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小学教师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落实育人目标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更为关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现状,重视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使教师可以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应具备的理论与素质以及持续性改进与提升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当前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层面,而是强调多方面因素的融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缺乏,知识结构单一
教育教学理论可以指导小学语文教师更科学的开展教学工作,熟悉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相信于自身教学经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大多根据自身或他人的经验进行,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关注度不高。国内一项调查显示,仅有三成左右的语文教师仅会在考核、课题研究时阅读小学教育理论的书籍,而经常阅读的教师则少之又少。小学语文课程人文性较强,因此教师还需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的认为,只要有正常的人文知识储备,就可以胜任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另有一些教师由于日常教学工作量大以及自身家庭因素的影响,对人文知识的关注度不够,认为现有的知识可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一些科普性的文章以及说明文,一些教师在进行这类课本的讲解时会感到比较吃力。这是因为这些文章中涉及到了一些专业性的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需要向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科学知识,而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来向学生拓展知识,只有少部分的教师课前会查找相关的资料。可见语文教师自身科学知识储备捉襟见肘,这也折射出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非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二、教学基本能力一般,创新力不足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实施结果的某些能力的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基本能力表现较为一般,教学能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在处理运用教材方面,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与课本变化较快,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尽快熟悉教材中的新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课前梳理教材知识点时并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调整教材中内容,有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需要进行简化或者调整教学顺序,但部分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情况。解读教材时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规律去挖掘教材中一些“亮点”,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设计方面,有效的教学设计往往需要进行学情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内容等。但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分析时没有认真的进行学情分析,没有根据学生以往的课堂表现、考核结果等判断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情况,因而所设计出的教学方案不能够较好的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充分说明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研究方面,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课题时“问题意识”不强,不能够较好的将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整理成专题,收集课题相关资料的能力不足,难以较好地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为研究的过程,文字表述与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除了教学基本能力一般以外,小学语文教师还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无心钻研业务,照本宣科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设计教案时,大部分直接照搬其他教案的内容,没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信息素养不高,缺乏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02年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就已经指出要建设一支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小学师资队伍,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然面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在信息意识方面,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比较肯定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对于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这说明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持积极的态度。但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需要自己或者是家长的监督,学生在使用信息软件或网站进行学习时可能会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虽然这些教师关注到了这些问题,但在教学中也没有注意此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可见教师信息伦理道德意识有待提高。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在全媒体、互联网时代,一些语文教师并不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不能够较好的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课程、整合资源时,大部分教师不能够较好的筛选网络上的资料,设计的课件较为简单,不能够较好地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仅有少部分的教师会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及设计在线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为欠缺。
四、职业倦怠普遍,不善情绪调节
由于教师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与收获不成正比,长此以往,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这一现象在同时担任班主任的小学语文教师身上尤为明显。职业倦怠的普遍表现就是生理与心理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在教学中,当教师长时间出现焦虑、长期的疲乏、精神不振等状态时会对教师的生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睡眠障碍、精神性头痛、腰酸背痛等健康问题。当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处于这样的身心状态,教师工作的自我效能感、认同感会大幅降低,进而对学校、学生表现为不满等态度,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感也会影响教师的人际关系。当教师处于心理压力过大状态,其认知往往也会发生偏差,对他人意图产生消极判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认真备课、疏远学生、对教学活动及消极应对、放弃对学生的关心,毫无疑问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而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在内部竞争较为激烈的小学语文教师身上较为普遍。教师的情绪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影响,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需要及时调节自我情绪。但在教学中发现,绩效是除了进行常规的教学外,还需要承担班级管理事务,面对一些未能按时完成作业、影响课堂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难免会与学生发生语言冲突,在教育与引导学生过程中也容易没有耐心。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是课堂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教师专业素养高、能力强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也可以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需要充分重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鼓励教师积极阅读与学习,同时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素养,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关怀与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