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些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在自己和身边同事身上的时候,我内心受到了触动,是坚守初心,还是佛系。
佛系教师就是指对待学生不打不骂不负责任,不生气也不管理的教师。上课的时候,照着书本念,需要展开解释的,就在主题和框架内进行延伸,不表明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中规中矩照本宣科。下课后,忙自己的事,遇到了就点个头,不惹任何麻烦。
先从身边的同事说起吧,因为班内有贵重物品丢失,同事班主任问询了一些学生,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一位学生却没有到校,给他的家长打了电话,电话那端的声音遥远而高冷:我和孩子不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情况。
明晃晃是撒谎啊,因为我们知道,她在附近租了房,每天照看着两个上学的孩子。
后来一了解,原来家长还给学校领导打了电话,说孩子因为老师的问询,精神压力过大,担心到学校后会受到二次伤害,所以要学校给个说法,否则会向教委、媒体、司法曝光,让社会监督。我不禁诧然了,这个孩子我是知道的,整天调皮捣蛋,不遵守班规校纪,怎么能谈到精神压力大啊,看起来是家长有意为之了。
还敢管学生吗?我突然想到了弱势群体这个词。老师啊,真的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又怎么敢去解决处理学生纠纷呢?一不小心就会说学生受到伤害,家长就会讨要说法。教师佛系真的是一件件事逼出来的啊。好在学校领导实事求是地了解了过程,没有处分老师,否则,而立之年的他可能会开始佛系三十年。
在教育的道路上,如果家长不能和老师并肩作战,那学生又怎么会成才呢?
语文课上,一位学生昏睡在桌子上,我叫醒了他,过一会儿又睡了,如是者四五次,浪费时间好几分钟,第六次的时候,我说请你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他大声地说“不知道”,态度极不友好。
我愣住了。好在我赶紧遏制住发愣的念头,继续和同学们融入到这节课的探讨中。下课后和班主任聊起了这件事,班主任说前段时间孩子父母因为学习说了孩子几句,这个孩子就离家出走了。听了他的话,我想了很多,想起了网上流传的班主任被毕业生掌掴的事情,想起了疫情期间女老师因网络爆破心肌梗塞离世的事情,现在的孩子啊,十三四岁,高高壮壮,如果做起什么事情来,又有谁能遏制住呢?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我也相信有些人坏是坏在骨子里的,也想起了当下流行的说法,园丁只管修剪枝叶,不管改变品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班主任,有怎样的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孩子。在教育的道路上,只希望家长和教师真心沟通,共同努力,一起为孩子们成长成才助力护航。
佛系教师的成因
从根源上讲就是教师们被告怕了,有点人人自危的感觉,现在的教师不管做什么,稍有不对就会被家长所举报。在自媒体发达的当下,教师留作业被举报,批评学生被举报,让学生帮忙拿作业本被举报,可以说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错误被无限炒作后都可能让教师丢了工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利益,部分媒体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夸大报导、断章取义式的报导,个别家长为了金钱讹人式的向教育部门举报。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是其与学校教育的分离,部分家长把教育片面的归结到学校的单方面责任。
1、越是渣校的熊家长越多,家风遗传出不服管的孩子。你敢说他家孩子一句,立刻就是维权举报讨说法索赔,不把老师折腾出尿来不算完。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呗,孩子是你的,我只是个工作而已,你孩子的未来与我无关。
2、学生以反叛为荣,以对抗老师为吸引同学注意力的手段。而老师拿这些孩子是真没辙的,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批评已经成了上个世纪的老梗儿,现在不能使也不好使了。
3、学校或教育局以息事宁人,牺牲老师为解决方式。一旦有屁大的事儿,校领导先撇清关系,把老师扔出去就完了。无论家长多无理的要求都顺从,家长和孩子是祖宗,网友更是上帝,而老师则是臭老九。
4、网络环境以骂老师为风气,之所以我不成功,就是因为老师的错,总不能承认自己又笨又不努力吧?心中的幻想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老师”,那只要是发生矛盾,一定都是老师的错,老师是罪魁祸首。
5、个别老师自己的错,确实有害群之马,违背道德人伦,故意给孩子留下了终身阴影。虽然说是极少数,但只要有一个就会影响整个教师形象。毕竟千万年来中国人把教师捧的太高了,几十年前又踩的太低了。天地之间有杆秤,这秤砣能砸死人。
……
佛系教师越来越多的危害
其一:造成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这一点很好理解,学生归根到底是孩子,都有孩子爱玩爱闹的天性在内,这本身没有错,但是一旦教师放弃管理,这种天性无疑会过度的释放,就变成了孩子成长的绊脚石,简而言之,学习肯定没有玩开心,没有教师的管理,甚至不写作业还能被点个赞,学习质量下降也就成为必然的了。其二:引发学生过度保护的问题。试想一下学生在象牙塔内连一句批评都没受到过,步入社会呢?让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今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杀案例就这一危害的集中体现。在学校里的任性和步入社会后的挫折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落差就好比温室的花朵直接放置于狂风暴雨当中,结果可想而知。
结语:呼吁给教师们多一些理解,否则吃亏的终将是祖国的花朵——你的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