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教师资格证小学数学面试真题30篇

2023-07-31 浏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 月 9 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数学《2 的倍数的特征》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电影院入口分为“单号入口”和“双号入口”,提问:座位号是多少的同学应该从双号入口进?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结合导入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电影票的单号和双号有哪些? 可预设学生发现座位号为 2,4,6,8,10 等都是双号。

追问:判断双号的依据是什么?

可设置学生同桌交流活动,通过计算 2 的 1 倍、2 倍…等,通过算式 2=1×2,4=2×2, 6=3×2,8=4×2,10=5×2,……,判断出 2,4,6,8,10 等都是双号。

追问:这些都是 2 的倍数,那 2 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设置 5 分钟学生小组活动,请学生在百数表内圈出 2 的倍数,观察、总结 2 的倍数的特征。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 顺势给出偶数、奇数的概念,自然数中,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 2 的倍 数的数叫做奇数。并请学生注意奇的读音(jī)。

追问:0 是奇数还是偶数?

引导学生发现 0 的个位也是 0,且 2×0=0,符合 2 的倍数的特征,所以 0 也是偶数。

(三)课堂练习

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33 98 355 988 0 123

3678 8089 1000 655 5656 881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同学之间相互写几个数,请对方判断是否为 2 的倍数,并说明原因。

【板书设计】

2 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 练习:

自然数中,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 也是偶数),

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答辩题目解析】

1.你对本节课的教学有哪些思考?

【参考答案】

综合教材内容和我对学生情况的把握,我认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如下目的。 首先从知识角度看,学生在学习因数与倍数后开始探究 2 的倍数特征,进而探究 5、3 的倍数特征,感受数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认识质数、合数等,为后续的数与代数的运算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从教法学法上看,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因此从电影院的单双号这一生活场景出发,引导学生初步判断单双号,通过设置学生的同桌交流活动和小组讨论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力求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提升数学思维。

2.谈一谈你教学中加入百数表的教学意义。

【参考答案】

教材呈现了从电影院入口的单双号场景过渡到通过计算 2 的倍数判断单双号,进而给出奇偶数的概念。 考虑到学生仅仅验证 2 到 10 这些数字,就得到 2 的倍数特征这一结论的跨度较大,且不宜拓展。因此我设计教学时,先验证 2 到 10 这些数字是否是双号,进而加入百数表环节,请学生在百数表内圈出 2 的倍数,观察、总结 2 的倍数的特征,加深对 2 的倍数的特征的感受,深入体会探究倍数特征的过程,为后续研究 5、3 的倍数特征做铺垫。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提问: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预设学生得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追问: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10,那么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出示边长为分别 1 分米、1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请学生观察后提问:能否通过数据说明这两个正方形纸片之间关系?

设置学生小组活动,借助直尺、方格纸、边长为 1 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和多个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等学具,进行观察、比较。

可预设学生首先明确:正方形边长 1 分米,面积是 1 平方分米;边长 1 厘米,面积是 1 平方厘米。

进而得出:

(1)可用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去铺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需要铺满 10 行 10 列,则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2)借助方格纸,发现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占了 1 个方格,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占了 100 个方格,则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组织学生体会不同的比较方法后,师生共同总结: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提问:1 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出示 1 平方米的方格纸学具,并提示学生一个方格表示 1 平方分米,请学生观察后认真思考,并按照刚刚的探索方法进行尝试。

结合学生作答,师生共同总结: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结合两次探究,师生共同总结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

(三)课堂练习

出示正方形交通标志牌,计算标志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对比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回顾本节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课后作业:测量自己的书桌的长与宽,计算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刚才的授课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我根据题本内容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进一步理解常见的面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在教学中,我从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学习,介绍了常见的 3 个面积单位,经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本节课的结论,并布置了相应的练习环节加以巩固理解,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客观上由于准备时间不足,备课有些仓促,如有不足请考官批评指正。

2.常见的面积单位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按照从小到大划分,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也称平方公里。

从换算关系看,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 公顷=10000平方米,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000000 平方米。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会有公亩、亩、垧等较大的面积单位。1 公亩=100 平方米,

1 亩=667 平方米,1 垧=1 公顷=10000 平方米。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水坝的梯形横截面图,创设相关情境(比如给水坝截面涂特殊材料), 引导学生分析出需要求梯形的面积大小。引入课题。

(二)讲解新知

请学生类比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思考:梯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图形面积的经验可得出:可以先把梯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再比较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同桌两人一组,拿出梯形卡片学具,动手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三)课堂练习

梯形水坝横截面,上底 20 米,下底 80 米,高 40 米。求堤坝横截面的面积。

(四)小结作业

提问: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回家找一个梯形面,借助直尺测量,计算出面积;总结已学过图形的面积公式与推导方法。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目前为止学生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如何得到的?

