景薄弱,诚然我们和那些多段big name/大一开始实验室打工/sci论文的人相比是稍微差了点,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尤其对于转专业0实习的同学,难以接触到优质的科研资源,没有实习经历就连简历筛选都过不去,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却不知道前方是何方。
但这个时候要接受PUA,买高昂的科研/实习项目和其他人卷吗?我建议除非背景为0,不然不需要。买实习确实有可能对接下来的实习有帮助,我有个同学在购买了mbb的pta后,借助这个实习经验进了大厂实习,但她本身其实也有能力进大厂。这种项目一般都比较水,尤其是在写文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除了title以外一无所有,文书里常见的项目描述和思考都只能靠编。尤其某些部门招实习生就是为了做dirty work,收获不大但很累。
实习
不需要转正的同学不需要卷暑期实习,当然卷过别人体验也不错
请鼓起勇气投递简历(尤其是大厂),不会马上打电话面试的。但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技能/职业可迁移性,这样成功率更高
门槛:运营<<数分≈产品,运营可以作为第一个敲门砖
及时复盘,进行投递策略/简历/面试技巧的迭代
这个我真的特别有体会,在真正决定留学时我只有一份公关的实习,不管是和MIS还是DS都搭不上关系。从一开始海投都不会有结果,到最后在申请结束时拥有了某大厂内容产品运营和数据分析实习的经历。可以说实习是我在申请季收获最大的东西,甚至超过了最终Cornell Tech的offer。让我感觉从i dream for it变成了i deserve it。
投递策略
职位选择—个人可迁移性:我前前后后换过四个职业:公关→内容运营→数据分析→数据产品(申请后的实习)。怎么做到的?那就是依靠可迁移性(技能/行业)。这也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公关→内容运营:公关和内容运营同属内容行业,我挑出了一个优化内容数据变好的例子,主要描述数据变化→优化策略→实施效果,成功。
内容运营→数据分析:我做的运营实际上是数据运营,所以数据分析方法和取数方法是可迁移的,再加上学校学的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既有业界分析案例又有知识储备,成功。
数据分析→数据产品:都和数据挂钩,有基础知识。而且运营/产品和数分就是使用数据产品的用户,在之前的实习中获得了这两个用户视角,对于优化用户体验比较有帮助,成功。
曲线救国:现在只要是和数据分析沾边的职位都特别卷,有时可以从比较容易进的数据运营开始曲线救国,积累了实习案例后下一步去数分就更好走。
看JD:岗位名称是最不重要的,同名的岗位可能会做不同的事,尤其是命名紊乱的数据领域。数分可以先筛选技能,只有excel(根本不叫数分),excel+sql(拉数人),excel+sql+tableau(拉数看板人),excel+sql+python(可能也是拉数人,因为不一定用python,但总之还是会更tech一点),excel+sql+python+ml(建模人)。
只要满足必需的条件就能投递,很多同学认为要100%符合才行,确实这样几率会更高点,但成功数=投递数*成功几率,还不如多投一点,只要对方给你发面试,那么一般都有看中你的点(除非hr刷kpi)
投递渠道:微博、实习群和实习僧。注意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日常实习是因为缺人而存在的,所以它对时效性要求很高,岗位放出就立马投递。不要害怕投递大厂,觉得自己的能力好差不太行。首先它也不一定会给你面试,其次是大厂的日常实习门槛并没有很高,和jd上面描述一致就行,反而是小公司可能会要求更全面。
内推?:如果是填写内推码那种用处不大,但如果能直接推到组里还是很有用的。我在实习的时候就推进了两个同学(虽然没给我发钱
简历
简历是你的门面,简历没过的话就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写作方式就是老生常谈的STAR法则,第一次写简历请务必请周围有实习经验的同学/学姐学长帮忙看一下。
