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语文是一个知识面宽,内涵深的学科。做任何事情就要讲方法,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学习也是一样。微观具体的做法叫做学习方法,宏观整体的做法叫学习策略。语文学习有具体的方法,也有整体的策略。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未来社会里,“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作为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
字词的学习方法有:运用汉字的构造规律来理解字的方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词素分析理解词语的方法,同义法的比较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学习方法有:扩写、缩写句子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用关联词语理解简单复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学习写作文的方法有:审题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选材的方法,组织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容易错的知识过分强调,忽略了不易错知识的巩固。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容易错的知识点,有经验的教师对此一般都了然于胸,在教学中反复强调,防患于未然,这是一种可以提倡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对学生的定量分析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对容易错的知识过分强调,忽略了不易错知识的巩固,出现了不易错知识不能掌握的怪圈。如 一年级 J q X和v相拼去掉两点 ,学生对此类问题均能正确解答,但对相对简单的g –u 相拼 大面积学生出错。其他年级都有这类问题出现。
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对易错的知识进行强调,又必须对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有明确的认识,让学生牢固掌握。避免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
2.语文课训练不足。
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多年来,广大的语文教师十分重视语文教育中的熏陶感染作用。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本次调研中教师们达成了一个共识:语文课堂上训练太少,学生对常见的题目呈现方式知之甚少,以至于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都无从下手,束手束手无策。
建议:
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在表达上的精妙之处,弄清关键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尽可能地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获得深切的感受。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赏析课文也是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借鉴数学教学中的训练方法,适当地多做各类练习题。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能力。
3.学生对生活常识了解不够,需要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系统补充。
找到生活知识与书面知识的对接点。对书面语与生活不同的地方,教师要结合书本影视中语言习惯加以对比整理。如一年级中的动物与动物叫声的连线题,小鸭 –嘎嘎 小鸡 –喔喔
4.教师严格要求不够。对知识的的掌握情况的监督不到位。
在调研过程中,许多老师提到这样一句话:“这些内容我都讲了,讲了好几遍,可学生就是有错,而且大面积出错,”经过交流探讨,大家达成共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要求不严,学生对教师的语言不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其次,教师讲的重点太多学生产生视觉听觉疲劳,抓不住要点,同时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缺少多次的训练、跟踪、监督。
建议:对知识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检查,并建立成绩登记册,让学生树立积累知识的意识,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与进步。
5.忽略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语文基本功不扎实。
本次质量分析中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对明确的概念之类的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缺乏了解。比如让说出某一句话是什么句?在文中的作用?正确答案是:过渡句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不能正确解答。再如:一个句子从修辞的角度叫---比喻句。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讲叫—打比方。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然后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都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建议:课前教师对每课教材中涵盖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罗列梳理,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渗透,课后通过必要的练习检测加以巩固。
6.重视对工具书的使用。
本次试题从一年级至六年级都考查了有关字典的知识,实际上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加强对工具书的使用,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与本领。
建议:根据不同的年级让学生熟练掌握查字典的几种方法,对各年级特殊字的偏旁部首,查字方法要进行归类了解并掌握。
7.学生审题能力的亟待提高。
本次卷面中从基础知识到阅读题 再到习作,都出现了因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的情况。教师在分析原因时都意识到必须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交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8.教学研究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班级间差距偏大。
从前面的定量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同年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既有知识上的遗漏,又有管理上的疏漏,还有对学生认知的错位,通过坦诚的交流,大家认为这种在多层面有针对性的交流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建议:以后的教研活动,增加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的及时交流环节。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力争缩小班级间的差距,实现年级的整体提高,达到双赢的最终目标。
9.弱化了对中等学生的关注。
从本次卷面中可以看出,70—79分这个分数段同学的人数,在好几个年级,好多的班级中呈上升趋势,而且上升幅度较大。通过交流,老师们普遍反映,平时过分关注班级中少数潜能生在知识上的空缺,很少花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那些中等生,以至于出现了潜能生没有大的提高,一部分优生边缘生滑向中下等生,缺少学习的热情,没有奋发向上的动力。甘于平庸。
建议:针对班级实际确立对学生关注的层次,加大对中下等学生的关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扩大优生的比例,让大多数学生都能体会作为优生的快乐,在不断的成功中茁壮成长。
10.学生学习知识的灵活性不强。
本次考试中,老师们普遍反映,班级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文本中内容,只要在提问时稍加变化,学生就随意乱写,无从下手,
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同一内容,要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对同一问题。要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学生逐步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
11.教师对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不够。
本次质量中,有一部分教师都提到,平时认为学习不错的同学,在答题中表现很差,而一部分平时认为比较差的同学反而考得不错。一方面说明教师的高度关注对学生的影响,同时说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不了解,以至于出现了对一部分学生的定位不准,关注不够,监督不力。
建议:建立学生跟踪记录,多进行小型的质量检测,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
12.学生对教师语言的接受率偏低。
这次我们听到较多的一句话是,这些知识我讲了好多遍,可学生就是答不出来,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语言学生接受率低。
建议:教师平时应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交流,联络与学生的感情。课堂上应该引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让学生首先 亲其师。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力求简练,有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