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小学语文教学与创新素质培养心得体会

2023-08-30 浏览: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让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孩子脱颖而出。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如以游戏激趣、以悬念激趣、以活动激趣、以导语激趣、以多媒体激趣等常用方法做为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它能使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自主学习价值。由此,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孩子的无意注意,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小游戏,如:“找朋友”、“开火车”、“你写我猜”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如教学《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引题我就给学生设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波斯猫找不到快乐呢?”学生就抢着答,有的说“波斯猫和朋友吵架了”,有的说“波斯猫看不起人,朋友不喜欢它”,有的说“波斯猫失去了最爱它的亲人,心里痛苦”……于是,我又接着说:“你们说的都有可能,可你们想知道课文里的答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这样一来,悬念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同时也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幻想的空间,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油然而生,为培养创新思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课文后,我把课文内容扩展延伸,让学生留意观察身边的景色,寻找春天的踪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了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三、放飞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创造想像能力的培养。想像是智慧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机制和科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表现创新的机会,发掘每一个孩子的创新潜能。在一次看图作文教学中,我先为学生出示了一张图画,它由一个残缺不全又像地球的星体、一艘火箭载着一只外形独特的动物、弯弯的月亮和闪烁的星星构成的天体宇宙。接着我启发学生逆向思维:图画中那个稀奇古怪的动物是什么?它与那个残缺不全的“地球”之间有什么关系?而后又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构思情节:图画中的那个地球为什么缺了一大块?最后,我又启发学生运用假说思维:假如自己就是那个稀奇古怪的动物,假如自己就是那个残缺不全的“地球”,假如自己就是宇宙天体的主宰者……,总之,我引导学生通过以上的思维方式,打开思维的闸门,放飞想像,从而把那个无声静止的图画变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活动场景。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以致用,是培养学生实际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考试做题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对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等实际创造能力都是行之有效的。现代社会需求的是实践型学生,要求学生对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考题要以生活化、灵活的方式出现,避免了让学生机械抄写、死记硬背。

五、积极评估,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

年幼的孩子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教师肯定的评价,是学生创新的动力,能更好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做出积极评价,特别要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一个小学教师必须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教师要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精神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