注意针对不同岗位调整简历内容,同样一件事在不同岗位面试中的侧重点都不一样。
简洁一页纸,使用超级简历或者直接word就行。使用邮件发送时记得写一封简短的求职信,用黑体标粗自己的优势。
面试
化被动为主动:简历上面并不是所有项目都有价值,而且有些项目未必你很了解,只是写上去显得自己很厉害。如果面试官不知道你的亮点,他有可能随机抽问或者按顺序提问,选到那个你不太熟悉的点就凉了。所以在自我介绍时可以先说出符合这个职业的三大特质/经历,引导他往这个方向去问。
记住你的核心优势,尤其是转专业/职业的人:主要参考上面的可迁移性来说,尤其是被问到“你能胜任这份工作吗?”这种类似问题。偶尔会遇到压力面,这个时候要不卑不亢地强调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增强自信的方法,可能你自己最开始也不信,说多了以后也会觉得自己很厉害。
化未知为已知:面试官常常会问你的技能掌握程度,有时候确实不会,尤其是数分要掌握的知识很杂,如果只答不会就会显得自己很弱。这个时候的回答公式1是承认现状+对它的了解/相似事物的了解+以后的学习计划。例如”你做过ab测试吗?“-”我没有在实践中使用过ab测试,但我知道ab测试是xx(原理、适用范围等),现在我正在b站上学习ab测试案例,也希望能在实习中深入对它的了解“。或者问你tableau你可以转到power bi(同一类型),这样其实就够了。
科研
这个是我比较弱的点,最后的科研项目写的是水大创和一段水助研,没有任何论文发表。不过我确实不喜欢科研,所以没有在不喜欢的领域废太多力气。
我了解到积累科研经验的几种途径(从简单到困难),大家可以自己找一下其他信息:
去中介那里买科研,一般是线上指导,其实就是买推荐信,对个人提升很小
论文辅导机构,比如天天在B站找留学生打广告的xx(没给费用不写名字),针对不同期刊和辅导老师水平有不同定价
大创,找老师立项答辩通过即可,但一般较水
课程论文,认真写相关课程的期末论文,并且问一下老师能不能指点发期刊
暑校,学校创收项目,需要自己申请,难度有但不会特别高。目前这个途径在疫情下比较麻烦,也可以在网上暑校,但难以获取最重要的资源-海外推荐信
学校对外交流项目/交换,像我校就有和加拿大macc的交流项目,说不定可以积累科研经验+获得一封海外推荐信(这个还是蛮重要的)同样需要注意疫情下是否方便
教授自己的研究团队,需要疯狂套磁去问,最好问一下自己的任课老师,说不定就有机会。
国外教授的暑研,同样需要套磁。不清楚是否有专门的申请流程,可以自己查一下。
PART 07
踏上申请的路程
多国混申的关键-timeline
写到后半段才写tl是有点晚了,但介于我个人就是一个时间管理很差的人,所以并没有特别好的经验作为参考。
英港新一般在9-11月递交,具体看学校的开始投递时间,一般开始后1-2月左右。港新还有部分专业有提前批,大概在7-8月申请。美国的学校则集中在1-2月ddl,我从1.5号交到了2.15号。
你会发现时间并不重叠,所以在时间管理上就会有较大挑战。要不先申英港新,但如果申到甚至有可能在美国申请前交大额留位费。要不就是一直拖到和美国同一时间申英港新,但是位置较少,申请结果相对没那么好(我本人)。这是时间与金钱的博弈,所以我感觉对拖延症群体,还是不要申时间线不一致的国家为好。
再打一下鸡血,晚申其实也能拿到offer,如果申请英港新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晚交了也不要太担心,我港科的bdt是1月多递交然后4.8号收到的。
选校
选校可以考虑先白嫖大中介,但现在她们说得都比较模糊。多问几个能有一个大概的定位,但也可能会像我一样更加迷茫,因为定位不一致。可以看过往学姐学长背景和申请结果、微博上选校方案等等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相信,不同立场的人会因为各种原因给出不同的评价,你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看他们嘴中的缺点是否是你自己关心的。例如所谓的哥大水项目,对于卡bar但不卡专业的公司就是有效。重点是你知道自己更重视什么,不是顶级大佬都要在某些地方做出取舍。