【参考答案】

学生已学过以下图形的面积公式:

首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这两个公式是通过用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填充长方形和正方形,从而发现面积与长、宽、边长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是将平行四边形沿任意一条高剪开,拼成长方形,对比发现转化前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公式; 然后,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是将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与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面积之间的二倍关系; 最后是今天学习的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一种方法是和探究三角形面积时一样,将两个同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另一种方法是用平行于上下底的直线将梯形分割成两个高相等的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区别在于前一种方法用了两个原梯形,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原梯形面积的二倍;后一种方法只用了一个原梯形,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是原梯形的面积。

2.为什么这样设计你的板书?

【参考答案】

我的板书设计大体上采用列表式。最上方为本节课标题,中间用表格呈现探究过程,表格右边两列分别是学生想到的两种转化方法,通过对比找出转化前后的关系,将转化前后相等的量呈现在图示下方的同一行,而第一列的三个量存在乘积关系(第一行乘第二行等于第三行),则后两列存在相同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方便得到梯形的面积公式,呈现在板书的最下方。整个板书整洁明了、重点突出,而且能帮助更好地进行对比,也能更好地理解新知加深记忆。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2020 下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 月 9 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面积知识,并提问数学课本面积的大小。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容易想得到可以用数方格的形式进行表示。 让学生利用方格纸进行表示,并分享表示结果。(6 个格子、24 个格子等) 结合不同结果,教师追问原因,明确因为格子大小的不同。 教师讲解实际是计量的单位大小不同,引出课题——《面积单位》。

(二)讲解新知

1.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针对比较课本大小的方法,教师提问若只知道数格子的结果,能否进行比较。 预设部分学生根据数格子的结果各有不同能够想到只比较数量不能进行比较; 部分学生想到比较格子的大小,进而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格子的方法简单比较物品面积的大小。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分享思考结果,得到需要规定好格子的大小。

教师讲解:确定格子的大小,实质是统一了计量单位。

3.感知大小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卡片、报纸等物品裁剪、拼接出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正方形,并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感受它们的实际大小。

学生展示制作结果,并分享对比结果:1 平方厘米大约是大拇指指甲的大小、1平面米大约能站 12 名学生。

学生活动: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橡皮一面、数学课本封面、黑板面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

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 50_________。

(2)练习本的面积约 2_________。

(3)一张有邮票的面积约 6__________。

(4)单人床的面积约 2_________。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课后作业:利用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生活物品的面积大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要学习面积单位?

【参考答案】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长度、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单元知识展开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突变和飞跃。教材的编写,一方面是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主动探索建立面积的表象,熟练应用面积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为本单元后面的面积计算作充分的知识铺垫。

2.你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展开教学的?

【参考答案】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知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为了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利用数方格的形式表示数学课本的大小,之后让学生分享各自数数的结果,发现大家表示的各不相同,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在学生认识常用面积单位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不同面积单位的 实际大小,经历测量、观察、对比的过程,增加对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感知常用面积单位的大小。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性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带领学生画一个三角形,说明其特点:三条线段首尾相连。思考三角形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呈现学具四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8cm、4cm、5cm、2cm。组织学生任选三根小木棒去拼三角形。

学生汇报分享。教师呈现,并强调拼成三角形的方法:首尾相连。

可能得到:(1)拼成三角形,分别为:8cm、4cm、5cm,4cm、5cm、2cm。

(2)拼不成三角形:8cm、5cm、2cm,8cm、4cm、2cm。

组织全班利用 8cm、5cm、2cm 三根小木棒摆一摆,说明为什么不能拼成三角形。

教师演示讲解:三根小棒不能收尾相连;5cm+2cm<8cm,不能拼成。

组织学生从围成的三角形中任选两根木棒,将它们的和与第三根长度比较。并说说发现的结论。

猜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请学生在练习纸上任意画三角形,并测量长度验证猜想。

教师总结强调: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课堂练习

三根小木棒分别为:8cm、3cm、5cm,能否拼成三角形,为什么?

