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中考

她升入重点初中后因抑郁症休学,复学反复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2023-09-08 浏览:

本文字数约:6664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一谈到与妈妈的关系就大哭

02、上课时为什么忍不住流泪?

03、总照顾别人感受的“讨好型人格”

04、干预尾声的家庭治疗

上一篇的文章中,我们分享了初中患者瑶瑶的部分心理干预经历。

瑶瑶小时候性格开朗、活泼,但上小学后,因母亲管教严厉,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到高年级时,她出现了晚上情绪低落、难入睡的症状。

可在那时,瑶瑶和父母都没有重视。升入重点初中后,更加繁重的学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失眠也加重。

在一次数学考试不及格后,瑶瑶情绪崩溃了。后来经常在校感到头晕胸闷,脸色苍白,坐不住。她去医院没查出器质性的疾病,转学到另一所相对宽松的学校后,情况还是如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时,她提出自己可能得了抑郁症,妈妈并不认同,但还是带她去看了精神科。精神科大夫诊断她重度抑郁症,建议吃药。但瑶瑶父母对精神科药物的态度谨慎,希望通过心理方面去解决,后来辗转找到了我们。我们评估后,与瑶瑶一家确定了心理干预方案。

在前半段心理干预中,我们主要解决了瑶瑶的情绪症状。她白天情绪稳定,但晚上经常莫名情绪低落,容易痛哭,但有时又“亢奋”、焦躁。这严重影响了睡眠。

催眠治疗师Lucy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找到了背后的心理根源,主要是她母亲的不当教育导致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解决了这个问题后,瑶瑶说真正感觉到了轻松,不用靠治疗失眠的药物入睡,而且一觉到天亮。

可是,我们希望处理她和妈妈的关系时,却遇到了困难。瑶瑶两次和Lucy谈起母亲时都忍不住放声大哭,非常委屈,说总要强迫自己成为“母亲的母亲”,照顾妈妈的感受。有一次她还哭了将近2小时。

因为她的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情绪一时难以平复,所以深度催眠心理干预两度临时取消。

瑶瑶妈妈到底对女儿还造成了哪些较重大的心理创伤,以至于女儿一说起来就那么激动?

01、一谈到与妈妈的关系就大哭

当时广州进入了酷夏,瑶瑶的心理干预也进入了后半段。

考虑到妈妈给瑶瑶带来的心理创伤较大,我们决定在再次接受深度催眠前,我与瑶瑶先进行一次沟通,判断一下她的状况是否适合。她说最近情绪有一点小低落,但没有回忆起具体事件。但学习能力有所恢复,能够看学科教材并完成一些习题。

另外,她提到昨天她走在路上感到气喘、心率加快、身体不适,直到见我,仍然有明显的不适。我让护士测了一下生命体征,血压尚在正常范围,但心率达到100次/分,明显心动过速,这种情况不适合接受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因为瑶瑶母亲曾经告知女儿小时候得过心肌炎,我们赶紧让她们再去医院检查,排除一下,所幸结果一切正常。

在这个过程中,瑶瑶母亲也不断提升自己,与女儿修复亲子关系,两人的沟通交流越来越顺畅。

7月初,瑶瑶第5次接受Lucy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与上次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已经过去了3周。这一次再次谈起了她和妈妈的关系,她的情绪终于比较平稳了,没再大哭了。

这次处理的问题:瑶瑶觉得跟妈妈在一起时不太放松,而且说起这个话题很容易哭得停不下来。在深度催眠下,Lucy发现了1个较重大的心理创伤。

这大约发生在瑶瑶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晚上她正在写语文作业,妈妈走过来说她做错了,但瑶瑶认为自己没写错,而是妈妈没听过老师的课,所以不明白。瑶瑶还特地拿出课本跟妈妈解释了一遍。

妈妈听完后就走开了,瑶瑶接着写作业。过了一会,妈妈又过来指出她的作业另一处做错了。“可我明明没做错啊”,瑶瑶又耐着性子跟妈妈解释了一遍,希望妈妈别再来打扰了。

但这时她心里已经有些委屈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妈妈听完后啥也没说,又走开了。

然而,不久后妈妈第三次走了过来,又说她刚写的地方写错了。这回瑶瑶哭了出来,不搭理妈妈,一边擦泪一边写作业。

这还没完,半小时后妈妈第4次过来了,站在女儿身后再次说她作业写错了,把瑶瑶吓了一大跳。

瑶瑶内心已经几乎崩溃了。一方面她非常委屈,“我都已经那么多作业了,写了2个多小时,也证明自己是对的了,可妈妈为什么总是来打扰我?她没看到我都要累死了。都哭了吗?她都不关心下我吗?”

