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小语语文名师课堂:莫国夫执教《杨氏之子》

2023-09-07 浏览:

名师档案

莫国夫,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他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及浙江省首批优秀教研员等。先后被聘为浙江大学、井冈山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并在高校开有《语文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研究》等课程。2015年被江、浙、沪三省市教研室聘为“长三角”小学语文学科专家。他是2016年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组织的《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期刊》评审委员会唯一的学科评审专家。系浙江省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网络研修主持人、浙江省首届名师(名校长)工程导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封面人物。曾经指导的位教师代表浙江省获全国赛课最高奖,两位教师获华东六省市课堂观摩特等奖。《河南教育》等杂志曾专栏推介莫国夫名师工作室培育青年教师的成功经验。2008年起他设计主持“绍兴市儿童阅读力提升工程”,并产生广泛影响,《浙江教育报》曾整版报道。该工程还被评为浙江省教研系统首批二十个教研工作亮点之一。2013年起设计主持绍兴市儿童阅读课程整体改革,在实践和学理上取得较大突破。其以基于预学的单篇教学为突破口,贯通单篇阅读、群(类)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这种阅读教学的课程样态,被誉为摆脱阅读教学长久以来“高耗低效”的“良方”。并在山东等地建立了“莫国夫儿童阅读研究中心”,推广儿童阅读研究成果。

2015年开始组建团队研制《小书生国学素养启蒙》拓展性课程群。组织编写的《小书生识英雄》《小书生守家训》等10种教材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相继在《小学语文教与学》《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权威杂志发表《基于儿童立场的文言教学改进》《以“故事力”启蒙文言阅读力》《基于儿童立场的文言启蒙教学实践》《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国学启蒙》等文章,为理清小学文言教学的边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莫国夫老师的语文课堂崇尚学理,坚信教学首先是科学,其次是艺术。寻找语文学理逻辑与儿童学习心理逻辑的契合是其课堂的主要追求。其课堂形态轻松扎实、大气严谨,注重语言运用和思维培育。曾多次受邀在全国20余省市进行学术交流,累计讲学数百场。

背景描述

本堂课是我在一所学校执教的“下水”课。这所学校是该区域城镇学校中比较薄弱的学校。应校长邀请,我担任了一段时间该校的语文教学学术顾问。在和老师们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对文言文教学的困惑比较多:“文言文教学很枯燥”“小学生不喜欢学”“书面作业质量很差”“教材的文言文数量太少”等。那一次的讨论,差不多就是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批斗会”。

老师们的意见让我陷入了深思。我决定上一堂“下水”课,把我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认识通过课堂向老师们做一次形象化的表达。我选择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这是课本中第一次出现文言文。

我执教的是该校的五年级(3)班。上课之前,我先和语文老师做了沟通,得知老师之前没有在班级中进行过课外的文言文补充教学,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基本停留在课文的诗词阶段。同时得知学生平时不太爱发言,朗读的水平也比较一般。为了在课堂上完整地展现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我要求老师事先保密,也就是说,学生到了听课教室才得知要学《杨氏之子》这篇课文。我的教学设计中的学情考量,是从学生没有经历过任何预习这一起点开始的。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是人教版教材的第一篇文言文,内容清浅有趣,篇幅短小精悍,全文共5句话,但具备小故事的所有元素。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这是学文言文的“入门了”。我相信作为启蒙的第一次文言文教学,它的味道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学生对文言的兴趣和热情。

我个人认为,学生学习文言绝不是为了用这种过去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当代的生活及情感。其价值首先是与过往优秀的民族文化的精神沟通,其次是学习优秀的文言文的典雅蕴藉、言简义丰的语言风格。

儿童文言启蒙的重点在于让孩子看到文言能够产生一份亲切,而不是避而远之;是能够持续喜欢,而不是追求字词句的精确答案。因此,理清文言启蒙教学的边界对于一线教学很有必要。

对本课的教学边界我大致确定是“感受文白异同、读通文本、粗通大意,感受形象,乐意亲近”,这是从儿童认知学习的特殊性和对其未来文言学习预期做出的判断。在具体的策略上,我会根据需要在教学中积极渗透游戏元素,吸引孩子们参与经历学习的过程;坚持朗读为本课学习的基本路径,努力践行“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以读正确、读通顺、读出形象为读的层级目标;根据教学需要积极组合变化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愿意读,喜欢读,直至大部分同学能在课堂上熟读成诵。作为文言文的初次学习,还需帮助孩子感受文言与白话的异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文言的认知模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的音韵、节奏。2.初步学会参考注释,联系上下文,通过猜想、互助等学习方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通过对比、假设等方式,发现文本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密码,体会文言简洁、准确、因文求义的表达特点,初步领略文言言简义丰、惜墨如金的表达魅力。【过程预设】

