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写作“四突破”

2023-06-20 浏览:

曾令滨,福建南平市新光学校

摘 要:许多数学教师对撰写教学论文感到迷茫, 甚至有抵触情绪, 分析原因, 惰性、无从入手、半途而废是主要原因。书到用时方恨少, 平时没有积累, 没有及时总结实践经验, 动起笔来就力不从心, 更谈不上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于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小学教学; 数学论文; 写作; 四突破;

一、突破困惑, 弄清为什么

对于提到撰写教学论文, 有的老师会说:不会写;有的老师说:没时间 (每天忙于上课, 批改作业, 哪会有时间) ;也有的老师说:那是专家的事 (如果人人都能写出好论文, 那专家真成砖家了) 。如果提出为什么要写教学论文?肯定有的老师说学校规定的、也有的老师说为了总结经验、还有的老师说评职称的需要。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我觉得撰写数学教学论文是很重要的。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 没有对自已经验的总结, 没有对自已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 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因此,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撰写教学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二、突破积累, 明白写什么

说到收集材料, 有的老师说, 那还不容易, 到网上下载几篇, 七拼八凑, 就是一篇论文了。也有的老师说, 我观点用别人的, 举几个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例子, 最后再作个总结, 一篇论文就诞生了。对于这些回答, 我不认可, 但我也不否认, 有那么一句话:天下文章一般抄, 看你会抄不会抄。暂且先不管说的对不对, 但借鉴还是可以的。说到这里, 我想到一则笑话:古时侯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一天, 他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耍, 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 小朋友们都慌了, 哭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向缸砸去, 缸破了, 水流出来, 小朋友得救了。大家都称赞司马光聪明。第二天, 他们去河边玩, 司马光不小心落入河中, 小朋友们没有慌, 他们头脑冷静的从地上搬起一块石头向河里砸去。这个笑话反映的就是生搬硬套现象。其实, 素材的收集并没有那么简单, 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持之以恒的过程。材料来源包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对教学刊物及网上相关资料的阅读和浏览, 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资料, 把别人的观点、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但又不是那么难, 我们平时教学工作中的课后反思、 作业记录、试卷分析等等都是第一手资料。

三、突破关键, 懂得怎么写

如果问我撰写数学教学论文最关键是什么, 我觉得:首先, 要选好素材。数学教学论文的选材必须从自己实际来确定。素材太大了, 无法胜任, 难以完成, 会挫伤写作的积极性;例如“浅谈基础教育改革”, 你能谈得清楚吗?一定要量力而行, 实事求是, 不要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缺乏基础和准备的、体会不深或兴趣不浓的题材。素材太小了, 轻而易举,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利于自己锻炼提高, 要着眼于教学中有普遍意义的、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从自己的实践出发, 选择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角度去阐述、论证, 才能引起重视。如果你能写一篇题为 《微课, 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我想一定能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其次, 要定好标题。文章的标题 (包括大、小标题) 是文章的标记, 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 具有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 好的标题, 能使人眼睛一亮, 读者便有往下读的欲望。标题就像人的脸, 谁都喜欢有一张俊俏的脸, 还美其名曰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专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因此, 标题要内容具体、反映中心、用词精当、长短适中。再次, 要理清结构。文章的结构形式多样, 我重点要强调的是逻辑性, 文章要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条理一定要清楚。如果没逻辑性, 即使你的观点再鲜明, 语句再华丽, 也没有读者愿意拜读。因此, 没有逻辑性的文章肯定不是好文章。

四、突破坚持, 做到持之以恒

坚持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要评职称了, 许多老师都把CN论文拿出来晒, 有的说:“我只有2篇, 刚达标”;有的说:“我有10篇”, “哇, 好厉害”;还有的说:“我有二十多篇”, 大家都说:“这次职称你包上”。其实这都不算多, 2011年我到厦门听了被称为“中国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课, 张齐华老师在座谈时谈道, 他在十年时间写了400多篇的文章, 那是什么概念, 平均每年40多篇, 每月4篇, 每个星期1篇, 就是写情书, 每个星期写一封, 要坚持写10年, 能做到人也不多。虽然大多数老师无法做到, 但是我们学习的是他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有的老师说:“我写了论文, 可根本没地方发表, 你叫我怎么坚持?”不急, 换一家杂志社投稿, 东边不亮西边亮, 常言说得好, 只要功夫深, 铁杵都磨成针。我想, 一个人不管做多么困难的事情, 只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那么不论他的能力大小, 当他努力到一定程度时, 他就会获得成功。

本文来源:亚太教育 2016,(0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