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科研历程研究

2023-09-10 浏览:

一、研究背景

时下,很多人极不赞成一线老师搞教育科研,认为课题研究是大学教授,科研专家的事,作为中小学教师,教好自己的书就可以了;有部分教师虽然在开展课题研究,是迫于评职称和完成学校的任务,把课题作为评优晋级的“敲门砖”;也有教师对待课题研究的态度不端正,心存浮躁,东拼西凑,草草应付,只为拿到一张结题证书。此中研究与己与人毫无意义。

一线教师到底要不要做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育科研的确是一条幸福的大道,但是却很少有教师能体会到。我在十年的科研历程中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幸福。因此,本文将从我的十年科研历程入手,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全面展示我的教育科研的心路历程。通过研究,既总结十年来的科研成果,正确认识自我,为今后的科研之路寻找新的突破点,同时也为乐于从事教育科研的一线教师带来借鉴和启示。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我自己,因此,我首先对自己的科研历程作了简单的剖析。我于1989年师范毕业,同年9月参加工作,任教小学语文。在湖北老家工作13年之后,于2002年9月离开家乡,来到了海滨之城台州。

在湖北老家时,虽然也接触过课题研究,但那仅仅是全县的一个总课题。当时我作为学校的教导主任虽然也带领全校教师开展了相关的研讨,但由于县教研室并没有把我校作为承担单位,最终,我们连一份像样的研究报告也没有写出来。虽然这一次的研究不了了之,但是却为我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浙江台州之后,我的科研之路才算真正开始。因为新的环境,新的教学理念让我有些“水土不服”,此时的我觉得自己已是沸水中的青蛙,危机已向我袭来。如何能迅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使自己在陌生的环境能够脱颖而出?我将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突破口。在随后的时间里,我先后开展了五项课题的研究,而且这些课题在无意中形成了一个梯度,即从县到市,在从市到省。10年的时间,我对课题研究的工作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一直开展的都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当一项课题完成之后,我就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项的课题研究之中。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即通过资料搜集、教育叙事、成果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在研究中,我回忆了自己所研究课题的时间、动机以及收获;查阅了从教以来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的所有文章;整理了近十年来在上级业务部分组织的论文、案例评比的获奖证书。同时,我还找出了从事课题研究以来所撰写的心得体会,结题汇报材料的文稿。在此基础上,我对自己所主持开展的几项课题重点进行了回顾和整理,从而形成了“科研叙事”。

3.科研叙事

(1)首战告捷,信心倍增

2003年4月,我的第一项课题《阅读教学“三疑三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在仙居县教科所立项。之所以确定这样一项课题,是因为当时,正值《语文课程标准》出台。课改如一缕春风,给语文课堂带来聊新的活力,然而对新课标的理解却众说纷纭。一堂公开课下来,评课老师的观点无法集中,让主讲人左右为难,甚至会感到自己的课一无是处。而且杂志上刊登的文章,有的观点让人不敢苟同,自己却又一团雾水。因此,我认为一位老师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才能够通过自己对新课程独到的理解去听取老师们的建议,借鉴杂志上的观点。

做课题研究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当时没有电脑,而且资料也比较缺乏,甚至连一本完整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没有。虽然做起课题来感觉到困难重重,但我一想到自己目前对新课改的困惑,就感到了紧迫感,于是我开始读书。我自费自费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教育杂志,查看了大量的书籍、报刊,甚至与教育有关的小说,如《窗边的小豆豆》。然后将取得的点滴经验随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并不断地撰写论文、教学设计、随笔。虽然很是辛苦,但却使自己的思路渐渐明朗起来,心里暗暗高兴。同时,在教研活动时,我把自己的观点一一列述出来,让老师们共同受益。自己的这一课题也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

最终,我的这一课题顺利结题,而且是优秀结题。这一结果让我欣喜万分,也更坚定了我搞课题研究的信心。

(2)遭遇瓶颈,徘徊不前

一项课题虽然研究结束了,但也带给我深深的思考。“三疑三读”的教学模式并不能使用于所有的阅读教学。由此我也认识到,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变的,不能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它。因此,我又产生了继续开展课题研究的想法。这一次,我依然是以阅读教学为研讨的内容,并结合新课标多次提到的“感悟”这一关键词制定了《阅读教学“以疑促读,多元感悟”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很快,我的这一课题被确立为台州市2005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我首先制定了五个版块的研究内容,然后逐个突破。尽管在研究的过程中,我百倍地投入,特别是在“感悟”的研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有像《老师,你感悟了吗》这样的研究文章在《青年教师》上发表,然而准备结题时,我却发现,自己撰写的结题方案与“三疑三读”的结题方案并无什么异同。尽管这项课题仍然顺利结题,但是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这项课题收获不大,我想原因有三:一是课题方案的制定上受到了第一项课题的束缚,因此研究一直在原有成果里打转;二是因为第一项课题的成果在后来又获得了市科研论文二等奖,因此有些固步自封了;三是仅仅停留在课例的研究上,缺乏理论的支撑,有一位专家曾说:“任何研究没有理论的指导都是苍白无力的。”