一、解题:初感文言韵味。

1.教师和学生相互背诵描写小朋友的古诗。

2.古诗是中国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还用文字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比如有一本叫《世说新语》的书,记载了汉朝末年、魏晋时代一些名人的趣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世说新语》,去认识一位古代的孩子。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谁来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3.请一位来同学读题。

4.齐读课题,理解“杨氏之子”的字面意思:“氏”在古代是家族的意思,那么“杨氏”就是“杨家”的意思;“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那么杨氏之子就是

5.请问你姓什么名什么?那么在古代你就是

二、初读:读准字音停顿。

1.这是一篇古文,古文就是古时候的人写的文章。第一次接触古文,同学们赶紧拿起书读一读,感受一下。

2.刚才我们和古文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说说它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预测1:难读、难理解、短小精悍……

3.第一次接触古文,碰到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困难,这都非常正常。其实古文学起来很有意思。现在老师先带着大家读一读,请大家特别注意句子中的停顿。(教师逐句领读,视情况决定领读遍数)

4.大家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大家自己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读通顺。

5.刚才读的过程中有难读的地方吗?

预测1: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

(1)谁知道这个“诣”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点击:学习古文,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对照下面的注释进行学习。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要用上这个方法。

(2)文中指谁拜见谁?“其”在这里指谁?相当于现在的“他”“他的”。(3)为什么不直接写杨氏子?而用“其”(文言讲究简洁,惜墨如金)预测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跟着老师一起来念念)

.这是古文,要真正读通顺可不容易。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全文,随机校正。预测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要注意把“家禽”分开来读。这里的“家”和“禽”各自表示独立的意思。现在的“家禽”指的是家里饲养的鸡、鸭、鹅等动物的总称。但读的似乎还缺点味道,速度放慢一些,加点表情。谁再来试试?(请举手的优秀孩了读)

三、释义:初步学会语言转换。

1.思考一下,文中哪几句在写“孔君平”,哪几句在写“杨氏子”呢?接下来我们要玩第2个游戏了。我们合作着来读课文,我来读描写“孔君平”的话,你们读“杨氏子”的话、看看我们能否默契地配合。2.师生合作读课文。

追问:“为设果”为什么写的是杨氏子?谁为谁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结:联系上下文是学习古文的另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再对照下面的注释,看看自己能不能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读懂。(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尝试着同桌相互说)

交流预测: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9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追问1:“甚”和“聪惠”的意思是什么?

追问2:说说你是怎么读懂的。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追问:这里的“其”指谁?孔君平为什么要“乃呼儿出”?(3)为设果,果有杨梅。

既然是孔叔叔来了,杨氏子就为他端出一盆水果,其中有杨梅。(4)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追问:“此”指的是什么东西?你怎么知道的?君家指谁家?小结:君家是古代一种表示尊重的称呼。

追问:孔君平为什么说杨梅是杨氏之果?

(板书:杨梅、杨家)

过渡:再看学生怎么回答他。齐读。

(5)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追问:“未闻”是什么意思?“闻”是什么意思?

拓展:以前学过的还有哪些词中的“闻”也可以解释为“听说”?追问:怎么样的回答叫“应声答”?

四、品读:模拟交际中把握文本主旨。

1.接下来响们就来玩第3个游戏。文中最后两句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还原当时的场景。老师做孔君平,学生来做杨氏子。师生分角色朗读感受。追问:你觉得这像杨氏子说的话吗?你忘了什么是“应声答”吗?追问2:你能边读边想象杨氏子说话的样子吗?(自信、机灵、微笑着、眼晴咕噜一转、淘气可爱、故做疑惑状)

2.对话文白互换,考查对“应声答”的理解。

3.从杨氏子的回答中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预测1:非常聪明。

追问1: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聪明?

