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反思即在上完一节课后随时记录教学过程的得失,不断地对这一节课作肯定和否定的思辨,它是一次次的自我抉择和更新,也是一次次的期望提高与超越,由此常规就会被突破,潜能就会被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会日益提高。
而事实上,我们有些教师教后合上教案埋头批阅作业,忙于完成备课任务,一直忙忙碌碌,很少对自己已上的一节课作自我评价,写几句教学心得。几年下来这些教师连简单的记叙文都不会写,更不要说写科研论文,甚至写年终个人小结、学生评语多会出现句子不通、别字挂在那儿晾干的现象。
长期下去,他们怎不成搬运工、亏本的小贩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如果不去教后思考,就不会有问题发现,发现不了矛盾,就很难形成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没有矛盾就没有进步。教后思考,光思不“拷”到纸上,没有长期的积累,也不会有显著的成长与进步。要写就要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由此才具有由表到里、由此及彼解释现象的思维能力,才有可能由教书匠变成具有全面素质的教研者。
据《江苏教育研究》所载,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曾在2001年4月14日苏州“新世纪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学术报告会暨课堂教学艺术观摩会”上与几百名教师公开“打赌”:教师只要能每天反思自己,反思所得,十年后,必有大成。如果没有满意成效,那么赔你十五万元。这正是反思是持续发展自己最好平台的形象化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