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对自己的工作矢志不渝地热爱,就要积累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语文教学技能,就要体谅学生的无知、荒唐和越轨,就要具有探索的精神、目标、方法和步骤。
【关键字】热爱 积累 体谅 探索
凡是热爱教育事业、喜爱教师工作、要一辈子做教师的人,无不希望自己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呢?笔者认为起码要具备下列几个条件。下面就结合笔者的自身经历一一说明。
一、热爱
热爱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如果这种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如果这种热爱到了高于一切的地步,它就会使人迸发出非凡的毅力和智慧的火花,从而战胜一个个困难,破解一道道难题,取得一项项理想的成果。
那么,热爱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要矢志不渝
要矢志不渝,就是要有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志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
我读初中的时候就决定将来要做一名教师,于是毕业前夕就报名北京师范学校。当年,北师给了我校4个保送名额,我被保送了。可是,离升学考试还有一周时间时,教导主任找我谈话,告知我校保送名额改为3个了,因我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低于另外三位同学,所以就不能保送我了。在这突然的变故面前,我没有动摇,当即向教导主任表示:“我一定要考上北师。”当年北师招收90名男生,80%保送,所以全市只招考18名男生,通过考试录取有一定难度。我经过一周时间的复习走进考场,终于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师,实现了我的愿望。
1955年,我从北师毕业后走上教师岗位。10年后,正当我奋发努力向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迈进的时候,“文革”来临,我被打成牛鬼蛇神,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就是在这样的境遇里,我依然没有放弃做一名教师的愿望。每天,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捲起被褥坐在坑沿前学习—— 借当时盛行的“评法批儒”材料学习文言文,以弥补自己古文基础薄弱的不足。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矢志不渝正是由衷热爱的体现。
(二)要自强不息
要自强不息,就是在自己为之奋斗的道路上,永远向前,绝不停息。
1952年我考入北师后,学校为了向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请来了全国著名优秀教师斯霞、陶淑范等老师给我们做报告。当时,我听得津津有味,并暗下决心:我将来一定要做他们这样的老师。这是我第一次给自己树立的榜样和奋斗目标。
我在孙河中学、杨闸中学任教期间,经常到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去听时雁行等老师做的教材教法辅导讲座。我认真地听讲,详细地记录。这期间我想:时雁行等老师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也是中学语文教师,为什么人家在台上讲,而我在台下听呢?这是因为人家有在台上讲的资格和水平,而我还只是个无学识、无经验的新手,所以需要进修,需要在台下听。接着,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成为有资格、有水平在台上讲的人。这是我又一次给自己树立了榜样和奋斗目标。
此后,我在探索中前进,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86年成为“文革”后北京市首批特级教师。
这时,市委教育部的一位老领导问我下一个奋斗目标是什么。我虽有想法,但不敢妄言。老领导说:你要做一个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家。老领导的想法正合我意。于是,这成了我第三次树立的榜样和奋斗目标。
从此,我更加刻苦地探索语文教学的科学规律,更加勤奋的撰写论文,著书立说。1990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我从上师范学校起,几十年来没有停步,三次树立奋斗目标,这是热爱教师工作的又一体现。
(三)要一心一意
要一心一意,就是要心思专一,绝无他念。
既然愿意一辈子做教师,那就要把教师的工作做到最好,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我就是这样想的。为此,我的心思都用在了教学上。我行路、坐车、饮水、用餐有时会发呆,有时如厕转来会追记所思,有时深夜起床会追记所想,这都是因为有某个教学问题还没有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法。
朝阳区教育局局长两次找我谈话,要我担任北京80中的校长,均被我婉拒。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教研室要把我调到他们那里任教授,也被我婉拒。后来我应邀担任了北师大的兼职教授。这都是因为我热爱语文教师的工作,不可能见异思迁。
二、积累
古人讲要厚积薄发,没有广泛而雄厚的语言文字知识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怎能教好学生,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呢?因此,就要不断地学习、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
都要学习什么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1.广泛学习
1957年有一名北京师范学院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到我所在的孙河中学工作。我向他借来了他读中文专业的全套笔记,一边复制一边向他请教。
孙河中学有一位老教师,我便向他学习文言文。在他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唐宋名家词选》等书籍。
我购买了各种版本的《现代汉语》(当时汉语的语法体系尚未统一)对照学习。
