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第255期 教育叙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可为”与“有为”

2023-09-10 浏览:
       全国高考作文出炉,那一个个作文题目无不深深的触动着我的心弦,尤其是那“可为与有为”的材料作文让我思索良久。
       “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定当秉存敬畏之心,不可为之事,尽心从之,可为之事,尽力为之,在为人处世、生活态度、职业生涯等方面有“可为”,谋“有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谈谈在职业生涯中的可为、有为之事吧。
      “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作为教师,我们既要承担“授业解惑”的责任,也要承担学生健康成长之责,做“传道”的引路人。作为教育者的可为之事,最重要的就是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我们该如何立德树人呢?
       人无德不立。在“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立德首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次,立德也要在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开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顾眼前“成绩”这一点小利,要把眼光放长远些,着眼在学生理想信念、品德修养、爱国情怀方面引导,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进而养成良好的品德、信念,只有如此,学生最终收获的绝对比单纯的理解课文得来的知识要强千百倍,而且还牢固的多。比如:《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我们可以从文中发现:教授学生如何掌握字词、学习课文是可为之事;爱国情怀、理想信念方面的引导也是可为之事;就连品德修养也可称为本课教学的可为之事等。这些“可为”之事一经落实,学生的学习效果必定比平时要好的多。可是,发现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效果又是另一回事。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教学中“可为”之事做到“有为”呢?
       一、以身树德,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德性、品行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因此,在学生德性修养培养的道路上,教师应义无反顾做他们德行的榜样,以身教传递品德言行。在社会的这个大染缸中,教师的“身教”也需要不断加强、不断更新,以此更好“感染”学生。最好的修身来源于读书学习。读经典可以陶冶品德和情操,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学党史可以汲取智慧、凝聚力量,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学业务可以把握精髓,去其糟粕,提高鉴赏能力,把文本独特之处灵活地传授给学生等。我们以身树德,用“身教”做潜移默化之举,达润物无声之效,行“有为”之事,让他们在提升自身修养之际,明确的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以成有为之举。
       二、以言感化,在鼓励鞭策中德育渗透。
      “教师的话是感化受教育者心灵的工具,它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教育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对待人的心灵的艺术。” 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承担着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就要注意我们的说话艺术。空闲之余,多学习说话艺术,在教育中,更要不断尝试运用说话艺术,在鼓励中让学生接受鞭策,使他们愉悦的、自然而然的接受德育教化,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端正温润的品行修养。
        三、履职尽责,化“可为”之事,成“有为”之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要抓住“可为”之机遇,行“有为”之举,履职尽责,抓安全、树大德、行素教、育新人。一是教师要将安全教育长抓不懈,校园安全无小事,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二是结合党史教育,开展“童心向党”专题教育,在党史教育中,让学生悟百年党之沧桑、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三是狠抓素质教育,将思政课上好,在大语文教学中、在校园活动开展中促学生德智体美劳之全面发展;四是提升教学质量,实施精细化管理,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以身树德,不辱使命;以言感化,做学生榜样;履职尽责,成“有为”之举。在这大有“可为”的时代里,让我们一起努力,做新时代的“有为”教师,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抓安全、树大德、行素教、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