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刘国章正在电脑上统计学校震后受损情况。(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西宁1月26日电(记者柳泽兴、李琳海)寒假已至,刘国章依旧牵挂着学生。“门源是地震多发区,假期里,你们要给家长普及地震应急常识,你们安全了,老师才会心安。”这是刘国章给放假回家的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刘国章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的校长。1月8日凌晨1时45分,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当时,腰椎严重受伤的刘国章刚入睡,便被地震摇醒。
顾不上伤痛,刘国章挣扎着坐起,披上衣服,抄起手机,开车至学校。
十几分钟,刘国章赶到学校。此时,操场已是灯火通明,宿管和先期抵达学校的老师正在紧急疏散学生,孩子们裹着被子聚集在操场,广播声、喇叭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大家不要慌,各班班主任在班级指定位置召集学生,清点人数,维持秩序。宿管再到宿舍楼清查,有没有学生留在宿舍。”刘国章站在人群中,紧急安排现场工作,安抚学生情绪。
1月15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皇城蒙古族乡东滩村,刘国章(右二)参与灾后排查工作。(受访者供图)
在他和老师们的共同组织下,该校1870名学生分成三组,操场上的秩序逐渐恢复,尽管学校墙体出现了大裂缝,但无一名学生受伤。
地处高原,凌晨最低气温接近零下二十摄氏度,刘国章的双手已冻得不能屈伸,在寒天中不断哈气、搓手取暖。“孩子们没事,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他说。
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共有三个年级,该校近九成学生都是少数民族,很多孩子来自偏远牧区。其中,来自该县珠固乡寺沟村的学生离校130多公里。
地震发生当夜,由政府安排车辆将学生们送回家中。当日7时30分,最后一辆满载学生的公交车离开学校,此时天空已泛白,校园内静谧安宁。
中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门源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震带,这一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震级较高的地震。
“汶川地震后,我们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课堂,让学生心中紧绷安全弦。”该校德育主任吴德忠说,考虑到该校都是住校生,24小时都要预防各类安全隐患,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应急疏散演练。
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成为一种无形“手册”。每天的早操和课间操都可以成为一次小型应急疏散演练,每学期还有两次大型应急疏散演练,分别在白天和夜晚进行。
刘国章说,平时学校对各班学生应急疏散路线、出入楼门、出入操场门、站队位置都做了详细规划和安排。“一旦有突发事件,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在2分40秒内从教室到达操场指定位置。”
宿舍紧急疏散也是重点。
“每学期,学校都会召开例会,给我们培训应急疏散、食品安全等内容。地震等突发情况下的疏散流程,我们已经演练许多遍了。”学校宿管员李慧说。
经过日复一日的演练和培训,“手册”虽无形,但已深深刻进每一位师生的内心,随身携带、时时“翻阅”。这本无形的“手册”已经从学校走入了每一个孩子的家庭。
“我们探索‘小手拉大手’模式,鼓励学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应急疏散知识讲给自己的家人,让防震减灾教育发挥更大作用。” 刘国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