小结: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而且还是应声答,脱口而出,足见这个孩子思维敏捷。追问2:但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较体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大子家禽”两句话,哪一句更妙?小结:加上“未闻”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得很婉转。杨氏子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和教养,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五、统整:感受文本的布局魅力。

1.文中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他有礼貌有教养?(为设果)过渡:这9岁的小孩真是了不起啊!所以课文一开头就说:“梁国杨氏子甚聪慧。”

2.聚焦“惠”。这个“惠”在古代不仅同“慧”,表示“聪明”,还有善良、有教养仁爱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认认真真地写这个字。要写好这个字,注意卧钩卧倒,“心”字底要写大点。我们不仅要把它写在纸上,也要刻在心里,像杨氏子一样做个聪明、有教养的孩子。

3.看这样的孩子,孔君平心里又会怎样想?

小结:因为孩子聪慧有教养,孔君平四处宣传杨氏子的聪慧过人,于是有人就把他的故事写了下来,收录在《世说新语》这本书里,流传至今。追问:老师奇怪的是为什么课文没有把孔君平当时说的、做的、想的写上去,而是这样戛然而止呢?

小结:这就是小古文的特点,常常是言已尽而意无穷。比如呈现在《世说新语》中的“七步成诗”“咏絮之才”“道边苦李”等故事,皆如此。4.让我们永远记住《杨氏之子》吧!看能不能把文章背下来。课堂实录

初读感受文言的特点

师:很高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的课文叫《杨氏之子》,它选自一本古代的名著—(生答)《世说新语》。师:哦,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下面的注释中写了。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会学习!注释的确可以帮助我们阅读理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本领。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

师:谁敢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

(学生面面相觑,一生怯怯站起)

师:请读一读课题,想想怎样才能读好。

(生喜形于色,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大家没想到老师的问题很简单吧!老师喜欢敢于尝试挑战的同学。课堂上不管你有没有答对,敢于大胆尝试就说明你很了不起!(说明:课堂学习要真正发生,必须打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经验世界。对于刚进入陌生教学情境的孩子来说,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除防备心理。让孩子有课堂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

师:请问“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

生:“杨氏之子”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师:对。“氏”在古代指“家族”,“杨氏之子”自然指“杨家的儿子”师:请问你贵姓?(师把手搭在一男孩儿肩上)

生:老师,我姓黄。

师:那要在古代,你就可以说成是

生:黄氏之子。

师:真好,孺子可教。(师指一女生)你姓什么?生:老师,我姓金。

师:那你在古代,就可以说成是

生:金氏之子。

师:嗯?金氏之子吗?

生:哦,不对,是金氏之女。

(说明:教学其实就是不断建立联系的过程。知识的价值就在于意义的扩展和延伸。此处文言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意在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师:这下对喽!这是一篇古人写的文章,我们把它叫作古文或者文言文,这是我们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和我们以前学的文章有很大不同。自己先读读看,和以前学的课文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生自由朗读)

生:古代的“曰”就是今天的“说”。

师:对,古时候写文章很多的表达习惯与我们现在不太一样。生:古文一般都很短,我们学的课文都很长。师:古文不一定都很短。但我懂你的意思,你是说相对而言,这篇古文比较短。古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言简义丰”(师板书),文章很精炼,但意味深长,需要更加认真地学习。

生:古文很难读,也不太容易懂。

师:对啊,不好读,也不好懂,毕竟离我们现在的年代太久远了。(说明:让学生在懵懂的状态下第一次自读文言文,自动比较与白话文的差异,其感受是真实而新奇的。这样的原初阅读体验是十分宝贵的、这也是本课的启蒙价值所在)

多种形式读通全文

师: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我读一句,你们跟一句,特别注意每一个字的读音。

(师读一句,生跟读)

师:第一遍就能读成这样,看来我们班的同学水平很高。接下来,请你们跟着老师再读一遍,这一次不但要读正确、更要注意句子的节奏、停顿。(师读第二遍,生跟读)

(说明:小学文言的启蒙学习,首要是读正确。教师需放下身段,亲自示范,让儿童在师者的朗朗声中感受文言音韵及文本魅力。恰如儿童幼时牙牙学语,需一丝不苟,让儿童在跟读中初步揣摩文言的句读停顿)师:接下来,你自己读读看,边读边想。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好好体会一下,也可以拿笔在书上边读边做记号。(生自由练读,反馈)

生:我认为“孔君平诣其父”这句话难读。师:是因为这个“诣”字难读吗?请你跟我读一孔君平诣其父。(生跟读)

师:知道“诣”是什么意思吗?

生:是拜见的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语塞)

师:你原本就知道吗?

