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赛琴老师在国培班上示范课
张赛琴评课心得
我前段时间听了一堂四年级的阅读课,阅读的题目叫《雾凇》。教学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老师把课文题目展示出来,学生就很热烈地开始提问,“什么是雾啊?什么是淞啊?”“雾和淞有没有区别啊?有没有联系啊?”“课文是怎么写雾的?怎么写淞的?”
学生问完之后,老师就说“大家的这些问题问得真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朗读课文。注意!自由朗读,各读各的。”
然后学生就开始读,可这一读就成了齐声朗读。于是老师又着急了,就说“不能这样读,应该各读各的!”学生又急忙调整语速,七嘴八舌地读起来,课堂上乱哄哄的。
这堂阅读课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老师的那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朗读”上。
先说学生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就齐声朗读?因为朗读保险啊!不容易被老师发现自己在偷懒或者读错。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老师没有给学生具体的朗读任务,他们不懂什么叫“带着问题朗读”!
在我看来,无论是自由朗读还是齐声朗读,本质都是一样的——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都没有什么思维活动,唯一的区别就仅仅是语速上的不同。
那么这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呢?
老师应该这样做:在同学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先梳理出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是最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和课文内容以及语言文字密切结合的那一、两个问题。
以《雾凇》这课为例,我想应该是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课文是怎么描写雾的形成和形态的?”第二,“课文中描写凇是怎样的美景?”然后把这两个问题分配两拨同学,让他们各自解决一个问题。分配完问题之后,再让学生们自己朗读。
这样的话,分配到第一个问题的学生就知道了要去课文中找到描写“雾”的状态的词语,比如:弥漫、笼罩、飘荡、淹没、蒸腾等等。这样不就把雾生成的状态非常清晰的读出来了吗?而拿到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就会去找课文中描写“淞”的美景的句子和词语,什么“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什么“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样的形容词,还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诗句。
如此这般,两个问题一回答出来,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抓出来了呀——不就是在写的“雾”的形态和“凇”之美景嘛!
讲到这里,我说一个看似题外的话题。
前两天我路过菜市场,恰巧是早市开门的时候,聚集在门口的几十号人一涌而入,大家进入超市就立即分流,有的去抢蔬菜摊,有的去抢水果摊,有的去抢肉摊,有的去抢水产摊……,反正是各取所需,各有目标。这叫什么?叫自由购买。自由购买的性质其实跟我们自由朗读是一样的,因为有了具体的目标,所以他的行动就有自发性和主动性了。
总结一下,当我们刚进入阅读教学阶段的时候,即使是初读文章,也不能简单的把它处理成用分贝和语速来表现的一个行为,而应该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进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朗读中,在触摸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解决一些问题,达到一些目标。
这么说来,初读课文也应该是一种思维训练,大家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