一般来讲选校主要考虑几个因素:课程、地理位置、学费、就业率、往年bar、学校排名等,我了解项目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官网(官方信息)、UShareX等公众号(项目评价、申请难度)和一亩三分地(就读体验)。mis/ds/ba可以直接看UShareX过往的文章,写得很详细。
如何判断选校的好坏?首先它是你能去的学校,其次它是你想去的学校。判断想不想去这所学校的最佳方法就是写一段文书中都会有的why school,我在申请时发现自己完全写不出UW MSIM的why school,我甚至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去这所学校,所以最后我放弃了。
PART 08
文书
其实也属于申请中的范畴,但因为太重要了就拎出来写。其实也不是说多重要,尤其是越偏理工科就越少看文书,三维就能刷掉一批人。但这是申请中我们唯一来得及优化的东西,所以尤为重要。
首先,文书是一个不怎么明确的概念,一般特指PS,但实际还可能包含PHS(不一定)和CV。这些在申请季中也需好好准备。
一般会先写CV,因为申请实习中就有中文的CV,而且CV是一个很好的梳理自己经历的方式。CV写作可以看UShareX之前的文章(link)。
PS/SOP
一般我们说到的文书有PS(personal statement)和SOP(statement of purpose)。可以通俗地理解SOP更目标导向,PS更接近故事。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其实学校要求写的PS指的是SOP,或者是SOP和PS的杂糅。需要描述清楚目标并且写我为什么产生这个目标、有什么能力完成这个目标以及这个硕士项目如何帮助我完成这个目标。
在写文书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好的文书是什么样的,这里推荐DIY申请辅导员的微博,有很多关于文书的思考。还有他之前写过的pdf,这样你大概就知道好的文书应该拥有什么元素。
PS的文风是在life story和议论文中的平衡,要用例子来丰富你这个人的形象,但又不能通篇都是吹嘘。对于每段经历,最重要的是转变过程,先写上一段经历的得到、不足与反思,再承接到下一段。或许很多经历对于你就是偶然,比分说选择这个实习岗位就是因为只有它要我,但请你仔细想一想里面是否有内在的关联,这对你的文章很重要。第二重要的是经历本身的描述,主要用STAR原则描绘清楚,优化后看起来厉害就行。但由于文书长度大概是1000字左右,英国还经常出现500字上限,需要包含开头、你所有想提的经历和结尾,所以务必写作的信息密度高一点。无用信息(工作中重要但对行文不重要)、无用修饰(副词)、无用表述(简短的同义词替换)都可以删除。记住”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第三重要的是文笔,当然也不能出现错误,其实英语还行的同学用grammarly+quillbot就够了。不太推荐先写好中文的稿再翻译成英文,因为语言的逻辑不一样,会有点奇怪。
PS并不是你个人履历的陈述,而是一则广告。在我们看广告时发现它只会宣传自己的亮点,那我们的PS也要这样。很多模板文先写学校课程,再到实习,最后搞科研,那你的形象是什么?我的文书里没有出现过自己做的科研和上过的课程,因为我知道它对我的职业发展没有多少价值,所以全文就是三段实习的一个串联。有人会问,我申的项目就是学术导向,不写学术不行吧。首先并不是说不能写,而是要挑重要的写。其次如果完全没有学术经历却要申学术导向的学校,你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选校阶段做错了,而不是硬着头皮申。最后想突出学术能力未必一定要写到学术经历,我也提了一下感兴趣的论文和研究方向,不然很难解释你为什么申请学校而不是公司职位。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效率的问题。DIY申请辅导员说不同学校和项目都有区别,要写不同的文书。这个观点我在理论上认同,但在实操上并不现实。像我们这种全球海王,一投就是20多所学校,每个定制并不现实。所以我最后还是基于母文书进行修改,记住递交前检查一下学校名字有没有写错。
PHS
