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中考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和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全归纳,赶快看!

2023-09-14 浏览:

化学中的很多知识点比较零散,很多的概念和方程式需要我们去记忆和理解!最近大家有学习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一章,这部分是中考的难点,尤其是方程式的配平,过程中出了掌握配平方法外,注重每一步不要出错也十分重要,这次为大家整理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和方法,希望为同学们的化学成绩助力!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

(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五个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1.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意义:

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C和O2

(2)表示生成物是CO2

(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2.微观:每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

“+”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成”。

知识点四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翻译:正确书写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意左反应右生成);

2.配平: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一般为整数);

3.标注:

①注明反应发生的外加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高温、通电等);

②用等号把反应物与生成物连接起来;

③生成物中不同于反应物状态的气体和沉淀要用“↑”和“↓”标明。

知识点五: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1.分数配平法

特征是: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万能配平法”,即先将化学方程式中“单质外”元素原子配平,最后再添加适当分数配平“单质”元素原子。

(图片看不清可以点击大图查看)

2.观察法

步骤有:(1)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计量数。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础。多用于“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类型方程式的配平和最后的检查。

3.最小公倍数法

方法是: 找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计量数。

4.定“1”法

思路是: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计量数为“1”;推求其它化学式计量数。某些方面类似“分数配平法”

5.奇偶配平法

方法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计量数。

6.待定系数法(又叫万能配平法)

原理是:化学反应前后“二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对于比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可采用此法,做法是先在各化学式前加上字母计量数,再根据守恒列出等量关系即方程组,最后解方程得到解(将某一字母当作常数)。

当然,此万能配平法并非是“万能之法”,也有不全之处(待定系数数多出元素种类2各以上时,此法很不灵巧!!),一定要慎用---好学好懂好列,但方程组不好解。

总之,学无定法,贵在得法。鉴于初中化学的知识特点,可加强前二或三法的应用,其他配平方法可作为选修内容来理解。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学化学园(id:gz_ch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