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谈一下总的感想。“语文教学能力培养与训练”这门课怎么上?如何去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我认为王老师的办法很实在!她让学生说,再以她的点评、学生的互评辅之。我认为此做法有两个好处:
第一,让学生会说。其实语文教学能力如何培养,说到底就是要打开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说出来,经常说。试想一下,如果“不会说”“不敢说”,那会怎么样?满腹经纶都是枉然。更何况不会说的人通常也没有过人的学识,肚子无墨,脑袋空空,自然是发表不了什么高见;
第二,让学生说得好。会说只是很基本的一层,说得好,说得有逻辑,说得生动才是我们的目标。王老师通过对前面同学的点评、授课者自评、听课者互评这些办法,让学生共同发掘自己的问题,规避别人的问题,从而朝着目标去迈进。我们能观察到第一组同学讲课是很不完美的,但是经过师生的点评,后面的同学讲的课越来越好,衔接得越来越自然,有的还很精彩!这就是进步。总的来说“语文教学能力培养与训练”这门课上得是很成功的。
下面我想就我所学,从谈板书设计、谈教师语调、谈教师教态、谈教师提问艺术、谈教师评价用语、谈教师课堂设计思维这六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其中引入部分评课记录作为说明材料。
(一)谈板书设计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板书似乎“退居一线”。教师板书有时随意,有时凌乱,有时干脆舍弃板书,只用多媒体呈现了。我以为这做法不好,我尚同意王老师提到的:“语文老师上课,不用粉笔,不写板书,等于自断双手。有多少学生热爱语文,是从老师一手潇洒的板书开始的。 ”
我认为:第一,板书设计能体现教师教学的思路。好的板书帮助教师梳理文章脉络,能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深化。
第二,板书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不仅仅是授予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学生被学习气氛熏陶的地方。教师若以潇洒的粉笔字、缜密的教学设计、生动的语言艺术示人,必能成就自己,更成就学生。
第三,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我以为语文教学如果拿布满密密麻麻文字的PPT一页一页地翻,快速掠过知识,那么不如不放PPT,就让学生安静的看书。所有学科中,语文最不应该图“快”“快”“快”。
回顾我们的授课小组,《背影》的板书设计是颇为规矩的,一“看”一“忆”统领全板书,一“问”一“答”相呼应,此板书能给学生起到在层层深入中梳理文章脉络,加深记忆的作用。反观《登高》的板书设计,不足之处就很多:
1、整体板书显得很凌乱。自然之秋后面的意象“风”“落木”断开了,与下面的人生之秋,国家之秋相比,自然之秋就不整齐。
2、板书位置安排不合理。人生之秋后面的“做客他乡”应该与“人生之秋”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且沉郁顿挫后半部分的板书显得很拥挤。
3、板书形式不完整。诗是四句,板书形式设计上只有三行,看着让人觉得极为别扭。我认为应该改为这样:悲分为“悲秋景”和“悲哀情”。悲秋景后跟着“萧飒悲凉”(能对应“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这是对悲秋的分析之一)、“韶华易逝”(能对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有对时间深度的感慨)、“漂泊之苦”(能对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壮志难酬”(能对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如此既能对应四联,也能加深学生对“悲秋”的理解,“一切景语皆为情语”也能从本书设计里推出。
总之,板书首先一定注重笔顺笔画,切勿出现倒笔画;其次板书设计要有层次逻辑,层层推进也好,平行并列也好,要保持起码的有法可循,有逻辑线可理;最后,板书设计要用心,永远不要在多媒体普及的今天,轻视板书,忽视板书。