PHS(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这个常见于加州系大学,常常用来写自己的个人小故事/diversity,目标是写出什么环境和人生履历让你走向这个项目。PHS对申请不具有决定性影响,可能在同等条件下会看一下这个。
对我而言,写这个的过程比写文书还要艰难,因为作为一个生活在主流社会中的人确实并没有很多的diversity。一般会有几种思路:性别、种族、财富等,但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性别?但是写烂了)。后来和文书老师聊,他说我们一般都聚焦在自己缺失的部分,例如收到的不公平待遇,但实际也可以写出自己获得的部分,例如学校丰富的资源帮助我探索了人生的另一板块。因此我将自己的PHS定义为PS前传,写了一些校园生活,包括对于内容的兴趣来源。这个思路仅供参考,因为我并没有被任何写PHS的学校录取。
PART 09
申请中
材料准备
常用的材料包括文书、成绩单、身份信息(护照等)、语言成绩证明。建议使用扫描软件(全能扫描王等)将自己的材料全部扫描一遍,并根据类别分文件夹方便查询。需要的文件美国学校一般会以表格/网页的形式列出来,对着核对就行。英港新就经常藏得很深或者根本不写,建议尽早进入申请系统,里面可能有申请要求。
建议使用表格整理不同学校的要求,例如托福和gre递送号,是否需要文件,文件格式和内容要求。像哥大DS的文书要求行距,例如UMich成绩按照他们的方式重新计算…这些应该记录下来以免文件不符合规范。
需要wes认证的(例如Cornell Tech和CMU)早点去做,出大三下成绩就能马上去做,整个流程还是很复杂的。
申请中
托福和gre成绩可以一次递送,电子版送的很快。英港新很多在申请时并不需要官方成绩,可以省点钱。
某些学校会有申请费减免政策,例如南加大,要提前申请一下。还有某些学校的专业不需要申请费,那可以多投一下,反正也不费钱。
提升效率的关键-浏览器的一键填充,可以把推荐人和自己的信息输入地址里,这样可以自动填充(但是也要注意一下正确程度)。
美国申请里面applyweb系统比较麻烦(Cornell本校&UMich),填写材料多且推荐信上传不方便。在这个系统上可以看到历史递交的全部申请和状态,包括老师也要登录自己的账号(如果他曾经推荐过)。一般陆本老师把上传权限给学生,但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设了什么密码,还要改密码。但相较起来,英港新的网站更加无语,有些学校网站让人觉得是千禧年前做的,Excel的风格让人惊呼“不愧是你”,甚至产生了我上我也行的冲动(我实在受不了了,最后都没有申请NTU)。还有些学校动不动就维护系统(LSE,UCL),这种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事其实非常影响申请体验。
记得在申请完后隔几天去看一下申请状态,由于学校太多可能会忘记交一些学校的某些材料。
面试
我没有经历过真人面试,都是机面,总的来说比较水。
Cornell MPS-IS的面试使用自己的系统,三道题,手动点击开始念题+录制,念完题后直接回答。但是这里有个小bug,它的图是视频的截图,码又打的不够厚,所以可以直接看到题哈哈,可以准备好以后再点击触发。但是偶尔有些也看不到(我的第三题),可能是因为前面有停顿?还是要准备一下。面试题和前几年高度相似。
CMU MISM和Columbia DS一样使用kira系统,都是行为题。kira的题库会更广一些,比较难碰到一样的问题。可以根据分类然后自行准备材料,例如课程相关,目标相关等等。Columbia DS比较坑的是三个问题三分钟内回答完,需要自己把控时间。感觉有点像托福口语考试,反正会不会都blabla说几句就对了。
CM的面试在第一轮筛选后发放邮件,要求在7天内完成。真的是蛮水的面试,题目和前几年一模一样,题目是文字形式在录制框上,所以甚至可以先点进去看一下题目然后退出。手动而不是自动触发录制,可以回放,一次不满意还可以录第二次(或者几次,没试过)。我写好了稿,本来稿是想和学长对一下的,但由于一直发烧整个人懒洋洋地没精神,所以后来也摆烂没对,而且直接读稿卡在最后一个晚上完成了面试。但是注意一下读稿不要太明显,自己注意重音分配以及偶尔制造一下正常的思维卡顿。总之戏精上身就对了。
PART 10
漫长的等待