(四)小结作业

提问: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判断课后练习给定的几组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学习的三角形性质是什么?三角形的性质还有哪些?介绍 5 条即可。

【参考答案】

本节课学习三角形的性质是关于边的,内容是: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而三角形的性质有很多,具体如下:

1.三角形关于边的性质除本节课的以外,还有: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关于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3.关于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重合, 即三线合一。

4.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三角形的性质还有很多,在初中阶段会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2.导入中你采用了复习的方式,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性质的探究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利用小木棒去拼三角形,也就是说学生需要会拼三角形。但是,学生之前只学习了什么是三角形,并没有掌握拼的方法。而拼的方法是需要借助三角形的特点的。

所以,我先采用复习的方式,让学生画三角形并说明它的特点,从而强调:首尾相连。这就为后面性质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方便学生的探究,降低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兴趣。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向学生抛出问题:圆锥的体积如何计算?引发学生思考。引出课题——《圆锥的体积》。

(三)课堂练习

出示例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3cm,高为 10cm,求圆锥的体积。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

作业:练习题第 2 题。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本节课你是如何进行导入的,这样导入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堂课我采用的导入方式是复习导入,在课堂一开始先带领学生回顾圆柱的体积,请学生思考圆锥的体积该如何计算,由此引出课题《圆锥的体积》。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进行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本节课的内容是完全依托圆柱的体积展开的,学生需要类比圆柱的体积得出圆锥的体积,因此在课堂一开始复习圆柱的体积,能为后面的学习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掌握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对这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转化化归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在面对未知事物时,能够想到将其转化为已知事物,进而解决问题。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2020 下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 月 10 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选取恰当的质量单位填空小游戏,如:一只小兔大约重 3( );一袋苹果约重 5( );一只蜂鸟重 10( )。

顺势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质量单位——千克与克。

提问:一头蓝鲸重 165( ),应选哪个质量单位?引出课题《吨的认识》。

(二)讲解新知

活动一:认识吨(t)。

教师明确: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屏幕展现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关注图中的质量信息。预设学生得到集装箱的质量为 2 吨,一节火车的质量为 60 吨。

解决导入问题,一头蓝鲸重 165 吨。

可设置学生同桌交流活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较重的物体,可以用吨作单位。

例如大象、轮船、大卡车等。

活动二:间接感受 1 吨有多重。

提问:1 吨有多重?

首先屏幕展示图片,每袋大米重 100 千克,请学生计算 10 袋大米重多少?顺势给出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1 吨=1000 千克。

可设置学生小组活动,先测量组内学生体重,互相背一背,先感受 1 个同学的体重,再算一算、估一估,多少个这样体重的同学重 1 吨,充分想象,形成间接经验。

(三)课堂练习

填上具体数量。

1 头奶牛重 500 千克,( )头奶牛重 1 吨;1 桶食用油 5 千克,( )桶食用油重 1 吨。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总结吨的概念及符号表示,回顾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作业:搜集古代人民测量质量的小故事,并找一找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吨作质量单位。下节课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参考答案】

学生在小学阶段,会接触一些基本的质量单位如:克与千克、吨,也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如市斤、两。根据学生理解的难易与生活经验的客观情况,学生会先了解克与千克及其换算关系,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了解 1 克、1 千克大约有多重,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吨”。由于“吨”这样一个质量单位过大,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间接感受、明确 1 吨有多重,方便应用多种质量单位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估算与应用。 学生了解的市斤、两等质量单位也作为一个必要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客观事物。

2.在设置学生感受 1 吨有多重的教学活动时,你有哪些思考?

【参考答案】

学生感受 1 吨有多重这个教学设计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仅让学生知道概念并不是完整的教学,还需要让学生具体的感知 1 吨有多重,但是 1 吨质量又过于大,因此我设计了一些小活动,让学生在形成间接经验的同时,又可以熟悉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首先给出图片展示每袋大米重 100 千克,请学生计算 10 袋大米重多少,由此讲明 1 吨=1000 千克;然后设置一个小活动,即背一背同学,感受一下,再估一估、 动笔算一算,多少个这样体重的同学重 1 吨,充分想象,形成间接经验。 也考虑过用一些历史典故文学形象等,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金箍棒,古人用的兵器等,限于时间关系,并没有采用,但以后教学时可以考虑加入。 以上是我的思考,请考官指导。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画法。

创设王明同学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获奖的故事,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近几年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队伍数量的统计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并读取表格信息,用条形统计图进行表示,找学生代表展 示制图结果并说一说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清晰地看出每年参赛的队伍数量及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数量变化这一特点更加明显地表示出来?

