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形成、溶解度、溶液的浓度等相关知识。
课本中有一个探究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几类物质溶于水过程中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现在,有了手持技术,进行实验更加方便啦!它不仅可以测量前后的温度,细微的变化也能察觉,还可以记录整个温度变化的过程,形成一条清晰的曲线!
一、实验准备
1、实验用品:铁架台、250ml烧杯、玻棒、托盘天平、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氯化铵(NH4Cl)、氢氧化钠(NaOH);
2、数字化实验仪器:装有数据采集软件的电脑、数据采集器、不锈钢温度传感器。
二、实验步骤
1、每种药品用天平和滤纸称量20g;
2、如下图搭建实验装置:将电脑软件开启,使用数据线连接电脑——采集器——不锈钢温度传感器,将不锈钢温度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烧杯中装250ml蒸馏水,放置在铁架台上。
3、点击数据采集,然后迅速倒入药品,迅速搅拌,采集60秒;
4、采集完一种试剂的数据后,保存数据,清洗玻棒和烧杯,重复以上步骤,总共测得4种试剂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
三、补充实验
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硝酸铵(NH4NO3)和碳酸氢铵(NH4HCO3)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
化学肥料的概念: 化学肥料是指以矿物、空气、水做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的物质,简称化肥。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常见氮肥及性质:
名称化学式性质注意事项尿素CO(NH2)2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易溶
于水,含氮量不超过46.7%,
肥效高且持久,对土壤无
不良影响—— 碳酸氢铵NH4HCO3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
时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
高,分解越快,在土壤中不
残留有害杂质,含氮量低于
17.7%防分解,贮存和运输时
都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
晒,施肥后掩盖或立即
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
混合使用硝酸铵NH4NO3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高温
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含
氮量低于35%,对土壤无不
良影响不要与易燃物质或碱性
物质混合在一起,结块
时,不要用铁锤砸碎硫酸铵(NH4)2SO4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常温
下性质稳定,不宜长期大量
使用,否则会使土壤酸化、
板结硬化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氨水NH3·H2O氨气的水溶液,易挥发,显碱性运愉、扩存、使用时要
防挥发
刚才我们已经做了氯化铵(NH4Cl)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验,现在我们再尝试另外两种——硫酸铵((NH4)2SO4)、 碳酸氢铵(NH4HCO3),看看它们在溶解时的温度会有什么变化吧!
注:课本上提到的硝酸铵(NH4NO3),由于其危险性,导致很难购买到,暂时不做。
硫酸铵((NH4)2SO4)溶于水实验和碳酸氢铵(NH4HCO3)溶于水实验。
四、数据统计
1、氯化钠(NaCl)
2、氢氧化钠(NaOH)
3、氯化钾(KCl);
4、氯化铵(NH4Cl);
5、硫酸铵((NH4)2SO4);
6、碳酸氢铵(NH4HCO3);
整体图像:(通过强大的软件功能实现多个实验文件数据整合)
表格:
药品
起始水温
最高/最低温度
温度差
吸热/放热
1
氯化钠NaCl
14.3℃
13℃
1.3℃
吸热
2
氢氧化钠NaOH
14.6℃
36.2℃
21.6℃
放热
3
氯化钾KCl
14.2℃
9.3℃
4.9℃
吸热
4
氯化铵NH4Cl
14.2℃
9.2℃
5℃
吸热
5
硫酸铵(NH4)2SO4
13.1℃
11.8℃
1.3℃
吸热
6
碳酸氢铵NH4HCO3
14.0℃
8.3℃
5.7℃
吸热
五、实验结论
1、氯化钠(NaCl)、硫酸铵((NH4)2SO4)溶解时温度微微下降,变化不大;
2、氯化钾(KCl)、氯化铵(NH4Cl)、碳酸氢铵(NH4HCO3)溶解时温度下降,并且十分明显;
3、氢氧化钠(NaOH)溶解时温度迅速上升,并且十分明显。
六、思维拓展
1、为什么有些物质溶解时温度升高,有些则温度降低呢?
答:从微观角度来看,物质溶解,一方面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它们本身的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另一方面是溶解了的溶质要扩散到整个溶剂中去,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溶解过程只是单纯的扩散,就应该全是吸热的,为什么还有的放热呢?原来,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不仅要互相分离而分散到溶剂中去,同时,溶解于溶剂中的溶质微粒也可以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如果溶剂是水,就生成水合物)。在这一过程里要放出热量。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扩散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因此,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过程:
一个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离开固体(液体)表面扩散到溶剂中去,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
另一个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并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过程。 这两个过程对不同的溶质来说,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并不相等。因此,一种物质溶解在水里,究竟是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溶解过程中两种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
例如:
a.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氯化铵(NH4Cl)、氯化钾(KCl)、碳酸氢铵(NH4HCO3)溶解于水。
b.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NaOH)溶解于水。
c.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几乎不变,如:氯化钠(NaCl)、硫酸铵((NH4)2SO4)溶解于水。
2、通过这些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差统计柱状图进行对比,为什么有些物质温度变化大,有些物质变化小呢?从微观层面怎么解释?
更多数字化实验、小学科学、创客资料,请关注:盛夏教育。
联系人:丁经理
电话:0551-63432959
邮箱:yiyouinf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