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中考

【荐读】初中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2023-08-29 浏览:

①化合反应:

    A+B+...=C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

   A=B+C+...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B C=AC+B  溶液里的置换反应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Ba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钡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 

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按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由小到大排列: 

 Al(9)  Mg(12)   Ca(20)   Na(23)   Fe(28) Zn(32.5)  K(39)

 ④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都保持不变。 

【注意事项】

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能同时有难溶于水的物质。初中化学只有碳酸盐跟酸反应有气体生成  

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或得到氧的化学反应),不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缓慢进行不易被人觉察的氧化反应。如铁生锈、呼吸作用、食物腐败  燃烧必备的二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②温度达到着火点 

自燃:由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引发的自发燃烧。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常用的还原剂有H2 、CO、C等, 具有还原性。  

催化剂(触媒):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注意】二氧化锰只是在氯酸钾分解的反应里作催化剂,在其他反应里可能不是催化剂 

 

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各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化学式写正确,方程式要配平,条件箭头要标明。

③遵守二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便臆造化学反应和化学式;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各种原子数目必须相等     

 

溶液、溶解度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在溶液里的反应,一般是溶质参加反应)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但没有溶解的物质  不是溶液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是溶质。 

       例:20℃时,50克食盐放入100水中,没有溶解的24克食盐不是溶质,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剂通常是液体,不指明溶剂的溶液其溶剂是水。 

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3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般情况下:向饱和溶液加溶剂或升高溶液温度可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向不饱和溶液加溶质、降低溶液温度、蒸发溶剂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关键词:一定的温度   100克溶剂   达到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  

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大部分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或不溶) 

20℃的溶解度(克) >10 1~10 0.01~1 <0.01 

常见难溶于水的物质有:大部分金属、金属氧化物、BaSO4、AgCl、CaCO3等碳酸盐 

混合物的分离:把混合物里的各种物质分开,得到混合物中每一组分的纯净物。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溶解、过滤、结晶等 

  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某些组分变为与原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而分开

 结晶:从溶液里得到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结晶方法:

①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如NaCl)从盐水中得NaCl固体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②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如硝酸钾)此方法还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得较纯的硝酸钾晶体。

电离

溶液的导电性:物质溶于水发生电离使溶液能导电。(纯水、固体酸碱盐不导电) 

电离: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注意】

①电离是自发的过程,不须通电。

②在溶液里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和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溶液不显电性。但阳离子的个数不一定等于阴离子的个数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

①离子电荷数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数值

②原子团不能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