引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讲解新知

教师出示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折线统计图,并讲解像这样由点、线连接的统计图称为折线统计图。

小组活动:前后四人一组,5 分钟时间,观察折线统计图,思考——从折线统计图中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如何画折线统计图,并对比条形统计图,思考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小组代表汇报分享讨论结果。预设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读取相关信息(每年参赛队伍数值,每年较上一年是上升还是下降,整体是上升还是下降)。了解折线统计图是先将每年的数值描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

教师补充:通过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上升、下降的变换,还能根据两点间连线的倾斜程度,看出变化的快慢。

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得到: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数据思考未来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预测 2013 年参赛队伍的大致数量,并说明原因;同时根据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谈谈感想。

(三)课堂练习

大屏幕出示陈东 0-10 岁身高的数据,组织学生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特点。

作业:统计近一个月每天的最高温度,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向同学介绍近期温度的变化。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小学阶段学习的统计图。

【参考答案】

小学阶段主要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学生第一个基础的统计图类型,它主要的优点就是图中呈现数据较为清晰,能在图中看出每组数据的数量;折线统计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基础上,用描点连线的方式确定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数据的多少,还能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百分比后学习的统计图,能够直接看出单个数据与总数据的一个百分比关系。

2.你认为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后进行的学习,它帮助学生掌握事物变化快慢以及趋势。通过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绘制统计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制图绘图的动手能力。同时折线统计图本身也是统计与概率中的较为基础的部分,通过这节课,帮助学生走进统计概率模块,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给圆柱形物体贴装饰彩纸的情境,提问需要多大面积的彩纸。

带领学生分析,彩纸需要覆盖圆柱外表的所有面。

教师提出圆柱的表面积,说明本节课探究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1.圆柱表面积的组成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把课前准备的圆柱展开。观察展开图,思考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 根据已有知识,学生容易得到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2.圆柱的表面积

教师请学生说明各部分的面积如何计算。

学生根据展开图能够确定底面圆的半径进而计算两个底面的面积,但是侧面积不能直接得到。

教师组织学生继续观察展开图,可以动手合上再打开帮助观察,找出展开前后图形的联系。

学生已经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侧面积即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通过合上又展开的过程容易发现侧面的长是底面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通过等量代换得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圆柱的高。

师生共同总结: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周长×圆柱的高+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课堂练习

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贴着标纸,圆柱底面半径是 5cm,高是 20cm,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

注意带领学生分析明确题目要求的是圆柱的侧面积。

(四)小结作业

小结:提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作业:找身边的圆柱物体,测量必要数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本节课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根据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了解了圆柱的展开图。之前也学习过求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所以对于表面积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怎么找到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我把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首先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然后再按部分去看,对于底面的面积,学生不难看出是求一个圆的面积,重点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再次组织学生观察圆柱的展开图,找找底面和侧面的联系,得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圆柱的高,这样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周长×圆柱的高+两个底面的面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 知道什么条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己找到结果。

2.说一说目前为止小学阶段学过的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

小学阶段学习过的立体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

正方体的表面积=6×棱长×棱长;

长方体的表面积=2×长×宽+2×长×高+2×宽×高;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周长×圆柱的高+2×底面的面积。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2020 下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 月 10 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数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组代表分享,教师引导完善试商方法:

第一,确定商是几位数,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的前两位;

第二,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试商。

【答辩题目解析】

1.就试商的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试商过程使得整个计算步骤增加,而且有时候需要调商,可能需要尝试几次才可能成功,考验学生的耐心。其次试商后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也容易出现错误,需要学生掌握算理才能方便计算。 试商首先要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的时候要看前三位。其次针对本节课接触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比如 154÷22,可以把 22 四 舍成为 20 进行试商;而 120÷18 可以把 18 五入成 20 来进行试商;这些都可以一步 试出来,但有些不能一次成功,比如 185÷37,将 37 看作 40 进行试商,初商 4, 太小了,再改成商 5,因此试商如果采用四舍的话,初商会容易偏大,要调小; 五入的话容易偏小,要调大,最后进行验算,检验结果。

2.本节课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本节课主要讲授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非整十数)的算理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小学数学整数除法的关键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教学重点是讲授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非整十数)的笔算算理。通过试商的方法先进行估算,进而求出准确结果,其中试商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除法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而且这部分 知识为之后的计算也奠定了基础。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体育课上六(1)班学生自由活动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找出图中进行不同活动的人数,并计算各项运动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填入表格。

提问:可否用统计图来表示表格中的百分比呢?