(3)寻找理论,修得正果

通过前两项课题的研究,我感觉到一线教师做课题最大的弱势就在于缺乏理论的高度。于是,我开始转变自己的阅读方向,尝试着去看一些教育理论书籍。虽然枯燥乏味,但是对照自己的实际教学,似乎眼前出现了一丝光亮。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因为加德纳的这一观点与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核心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谋而合。有专家指出,多元智能理论可为我国当前大力推广的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由此我想到自己前两次的课题研究最缺乏的就是理论指导,多元智能理论是不是也可以来指导阅读教学呢?而且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仅针对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而言,忽视了大批其余智能类型的学生,这不能适应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于是我决定再开展一项新的课题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当2007年的元旦,又一个新年开始的时候,我在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网站上看到了《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度研究课题目录》。令人欣喜的是,我的课题也在其中。

有了理论的指导,做起课题研究来,格外得心应手。一个个问题也在理论的指导下迎刃而解。经过一年的不断探索,该项顺利结题,而且还获得了优秀结题。在台州市2006—2007年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4)继续前行,成为常态

连续五年,完成了县市省三级课题的研究,我有一些自我满足了。因此,在2008年,我停止了课题的申报。然而,就是在这一年,我的思维似乎有些停滞了,在键盘上似乎也敲击不出流畅的文字了。在年底盘点时,我发现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2008年是留下文字最少的一年。此时,我有些幡悟了。因为多年来已经习惯了在课题的指导下思考问题,开展课堂教学。一下子没有了课题,似乎一下子就没有了方向。因此,进入2009年,我又开始了新一项课题的申报。

本次研究的省级规划课题《价值引领下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研究》是我迄今为止最为满意的一项课题。因为该项课题从最开始的选题就契合了当时小语界广泛关注的新话题“文本解读”。而且我也为这项课题寻找到了理论依据——互文性理论。

我的这项课题的选题源自于西方的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细细分析这句话之前,我一直认为它是一句至理名言。但是,当“文本解读”这个语文术语冲击我的大脑的时候,我开始对这句话产生了质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具有反叛性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刺激的挑战。在这项课题的研究中,一篇篇颇具价值的论文也应运而生:《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文本解读的加减乘除》、《互文性解读的点线面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浅析文本解读的“入”与“出”》。这其中有获得省一等奖的论文,也有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这样高级别的专业杂志上。

这项课题结束之后,我吸取了2008年的教训,没有就此停止下来,而是继续申报了市级规划课题《经典新读的有效策略》。目前,我正在研究省级重点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问题导引,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我生活和工作的常态。

4.自我剖析

对十年科研历程的梳理,使我想到了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借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来看看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一个人的素质就好比一座冰山,技能和知识只是露在水面上冰山的一小部分,也就是冰山的“八分之一”;而水面下的“八分之七”才是托起这个冰山的根底,才是一个人需待发掘的无限潜能。我要感谢课题研究,是一项项课题让我探寻到了冰山下的自我。总结自己的科研历程,我认为就是发掘“八分之七”冰山的过程。

(1)挖掘隐藏在冰山下“八分之七”的潜能。课题研究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发问的过程,通过问题的思考可以促使教师的内隐素质明晰并激活,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开展《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课题实验中,一个个问题整天都缠绕在你的心中,比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否发展学生音乐、空间等方面的智能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体现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过程。试问,如果没有课题的研究能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吗?没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一个人的潜能能被挖掘出来吗?

(2)补充隐藏在冰山下“八分之七”的能量。作为一名教师,“八分之七”的能量如何补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读书。这些年,在喧嚣的环境里我却读了很多专业方面的书籍。这也是促进我不断进步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但也必须承认,并不是我一定很喜欢读教育的书籍,而是因为我开展的一项项课题迫使我不得不去读书。比如我开展的省级规划课题《价值引领下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研究》,研究之初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来支撑,所以研究的成果也过于肤浅。后来,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了互文性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文本解读有着及其深远的指导意义。而且,我发现,还很少有人把这一理论用进文本解读之中。因此,是读书让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3)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有机地融合。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的总和构成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水上部分八分之一的显性素质和水下部分八分之七隐性素质在有些时候并不是有机统一的。在不断地课题研究中,我养成了一个动笔的好习惯。我常常会根据研究的课题给自己布置一些写作的题目,让自己隐性的思想通过文字表露出来。2012年5月,一部反映我十年课改的教育专著《倾听语文的声音》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本书中,不仅有我的专业成长之路,也有我多年来的语文科研成果。该书的出版其实就是我自身隐性素质的发掘。

三、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自传研究的方法,实现了我与自己十年科研历程的对话。通过科研叙事,不难发现,教育科研环境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相对比较缓慢的过程,但也的确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十年的科研叙事呈现了我的坚持科研的心路历程,从自我剖析中,可以看出:是教育科研促使我养成了发问的习惯,也正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培养了我的科研思维能力;是教育科研促使我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也正是因为博览群书,让我对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底气;是教育科研让我养成了动笔的好习惯,也正是因为勤于写作,让我出版了10年前想也不敢想的教育专著;是教育科研让我从一名教书匠成长为一名科研型教师,在异地他乡同样书写着光彩的人生。

同时,通过我的科研历程的研究,也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每一位教师要想发掘自己冰山下的无限潜能,就必须走上教育科研这条大道上来。当你在这条大道上越走越远的时候,你显现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的人生就越具有表现力。

赵永攀「1」 李哉平「2」

(「1」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

(「2」浙江省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