后来,我又逐步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语文教育心理学、修辞学、语言学、逻辑学、思维科学、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创造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
2.系统进修
1959年北京开办了电视大学,我报名参加了中文系的学习。经过五年的在职学习,我以全优的成绩合格毕业。
(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
我买来国内和前苏联编著的各种版本的《教育学》对照学习。
我学习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和教师的谈话》和《给教师的建议》。还学习或参阅了杜威、布鲁纳等人的有关论述。
我还通过《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刊物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
(三)学习语文教学技能
1.向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请教发散思维训练的问题。
2.向东北师范大学朱绍禹教授请教阅读能力训练的问题。
3.北京师范学院的王问渔先生曾对人说:老宁的卡片教学不可取,因为那是机械记忆。我得知此话后便去向王先生请教。之后便改进了我创始的卡片辅助教学法。
4.了解、借鉴、学习同行的教学观点、方法和经验。其中有上海的钱梦龙、辽宁的欧阳黛娜、江苏的洪宗礼、安徽的蔡澄清、江西的张富、湖北的洪镇涛、河北的张孝纯等当代名师。
5.四处听课。凡是我听说北京的哪位语文老师课教得好,便想方设法去听课,颇受教益。有一次去听一位老教师的课,只见这位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在黑板上左边写个字右边写个词,几番过后,到了总结全文的时候,用线条把黑板上的字词一连接,那原本零零碎碎的板书,赫然成了简要解说全篇课文的整体。这样的板书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决心也要这样做。几经锤炼,我终于学会了这种简明扼要有计划的板书。
下面是我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板书:
6.为了不断地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以利于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每教授一篇课文,我都要写下“教学后记”,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得失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因为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借鉴、积累,文化科学知识不断增长,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视野阅历不断开阔,课堂教学也就日渐得心应手了。
三、体谅
所谓体谅,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谅解他人。这里的“他人”指学生。为什么要体谅学生呢?这是因为: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或曰教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学生经常地、积极地参与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活动。而要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没有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不行的。试想:如果用一系列清规戒律把学生束缚起来,如果总是否定学生、指责学生,那他们还有积极性在课堂上开口去讲、动手去做吗?因此,教师一定要体谅学生,体谅他们的片面、肤浅,体谅他们的偏见,体谅他们的无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放开手脚,畅所欲言,放手去做。只有这样,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才会事有所成。
在课堂教学中要怎样体谅学生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向学生提出三个“不迷信”
这三个“不迷信”就是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我对学生讲: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惜,而且要继承和发扬。但是,古人毕竟生活在古代,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他们是难以预见的。他们还受到了时代的局限和个人思想意识的局限。所以,古人所言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一定要分辨正误,不可迷信。
名家的学识都很渊博,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名家大多都是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而其他领域就不够精通了。就是他们研究的领域,也难免存在未知的方面。所以,名家并非全知全懂,对名家也不可迷信。
学生对自己的老师,一般都很敬佩,认为自己的老师很有学问。其实老师的学识总体上是高于学生的,但在某个方面可能还不及学生,所以,老师也不是万能的,也不要迷信。
实践证明,这三个“不迷信”,对于要学生坚持独立思考,具有重要作用。
(二)向学生提出三个“欢迎”
这三个“欢迎”就是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的不同见解。
思生于疑,疑问是积极思维的开端,疑问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是坚持独立思考的重要环节。所以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为此,我向学生提出: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就要受到表扬;如果谁提的问题,老师不能立即回答,需要思考一番才能回答,就要受到大力表扬,因为这个问题有深度;如果谁提出的问题,问得老师张口结舌答不上来,就要受到特别突出的表扬,说明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你想到了,想得比老师还深刻。
