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沙漏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案例
制作单位: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制作人:谈晓莹、梁焕英、周丽芳、李剑兰、廖克丽
一、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组织开展活动,以致于活动的开展总是流于形式,不能产生实效,无法让学生真正受益。怎样才能保证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借助多媒体教学,是很好的途径。以下,我们将结合“百变沙漏”这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说说我们的做法。(此处通过课标的相关内容以及学生活动的剪影,老师旁述)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自然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恰恰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起点和原动力,有了这样的好奇心,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究欲望的最好阶段,设计适合学生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正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组织高效的活动?怎样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如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激发思维的火花?活动的成果如何呈现?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活动开展
不久前,班里出现了一个“小风波”。由于课间休息游戏活动空间的限制,同学们会带一些小玩意到教室玩,有同学拿来一个沙漏,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观察并讨论起来了,(播放学生课间讨论视频)看到学生们对沙漏如此感兴趣,与学生商量后,我们决定开展一个题为“百变沙漏”的数学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插入确定主题图片)

【活动过程】
“百变沙漏”主题活动分为以下几大板块:
1、板块一:设计方案
自由组建团队,借助制图软件,明确研究方向
活动主题确定后,学生自由分组,(呈现分组图)在课堂进行了头脑风暴,利用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 XMind8, 形成以下思维导图,有了绘图软件的协助,不仅迅速明确了研究方向,还能马上呈现出直观清晰的导图,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板块二:行动实施
在确定研究的方向和流程后,我们通过课内课外的相结合的形式,对“沙漏”展开研究,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活动一:精品微课引领,多方收集资料,全面认识沙漏
利用课间时间,收集沙漏的相关知识介绍以及实验操作的精品微课(播放微课片段剪辑),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沙漏的产生及结构,通过学生操作实验的微课示例,了解实验操作的步骤,为后面的实验操作奠定基础。课后,合理分工,通过网络、采访、咨询等方式,学生对沙漏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微课的助导以及网络的帮助,学生获取的信息更快、更全、更广了。

活动二:设计沙漏实验,大量收集数据,推演漏沙时间
为了探寻沙漏漏沙时间的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借助视频,演示漏沙的过程,帮助学生把想象的画面直观化呈现,本次活动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观察沙漏,算流速
借助视频,让学生在了解沙漏的结构的同时,更加清晰地看到沙子流动的情况。(插入沙子漏沙视频)根据变化前后体积不变这一现象,可得:V柱=V沙→πr²h=V沙→πr²v速t=V沙→v速=V沙/πr²t(PPT跟随旁述出现推导过程)

(2)合理猜想,初实验
结合已有的生活和实践经验,学生推测,沙漏漏沙时间可能与沙的质量、流沙口的大小以及仪器的高度等因素有关,于是,我们把实验的目的定位在沙漏漏沙时间与这些因素有怎样的关系。在确定实验目的后,学生迅速行动,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分别准备了实验工具,开始尝试实验了。他们还通过拍照,把实验的主要过程记录下来,为下次实验对比做好准备。

(3)及时指导,再实验
经过初次尝试后,学生发现,由于猜想的有三个条件都是可以变化的,怎么设计实验呢?经过咨询科学老师发现,在物理实验中常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可以帮助筛选出影响沙漏的因素。于是,我决定为学生上一节“学做沙漏实验”的方法指导课。(出示上课图)通过商量,我们决定用以下表格的形式,直观地看到实验操作的方法。

(4)反复实验,找数据
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难点,学生开始着手准备实验了,他们先落实实验的步骤,准备好实验的器材,设计实验记录表,记录数据,于是,沙漏实验就在孩子们当中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在思考、实验、分析,关于沙漏的实验风暴,在孩子们当中刮起来了!(照片展示,配旁白)


就这样,经历多次实验,在不断的观察记录、 反思改进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经验,感知实验误差,(插入求平均值视频)最终得出较准确的数据。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以及学生实验的不熟练,导致部分小组两节课的时间无法完成实验,我建议没有得到数据的孩子们利用周六日的时间继续实验,并将实验的主要过程同时拍摄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的操作使得学生的活动得到延申,保证活动的真正落实。(展示学生部分视频的串烧)

(5)分析数据,得结论
学生将测量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形成统计表,并将统计表转化成统计图,结合图标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对比实验1和实验2数据可以发现,在孔的大小与仪器高度不变时,沙的质量越大,沙漏完的时间越长,漏沙时间与沙子质量之间的比值无限接近某一定值, 再结合漏沙时间与沙子质量所呈现的图像可以得出,此时,漏沙时间与沙子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与实验之初的猜测是一致的。


通过对比实验2和实验3,学生发现,在沙的质量与仪器高度不变时,流沙口约大,沙漏完的时间越短;漏沙时间与孔的大小的乘积无限接近某一定值,结合漏沙时间与所呈现的流沙口面积图像可以得出,此时,漏沙时间与流沙口面积成反比例关系,这与实验之初的猜测也是一致的。


通过对比实验3和实验4,在学生重新找来了形状相同,高度不同的仪器再次实验,这次,从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到,仪器越高,漏沙的时间越长,仪器的高度与漏沙时间之间的比值无限接近某一定制,结合图像可以得出,所以仪器高度与漏沙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与计算,最后,对实验结果系统分析,形成了实验报告。(通过多张图片展示)

活动三:应用规律,改变条件,创制沙漏
测量单时间沙漏的原理清晰了,多时间段的沙漏又该如何制作呢?学生尝试通过改变沙漏的外形、填充物、漏沙时间等因素,对沙漏进行创意改变。
有的小组通过标刻度的方法制作出能测量多时间段的水漏。

有的小组通过改变连接口方法制作出能测量多时间段的沙漏。

有的小组制作了能测量两种时间段的沙漏、水漏、油漏,可谓活学活用,创意无限。


活动四:多元成果展示,合理评价分析,乐享活动成果
本次主题研究活动成果包含实验过程性资料、学生的实验报告与总结和百变创意沙漏成品。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出多元研究成果,并采用投票方式择优,最后对得票最高的小组给予奖励,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勤于动手、乐学钻研的成就感与快乐。(播放学生展示视频串烧)


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评价自己,本次活动还通过问卷星,制定了以下评价量表,采取自评、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本次活动的效果,帮助指导自己以后活动的开展,同时,通过问卷星的统计资料,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本次活动的成效,指导下一次活动的开展。


四、总结反思
1.微视频帮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时间的概念、规则物体与不规则物体的转化等知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在本次活动中,借助微视频,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看到、感受到时间的变化以及不规则物体与规则物体之间的转化,实现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表达。
2.多媒体技术支持,助力STEM学习
STEM,做为现在流行一种学习理念,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突出贡献的。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都能全情投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有了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学生可以通过软件的使用,激发思考并记录结果;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更多、更广的资料并及时交流;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把活动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对比;可以通过拍视频把活动过程记录,实现课内到课外学习的延申。活动产生的效应不但点燃孩子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更点燃了对科学的探究热情,助力STEM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