预设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中加入百分比的标注,教师明确这样来表示不能直观看出各部分占比间的相对大小,能否用一种特定的统计图来表示各部分占比呢?

引出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讲解新知

1.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信息不全的扇形统计图,并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善信息,并讲解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扇形统计图。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图中的圆形代表什么?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并思考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知识思考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圆形代表整体,可看作单位 1;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可以直观看出每部分的占比,每个扇形的大小与其百分比的大小有关。

2.深化认知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扇形统计图,说一说还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得到什么数学信息。教师进行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讨论结束找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预设:占比最高的项目是兵乓球;喜欢乒乓球和足球运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 喜欢足球运动的比喜欢跳绳运动的多 7.5%等等。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如下。每天喝一袋 250g 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作业:思考总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征,分析三种统计图的优缺点;完成课后练习 1、2 题。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扇形统计图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认识到扇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整个圆表示总体,圆内各个扇形表示各部分,并且扇形的大小能够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的占比多少。

本节课不要求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因此整节课堂都在一些实际情境中让学生看图、识图、读图,旨在认识扇形统计图、发现其特点并从中读取信息,同时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应用价值。

2.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体现各组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折线统计图能清晰地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统计数据的增减变化;

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易比较部分相对于整体的大小。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

一、考题回顾

注:图片节选自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83 页

3 页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大屏幕展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图片——蝴蝶、天坛、飞机等。 让学生观察图片,初步感受图片的特点(物体的两边完全相同、物体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

教师引出在图片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引出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讲解新知

根据发现的特征,教师组织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学习中见到的具有上述特征的图形,自己简单画一下。

学生展示分享讨论结果(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圆等),教师汇总并鼓励学生的想象力。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各自画的图形、及教材给出的图形,利用教具剪一剪、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物体的两边是不是能够完全重合。

学生分享对比结果。

教师讲解: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强调:轴对称图形是能够在中间找到一条线,图形沿着这条线折叠,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叠。

学生活动:利用教具制作轴对称图形,并分享制作方法。

(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作业:回家与父母分享本节课学习内容,并找一找家里有哪些轴对称物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这样设置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课堂练习的设置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对知识有更好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让教师通过学生练习的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及时给予指导。

课堂练习我设置了两个题目,第一题展示学生熟悉的英文字母,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字母中哪些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此题目是对本节课知识的直接练习。第二题让同桌合作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应用意识。

2.说一说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参考答案】

在探究几何图形性质的过程中,轴对称性是比较基本的一项,并且通过轴对称的学习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探究发现更多的性质,所以轴对称的学习为后期探究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

此外,生活中也存在中很多轴对称的事物。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帮助学生建立对称美。

1、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题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内容:

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1/2种黄瓜,1/4种番茄。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可以先同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计算。

1/2+1/4=( )

答:一共占这块地的( )。

试一试:

计算下面各题,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5/6-1/3 1-4/9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和教学情境;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让学生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答辩题目

1.你认为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有什么意义?

2.你要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小学数学《认识“身体尺”》

1.题目:认识“身体尺”

2.内容:

你的一拃、一步大约各是多少厘米?一庹大约比1米 多多少厘米?一脚(穿上鞋后)大约长多少厘来?先量一量,再填表。

一柞、一步、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非?大约有几步? 大约有几脚长?先量出1米,再用这些“身体尺”量一量。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教学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上“尺”的长短;

(4)通过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答辩题目

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看的?2.你的板书为什么这样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学校在开垦菜地时,准备将长方形试验田的2种黄瓜,4种番茄,请学生帮忙列式。计算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根据问题不难列出其式:1/2+1/4。

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特征,发现是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无法直接计算。

引出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讲解新知

结合导入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能直接计算的原因,可设置学生自主思考环节,结合学生回答指出: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小组活动,用纸折-折、再涂色看一看,认真思考、讨论异分母的分数的加法该如何利用已有知识解决。