欢迎质疑,还要提倡学生随时质疑。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什么问题,要立刻提出来,以免过时遗忘。
这样会不会干扰教师的授课呢?不会的。
信息论认为,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是否得当,要由学生输入这些信息的有效程度来检验。该有效程度,学生会通过表情、语言、动作表现出来,学生的这些表现称为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的作用在于,使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掌握学生的动态,以便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学生的随时质疑正是这种反馈信息。它是教师据实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的信号和依据。
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的随时质疑,都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但不会干扰授课,而且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个“欢迎”,就是欢迎学生发表与教材的不同见解。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对于教材,学生必须认真学习。但是,教材在编辑、排版、校对、印刷的过程中,都难免有所疏漏,所以要欢迎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有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在进行《陈涉世家》的教学时,当我讲到“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一句的时候,有个学生发言说:“老师,这话是谁说的呀?是陈胜一个人说的呢?还是吴广一个人说的呢?还是陈胜、吴广同时一起说的呢?”我一听就明白了,他是对课文有看法。于是就请他把自己的意思说得再明白些。他说:“我认为课文有毛病。在‘陈胜吴广乃谋曰’之后用了冒号和引号,这样一来,后面的话显然就是这两个人同时一起说的,而事实上又不可能这样说话,所以课文有毛病。”我请大家发表看法。另一名学生说,这是标点的错误。他认为应该在“陈胜吴广乃谋曰”之后,只用冒号不用引号。因为这是他们二人的共同见解,并非是他们同时说出的话。这名学生最后补充说:这不是司马迁的过错。因为文言文当初没有标点,标点是后人加的。对于这两名学生的见解,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试想:如果不允许学生对教材发表不同见解,那么就可能把教材中的失误,也视为正确而学习,这岂不误人子弟!
第三个“欢迎”,就是欢迎学生发表与教师的不同见解。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所讲应该都是正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难免有疏漏或失误之处,所以应当欢迎学生发表不同于教师的见解。
例如,《统筹方法》教学片断(择要)
师:通过这篇课文写作方法的学习,大家要记住:解释说明道理或事物的时候,举例一定要通俗。
生: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说法。通俗不通俗要看读者对象。要是写给一般人看的普及读物,举例就要通俗;要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学术论文,举例深奥一些也行。您说呢?
师:很好。你说的有道理。我把刚才说的话修改一下,改成:解释说明道理或事物的时候,举例一定要比被说明的对象通俗。
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的话不够周密,经学生提出,教师做了修改,向学生传授了准确无误的知识。可见,欢迎学生发表与教师的不同见解是十分必要的。
(三)向学生提出三个“允许”
这三个允许就是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变说法,允许保留意见。
第一个允许:允许说错做错。
允许学生说错做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观点,这个观点是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十多岁的少年,他们的“自我意识”在发展,产生了一种“自我肯定”的需要。他们有一种成人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
创造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荒唐和越轨往往是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的表现。
因此,要谅解学生的荒唐和越轨,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
我的做法是:
其一,正误不动声色。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都希望得到老师满意的答复,不想听到老师的否定。为了消除学生发表见解的顾虑,在学生发表见解后,我都不动声色,不论学生的见解正确与否,我都和颜悦色地说:“我听明白了。请坐。”
其二,首先给予肯定。如果需要对学生的见解明确表态时,我都首先给予肯定,即肯定其正确的部分或正确的方面。如果从学生见解的内容上找不到可以肯定之处,那么就从学习态度、思维品质、方式方法等方面择其正确者给予肯定。如:积极参与,勤于动脑,思维敏捷,独立思考,等等。
其三,引出正确答案。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做出正确的解答。正确答案出来了,教师给予充分肯定。至于那不正确的见解,虽然教师未予评论,学生也就自己知错了。
例如,解词“纷纷扬扬”
师:“纷纷扬扬”是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
生:纷纷扬扬就是好多东西在空中飘。
师:你强调了“多”是对的,还强调了“飘”也是对的。谁来补充。
生:我认为应该是好多物体从空中飘落下来。
师:你又强调了“落”很好。继续补充。
生:好多又小又轻的物体从空中飘落。
师:你又强调了“轻”很好。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雪花,落叶,花瓣,柳絮,楼上落下的碎纸片……
师:这些例子都是对的。那么像传单那样的稍大一点的物体,能用纷纷扬扬形容吗?