生:不是,是…

师:实话实说,不难为情。

生:我是从书上的注释中看到的。

师:这不是挺好吗?说明你会读书,有什么好难为情呢?你不但回答对了,而且还告诉了大家一个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一学会看注释。师: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其”字,“其”在古文中经常随上文人物的变化而变化,在这里“其”是指谁?

生:“其”指杨氏子。

生:我觉得“孔指以示儿”也比较难读。(师询间“指”和“示”的意思)

师示范读:孔指以示儿日。

(生跟读)

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表通读全文,有谁愿意尝试?

(一生通读全文)

师:老师特别欣赏他读的一个句子。这次谁来猜是哪一处?生:我觉得“为设果”读得特别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为”是个多音字,应该读第四声,这里他读对了。师:分析得很有道理,但老师觉得这句还是太简单。还有一处,谁再猜?(生尝试)

师:看来难觅知音啊。老师觉得最后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读得特别好。我请他再读一次,你们注意听。

(生再读)

师:注意到了吗?最后一个“夫子家禽”他做了停顿。在今天,我们说的“家禽”是鸡鸭等禽类,而在古代“家”和“禽”应该分开来理解,指“家里养的鸟”,“禽”指鸟。所以此处要有明显的停顿。(再请生读)(说明:从模仿读到基于理解的读,这是学力的提升。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朗读中哪些词句需要讨论理解,教师需要以学情为第一来考量)师:这篇古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的故事?

生:两个人,“孔君平”和“杨氏子”。

师:思考一下,文中哪几句在写“孔君平”,哪几句在写“杨氏子”呢?(生快速地浏览)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要玩第2个游戏了。我们合作着来读课文,我来读描写“孔君平”的话,你们读“杨氏子”的话。

(师生合作朗读,其中生读“为设果,果有杨梅”)师:为什么你们读了“为设果,果有杨梅”,这句没写人物啊,你们怎么那么肯定此句是描写“杨氏子”的?

生:因为是孔君平去做客,既然孔是客人,那杨氏子作为主人,理应招待,所以是“杨氏子摆设水果”。

师:也就是说,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果有杨梅”。师:所以,除了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外,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明白了这点,我相信你们对大意肯定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对文章的理解。

(生合作学习、交流,逐句解释)

(说明:采用分角色对读的方法,朗读学习的目标已经从基于词句的理解达到了基于文本的整体把握。这样的朗读学习设计,为学生粗通文意奠定了认知基础)师:你觉得他们两家的关系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他们的关系肯定比较好。“父不在,乃呼儿出”说明孔君平和杨氏子肯定认识,要不然叫不出他的名字。

师:有道理。请你接着解释。

师:“此是君家果”中的“君”你怎么理解的?生:你。

师:“君”在古代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相当于现在的“你”。(师适时板书:杨梅、杨家)

(生解释“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后,师板书“孔雀、孔家”)师:怎样的回答才能称之为“应声答曰”?

生:就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师:“未闻”呢?

生:“未闻”是没有听说的意思,“闻”就是听说。师:在现代文中,你还知道哪些“闻”的解释为“听说”的词语?生:耳闻、闻所未闻……(师趁机板书)

(说明: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通过这样的联系,让学生看到了汉语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便于学生举一反三)

师:这句话中为什么说是“夫子家”,而不直接说成是“你家”?生:因为“夫子”和刚才您说的“君”字一样,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感受杨氏子之“惠”

师:接下来咱们就来玩第3个游戏。文中最后两句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还原当时的场景。老师做孔君平,谁来做杨氏子?

(一男生起立)

师;我们现场没有杨梅,那就只能用这个铅笔盒来当杨梅了。(师生合作表演)

(师适时评价:不要太严肃,他们是熟人,注意这个“应声”该如何表演)

(一女生上前表演)

师:此是君家果?

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生迅速接上)

师:这是你家的果子?

生:我可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及时应对,声情并茂,现场掌声)师:同学们,这就叫作“应声答曰”。

师:杨氏子的回答中有“未闻”二字,我觉得这两个字即使不加,也能让孔君平无言以对,而且气势上也更胜一筹,你们怎么看?生:“未闻”二字不能删,这是一种婉转的说法,毕竟孔君平是长辈。生:而且这样说话俏皮,给孔君平保留了面子。师:也就是说,这个杨氏子非但聪明,还很有教养。师: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杨氏子很有教养?生:为设果。

师:这也正好印证了课文中描写杨氏子的哪一个字?生:惠!