(二)谈教师语调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话一定要抑扬顿挫,有节奏的美感,毕竟是在课堂,要营造一种庄严的情景,使学生能将情感投入进来。庄严并不是严肃、枯燥、死板,相反,我认为课堂的庄严可以有幽默,诙谐、风趣。营造庄严的意义是让学生知道这是在课堂,要开始思考,开始投入,开始感知了。
我们观察不同小组的表现,就会发现教师的语调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课堂效果。讲授《雷雨》的老师语调缺少起伏,这容易引发学生的困意;讲授《烛之武退秦师》的老师语调起伏得当,课堂的情境性就很强,这容易将学生带入到课堂里。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该老师的语气比较强势,给我一种师生并不平等的感觉,应该想办法拿捏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这个度。
我们写文章时就知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要避免平铺直叙,在教学上也同样如此。不仅语调上要起伏得当,有节奏美,而且停顿上也要有所讲究。有些教师因为赶教学进度,整个课就讲得飞快,“轰炸式”的教学,甚至没有精心地设计课堂,讲得杂乱无章。这样的讲课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疲惫与分心,只能事倍功半,严重影响教学的进度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其实年轻教师应该多一些停顿,能够等待,有些耐心。如果学生们稍做思考,一两分钟没有想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就赶紧的公布答案了,那学生的自主思考将大大降低,且积极性将受挫,教师在提问上应该规避“自设自答”。
(三)谈教师教态
我个人其实是一个比较随性,散漫的人。虽然我的随性是在于性子比较随和,思维却比较独立,不会人云亦云;散漫是比较乐观,对很多事都不是很计较,但这样的观念或多或少影响了我的体态语言,若表现在教态上,那我的教态其实是很不端庄的。评价我的教态时,有老师就指出教师是应该具有教师的风范,不能像演戏一样随意。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教学上教师的教态要端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尽量避免不庄重的动作出现在课堂上,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出现过于激动的表情或动作。王老师就鲁迅《祝福》里“我”与短工的对话这一段,给我们做了示范,老师可以让同学去分角色演,也可以让老师自己在讲台上示范着演。在示范的时候要注意教师的教态,肢体幅度不要过大,保持端庄,重点突出语调和神色。
此外,要尽量避免使用口头禅。像讲授《苏州园林》的某位老师的口头禅是“呃”,且“呃”得很大声。若是学生有心,很快就能发现教师的口头禅相对频繁,声音很大,几乎盖过了讲正文的声音。这其实是很容易让学生分心的,而且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会学,也会笑教师。
(四)谈教师的提问艺术
教师提问,要问得妙。如何才能提问得很“妙”?我认为:第一,问题能够具备牵一发动全身的功用。换句话说,其思路在于“纲举而目张”。比如鲁迅《祝福》的授课组设计的里就有“祥林嫂,她为什么叫祥林嫂?”这个提问,该设问并不随意,带学生分析起来能进一步体会到封建礼教制约下小人物的悲剧。因为她老公叫祥林。她姓什么,叫做什么名字,谁都不知道。老公叫祥林,她就叫祥林嫂。也就是说,第一、一个女人嫁夫随夫,没有名字;但是问题来了,嫁了第二个老公,此人名日贺老六。再回到鲁镇来,“仍然叫她祥林嫂”。这里有一个自动化的思维套路,即只有第一个丈夫算数,“烈女不事二夫”,嫁第二个丈夫是罪恶,也就是说:第一夫即为忠,第二夫为罪。
从祥林嫂的名字梳理下就能发现三个细思极恐的地方:首先,一个女人嫁夫随夫,没有名字;其次,人们默认“第一夫即为忠,第二夫为罪”;最后没有人觉得不合理,自动化的思维套路。
祥林嫂是死于“无形的牢笼”,忽然间,不辨自明!
