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中考

初中化学(下册)考点知识荟萃

2023-09-30 浏览:

第九单元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某某溶质的某某溶剂的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特征:均一、稳定

  均一: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3)组成: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探究实验:洗涤剂在清洗油污时起的作用是什么?

: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静置后会分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拓展用洗涤剂洗餐具就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 NaOH(你还可以选用其它仪器及药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1)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发生的两种变化

  ①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②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2)溶解过程中温度变化

  ①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②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③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不变。

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

1、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可放热;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CaOBaOK2ONa2O)放入水中可放热。

2、硝酸铵溶于水可吸热 。

3、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如蔗糖,氯化钠。

课题2【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一般规律:大多数固态溶质的溶液而言

特例:氢氧化钙(熟石灰)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是降温,和加溶剂。

区分 :在一定温度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同种溶质固体,如果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则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固体继续溶解,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三、溶解性

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

实例:食盐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油脂易溶于汽油而不易溶于水

表示方法: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四、固体的溶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意义:例如某物质在20ºC的溶解度为21.5克。

其含义是:在20º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21.5克。

或说:在20º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1.5克。

3、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4、有溶解度的简单计算

五、溶解度曲线

1、定义: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描绘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曲线。

2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六、结晶(物质分离的方法)

1、定义: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

   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晶体或从两种都能溶于水的固体中得到一种较纯净固体的方法(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

2、常用的结晶方法

  1)蒸发溶剂: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

  2)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

   注:如要从溶液中得到全部溶质晶体,只有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3、气体溶解度

  1)概念: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当温度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当压强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

1、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表达式:m溶液= m溶质+ m溶剂= m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3、意义:表示一定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

   如: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表示每100g NaCl溶液中含有20g NaCl80g水。

4、注意:

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5、溶液的浓稀与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值有关,即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而不能只看溶质、或溶剂的多少。

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三、配制溶液

第一步:计算算出所需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第二步:称量用天平称出2g氯化钠;用50mL量筒量取48mL水。

第三步:溶解将氯化钠放入烧杯中,加入水,搅拌溶解。

第四步:装瓶、贴签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配制操作流程图

.常见题型及基本思路

(1)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可用以下计算式计算:

m()×a%()=[m()+m()] ×a%()

(2)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同溶质溶液混合问题:

  一般可用下式计算:

m()×a%()+m()×a%()=m()×a%()

(3)求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问题:

  通过化学反应计算出溶质质量,再分析各量间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的一般方法:质量守恒法.

溶液质量=m(反应物)-m↓-m↑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凡人歌 音乐: 李宗盛 - 东方之珠Ⅱ 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第十单元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  +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 →  + 

4)碱 + →  + 

5)盐 +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 +

3)酸+→ +

4)盐+→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四、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OH+H+=H2O

3、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成都 音乐: 赵雷 - 成都

第十一单元      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金属金属2+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 + 新盐 +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 + 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Fe(OH)3 Mg(OH)2BaCO3 CaCO3

生成气体:H+CO32   NH4+OH生成水:H+OH

反应实质:

离子结合成H2OH+OH

H+CO32NH4+OH

Ag+ClCO32 Ba2+CO32SO42Ca2+CO32Mg2+OH……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

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特殊离子鉴别:

H+

1、指示剂;2、活泼金属;3、金属氧化物;4、碱;5、某些盐:CO32

OH

1、指示剂;2、非活泼金属;3、碱;4、某些盐:Fe3+Cu2+

Cl

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

SO42

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4沉淀;或用HClBaCl2

CO32

 HCl能产生使Ca(OH)2变浑浊的气体

Fe3+

OH能生成红褐色沉淀

Cu2+

OH能生成蓝色沉淀

NH4+

OH能生成NH4OH,不稳定,分解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Mg2+

OH  能生成白色沉淀

Ca2+

CO32 能生成白色沉淀

六、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

a、常用氮肥:

b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NO3+ NaOH=NaNO3 +NH3+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缺钾:叶尖发黄

常用钾肥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KCl

3)磷肥

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磷矿粉  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Ca(H2PO4)2CaSO4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3

NH4H2P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如草木灰、熟石灰

(NH4)2HP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如草木灰、熟石灰

3、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2)大气污染:N2ONH3H2S SO2

3)引起水体污染: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4、合理使用化肥

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 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

五、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七、题型讲解:

1、离子共存:即离子不能结合成H2O

例: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Cl-Na+H+

BK+SO42-Cu2+NO3-

CCl-K+SO42-Na+

DCa2+Cl-CO32-Na+

2、除杂质:(所加物质,能去除杂质成分,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也不引进新杂质,最好生成原物质。)

例:NaOH  Ba(OH) 2

Na 2SO4Na2CO3

K2SO4CuSO4

KNO3CuSO4

3、区分物质:找物质间的不同点(通常用特殊离子鉴别法)。

例:NaOHCa(OH)2

2SO4HCl       

NaClHClNa2CO3

NaOHNa2CO3

找颜色;无颜色的,两两反应找现象。

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NaOH  HCl CuSO4  MgSO4

BNa2CO3  K2SO4  BaCl2   HCl

CKNO3  HCl FeCl3   NaOH  

DKNO3  H2SO4  NaOH   BaCl2

5、制取物质:

2HCl+2NaCl + +

Na2CO3+ = 2NaOH +

CO2+ =  + CaCO3

NaOH+==+H2O

6、推断题:

1)叙述型:找关键词;(2)框图型:找题眼;(3)表格型:两两反应,找现象;(4)密码型:找特殊性质;(5)连线型:找反应种类,代入验证

第十二单元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复杂的化合物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蛋白质胃肠道人体水解氨基酸+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5、几种蛋白质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CO2的载体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6、蛋白质的变性: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福尔马林可以破坏蛋白质结构>

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2葡萄糖C6H12O6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C6H12O6+6O2=6CO2+6H2O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生活中白糖、冰糖、红糖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夜盲症  V:坏血症。

五、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

六、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 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  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  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  骨质疏松

2、钠和钾

1Na+  存在于细胞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 ,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七、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IF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食物来源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

Zn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海产品、瘦肉、肝脏、奶类、豆类、小米

Se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I(碘)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海产品、加碘盐

F(氟)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八、有机化合物

㈠无机化合物(无机物) 碳的氧化物COCO2Na2CO3CaCO3等碳酸盐

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含碳元素>)的特点: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易燃烧不易导电熔点低             

高分子有机物: 天然(棉花、羊毛)合成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㈡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无机物

 1、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无机物:氯化钠、硫酸、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

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可分为:小分子有机物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九、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即塑料合成纤维涤纶、锦纶(尼龙)、晴纶)、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a.链状结构  热塑性(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熔化)<可反复加工>  如:聚乙烯塑料

b.网状结构   热固性(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不再熔化)  如:电木(酚醛塑料)、电玉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但它的吸水性、透气性较差):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 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风雨无阻 音乐: 周华健 - 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