生:能。我在电视片里看到过革命者在街上抛撒传单的情景,就是纷纷扬扬的。
师:为什么稍重一点、稍大一点的传单也可以用纷纷扬扬来形容呢?
生:我明白了。就是比重比较小的物体多而杂乱地飘落。
师:很好,完全正确。《现代汉语词典》是用举例协助解释的。解释为:雪、花、叶等多而杂乱地飘洒。这样解释,不提比重,通俗易懂。大家可按这个说法解释。
这个教学片断,是上述几点“做法”的具体体现。
第二个允许:允许改变说法。人认识客观事物是有个过程的。总是从不知到知,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刻的。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学生呢?
创造学认为:否定是创造活动的重要环节。只有敢于否定错误的东西,才能提出创见。其中自我否定的精神,尤为重要。
因此,就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否定的精神,也就要允许学生改变自己的说法。
允许改变说法,就是允许学生自己否定原有的见解,重新发表新的见解。不再赘述。
第三个允许:允许保留意见。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提出了“强而弗抑”的主张。意思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要鼓励不要压抑。
再者,学生认识事物是有个过程的。
所以,即使教师讲的内容是绝对正确的,也不可强行要学生接受。如果学生一时不能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可以允许其保留意见,直到心悦诚服为止。
如果教师坚持做到“三个不迷信”“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就会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就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探索
探索就是对未知的事物想方设法寻求答案或办法。就语文教学而言,探索就是对语文教学的科学规律寻求完美的答案,对课堂教学寻求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教学方法。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要给国家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语文教学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就需要语文教学界的有识之士,去研究,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就语文教师而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不能做个教书匠,而要走教育科研之路,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这就要开阔视野,勇于创新,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高超、完美、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措施。
怎样探索呢?
(一)要有探索的精神
由于探索要走前无学人之路,要寻求超凡的认识和高妙的做法,一定不会轻而易举,所以就要在思想、意志方面,具有刚毅、坚强、永远蓬勃向上的品质和修养。这样的品质和修养,即是探索者应具备的探索精神。
具体地说,探索精神包括哪些呢?
其一,敢为人先的精神。所谓敢为人先,就是敢于走在他人的前面,做他人没有做到的事,或他人从未做过的事。也就是说,他人想到了,但没能做到的事,自己要做到;他人想不到的事,自己要想到,而且还要做到。
例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我认为靠加班加点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不是好办法;而轻负担、高质量才是高明的办法。于是就提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做法是:在课前不安排学生预习,课后不布置家庭作业,每周减少一个课时的情况下,采取不做无效教学活动,教规律,授方法,养习惯等教学措施,用两年时间教完了初中三年的六册课本,经市、区教研部门检测,成绩优秀。
其二,知难而上的精神。明知难度很大的事情,还非要去做不可,而且还要必须做好,这是一个探索者必备的思想品质。
例如,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教学实践我意识到,单纯地从语言文字入手,去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是不行的,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但是,怎么去培养呢?尤其是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当时,既没有实用的资料可供学习或参考,也没有这方面成功的人士和实践经验可供借鉴,确实难度不小。明知这是个难题,但我没有退却,而是坚定不移地非攻破这个难关不可。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努力,我终于摸索出了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怎样指导学生的思维(包括创造性思维)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经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其三,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研究探索,不会一帆风顺。可预料的和不可预料的各种困难都会遇到。诸如:领导是否支持,同事是否理解,家务是否繁重,钱款是否拮据,知识是否够用,资料是否齐备,时间是否充裕,身体是否适应,等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给研究探索造成困扰,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这些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怨天尤人,只能靠自己理性处理。有勇气、有耐心排除困难和干扰,才会勇往直前;只有百折不挠,探索才会成功。