师:老师查了字典,“惠”除了聪慧之外,还有一种意思是表示善良、有教养。

(师生一起书写“惠”,注意卧勾,把这个“惠”字记在脑中,刻在心里)(说明:此处在多次教学实践中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从情景表演出发,通过比较、联系、归纳等教学策略,学生对关键词汇的理解已经从初步体会达到了深刻体验。这是一种语言与精神的共生)

探寻文言写作的“密码”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当孔君平听完杨氏子的回答后,会作何感想?请你想象一下孔君平当时的神态、语言,试着写下来,就写在课文的结尾。你可以用现代文写,也可以用古文尝试着写。

(生想象写话,并交流)

师:既然孔君平有如此多的想法,课文为什么不把这些想法写进去,而是到这里戛然而止呢?

生:写了也就不会有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了。生:写了就不会让读者产生如此多的联想。

师:文言文就是这样言简义丰,惜墨如金。

生:因为课题是《杨氏之子》,孔君平不是文章中最主要的人物、所以就不写了。

师: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启示,我们写文章要注意突出主要人物,其他人物则可简略一些。

(学生尝试背诵《杨氏之子》)

(补充课外文言文《道边苦李》,再次领略小古文的言简义丰)教后反思

结合本课教学及日常观察到的文言文教学现状,笔者有一些思考,在这里和大家讨论一下。

一、文言文启蒙在语文教学版图中应有合适的位置

如王国维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也有一代之语言。”文言作为过去农耕时代的产物,代表的是一种慢生活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它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更加复杂、更具逻辑性、信息量更大的世界。但文言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我们仍需保持一份温情和敬意,更何况其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对于文言教学在儿童语文学习中该占的分量及学习方式,各学者因自身经历及所据立场不同,不少结论如同水火。笔者认为,夸大其词和拔高要求、视而不见和弃如敝帚,这都是对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小学语文的学习必须要给予文言合适的定位,而不是如当下的教学现状,只是一种点缀和装饰。

小学文言启蒙首要的是材料。材料质地需清浅、有趣、典雅。除诗词外,文言文首选小故事,特别是机智幽默类文言是上上之选,比如这篇《杨氏之子》就是佳作。二、遵循以朗读为核心的基本阅读规律

文言言简义丰,单音而韵长,讲究音律的起伏流转。因此,文言文大多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儿童对音韵的感受优于成人,所以当他们初读文言时,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意义,而是音韵。通过放声朗读,可以获得对文章整体的初步感知。文言文的阅读,必须扎扎实实,从严要求,力求正确流畅。诚如朱熹所言:“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本课一开始教师的反复范读及学生的跟读,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但读忌单调,防止引起学生的认知和审美疲劳。文言的阅读因目标指向不同,形式也大有不同。猜读、跟读、正读、对读、诵读等,均可顺势而为。如前面教例所示,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朗读需与文本理解、情感体验交融进行。朗读不仅是感受语言的音韵句读,更能获得人物形象和叙事情节,以实现读中体验,读中求义。诚如曾国藩所言:“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三、文言文启蒙教学更要有游戏精神

人天然有趋利避害的动物性本能,孩子更甚。他会被愉悦吸引,而抗拒枯燥乏味。如何让文言吸引孩子,是对教师的专业的考量。

本课我力求体现自己一贯提倡的游戏精神。比如把3个学习任务改装成了3个游戏。从教学现场来看,学生还是因为这样的转换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当然,课堂本身的安全感、愉悦感和习得感都是游戏精神的核心要素。面对离学生现实遥远的另一种语言范式,如何开发整合文言文中的游戏元素,如何把文言内容加以游戏化学习的包装,如何在教学行进中秉持自由与快乐的追求,都是我在本堂课教学中思索的问题。

个人认为,让学生把文言学习与好玩快乐画上等号,这才是基于儿童认知科学的文言启蒙。

对当下的语文学习来说,文言对于孩子的精神和言语生命有价值但远不是最主要的。对于浩如烟海的文言和过往的学习方式,我们绝不应是“神神叨叨”的“复古”,而应坚持“拿来主义”,让其成为儿童语文素养和精神版图中的一块“拼图”。专家评说

贴着学生教文言

一—特级教师莫国夫执教《杨氏之子》的教学评述

林志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小越镇小学)

以我观之,当下小学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这样两大病象:

