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不管国内还是国际,“走出去”都成了一个迫切的需求。而2022年,虽然我们面临了更严格的封控和隔离,但在身体受限的时候,人们走向山野的欲望反而更强,这股欲望也成就了户外产业。
2022是户外产业活跃的一年,产业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懒熊体育也复盘了2022年户外产业的6大趋势。
户外越来越“轻”
2022年户外产业的最大的趋势之一就是变“轻”。
这种“轻”一方面是户外活动正在被拉到人们身边。提起户外,曾经人们想到的多是悬崖峭壁或者是高山深林,但户外运动正在变得面目可亲,以更轻松易得的方式融入普通人的生活。2022年,因为疫情压力,各地的封控措施升级,出省甚至出市都面临着滞留的风险,长假的碎片化趋势也成为事实。于是就近旅行变成了更现实的选择。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假期以来,游客平均出游距离由213千米下降至141.3千米。
与此对应的是户外运动作为一种假期活动越来越流行。根据今年9月同程旅行发布的数据,户外短途项目的热度增长超过150%。本身带有“旅行”色彩的运动,比如徒步、露营和骑行,在沉潜多年后爆发。在这个趋势下,2022年“一日运动”正在成为更多年轻人的消费新选择。(延展阅读:一日运动,城市年轻人的新消费需求)
顾名思义,“一日运动”时间短,距离城市近并以运动为主要形式。高频、周期短、高毛利、重服务是其特点,因此不少人也看中了这门生意。代表性的是旅行平台马蜂窝推出了“周末请上车”项目,项目理念是“过52个不一样的周末”,项目集合了一些新潮运动,在马蜂窝和小红书吸引了不少粉丝。
随着户外运动向大众化、近距离、低强度的方向演进,户外服装也正在变得轻量化。传统户外为主要受众的品牌都在切入露营等轻户外场景,想方设法抓住更大范围的人群。同时从产业链上游看,GORE-TEX等面料品牌也在开发更多轻量化的易打包的产品。戈尔纺织品部中国区市场部负责人朱隽此前曾表示,这两年明显可以观察到合作客户在表布和里布的选择上比以往更多考虑轻量化,特别是里衬的选择上,越来越多合作品牌选择轻量、透气且面料噪音低的产品。
和轻量化并行的是是户外服装正在加速潮流化,走进城市空间。以往人们对户外服装的印象是各色土味冲锋衣和抓绒。但在2022年户外美学越来越流行,Patagonia、Snow Peak、Goldwin等越来越多的小众时尚专业户外品牌正在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户外美学流行的一个重要证明就是山系服装的走红。在2022年冲锋衣和对应的山系穿搭成了潮范儿青年的新宠。根据天猫公布的数据,今年618大促,主打户外生活场景的山系风、机能风服饰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
现在户外人群的组成越来多元,从形式上看,户外运动也更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户外运动变得更具包容性,可以判断的是2023年,户外运动会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这种趋势无疑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营地在洗牌中诞生新物种
从2020年开始,中国的露营产业就开始一路狂飙,露营地的增长尤其迅猛。根据“艾媒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露营营地市场规模达299亿元,增长率达78%。今年露营更是经历了一个“疯五月”——五一期间,只要是绿地,都扎满了帐篷。
这种爆发式增长虽然是需求端拉动的,但从供给端看,行业门槛并不高,很多从业者对营地的理解还停留在“圈一块地方就行”的农家乐思维。但一个不变的规律是,一个行业不能永远狂飙,挤泡沫是必然的过程。2020年杭州、三亚和上海周边一些轻奢营地平均露营客单价一天能到1200-1500元左右,但在2022年因为营地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疫情带来的影响,很多营地的客单价出现大跳水。
在经历了一波排浪式消费后,营地生意的护城河在哪就成了关键的问题。当审美已经成为刚需,露营行业也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消费升级。在这个过程中,营地也分化出了一些新物种。