另一方面她开始自我怀疑,“我跟她解释两遍了,她还是说我错,是不是我真的有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从那以后,只要跟妈妈待在一起,她就放松不下来,总担心自己是否哪里做错了,更担心妈妈会批评。

Lucy对这个创伤进行了修复,并引导患者要学会坚定信念,对别人提出的观点要理性地辨别,一方面反省自己是否存在不足,但也不要一味否定自己、盲目自我怀疑。

第二天,瑶瑶反馈昨晚深度催眠后感觉很好。

我跟瑶瑶妈妈说起这件事,但她已经不太记得了。可她说,在女儿小学时候,她确实经常检查她的作业,一发现错误就马上指出。在她记忆中,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女儿写错了。

不过,瑶瑶妈妈也意识到自己的方法不当。即使真的是孩子做错了,也应该用尊重的、温和的方式提出,而且最好讲解得生动、深入浅出,孩子才会理解。“我当时不会这些,就是直接说她错,而且要求太严格了”。

我引导瑶瑶妈妈要意识到,孩子学习的知识主要由老师负责,她作为母亲,协助一下督促即可,不要过于干涉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初中学习,否则不仅可能会添乱,还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就拿瑶瑶写作业这件事来说,妈妈反复多次指出孩子做错了,孩子解释后,她也不理会,这让孩子得不到认可。而且她多次说孩子错了,令孩子开始自我怀疑、否定自己,这是十分不利于心身健康。

而且,如今义务教学阶段的教材难度比以往更高,父母对过往所掌握的大部分知识都已经遗忘,瑶瑶妈妈很难很好地辅导孩子的功课了。更应该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业。

所以,有时候可能是孩子写错了,但有时候可能真的是家长自以为是了。以后瑶瑶的知识水平会越来越高,超过她,她就算想提意见,一定要有谦虚的、有智慧的方式去进行。

而且,瑶瑶妈妈总认为“母女连心”,以为孩子可以理解自己的角度和初心,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我提醒她一定要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她也有自己的独立的想法和感受,父母要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作为母亲,她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心身健康,这才是她的主要职责。

02、上课时为什么忍不住流泪?

下一次深度催眠,开始要处理瑶瑶复学困难的问题,这涉及到瑶瑶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心理创伤。

瑶瑶说,记忆中,她上初中后,经常老师讲着讲着她就想哭,尤其到上午上第3节课时,她不自主地流泪,大脑开始飘忽,听课效率骤降。

休学前,这种情况大概每周发生2至3次,对她的学习和情绪影响很大。

Lucy在深度催眠下找到了相关的心理创伤:

原来瑶瑶上初一时,数学老师是外地人,讲课语速快,口音很重,板书也快,瑶瑶有些听不懂。有一天数学课,她这种感觉非常明显,老师板书的内容很多,她着急地小声询问身边的同学,但没想到,刚开口就被同学打断了,还让她不要影响别人听课。

瑶瑶感觉非常意外且委屈,因为这个同学与她平时关系不错,她对人家也很好。她很想听懂老师讲的课,但毫无办法,脑子里就有了飘忽、懵然的感觉。

Lucy修复这个心理创伤时,引导瑶瑶遇到这一类老师时内心不要急躁,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内心尽量保持平静,落下的知识点等课后再想办法解决。

至于那个不愿意帮助她的同学,不必太在意。同学可能也在拼命想跟上老师的节奏,自顾不暇;也有可能同学的内心比较冷漠,所以面对她的求助时非常不耐烦。我们要理性、客观地对待。

第二天,瑶瑶跟我说内心轻松了很多,催眠治疗师Lucy也教了她一些课堂上如何高效学习的方法,心里很开心。我进一步引导她处理人际关系,讲了人际交往的反黄金法则、黄金法则、白金法则等。

瑶瑶明白了,她选择以后要以“黄金法则”为主,想让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要先做到,但是别人如何对待我们,那是别人的权利,要懂得基本的换位思考;并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自己能力提升上。这样处理人际关系会更加轻松、淡定。

对于复学问题,瑶瑶说她现在想到复学时,内心很轻松,而且可以专注地看学科书籍,便认为复学问题基本解决了。

但我告诉她,如果要真正建立在学校高效学习的状态,至少涉及到上课、自习和考试3个常见的情景。这需要利用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快速塑造。

但也不一定要现在处理,如果复学后有需要,还可以再次回来强化心理干预。

经过考虑,瑶瑶认为复学的困难基本解决了,她希望先复学,积极调整状态。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再次回来接受强化心理干预,塑造高效学习状态。