一是公开课上,文言教学重“文”而轻“言”

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典雅的文字、古朴的文风,更在于其蕴涵着博大的中华文化。诚如韩军先生所言:“没有文言文,我们就会找不到回家的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言教学应当关注人文价值,挖掘人文内涵,让学生亲近古典、对话经典、浸染文化、传承文明。然而,遗憾的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有的教师为取悦听者,一味注重人文情怀,一味强调人文熏陶,置学生的阅读经验于不顾;或微言大义、肆意挖掘;或抛开文本、盲目拓展。以至于一堂课下来,学生连基本的字词都没有理解,起码的语句也没有读通。这种失衡的做法,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此以往,只会把语文“架空”。

二是常态课上,文言教学重“言”而轻“文”。

与那些公开课上过度宣扬人文情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常态课上,一些教师的教学可谓“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对于每一篇文言文,教师不仅要求学生会读会背会默写,而且还要求学生“一字不宜忽,语语悟其神”,做到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因为那将直接关系到日后的考试成绩。至于人文渗透、文化传承,那就弃之一边,不管不顾了。

“文言教学究竟路在何方?”这是文言教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埋在众多语文老师心头的一个解不开的结。对此,特级教师莫国夫通过《杨氏之子》一课,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颇有研究价值的教学路径。

一、从课文出发,坚守文言教学的诵读之道

我一直认为文言文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读的。这是因为文言文与现代文是两个有很大差异的语言系统。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见到文言文字大多认识,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往往云里雾里、似懂非懂,怎么办?主要策略就是读,大声朗读,熟读成诵,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诵读中逐步形成文言语感。但,仅仅只有读是不够的。任何平移的、没有思维含量的读,都是低效的,甚至是负效的,这只会败坏学生对文言学习的口味,徒增对文言学习的恐惧。所以,读还得有层次、有趣味、有思维的提升。

在本课的教学中,莫老师紧紧抓住“诵读”这一方法,先后次领着学生亲近课文。

初读:学生自由读,感受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异同。

再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着重关注字词的读音。

三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着重关注句子的节奏与停顿。

四读:学生自读全文,理解难懂的词语,体会难读的句子。

五读:学生明读难句,教师助读,相机理解词意。

六读:师生合作朗读,懂文章大意。

七读:师生分角色对读,体会杨氏子之“惠”。

八读:学生尝试背诵。

由此可见,本堂课始于“读”,也终于“读”,用“读”架起了整个教学,而且每次读的要求各不一样.目标各有所指,形式迥然有别。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诵读中,学生不仅读顺了句子,读懂了词意,读出了形象,而且也从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文辞之美。

二、从学情出发,追寻文言教学的游戏精神

中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虽是戏滤之语,却也道出了学生学习文言之难。试想,就连中学生也怕文言文,何况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

在木课教学之初,莫老师让学生谈谈文白之异。学生这样回答:“古代的‘日’就是今天的‘说’。”

“古文一般都很短,我们学的课文都很长。”

“古文很难读,也不太容易懂。”

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文言文就像林黛玉初见贾宝玉一样,似曾相识却又不甚了了,满怀期待而又心存芥蒂。这是真实的学情,也是教学的起点。如何消除学生陌生、惧怕的心理,让他们从心底产生“文言文其实挺好玩”之感,莫老师选择了“游戏”。

以我多年的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跟着老师一起玩游戏。因为在他们心中,老师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老师若能俯下身来,和他们一起玩乐、一起游戏,那将是他们最甜蜜、最幸福的时刻。只可惜,现在这样的语文课已经很少见到了。所以,当看到莫老师带着学生以一种游戏的心态朗读课文,或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跟着学生一唱一和对读时,我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那琅琅的读书声,高一声、低一声,师一声、生一声,如此纯澈,如此透明,不是天额,恰似梵音。语文课,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此。

有人说:“这个世界没那么正经。”其实,文言教学也没必要那么“正经”。教师把课上得“好玩”一些:少一些繁琐的分析,多一些情感的碰撞;少一些学究的面孔,多一些童心的张扬,少一些机械的训练,多一些趣味的活动。让学生亲近文言,爱上文言,享受文言,这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文言教学的游戏精神,并非只是肤浅的说说笑笑、蹦蹦跳跳,而是基于学生自由心灵的关注,是对文言内容的亲昵和迷恋,是对更有智慧、更加美好的文言教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