我就是在妻子重病卧床,子女尚且幼小,既要请医求药,又要料理家务的情况下,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课题研究的。这里不再尽述。
其四,精益求精的精神。探索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理想的成果,此时若不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目标进一步迈进,精益求精,那么就不会半途而废,而会使脚下的教育科研之路,越走越宽广。
我从1958年开始,研究用卡片辅助字词教学。在帮助学生认知理解字词和巩固记忆字词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此我并没有满足,而是想怎样使卡片在字词以外的其他方面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经过不断地研究探索,改进提高,我终于创造了一套以卡片辅助语文教学的“卡片辅助教学法”。“卡片辅助教学法”已经作为词条,收入了《语文教学词典》。
上述介绍了四种探索精神,如能具有这几种精神,则探索的成功,指日可待。
(二)要有探索的目标
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目标,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对于探索者来说,目标就是探索的指南,目标就是必须达到的业务标准或学术标准。
目标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就语文教师而言,可以是表示业务水平或学术水平的具有层级性质的称谓。如高级别的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育家等。近期目标,可以用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来表示。完成了一个课题的研究,再探索下一个学术水平更高的课题。使课题研究的学术标准逐步提高,从而一步步接近长远目标的要求,最后达到长远目标。
我就是这样做的。从1978年起,在初中,三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探索一个课题,共进行了六个周期的教学改革实验。六个周期探索的课题如下:
第一周期,1978年秋至1981年夏。课题: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读写听说能力。
第二周期,1981年秋至1984年夏。课题:教会学生学习。
第三周期,1984年秋至1987年夏。课题: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子课题一:放开学生手脚,变苦学为乐学。
子课题二:兴利除弊,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周期,1987年秋至1990年夏。课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五周期,1990年秋至1993年夏。课题:语文教学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
第六周期,1993年秋至1996年夏。课题:更新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
子课题一:以教材为手段,培养语文能力。
子课题二:注重过程,在过程中指导学生。
子课题三:怎样搞好教学设计。
经过18年教学改革的实验,经过这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的探索,经过几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刻苦钻研,我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是基本达到了。与此同时,在我的思想意识中,确立了一个个教学观点,而且互相关联。在这里我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把它们表述出来,和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这就是:
语文教学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要做到:凭借教材,教读教写;重过程,发展思维;传授方法,揭示规律;放开学生手脚,培养学习能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三)要有探索的方法
语文教师进行研究探索最大的优势,就是身边有学生。有了新的想法,马上就可到课堂付诸实践,其成败优劣即刻就可获得反馈。修改后随即又可再实践,实践后还可即时再次修改,方便之极。
有了这个优势,就要在探索的方法中,充分发挥这个实践优势的作用。可以做到理论假设和付诸实践无缝连接,可以增加实践的比例和频率。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途径。当探索的课题,其他方面的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探索成功与否,方法就是决定因素。所以,选择探索的方法,绝不可小视,一定要选择科学的、牢靠的、可行的好方法。
我研究探索的方法和不少人是一致的,是一种程序性的办法。简介如下:
第一个步骤:提出课题。
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不是轻易而为,而是审慎之举。提出的课题,语文教学是否需要,对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有无针对性,其实用性如何,其可行性怎样,这些都要经过认真、仔细的考虑。
例如,我1984年提出了“放开学生的手脚”这个研究课题,就是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而提出的。我问学生为什么上课不发言。一个学生说:怕说错了,错了多难看啊!另一个学生说:怕说错了挨老师的批评。又一个学生说:您讲到一个地方的时候,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可是想到您说过,老师讲课当中不要问问题,要等老师讲到一个段落时再问,所以我就没问。我说:我讲完一段后,你怎么也没问呢?那学生说:想问什么,我早忘了。等等。