虽然已经完成投递,但申请季还没结束,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之前早有听闻这个问题,从没想到会这么焦虑。
一开始是无所谓的,因为申请很辛苦,所以给自己放了个假。在二月底之前都感觉随便吧,有个学校上就行。也是二月底,我收到了Vandy DS的ad,听起来像一个不错的开头。然后我今开始每天刷地里和邮箱蹲结果,并且开通了一亩三分地的推送服务。推送服务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成为我情绪波动的主要来源。
今年可能是因为申请人数的问题,各个学校出的结果都特别慢。陆本众所周知优先级也并不高,某些渣男校的不接受不拒绝策略也让人无语(6.18号,我才收到USC的回复)。于是我的生活状态变成了看到别人的offer-去查邮箱-发现没有-陷入焦虑。截止到3月中我其实也没有收到特别多的拒信,但众多项目放榜后没有我让我觉得未来遥遥无期。毕竟没有脆拒并不代表没有拒,可能只是他们还没发罢了。有些时候到凌晨3点还焦虑得睡不着觉,在刷邮箱,但也是徒劳。
保底校的offer一个一个来了,但我真的最终只能去上这些自己并没有那么喜欢的项目吗?我安慰自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结果在3.24号当天,我收到了CM的offer!我当时就像范进中举,“我中啦”。之后虽然接到了更多拒信,但有CM在,我只会觉得那些学校没眼光哈哈。
请注意在等待的时候爱护自己,相信自己做出的努力会有回报。我中间在准备CM面试的时候可能由于熬夜抵抗力弱,持续发了一周的烧,由于新冠怕麻烦也没去医院,导致一直都没好,还好没有太多影响面试。搞垮了身体真的不值得,而且天天刷别人的offer也和自己无关。除此之外我还长胖了20多斤,到现在还没减下来…
PART 11
关于CM的offer
因为在一轮筛选后发了面试而且面试很水,收到offer那天虽然早有预感,但还是因为太惊喜而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到底有什么被看中的呢?
这让我想起了中考提前批考太好被重点班提前录取的故事,那时的我也惴惴不安。那是一个“科研导向”的理科班。我会不会跟不上?我好像没那么喜欢理科怎么办?当时我去找了教导主任聊天,她跟我说,“录取你就是有录取你的原因,你值得”。这句话我记到现在。
于是我又从招生官的视角去审视了我自己的材料。最大的亮点就是我的实习经历,它并不是很多个title的叠加,而是一个人有收获有反思的层层深入。她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找到一定要做的方向,而是在不断的反思和探索中逐渐明晰。UShareX的学长跟我说过,“你在这个申请季收获的比这个offer更多”。我想,这就是它录取我的原因吧。
虽然很玄学,但学校会倾向于录取气味相投的学生,现在我在网络/线下也接触了一些CM的同学。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人,相反对于硬背景(绩点等)不会卡的很死,当然最后大家还是名校毕业(我可能是陆本守门员)。大家也可以多去官网上看一看,这样就会比较了解这个项目的”气味“是什么,我当时看着NYU DS的网页就知道自己肯定录取不上。因为里面特意强调average gpa和gre,那就证明这个项目特别看重这一点。
PART 12
后话
我是一个学校运很好的人,从小到大都上了自己的目标院校。在这里写并不是想凡尔赛,而是想说一下院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我上了某”名校”却仍然拖延甚至有点厌学,并不是我想象中精英学霸的样子。尤其是我进入实习岗位后,发现很多工作能力强的人也并不是名校出身。我的所谓名校出身也只是能过简历关,后面的职业发展都要靠自己。
写了这么多废话只是想说,拿到好学校的offer也不会怎么样,没拿到offer也不会不怎么样。CM offer带给我最大的是被肯定的喜悦,但我的实力也并没有随之上涨一大截。
所以,我自己和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一起加油吧!
未
完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