原喜马拉雅副总裁、声联网战略合作负责人李海波的星谷营地可以作为一个代表。李海波曾向懒熊体育表示,星谷营地本质上做的是社群,或者说中高端俱乐部,目前营地已经引入了国内几家顶级商学院的课程。另外,在内容方面团队希望营地扮演平台角色,在平台上引入各种生意模型和专业的内容运营者,同时星谷营地还扮演了项目孵化平台的作用,剧本杀和儿童教育等内容产品,未来有望在星谷营地找到落地的方向。
2023年营地生意将往哪走?在这一点上营地和民宿可以互为映射。曾经,民宿是炙手可热的生意,但随着行业洗牌,连锁民宿和高端民宿开始兴起。可以预见,未来营地生意也必然将经历品牌化的过程。另外,民宿行业也诞生了宿集等新模式,宿集本质是一个小型商业综合体,住宿之外还有多样的配套业态来丰富体验感,代表性的就是黄河·宿集。对应的是,2020年,李亚鹏把艺术文化机构COART更名为COART麋鹿星球,做成了连锁营地乐园,未来营地生意是否会跑出更多类似的露营综合体品牌?不过小而美的营地并非没有机会,未来也许会出现更多基于垂直场景的营地,比如在美国遍地开花、利润很高的冥想营地。
露营的外延正在扩展,毕竟露营本质就是一套桌椅一张帐篷的经济,是和城市生活差异化的体验。越是边界模糊的东西越能提供无限的可能性,2023的露营产业仍值得期待。
IPO和股神
2022年户外大行业在资本市场找到了存在感。首先是露营经济概念股的扬眉吐气。伴随着露营热,今年五一节前后,牧高笛、浙江自然、三夫户外为代表的“露营概念股”持续飘红,连续拉出涨停。最典型的是户外露营装备制造商牧高笛,从4月1日至5月9日,其股价涨幅达118.56%%。虽然不少“股神”在这波之后都有所回调,比如三夫户外,12月29日的开盘价为12.96元/股,和年内高点22元/股相比几乎腰斩,与历史高点63.01元/股相比距离则更远。但户外股好歹风光了一段时间。
户外热不但让户外股风光了一阵,一些户外相关概念公司也在今年趁势启动IPO,北面和科勒曼的代工生产商、户外装备商扬州金泉股份在今年3月启动IPO,厦门渡远户外6月也递交了招股书。截至12月,“户外露营”板块已有14支股票。
在投融资方面,2022年户外品牌创业多了起来,资本的投资意愿也较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户外领域产生至少15起投融资和收购事件,梳理被投公司可以看出,露营无疑是一大热点,代表性的融资事件有户外装备品牌挪客4月宣布完成近亿元融资,青山资本投资户外生活方式品牌ABC CampingCountry等。此外户外服装是另一大投融资热点。其中既有想把滑雪服装做成潮流服饰的Moodlab,也有主打功能性运动贴身层的品牌Surpine松野湃,还有出海野心不小的Rexing热醒。
关于未来的投资方向,此前曾有投资人向懒熊体育表示,希望投资有底层技术的科技面料项目,但国内在此方面可选的投资标的并不多。因此,在2023年,有材料或供应链特点和优势的户外服装项目将越来越受资本欢迎。
移动电源搭上户外便车
2022年,借势露营热的不仅有帐篷、户外服装和炊具等传统露营装备,此前不声不响的移动户外电源,也借着露营热完成了品类的逆袭。
在国内,户外电源本来是一个相当低调的品类,成交量并不大,主要用于应急和救灾用电场景。疫情之下,以露营、垂钓为代表的户外运动大火,现在的年轻人们追求精致露营,咖啡机、投影仪等用电设备都成为精致露营的必备,户外电源的需求随之水涨船高。另外,因为安装电桩费时费力,B端的营地也成了户外电源的大买家。因此移动电源近三年在国内消费市场快速崛起,成了新兴行业里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在央视财经关于户外移动电源的报道中,一位电商平台3C数码配件行业负责人表示,户外移动电源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已经超过300%。(延展阅读:露营热带火户外电源生意,华为小米公牛都来了)
这个赛道也吸引了众多玩家,其中包括传统户外移动电源细分赛道的玩家,这类传统玩家的代表是正浩EcoFlow和电小二。同时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放大,这块蛋糕也引起了巨头的注意,目前,华为、小米、宁德时代和插座品牌公牛等均已推出相关产品,力帆等一些准跨界玩家也挤了进来。
赛道未来的机会一是围绕移动用电需求的生态产品,以正浩为例,今年就推出了岚Wave户外移动空调,而对便携储能的玩家来说,更大的机会是清洁能源的高效储能。作为近几年的投资热门领域,“新能源”这三个字能承载的想象空间远非露营可比,户外电源虽然搭了户外的便车,但其前景无疑要远大得多。
走出“白银事件”
