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所著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以纯真朴实的笔调,回忆了童年时期与骆驼队有关的几个生活片段,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依依留恋和深深怀念。正是因为本文在思想情感、内容选择和表达方式上都堪称经典,因此被作为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童年"主题的精读课文之一。
本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习作表达能力和训练学生的言语智能,对于本文的教学,我按以下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组块一: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及情感基调
首先感知题目。具体以"本文的题目与平时见到的文章题目有何不同"和"读了题目,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两个问题引导。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读、悟、议,初步感知到题目以三个表面看似无关但足以激发读者无限遐想而使它们发生关系的词语构成的特点,并朦胧产生"冬日的暖阳下,一个孩童目视着行走在浩瀚的原野上的骆驼队"的诗意画面。
其次感知全文。在学生初读课文中协助学生解决字词读音上的疑难,在初读后的交流中围绕"用几句话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得到"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时期与骆驼有关的几件事情"的共识。有了以上的感知基础,加之文中有"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这种直抒胸臆的句子,课文的情感基调不言自明——表达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怀念之情。
组块二:细品片段,体味淡远情意和清晰条理
毫无疑问,回忆童年生活中与骆驼有关的四个片段是本文的主体,在质朴的类似于白描式的语言中蕴含淡淡的、悠远深长的怀念童年的情感是本文语言上的特色,四个生活片段乍看关联度不高细品则环环相扣是本文材料安排上的精妙之处,使条理异常清晰。
基于以上认识,在本组块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概括作者写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段。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以下认识:细观骆驼咀嚼样,想象骆驼系铃铛,想帮骆驼剪皮毛,痴问骆驼去哪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概括出来的四个短语字数相同,结构整齐,我认为这正是对学生进行言语智能训练的具体表现之一,因为要让学生把通过阅读获得的认识从大白话式的松散的语言上升到有一定概括性的凝练的语言,必然要经历复杂的言语思维过程。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不仅仅只关注学生读懂了什么,更应该关注他们把读懂的东西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其次,抓住每个片段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读、议、品,理解内容的生动形象,体会作者童年时期对骆驼的喜欢,为后面感悟、总结写法做好扎实的铺垫工作。我之所以给前面的说法加下划线,就是想引起各位语文教师的注意,也许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当然,学习写法(表达方法)只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之一。
再次,在读懂以上四个片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着眼于四个片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认识由"都与骆驼有关"到"都反映出作者对骆驼的喜爱",再到"作者对骆驼的喜爱之情逐步加深",最后到"它们是按照季节变换(冬季、冬春之交、夏季)的顺序排列的"。有了以上的认识基础,学生对本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回归现在及总结作用也一判即明,理解起来非常容易。显然,在这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对本文"内容表面看起来较散,实际表达的情感是一贯的、层层递进的"有了具体的、深刻的感知,对本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也有了心悦诚服的认同。
组块三:总结写法,提炼写作常识兼训言语智能
首先说明的是,这里所讲的"写作常识"指的是与本文文体相同或相似的叙事散文的基本写法。本组课文学完之后,学生最有价值的习作练习必然是写自己的童年,而写法上,本文及随后的《祖父的园子》是我认为最好的、学生最该学习也能学会的典范。
在本组块的教学中,我抓的重点主要有:1、以问题"本文在写法上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为纲,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再读文,再思考,再总结,再交流;2、交流中紧抓总结出的写法的具体体现,强化学生的认同感;3、写法的表述力求内容具体、表达准确、形式美观、音韵和谐。
特别让我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首先谈到的细节描写生动的写法,我按照他们的表述,总结成"描写生动形象明",学生在接下来的其他写法的总结中,都能有意识地去凝练语言,且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到了总结本文写法的这样四句话:"题目别致诗意浓,描写生动形象明。形散神聚条理清,语言质朴表深情。"这简直就是一首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七言诗!
统观本文的教学,将理解内容、体味情感与学习写法融合在一起进行,前者为后者服务,后者促进前者,这是主要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原则。也许这不是本文最好的教法和学法,但我认为至少是一次有益的对学生进行言语智能训练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