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远自迩共研修,不负春光与时行——西宁市城中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纪实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为了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培养人才UGS共建模式,灵活运用教育引才政策,引进优秀资源和品牌。开阔教师视野,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实现教师二次成长。5月6日至12日,在城中区教育局组织下,区属21所学校50名数学骨干教师远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沪上学习之旅。
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和统筹规划本次活动的培训主题、内容、形式、专家队伍等,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培训管理团队多次沟通,反复斟酌,形成了较完善的培训方案,确保了本次研修活动高质量开展。
本次研修学习聚焦新课标落实,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教育前沿理论学习。研修学习分为党史党建、基于典型案例的听评课、前沿理论讲座、工作坊四大板块进行。
培训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黄亚玲教授的《从渔阳里到一大:石库门里的建党精神》开篇,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点亮理想信念之光,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鲜亮的底色,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党性修养和师德师风建设。让老师们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永葆教育初心,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
前沿理论讲座板块中,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汪晓勤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徐斌艳教授,柳笛教授,朱雁教授等知名专家为老师们做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前沿教育理论讲座。
基于典型案例的听评课板块中,华东师大一众专家协同上海特级教师潘晓明,利用典型课例中的每一教学片段与老师们进行交流,老师们积极研讨,踊跃发言,每个小组从不同的维度来阐述各自的想法,打开了思想的天窗、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专家团队对培训班学员在本次活动中展现出的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扎实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及高效有序的团队作风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工作坊板块,安排学员参访了上海市具有一百多年建校史的北京东路小学和上海市普陀区管弄小学。在观摩学校副校长和青年教师呈现的现场课例之余,在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文化建设,感受着学校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大道行思,取则行远。通过两次实地观摩活动,有效地促进了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为期一周的研修活动老师们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德育、小学数学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试卷的命题等有了更加切实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聚焦“三会”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标准解读、内容结构化改革与学习方式变革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勤学、深耕、善思,贯穿于每一位老师的学习之旅。此次培训恰如一缕初夏的暖阳,为教师们送来成长最急需的养分,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专业技能的锻造,还是实际操作的精进,老师们都畅享丰盛“大餐”,快速拔节成长。坚信全体参训老师必将学习沉淀,研学相长。在师德修养、专业成长上不断精进;向大师、良师倾心学习,与战友、益友并肩同行。
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不仅领略了名师博学、睿智的风采,还开阔了视野,相信每一位老师在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将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进取明教育初心,蓄势待发普教师芳华。
供图\稿:西宁市城中区教学研究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