我理解并尊重她的选择,随后也告知了她妈妈,妈妈也接受了。

03、总照顾别人感受的“讨好型人格”

我们接诊的很多青少年患者都有讨好型人格,内心自卑,总是迎合别人,压抑自己的感受,瑶瑶也是其中之一。

她说:遇到不少自己造成的问题时,她会不由自主地先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先跟别人道歉,但自己非常委屈。

Lucy认为这也需要深入处理,但瑶瑶认为没必要,“我都习惯了”。但Lucy跟她分析,一方面讨好型人格背后一定存在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如果不调整,她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很可能被欺负,遭受更多心理创伤,甚至导致所谓的病情复发。

最后,瑶瑶同意了。在深度催眠下,她想起了一个发生在二年级的心理创伤。

那时她学钢琴,课间休息的时候和其他同学一起玩飞行棋。但有一个女孩总是悔棋,瑶瑶很郁闷,后来就拍了那女孩一下。

那女孩生气了,推了瑶瑶一把。瑶瑶的腰一下子撞到了钢琴上,当即也回推了一下。结果那女孩委屈地大哭起来,很多家长围过来了,女孩说瑶瑶欺负她。

瑶瑶的妈妈很生气,要求女儿向对方道歉,瑶瑶不肯,解释起来。喧闹的声音太大,钢琴老师也过来了。瑶瑶以为老师会维护自己,没想到老师和妈妈一起说自己无理取闹,必须给那女孩道歉。

最后,瑶瑶被迫道歉了,内心万分不情愿。她当时想: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没必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反正最后还是要道歉的;解释也没用,反而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无理取闹。

Lucy引导瑶瑶明白,这个理亏还先告状的女孩其实是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的,可在社会上存在很多这样的人。瑶瑶要学会理性、有智慧地应对。必要时要停下来,避免跟这类人发生正面冲突。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要勇于说出真相,没有必要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或先道歉,这可能会对我们自己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天,我还跟瑶瑶分享了我从小因为家里穷、长得矬而被瞧不起和欺负的经历,引导她将委屈转化为奋斗的动力。

我还提醒她要注意区分“讨好型人格”和之前我说过的人际关系“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前者往往是令人委屈的、超出底线的。如果她的讨好型人格不纠正,就很容易错误理解和使用“白金法则”。

我也督促她妈妈应该好好反省这件事。当时她应该先耐心听女儿的解释,了解事情的真相再做处理,而不是强迫女儿向别人道歉。

暑假快结束了,瑶瑶的心理干预也进入了尾声。Lucy最后一次对瑶瑶实施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

瑶瑶觉得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个性,就像个空壳,她非常希望自己能变得乐观开朗、内心强大、自信优秀。

她觉得自己“像个空壳”,这个问题我们在上集文章提及过。

瑶瑶小学成绩很好,得到过老师的夸奖,同学们的羡慕。可妈妈从来不表扬她,连表达肯定都很少,所以瑶瑶觉得自己就像个虚假的空壳,看起来是“别人家的孩子”,实际上在妈妈心里一文不值。

在深度催眠下,Lucy发现她的母亲真的经常拿瑶瑶跟别的孩子比较,非常缺乏应有的认可。

瑶瑶小学5年级时,经常和妈妈吵架。原因之一是妈妈总是在她面前表扬同事的孩子,还拿出手机让瑶瑶看同事女儿学英文的视频。

瑶瑶很委屈,她觉得自己也有很多优点,也有比那个同事女儿更优秀的地方啊。于是她不耐烦地回了妈妈几句。妈妈却没好气地说:“你干嘛反驳,人家本来就比你强!”

瑶瑶非常反感妈妈这种行为,“她从来不看我的优点,总拿我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那我肯定比不过啊!”

而且妈妈反复这样对比,瑶瑶也产生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如别人?”有时妈妈强迫她模仿别人的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瑶瑶表面服从,但心里很抵触。

“学习习惯别人的更好,我是认可的,但生活习惯方面,每个人的习惯不同这很正常。为什么要逼我向别人学习?”