结合学生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借助实物涂色的方法,将一张长方形卡纸平均分成4份,先涂色2份得到2,再涂色1份,最后观察卡纸的涂色情况。

或者先1/2和1/4通分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步骤,注意回答问题: 一共占这块地的3/4。

可设置学生自主探索活动,尝试计算并总结计算方法,并找学生上黑板板演计算过程。

教师结合学生计算过程进行讲解,并强调通分通常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及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形式。并提示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师生共同总结异分母分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计算,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作业

小节: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例1:1/2+1/4=2/4+1/4=3/4

例2:5/6-1/3=5/6-2/6=3/6=1/2

练习:1-4/9=9/9-4/9=5/9

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问题的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分数运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分数本身而言,与除法、小数、比都有关系,本节课的学习一来体现了知识前后间的关联性,二来为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变换思维,拓宽了他们的解题思路。

2.你要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参考答案】

首先分数的加减法本身就可以分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清晰很多。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从具体例子出发,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观察特征,发现与之前所学习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问题有所不同,再借助实物涂色的方法,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或者运用通分的方法,使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进而得出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8和9的组成》

1.题目:8和9的组成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掌握8和9的组成;

(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4)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通过哪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图片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2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单元回顾提问:近期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

总结学生回答,并带领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方法,即通过用几拃、几个铅笔盒长、几个数学书长分别尝试测量课桌长度,从而学习认识直尺及部分长度单位。

结合复习内容顺势引出课题——《认识“身体尺”》

(二)探索新知

回顾之前所遇到的“身体尺”,带领学生一起总结。

组织小组活动,先引导学生明确拃、步、庹、脚和所学厘米与米的大小关系,之后尝试测量:一拃、一步大约各多少厘米;一庹大约比1米多多少厘米;一脚(穿上鞋后)大约长多少厘米。测量后填写相应表格。教师明确,一拃、一步、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

(三)应用新知

类比之前所见的“尺”及其作用,组织学生小组活动:用适当的“身体尺”测量1米。

师生共同总结:1米大约有7拃、1米大约有2步、1米大约有5脚长。

(四)小结作业

课堂总结:回顾所学内容,明确各“身体尺”长度及和1米的关系。

课后作业:类比之前“尺”的作用,尝试用“身体尺”对之前所测量过的物体长度进行测量,尝试选用不同的“身体尺”并选取最合适的“身体尺”。

【板书设计】

认识“身体尺”

一拃、一步、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

1米约( )拃( )步( )脚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看的?

【参考答案】

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可以用“身体尺”度量长度,因为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度”及“测量长度”的概念,一开始在构建时也是通过用几拃、几个铅笔盒长、几个数学书长分别尝试测量课桌长度,从而学习认识直尺及厘米和米。而在这节课又要回到生活中,把学生从生活经验构建出的数学中“尺”,再一次转化为生活中的“尺”并赋予新的含义,所以我认为这一部分是学生可能产生困惑也是有所困难的地方。

2.你的板书为什么这样设计?

【参考答案】

我是这样设计我的板书的:

我在设计板书时关注到课堂的流程以及呈现方式,比如上面的表格我是逐步完善形成的,在和学生回顾了之前见过的“身体尺”时书写拃、步、庹、脚,再将其与厘米和米比较时写出第二行的单位,最后组织测量时完整补全。下面的填空部分我也是设计为整体呈现的形式,在这里也渗透了各个“身体尺”之间的关系,为后续选择合适的“身体尺”进行测量作了铺垫。

小学数学1-5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主题图片:老奶奶喂鸡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各种物品及小动物的数量,进行比较,提问:哪种小动物或物品的数量最多,哪一种又最少?引入本课《1-5的认识》。

(二)讲解新知

活动一:结合导入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共同得出:小狗的数量最少,南瓜的数量最多。提问:是否可以用其它方式表示小狗的数量?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预设学生可以得到用1根小木棍、1根手指都可以表示。

讲解:小狗的数量我们把它读作1,并板书。

继续结合小木棍认识2-5,引导学生用木棍对应数字进行拼摆。

提问: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1-5来表示?