学生的话,我深受启发。它使我认识到: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不能让他们怕这怕那,就不能有一些条条框框束缚他们,而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于是,我就提出了“放开学生的手脚”这个课题。
第二个步骤:论证课题。
对于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来说,一个课题的确立,必须严肃认真。因此,对于这个课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性如何,实用不实用,是否便于运用等,都要做认真负责的论证。论证可以自己进行,若是申请某个级别的课题,一般是有关单位组织论证。
例如,1993年我提出了“以教材为手段,培养语文能力”这个课题。“以教材为手段”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能不能成立?我自己也没底。必须论证。经多方查证和走访,我找到了可靠的根据。新中国第一套语文课本的主编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凭借,就是依靠。凭,就是倚靠,倚仗。借,就是利用、依靠。意思是要依靠课本、利用课本来进行语文教学。这是课本主编说的话,说的是编这套课本的意图。所以使用课本的人,必须遵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一直沿用这种文选式语文课本,所以叶老的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950年出版新中国第一套语文课本时,当时的国家出版总署在课本首页刊出的《编辑大意》中说:“语文课本的作用,在使学生阅读各种文章的范例。”这是权威机关的权威发布,当然要确信无疑。
把这两个意思合在一起就是:要凭借语文课本中的范例进行语文教学。既然如此,“以教材为手段”这个说法成立,这个课题便可以开题研究了。
第三个步骤:制订计划。
制订教学研究的计划,主要是采取哪些方法措施,以及采取各项方法措施的步骤。再有就是要准备哪些参考资料,要准备或制作哪些教具,等等。
例如:1993年秋,我提出了“以教材为手段,培养语文能力”这个课题。怎样才能体现教材是手段,怎样去培养语文的哪些方面的能力呢?于是我制订了探索的计划。下面是这个计划的要点:
1.要善于发现并且抓住课文中既具有典范性又符合学生程度的字词句篇,以此为例,教懂教会学生。
2.那些叙写非语文学科内容的课文,只是教学生读懂课文即可,要教会学生学习本文中适合他们学习程度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方法。对文中专业性很强的内容,读懂大意即可,无需深入解读。
3.要交给学生如下知识:
①以课文为例,学习词语,积累词汇。
②以课文为例,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
③以课文为例,学习各种语文基础知识。
④以课文为例,训练阅读能力。
⑤以课文为例,学习写作方法。
⑥以课文为例,训练思维能力。
第四个步骤:教学实践。
到了教学实践阶段,就要根据计划一丝不苟地去做。但是遇到具体问题也可适当变通。而这一变通,往往会使该探索得以充实和发展。
例如,1993年,我提出了“搞好教学设计”这一课题。于是在教《中国石拱桥》之时,就设计让学生添加标题的阅读方法,即:“_______ 的中国石拱桥”。结果,到了课堂上,学生很顺利地就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填出了“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中国石拱桥”。效果很理想。
但是,并不是哪篇课文都可以使用添加标题阅读法的。我一篇一篇课文的研究,终于又找到了几种借助标题启发学生的阅读方法。现举几例:
修改标题:如《从我的叔叔于勒说起》
另拟标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另拟为《五颜六色的鲜花》
加副标题:《一个_______ 的皇帝》
实践证明,在实践阶段活动中获得的灵感其灵性极强,可创造出很好的教学方法来。
第五个步骤:反思修订。
反思就是认真地往回想。想想有何成败,有何得失,有何优劣;想想有什么可喜的经验,有什么必须记取的教训;想想有什么精彩的课例,或原件、或复制,把它们收藏起来;想想下步怎样改进提高。
例如,1993年研究的课题是“优化课堂教学”。施行中有一个具体方法叫做“创造性简要复述”。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能够去粗取精把握重点,训练学生的提要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用创造性复述(如以文中某个人物的身份和口吻复述)的方式,既是为了增加一些难度,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
可是学生多次复述就是做不到简要,老师变换方式方法多次指导仍无济于事。在此次反思的过程中,我改变思考角度,变换思考方向,多次想方设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又简单又实用又有效的教学方法。
复述前我对学生说:大家再认真读一遍课文,然后复述。有三个要求:第一,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给朋友学说此事;第二,课文中的人物不能少,课文中的情节不能少也不能改;第三,不能超过一分钟,必须讲完。
这样做的结果,效果良好。
第六个步骤:检测总结。
通过严格的检测和认真的总结,已经明其成败,晓其正误,析其所以,进而扶正纠偏,以利再战。就这样,修订,实践,再修订,再实践,几经往复,步步提升,则探索可成。
以上介绍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四个基本条件。这四个基本条件,若能完完全全地具备,扎扎实实地践行,则做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梦想,定然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