第二,问题要注意找出矛盾,不要在语言的表面滑行。比如鲁迅的《祝福》,鲁迅将“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单独列了一行出来,前面大家对祥林嫂已经很熟悉了,为什么这里要单独地列一行出来呢?这是鲁迅先生不小心写出来的废话吗?显示不是,这就是矛盾!抓住矛盾来提问,“那祥林嫂的名字是什么呢?”,抛出这个问题,让同学们惯于在文字表面滑行的思维顿一顿,去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我认为能让学生思考的教学,是好教学的标准之一。
第三,教师提问问语要得体,准确。举一个例子,如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某位老师想提问学生,然后对学生说到“帮我读一下”。这里的语言是非常不恰当的,先不论失不失教师威严,就给学生造成的暗示这一块,影响就很不好。这易给学生一种暗示:学习是“帮老师在学”,学习与老师的关系更大。与此类似的消极的用语有:你就当帮老师把作业做完吧!帮老师好好学习!帮老师把班级管好,等等。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一种观念:班级是学生的班级,靠学生维护,教师是主心骨没错,但是需要学生的自觉、自发、责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靠学生奋斗,教师是引领者没错,但是需要学生的勤学、好问、探索。提问本身并非是教师不懂而问,相反,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懂才问的,“为了学生”不等于是学生帮助老师懂得,在这方面,教师和学生都要摆正自己的角色。
(五)谈教师的评价用语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教师评价用语也是这个样子的,取“渔”好过取“鱼”,告诉年轻教师评价的语言是什么,不如告诉年轻教师评价用语的标准应该遵循什么。
我认为评价的导向应该是关爱和欣赏下的进步。遇到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写作文交上来或者做好事等等情况,教师如何评价?教师首先应抱有爱心,关爱和欣赏学生,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成长,盼学生更进步一点。当然关爱和欣赏学生并不意味着评价全都是好话,全都是学生爱听的话,相反,出于关爱和欣赏,教师要给学生指出问题,指出哪里是优秀的,哪里是还可以再进步的;哪里是不好的,为什么不好,哪里是需要摒弃的。我们看具体的案例,讲授《背影》的某位老师在请学生读背影的片段时,读完了之后做出了点评,说学生读得好。这样的点评是不够的,“读得好”怎么好,好在哪里?这对学生来说是模糊的。夸学生好,当然是在关爱和欣赏学生了,但是这样的关爱和欣赏却不足以促进学生实际的进步。反观讲授《烛之武退秦师》的于老师,她选取个别学生分角色读《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对话。学生第一遍是比较“无情”的读,她通过具体的点评分析人物角色的性格,点拨了学生,再进行第二遍读。适时的点拨之后再读,就完成了由“无情”的读向“有情”的读的转变。可以看出该教师的点评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告诉学生具体要把握什么样的情感,之前的不足在哪里,之后要怎么样才读得好,然后让学生去实践,自己演练,那学生就能够更深的进入到文本的情境里。
教师们应该记住:评价的导向应该是关爱和欣赏下的进步,评价的过程应该是回应和反馈。
(六)谈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思维
每个年轻教师都想将每一节课上得很成功,很有效,那在此之前就离不开精致的课堂教学设计。有的教师很费心,但是课堂教学设计并不出色;有的教师很认真,但是课堂教学设计并不专业;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看起来”很专业,但是课堂不生动,且设计缺乏逻辑。为什么状况百出?这是涉及到人的思维。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我认为应该具备如下三种思维:
第一,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有逻辑思维。 语文应该是对学生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生命属性的教育,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纯粹靠感情行事是不行的,光有感情,没有逻辑容易造成语文课堂的杂乱无章;光有逻辑,没有感情会造成语文课堂的枯燥无味。教师教学课堂设计既离不开感情,也离不开逻辑,但是似乎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逻辑的重要性,忽视了逻辑的课堂注定不完美。比如讲授《登高》组的第二个教师,她一上台教师的气势就上来了,落落大方,且将粉笔字写得很是优美。她抓住诗歌的意象做细致分析,点出“风急”“猿哀”“落木”,引导学生分析了为什么是“落木”,而不是“树木”。思路上,我认为是可行的,但在具体的设计上,逻辑存在以下问题:
1、在“次要必要”的地方,多有重复。比如讲到用“落木”,而不用“树木”,老师点拨了一次,又请了学生讲述了原因,学生讲得比较详细到位了,老师再次详细地讲了一遍。光表述“树木是绿,是生命;落木是枯,是萧条”这类似的意思,教师引入《说木叶》《美女篇》等来强调“树木”的不好,前后就花了三遍,实在是重复过多了。
2、在“必要”的地方,未做点拨。教师说:那树叶纷纷落在何处呢?落在林间、落在山涧、落在路旁、落在诗人的脚下,更落在诗人的心中。此时诗人年事已高,已经进入人生的暮秋,那衰落破败的枯叶像极了残破年衰的自己,于是引发诗人内心无限的愁情。紧接着诗人又看见“长江滚滚”的景象。我认为“树叶纷纷落在何处”“更落在诗人心中”,这段的排比用得极好,给学生一种由外物到内心的震撼,我个人比较有共情,很有画面感。美中不足的是“林间”“山涧”的意象选得不是很好。首先杜甫《登高》这首诗不容易让我想到翠绿的林间,山涧,而“林间”“山涧”,尤其是“林”与“涧”在一起,我容易想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改为:所以那树叶纷纷落在何处呢?落在风里、落在江边、落在路旁、落在诗人的脚下,更落在诗人的心中。这样与本诗“急风”“长江”更有契合度。
教师说:紧接着诗人又看见“长江滚滚”的景象。我们不仅联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峡深流急,奔流不息,这不仅是空间视角的状阔,更是一种时间境界的深邃。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教师应该好好分析,不能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这有空间视角的状阔,更是一种时间境界的深邃”几句带过。长江滚滚与时间境界深邃如何联系?要给学生交代,在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中,江河不断,便不仅是空间的深度透视,而且是时间的无限长度。略举几句诗,深化学生的感知,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让学生明白江水、流水一类的意象涵盖的有时间飞逝的惆怅,江水绵延无期的浩汤,历史不可阻挡的气魄,生命易逝的轻叹。所谓杜甫《登高》的“悲秋而不孱弱,有浑厚之感”,那这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一定要分析得透彻的。
有逻辑思维的人有自己评价的标准,有自己评价的标准才能有合理的设计逻辑,有合理的设计逻辑,才能让课堂有说服力,起码能说服自己。
第二,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有独立的思维。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独立的思维是什么关系呢?帮助辨别的关系。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有意识主动地去注意自己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独立的思维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素养上,有自己的“道”,才能去评价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好还是不好,才能在吸取别人的教学设计时判定“该采用的是哪些”,合理批判,不至于人云亦云,盲从权威。
第三,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的思维要有灵活性。这个提法,可能会让有的人比较诧异,为什么在教学设计上还要具备思维灵活性呢?先明确一个概念: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思维随机应变的程度,指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机智灵活地考虑问题,应付变化。观察我们很多讲课的小组,会发现他们在教学设计上思维是比较固定的。比如讲授《雷雨》组的某位老师,她的课堂的预设性就很强,不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再比如,即使是与学生互动很频繁的讲课组《沁园春·长沙》的四位教师,也存在教学设计预设性太强的问题。
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太固定,大有希望课堂从始到终按预设走的设想,不太愿意接受学生“节外生枝”,这其实是教师思维缺乏灵活性的表现,有些怯于应对新的变化。这点其实是要改的,因为学生毕竟不是工具人,他们有无限的潜能和希望,最好不要培养成契科夫笔下的“套中人”。
以上三点当然不可能囊括全部,我认为,粗浅地说逻辑思维能帮助教师理清教学设计;独立思维能帮助教师理好教学设计,理清是基础,理好应有之义。至于思维的灵活性,这是教师应该追求的。努力提高自身的标准,做到真正有勇气和有实力包容学生。
专著:
[1]孙绍振.解读语文[M].
[2]黄图伦.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