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年级越大越怕语文,很多家长越来越担心孩子的语文学习?这里面固然有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家庭教育的问题,但根本问题在于语文教材设计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理念不科学。
为什么说语文教材设计不合理?
举一个例子,我们就来看作文,孩子刚开始写的作文是自我介绍,而到了五年级才写想象类作文,这样的设计一点也不合理。孩子在二三年级的时候想象力最丰富了,你让孩子把他想的说下来不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吗?要写自我介绍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理性结构思维,大部分孩子在三年级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那怎么办?问父母,或者去抄,孩子刚开始写作文就是痛苦的,到后面能喜欢写作文吗?更有利害的,二年级就逼着孩子仿照《黄山奇石》写游记风景,还说同步练习。
教学设计不合理在什么地方呢?
基础和阅读教学占据绝大部分课时,即便上作文课,大部分老师的教法就是,老师讲一遍大纲,然后学生去写,写完了让家长改,最后上交的是改好的作文,小学的时候糊弄糊弄还是可以的,到了初中一考就露馅。小学作文能力的关键不是大纲,或者说学生涉及文章结构,而是对语言的熟练运用,会写句子,可以说,小学的时候句子写好了,故事讲长了又有点曲折,作文就没有问题了。直白点,就是有意思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想象和创意大于结构和逻辑。
再说阅读教学,我就要问一问“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里劳苦大众的同情”中的“封建”是什么意思?孩子懂不懂什么是“封建”?在刚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孩子应该多学习具体的能够想象的词汇,所以遇到像“封建”、“革命乐观主义”等等高度概括词汇的教学老师有没有注意把它们讲透,让孩子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还有就是学习成语,很多老师让孩子多读多背成语,然后用到作文里去。其实这是害了孩子,孩子都不明白成语的意思和逻辑,能用好吗?举个例子,“尸位素餐”是行人一个人占着茅坑不拉屎,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个成语是这个意思呢?那就要拆开来讲,所谓“尸位”的“尸”并不是“尸体”的“尸”,繁体字“屍”才表示死掉的身体。那在这里“尸位”不是说一个人死了,而是说一种祭祀仪式。
在远古时期,没有文字没有画像的时候,怎么在家里祭祀祖先呢?就要请长房长孙端坐在大堂中央表示是祖先,这个时候这个孙子就相当于是祖先神灵的“尸”,甲骨文的“尸”就是一个人端坐,双手前伸的形象。而他坐的位置就是“尸位”,那么他能真的吃贡品吗?不能吧。所以就是“素餐”。实际上这个人是不是就承担了橡皮图章的工作?所以“尸位素餐”才有了后来的引申意。
老师要是这样讲,孩子能不喜欢语文吗?他的文言文能不学好吗?因为70%的成语形成与南北朝以前,成语学好了,文言文字词关就过了,还理解了古文的行文习惯。语文教学问题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重形式多于内容,重表面多于实际,重分数多于能力。
那么语文教学理念的问题有是什么呢?
不重视学生逻辑能力的训练。我敢说80%的人,包括小学语文老师都认为,语文是一门感性大于理性的学科,语文的学习重在积累,要多读多记多背。在个人而言,这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有老师教,想要自己学语文,可不就得这样,但是在语文教学的角度就不能这样讲了,要是这样讲?语文老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就凭你比学生多认识几个字,多读了几本书多学了一点文史知识吗?甚至你学的文史知识还是错的。
语言是理性思考的工具,感性思考是可以越过语言直接凭借图像声音进行的,如果你语文学科也是感性大于理性,那你和音乐美术的区别是什么?是不是也要来一个语文艺考?为什么孩子到了初中写不好作文了?因为中考的作文越来越强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杭州中考,历来如此。
你上课不讲逻辑讲感觉,孩子只能把语文当作天书来读。我们翻翻看我们的语文教材,它的逻辑是什么?它的逻辑符合孩子心理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吗?我想楼里应该也有许多语文老师,我就问问你们平时在进修学校学习、在学校教研的时候,有专门来讲教材的逻辑问题和语文教学的逻辑性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有些老师能成为特级教师、成为名师(我不排除这里面也有水分,但只针对真正有实力的),那一定是他们让自己的教学逻辑形成一个相对科学有效的闭环,而这个闭环在根子上也是逻辑思维。
为什么家长要花钱去补课?除了班额大老师不能顾及所有学员外,教的和考的分离,老师教的内容考试都用不上才是关键原因吧?这个问题越到高年级越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语文教学中缺了最关键的一点,重视孩子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相结合,并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教学理念。
我现在就举一个例子,来证明逻辑的有效性。孩子没有想象力是不是,我跟你讲,有三个方法可以训练:加一加、减一减和换一换。加一加,电灯+门会变成什么?老鹰+老虎会变成什么?树+人会变成什么?很多奇幻电影和法明,其实都是用这些基本的思维方式。
所以,不管是老师教学,还是家长辅导孩子,不是说你年龄大,个子高嗓门粗就行的,得有方法,得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