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概念是深入理解化學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化学概念知识的复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概念知识的复习,多数教师更倾向于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回顾,而这种记忆式复习往往浮于表面,学生如不及时进行强化,容易遗忘。思维导图是一种以核心概念为基础,对知识进行辐射式发散的知识网络,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本质上理解概念。例如,《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节概念知识的复习,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的中心主题是“物质构成的奥秘”,其次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物质是由什么组成或构成的”,得出“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四个副主题,进而让学生自主分析每个副主题所涉及的知识,并按层级依次向外发散排列,得到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
例如,关于“常见气体的制备与净化”这一模块的专题复习,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实验室是如何制备气体的”,明确本专题的中心主题“实验室气体的制备”。其次,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分析出主要从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操作步骤、气体检验及验满方法、注意事项这五个方面去思考实验室气体的制备。然后,教师继续激发学生思考每个环节的操作可以从哪些方向去具体分析,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最后,得出如图2所示的思维导图。
在初中阶段,涉及的常见实验室制备气体主要有三种: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氢气。根据上述分析的几个方面,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让学生自主绘制实验室制备这三种气体的思维导图。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可以较容易地构建出相应的思维导图,最后小组间通过交流意见、相互评价,完善知识框架体系,大致得到如图3所示的思维导图。
[2] 许红青.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