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在浏览各媒体网站时总是不断发现繁难怪异的小学数学题。据说是来自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也有的是来自于数学老师在某教辅资料上看到的题目,结果连自己都无法给出答案,只好发布到网络,求得帮助。题目的来源无从查考,也无法证明其真实性,但欲将网络刷爆的强度似乎将很多人的注意力聚焦到了这里。(也许这才是信息发布者的真实目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题
1、把300香蕉分给若干只大象,每只大象不超过10个,证明无论怎样分,至少有6只大象的香蕉同样多。
2、把61块糖放在若干个盒子中,每个盒子不超过5块糖。证明至少有5个盒子中的糖数目相同。
10×5+9×5+8×5+7×5+6×5+5×5+4×5+3×5+2×5+1×5=55×5=275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得出,每只大象可能得到香蕉的各种情况总和乘以5得到的数量为275,还差5个香蕉没有分完。这类问题属于鸽巢问题或抽屉原理题目类型,把得到相同香蕉的大象归类于一个抽屉里,按照香蕉的数量分得到10个抽屉:10个香蕉抽屉、9个香蕉抽屉……1个香蕉抽屉,若每个抽屉里有5只大象,10个抽屉共有275个香蕉,剩下的25个香蕉必然要分给另外的几只大象,从而进入10个香蕉的抽屉、或以下香蕉数量抽屉中,得到结论为真。
二题分析过程同理,此处从略。此类问题出现在人教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一课中。如果出现在小学四年级作业中,其挑战性可想而知。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曾经提出过“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要关注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准确把握这个区间,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或教学活动,才能够使儿童的学习能力得到加速发展。上面的学习任务已经严重背离了儿童建构知识的心理规律,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
为了遏制各类急功近利的比赛、荣誉和考试,遏制各类盘根错节的培训、辅导以及不为人知的利益链。教育部明确提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这是对目前发生在各类培训机构之间的种种不正常现象的一次严重警告。
教学中的揠苗助长行为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过早的渗透超范围知识让家长都觉得不知所措。教学的内容把握在老师的手里,学生的明天也受控在老师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步骤之中。教育是一个用良知驱动的事业,望教师们能够静下心来换位思考,还给孩子们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态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