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阅读和写作怎么训练?数学思维如何形成?科学家吴军这样说

2023-07-18 浏览:

近日,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硅谷投资人吴军的两本新书《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和《吴军数学通识讲义》在线上发布。吴军的分享干货满满,吸引了10万人线上观看。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直播截图

因电视剧《小舍得》的热播,很多人围绕“课外辅导班”,“鸡娃”等展开讨论。

吴军也回答了当下家长最关心的教育话题:课外辅导班要不要报?数学应该怎么学?阅读和写作应该如何训练?学生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何快速提高成绩?家长怎么对孩子进行通识教育?

吴军认为,数学和语文是两项受用终身的底层能力,也是下一代生存工具和生活艺术。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接受通识教育?

在吴军看来,通识教育一定是下一代的标配。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教育,只是掌握了单一的或过于专业化的技能。这样的技能教育接受得再多,可能也只是从一种工匠变成几种工匠。

即使是做同一件事情,精英水准和普通执行层面水准的差距也可能是几个数量级的。要达到精英水准,就需要提高综合素质,而非获得一个个单一的技能。而提高综合素质这件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受通识教育。

“唯一能够做的办法就是掌握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现在恰恰是所有人都在刷题的时候,进行一些通识教育,这些是最缺失的。”吴军谈到,什么因素能够改变命运?就是自己有的,别人没有的。社会是金字塔形的,技能可以在大学、互联网学到,但是,即使在上了最好的大学,也未必能受到很好的通识教育。那怎么办呢?只有在课堂以外想办法补救了。

数学是思维方式,语文是工具手段

“学习数学的意义是会做题么?并不是。而是形成数学思维,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吴军说,数学是世界的底层逻辑,是处理工作和生活各种事情的最佳思维方式。从识破骗局到贷款时计算房贷,从提升简历通过初选到投资理财,桩桩件件都离不开数学思维。

为什么讲数学?吴军认为,面对一个复杂的社会,光靠情感是不够的,需要理性,而数学是训练理性最好的一个工具。对实际的问题建立模型,进行逻辑分析、推理、计算,这些都是数学能力。“在未来的社会,要是数学不太好的人,与人沟通都会有一些障碍。”

在《阅读与写作》这本书,吴军花了大概有一半的篇幅,做一个经典的导读,从唐诗宋词元曲、现代文学,到古希腊悲剧、俄国诗歌,带我们走入经典阅读世界的一扇门。

吴军

他提到,阅读与写作是我们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一种底层通用能力,而它所在的语文这一领域,特别是以“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为核心的大语文内容,比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更能让我们受益终身。可以说,如果一辈子只学一门课,那就应该是语文,语文还会帮助我们构建知识体系。

我们所说的“语文”,在西方被称为“语言艺术”。世界上没有哪门艺术能像语文一样,与生活息息相关,自身又具有极丰富的内涵。

如何学数学、历史、地理,课外辅导班要不要报?

在答疑环节,有读者问吴军小学数学如何学习的问题。他谈到,今天我们国内小学数学教育的内容已经够深,但是还不够广,提高学习广度,可以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果只往深了教,学生慢慢会失去信心。比如三位数乘四位数,这个题做100道,他很熟了,但是却从此对这门课没了兴趣。

吴军回忆自己小时候,老师曾推荐的一本书是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一下让他对数学开了眼界,原来数学的内容可以有很多的内容。

“对孩子进行数学的教育,很重要是拓宽他对数学的理解。”吴军说,自己的同学数学很好,从小他的家长就让他管家里的账。同学不但会算账,还会做计划表,安排家里一个月大概的收入应该怎么花,现在,这个同学在华尔街做投资。

吴军还谈到历史这门课如何学习,比如怎么评价秦始皇这个人,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写一篇的论文,找到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是语文的写作,也是历史的写作,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研究。

吴军新书

学习地理,除了课本的知识,比如到伦敦旅行,要去了解这座城市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文化是怎么形成的,这也是人文地理的一部分。所以不光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有读者问及课外辅导班是否要报?吴军说,无论孩子上不上课外辅导班,有一条很重要,孩子一定要是以自己将来是社会主人的心态去学习。“通识教育是让孩子当主人的,不是当奴隶的。”

分享学习方法:如何展开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如何快速提高成绩?

小学生如何展开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吴军认为,写作训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写观察日记和心情记录开始,其实就和发朋友圈是一样的。

而阅读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建议,家长为孩子挑选适合读并且感兴趣的杂志,同时,也要读经典文学作品。更小的孩子应该读一些绘本。另外,不光是读完就行了,家长要花时间,比如吃饭的时候,和孩子谈一谈今天读的绘本,讲了什么故事。

吴军在直播中分享了如何让学生节省时间成本,使用错题本是很好的一个方式,练习会有效率,成绩提高的会更快,而不是大量的去刷题。这是一个省时间的方法。第二个省时间的方法就是限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据统计,在社交网络上花的时间只有10%左右,是真正需要进行的沟通,剩下的90%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刷八卦、鸡汤文等没用的东西。

吴军还分享了一个时间管理很有效的工具——25分钟的闹钟。做任何一件事,设立25分钟闹钟,闹钟不响,就不能动不能看手机,当能够专注以后,可以增加到35分钟,45分钟,55分钟,他基本上是一个55分钟的闹钟。

聊话题:“教育世袭”是不存在的

直播中,吴军提到一个新的名词:“教育世袭”。

源于一位读者给他留言的问题:“上好学校的人的孩子也会继续上好学校,教育是一种新的世袭,那普通人怎么办?”

吴军下了一个结论,“如果你们夫妻双方有一个人是清华或者北大毕业的,你生活在北京或者上海,你把孩子当’鸡娃’养,但大概率他还是超不过你,所以教育世袭是不存在的,这是用数学思维分析得来的结论。”

吴军提到自己的清华师妹,知名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的一个分析。郝景芳本科是学物理的,用数学思维算了笔账,完全颠覆了想象。

吴军

她以清华北大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京人最容易上清华北大,因为这些学校在北京招生的比例最高。于是,郝景芳做了一个估算,譬如清华北大每年在全国招生大概是8000人,大概4000人留在了北京。这4000个清华北大的本科毕业生组成了多少个家庭,就算内部通婚,至少会组成了2000个家庭,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肯定不会和都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组成家庭,还会有外来人员,组成了3000个家庭甚至以上。但按照最少的来算,他们组成了2000个家庭。

2000个家庭生了2000个娃,他们将来都要申请大学。每年清华北大在北京招多少人?一共招600多个人,但这样的家庭至少还有2000个孩子,也就是说你甭管这些孩子再怎么努力,有至少三分之二的人注定这一辈子上的学校不如父母,这是一个确定的大概率事件。

“你清北毕业生,将来你的孩子只要待在北京,他们上的学校很有可能不是清华北大,这是一个确定的大概率的事件,所以教育世袭制其实不存在。”

吴军说,有人举出像高晓松这样的案例,母亲是清华的,他就是清华的,确实是有这样的案例,但是如果有一个数学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现教育世袭不是一个事实。

吴 军

硅谷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畅销书作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

著有《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谜》《见识》《格局》《态度》等十余部畅销书,作品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在内的图书大奖。

红星新闻记者|陈谋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