瑶瑶很憋屈,但又不敢反抗妈妈。久而久之,她觉得自己很没有个性,总是模仿别人。可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她又担心自己真的有问题,别人会像妈妈一样挑自己的毛病。

所以她觉得自己很不真实,像个空壳,也不知道怎么跟人自在地相处,内心很孤独。

Lucy把这个创伤修复后,也引导她理解妈妈的出发点,妈妈希望瑶瑶成为一名更优秀、更出众的人。这个初衷是好的,但没有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以为不断地比较、鞭策,就能让女儿不断提升,没想到反而带来心理创伤。

可是,我们仍然需要有意识地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发自内心地去学习,最终转化为自己的优点,从而实现不断的提升和成长。这样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她所希望的优秀自信、内心强大、乐观开朗的人。

次日,我再次她强调不要过分排斥“模仿别人”“向别人学习”,要尽量保持客观、谦卑的心态,得到真正的进步,不要因为妈妈造成的心理创伤而故步自封。

我也告诉瑶瑶,其实很多事情都有利弊两面。妈妈虽然对她缺乏认可,导致她形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并缺乏自信。可从积极的角度看,妈妈也避免了对她的过度夸奖,极大地减少了其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的风险。

我们接诊的另一些青少年患者,他们的父母一方面非常严厉,经常打击孩子;但当孩子的表现令其满意时,又反复过度夸奖,导致孩子内心过于自我肯定,甚至自负,为轻躁狂/躁狂发作埋下隐患。

所以我引导瑶瑶要看到事情的两面和客观性,不要责备母亲。

其实瑶瑶妈妈的做法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他们不是故意打击孩子,而是担心孩子骄傲,希望孩子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得以提升。不能否认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04、干预尾声的家庭治疗

正式结束心理干预前,我和瑶瑶一起对心理干预过程做了个总结,强化她现在的积极变化。

我再次问她,是否需要继续利用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调整学习状态。瑶瑶认为自己恢复得很好,非常期待复学,也相信能在上课时保持比较好的状态,目前暂不需要学习上的强化干预。

至于人生规划,瑶瑶认为现在去考虑可能还太早,全力以赴先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就好,争取考一个不错的高中,为以后的人生做准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由于瑶瑶父亲工作忙碌,再加上瑶瑶遭受的心理创伤大部分来自母亲,我们便同意她父亲可不陪同。

但在心理干预过程中,我们发现瑶瑶父母的三观不合,两人的婚姻关系存在一些问题,若不积极处理,有可能无法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不利于孩子康复。

在我们的要求下,心理干预临近结束时,瑶瑶爸爸抽空过来接受家庭治疗。他首先向我们表达感谢,说觉得现在女儿状态大大改善,像是回到了小学三年级之前积极乐观的样子。

我说,这主要是因为她的情绪更加平稳了,也恢复积极向上的动力了。但其实瑶瑶内心已经有很大成长,他们千万不要用以前的不当教育方式对待她。

还有,虽然瑶瑶大部分心理创伤都是妈妈造成的,但这不是妈妈主观上的过错。他一定不要因此责备妻子。事实上,瑶瑶妈妈在心理干预中就曾过分自责,跟孩子相处时大气不敢出,后来在我们的引导下才调整了过来。

而且,在瑶瑶妈妈心里,丈夫常年忙于工作,对女儿疏于陪伴,还不认可自己照料女儿和家庭的付出,反而经常指责自己,这让她压力很大。这也是他们家庭氛围比较压抑的一大原因,在这一点上,瑶瑶的父亲要负起一定的责任。

瑶瑶的父亲承认,说自己之所以很少管孩子,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忙,另一方面他有点瞧不起妻子的文化和认知水平,两人在教育孩子时容易有分歧。为了避免矛盾,他就干脆不管了。

这其实暴露出他有一定的自以为是、自负的心态,这是很多事业成功的男性都存在的问题,他一定要警觉。

总之,我指出他们夫妻二人不要再互相指责、埋怨,要懂得互相尊重、认可,尤其要有意识地磨合三观,互相鼓励对方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建立和谐、温馨的家庭关系,帮助女儿心身健康地成长。

另外,复学对于瑶瑶来说是一个较重要的关口。如果她后续情绪波动较大,必要时可再次回来接受强化心理干预,或者针对学习状态再作出调整。

在这个阶段,他们更要给女儿一个宽容、关爱的康复环境,密切注意女儿的变化。他们对此很认可,一再表示感谢。

现在,瑶瑶已经重新就读初中,情绪非常稳定。但因还没完全适应学校节奏,有时还会感到压力过大,需请假在家休息。复学初期,这属于正常现象,还需要一段时间慢慢调整,尤其是家人的理解和关爱。必要时可再次回来接受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的干预,塑造高效学习的状态,助她一臂之力。

瑶瑶现在才13岁,以后的路还很长。这次心理干预虽然时间较短,但却成为她人生经历中的转折点。

在她和家人的积极努力下,在我们后续的专业帮助下,这段患病经历会转化为其人生财富!期待后续能收到更多瑶瑶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