活动二:结合算珠和点子图,认识1-5的数序。

教师用算珠逐步从1个增加到5个,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并用点子图表示。引导学生思考、理解,1-5中每个数字都有其位置,1-5是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活动三:讲解1-5的书写方法。

教师将1-5正确书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1像粉笔、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数字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布置学生活动:按照起笔顺序,描红写数字。

(三)课堂练习

找出身体上藏着的数字1-5,数一数、写一写。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数字1-5的读、写法。

课后作业:数一数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并且写出其数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帮助学生形象理解1到5?

 【参考答案】

对于小学生对于数字的学习,最开始我们可以采用身边的物品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体会1到5的数量关系,其次利用口诀“1像粉笔、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帮助学生进行形象记忆,接着带领学生写一写1-5,教师书写后,请学生按照起笔顺序进行描红,最后通过生活中的小例子让学生写出对应数字,学以致用,从而理解1-5的认识。

2.根据你的体会,说说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从新课标的角度来说,在一堂课中,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讲解,那么课堂既没有符合新课标“体现学生自主合作研究”的要求,又会使整堂课比较枯燥。而实施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清楚的感知知识,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对知识的有效把握。并且在教学中,小组讨论是较方便实施的,简单容易操作,只要教师注意目的性和引导性,就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小学数学 吨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选取恰当的质量单位进行填空的小游戏,如: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袋苹果约重2( );一只蜂鸟约重10( )…… 顺势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质量单位:千克与克。提问:一头蓝鲸重165( ),应选哪个质量单位? 引出课题《吨的认识》。

(二)讲解新知

活动一:认识吨(t)。

屏幕展现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关注图中的质量信息。预设学生得到集装箱的质量为2吨,一节火车的质量为60吨,顺势讲解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解决导入问题,一头蓝鲸重165吨。

讲解中注意引导学生对“数”与“量”的思考。

可设置学生同桌交流活动,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较重的物体可以用吨作单位。例如大象、轮船、汽车等。

活动二:间接感受1吨有多重。

提问:1吨有多重?

首先屏幕展示图片,每袋大米重100千克,请学生计算10袋大米重多少?顺势给出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

接着设置学生小组活动,先测量组内学生体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再估一估、动笔算一算,多少个这样体重的同学重1吨,充分想象,形成间接经验。

(三)课堂练习

填上具体数量。

1头奶牛重500千克,( )头奶牛重1吨;1桶食用油重5千克,( )桶食用油重1吨。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总结吨的概念及符号表示,回顾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作业:搜集古代人民测量质量的小故事,并找出哪些可以用吨作质量单位,第二天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谈谈如何讲解“吨”这一概念。

 【参考答案】

首先我会在导入部分设置选词填空的小游戏,让学生应用已学的克与千克明确事物的质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蜂鸟重10克,小兔重3千克。但是蓝鲸作为最重的哺乳动物,质量是165又该补上哪个质量单位,引发学生对数与量的思考。紧接着给出生活中的实例,集装箱、一节火车这些较重或大宗物品等其质量都是用新的质量单位“吨”来描述,进而讲解“吨”的概念,当然仅仅是讲解概念,并不是完整的教学,我还会设置多种活动帮助学生间接感受1吨有多重,从理论到实践,充分让学生理解、体会“吨”的概念。

2.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参考答案】

学生在小学阶段,会接触一些基本的质量单位如:克与千克、吨,也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如:市斤、两,根据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与生活经验的客观情况,学生会先了解克与千克及其换算关系,会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吨”。由于“吨”这样一个质量单位过大,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间接感受、明确1吨有多重,方便应用多种质量单位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估算与应用。

学生了解的市斤、两等质量单位也作为一个必要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客观事物。

小学数学 认识钟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问题:大家上学几时起床?你能说出小红几时起床吗?

引出课题——《认识钟表》。

(二)讲解新知

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提问:大家是怎么发现小红7时起床的?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钟表动态图,明确时针(较短,走得慢)、分针(较长,走得快),并配合7时 认识电子表。

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做钟表模型,教师分别展示8时、3时、6时的表盘,提问学生是几时,如何表示。

师生共同总结可用汉字表示为8时、3时、6时,也可以用电子表盘表示为8:00、3:00、6:00。

教师明确: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即电子表中“:”后为“00”,“:”前是几,就是几时。

(三)课堂练习

练习:“小明的一天”

(1)仿照电子表盘的形式写出各图中的时间。

(2)小明几时吃午饭?钟面上怎么只有1根针?