2021年5月22日,2021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黄河石林景区举行。比赛日早上,风和日丽,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比赛期间突发降温,造成选手失温,最终带走了21名跑者的生命。白银事件让此后的马拉松和越野赛事产生了连锁反应,国内的越野赛比赛几乎全军覆没,而疫情的反复又让北马、上马、杭马等几十场大型马拉松或延期、或取消。
在双重打击之下,跑者和赛事从业者似乎都陷入了黑暗。赛事临时取消也成为了悬在赛事公司头上的一把利剑,这种不确定性对普遍规模不大的赛事公司来说是致命的。很难想象,在2019年,全国曾举办了1828场马拉松赛事,平均每天有近5场比赛在进行。
但是在2022年,黑暗中似乎亮起了一丝微光。
7月,国家体育总局发文要求安全有序恢复线下体育赛事, 8月中旬国内各大跑步赛事就陆续发布了重启的消息。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也是疫情之下最坚挺的越野跑赛事之一,崇礼168首先划亮了火柴。去年,疫情和“白银事件”的双重因素下,崇礼168在多次延期后取消,但在今年3月,崇礼168启动报名,在延期两周后,7月22日,崇礼168终于成功举办。8月,崇礼另一大标志赛事越山向海也成功举办。在崇礼开放后,两大赛事IP先后回归,对于国内的其他赛事也意义重大。
10月,北京马拉松官宣将于11月6日举行。与此同时,包括太原马拉松、厦门马拉松、扬州半程马拉松在内的国内多项马拉松和越野跑赛事,也先后宣布将在11月重启。不过随着疫情蔓延,这其中的很多赛事都没有如期举行,根据统计,在11月5和6日有超过20场马拉松,但最终只有北马等5场马拉松正常举办。在此情况下,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向了北马。虽然这次不管北马的组委会、赞助商、官方都被要求不能表达“北马是风向标”的这类话术。但谁都知道,北马不管对这座城市、体育产业以及其他经济行业都是一次确凿的风向标——让全世界与中国看到,北京可以朝着正常化迈进了。
随着核酸和健康码成为历史,2023年,“白银事件”和疫情的阴霾终会散去,而户外赛事也将迎来回暖。从业者终于熬出头了。
骑行热和缺货潮
2022年是户外运动集体翻红的一年,其中势头蹿升最快的垂直运动之一是骑行。2022年的自行车热,一个特点是自行车已经不仅是工具而是生活方式和社交货币。这也就是为什么英国小众自行车品牌“小布”虽然贵的吓人仍然“一车难求”,为什么会涌现出RE而意等基于社群的自行车生活方式品牌。现在,新消费正在升级,在互联网流量见顶的时候,人们都在寻找新的流量入口,回线下消费场景是一个大势,而骑行有希望成为线下生活方式的一个入口。
骑行热海带动了自行车的销量,高端进口自行车的价格屡创新高。线下门店中,热门车型常常断货。这种缺货固然有天津和江苏昆山等自行车生产重镇频繁停工停产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要零部件尤其是变速器的缺货。
变速器就像手机的芯片,是自行车零部件中技术含量较为密集的部件,变速器成本就占了整车总成本的近四成。目前市占率比较高的主流自行车变速器品牌,主要是日本的禧玛诺、美国的速联和意大利坎帕杰罗等,其中禧玛诺在国内的整车厂中使用量最大,捷安特、美利达等大众认可度高较高自行车品牌,3000元以上价位的入门级的公路车不少使用的都是禧玛诺变速器套件。禧玛诺和速联两家变速器企业在全球包括中国申请了大量专利,给试图追赶的后来者放置了不少“路障”。因为供需的不平衡,疫情暴发以来,禧玛诺的产能就一直吃紧。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国内企业开始了追赶,但国产变速器的稳定性还没得到市场验证,很少有自行车品牌愿意承受高昂的试错成本。不过业内人士预计,自行车供不应求的情况可能还会持续3年左右,国产自行车品牌仍有借势而上的机会。
不过中国企业在另一个赛道却走在了前列。以e-bike(电动自行车)为代表的短途出行赛道,热度从2021年烧到了2022年,“碳中和”、“消费电子”、“短途电动出行”、“新能源”, e-bike的每一个关键词都踩中了资本的兴奋点。e-bike的市场仍处在蓝海,而且分散度较高,尚未跑出有垄断力的品牌,因此中国企业依托供应链的优势,纷纷扎进了这个市场,在2022年,有品牌如URTOPIA、Aventon和Onemile获得了融资,十方运动更是吸引了腾讯和钟鼎资本、高鹄资本等重量级投资公司,也有品牌如ADO和大鱼智行已经在海外小有名气。2023年这条赛道的竞争会非常好看。
2022年,很多人的生活都很难称得上如意,对一些人来说,是户外运动给晦暗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光亮,这也就是户外的使命。2023年户外产业爆发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