(3)小明几时在看动画片?6时的钟面有什么特点?

(4)小明9时在做什么?为什么答案不一样?

(四)小结作业

课堂总结:怎么看钟面和电子表上的整时?

课后作业:(1)同桌间互相说出整时,在钟表模型上拨出。

(2)拨动钟表模型,思考一天的时间变化。

(3)搜集资料:古代如何确定时间。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认为是:构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时间,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时间有更清晰的认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处的。

2.为什么说认识钟表这一课对于目前阶段的学生来讲是困难的?

 【参考答案】

认识钟表对于成年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从数学知识的角度来讲这属于较为困难的一课,虽然这一课来源于生活,但是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一年级学生认知起来相对困难,还有就是钟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度量工具,表盘比较复杂,对于钟表和时间的认识课程也是安排了多个阶段逐渐讲解。故而在目前阶段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并且要在活动中认识钟表。

小学数学 《秒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分别带有新年倒计时、路口红灯等待时间、小红跳绳一分钟跳绳115个、小明9秒跑完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发现都是和很短的时间有关,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秒的认识》。

(二)讲解新知

讲解: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还要小的时间单位。

向学生展示钟表,请学生观察钟表的组成。学生结合已有认知,会认出时针、分针,观察到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还有一根最长最细、走的最快的针。顺势介绍,钟面上最长最细、走的最快的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可设置学生小组讨论活动,观察秒针走一圈时分针走了多少小格。结合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秒针走一圈是60小格,此时分针走1个小格,从而得到1分=60秒。并对学生的观察力给出鼓励性评价。

追问:在哪里听说过或是见到过秒? 结合学生回答,屏幕展示图片,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体育运动中常用秒表来记录时间。请学生说出屏幕上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根据学生回答,明确电子表的读法,06:55:57代表6时55分57秒。

设置学生小组讨论活动,感受1秒有多长。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可预设学生回答出眨一次眼睛就是1秒;钟表滴答一声就是1秒。对学生的多种发现给予肯定性评价。

讲解中注意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感受1秒有多长,明确1分=60秒。

(三)课堂练习

用15秒来试一试你可以深呼吸多少次?扔飞机多少次?可以从1写到几?

(四)小结作业

小结:回忆秒的概念及应用,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作业:与父母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观察生活中哪里还有秒的出现。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学生学习时、分、秒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时、分、秒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为常用的计时单位,时、分、秒的学习,将更大程度上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同时培养着学生的时间观念,帮助他们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同时本节课和常规的数学课程还有所不同,本节课和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数学的乐趣。通关观察秒针与分针的走动,帮助学生理解分秒互换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2.你为什么这样设计你的新授环节?

 【参考答案】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虽然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时、分、秒等相关知识,会看时钟,能说时间,但对于秒的具体名称或多或少存在些许的不了解,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学生解释秒,介绍秒针,然后通过观察秒针转动提出分秒换算的规律,初步帮学生建立一定的时间观念,接下来请同学们回忆生活中哪里用到秒,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最后带着学生感受一秒的时长,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秒,了解新知识。

小学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

(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通过画示意图帮助自己理解问题,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分数除法运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4)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说一说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2、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家里新买了一个冰箱。提出问题:冰箱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几何图形?如何知道它的体积?

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

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各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我们该如何研究它的大小的?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想到长方形是用一个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提出问题:类比长方形测量面积的方式,如何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预设1:可以将长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预设2:之前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直接测量长和宽,那长方体的体积能不能先测量再计算出体积呢?

教师组织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用体积为 1立方的小长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在交流中思考:如何摆放?长宽高分别是多少,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提问: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根据数据发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提问:体积和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

师生共同总结岀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V=abh

提问: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

预设: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棱长都相等。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a.a,并强调,a.a.a可以写作a3,一般写成:v=a3。

(三)课堂练习

完成书上例1,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

回家在爸妈的帮助下动手量一量,计算一下家里的冰箱,微波炉的体积是多少。

【答辩题目解析】

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如何探究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是如何求得长方形的面积的,类比长方形用小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长方体就可以用小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观察其中包含几个小正方体。接下来组织探究活动,学生根据手中拿到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观察研究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计算,还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就等于长×宽×高。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并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得到正方体体积公式。

2.在本节课中,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探究过程。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需要更多的资讯跟资料可以滴滴我。可以帮忙转发一下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