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周爷爷数理思维讲座听课笔记

2023-07-21 浏览:

学前孩子数学学习的内容:七巧板,时间,钱,计算,速度快,心算,天平称,电子秤,用小棍捆成捆认识十、百、千。

20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让计算形象化,看得见,摸得着。

用磁力片做形状展开,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还可以分类。

教倍数时先教1倍,不直接教,让孩子猜,给大量信息,自己总结。

对孩子可以用激将法,说不保证教会,但肯定教晕,孩子会有积极性,偏要学会。

学分数可以用苹果切,或者一对当成1,先学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启发式,让孩子自己归纳总结。

孩子做错了,启发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找原因,自己想办法。

生活中各种事情让孩子思考回答,让孩子自己作决策,把好坏各种结果说明白,错了也没关系,自己能够承担后果,买东西说个五六条。

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做事情快。说话快。

5岁练10以内的分解,每个数逐个练,5-1是4,5-4是1,1+4是5,每秒一题非常快就行。

激发兴趣一开始要做会的题,慢慢来,要简单一点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比如讲故事,游戏,比赛让他赢,鼓励,表扬,夸张,搞笑。

边做边说,语言要和符号联系起来。用动作表示数学,让数学看的见,摸得着。

运动可以增加孩子智力。

很多数学题摆出来,一边摆一边说。

难的内容提前预习。

让孩子一题多解,各个角度解,多解归一。

小棍,数豆子,10酒盅一碗。10个装一捆,10捆装一盒,10盒装一袋,10袋装一箱,10箱装一集装箱。

20以内加减法一定要快,5倍的速度,每分钟60-120道题的速度,可练习孩子专注度,以后会有多倍的回报。

思维好的孩子体现在记忆力好,记忆力好的孩子学习没问题,思维的角度独特。

如果孩子有畏难情绪,先停一段时间,再从简单的开始。

错的题追根溯源,一点一点查漏补缺。家长也要用心跟着学。

不要提前学,要往深度和广度上学。

提起周爷爷,你可能会陌生。但是说到《摩比爱数学》,大家就知道了。周爷爷就是摩比思维馆曾经的课程设计,家长和孩子心目中的数学大神,大名鼎鼎的周建新老师。

周爷爷说,“数学一定不要贪图快,要慢,但是要保持兴趣、要弄懂原理、要基础扎实,这样的慢才会是后来的快最重要的是得有后劲,毕业之后这种强大的思维能力才会发挥作用。”

这是我努力争取来的福利——数理思维大咖周爷爷干货满满的免费讲座,帮助家长清晰掌握数学启蒙该怎么做。孩子在学龄前及三年级以下的家长,都非常值得花时间来认真听,能少走很多弯路。家长早学习,孩子早受益!这场讲座是直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向周爷爷现场提出。

现在很多父母都知道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那么孩子小的时候要如何学习数学,才能对他今后的学习更有帮助呢?我女儿小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杜曼、蒙氏、皮亚杰、卡尔威特……各种门派很多,怎样的早期学习在将来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我一边思考一边摸索,女儿侥幸在四年级结束时考入中学。

现在儿子上了幼儿园中班,社会的环境和资源与以前不一样了,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寻找答案。

我思考的主要关注点是,可以在未来产生更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孩子上学后会有几个分水岭,三年级,初二,高中,这几个阶段有可能原来学习好的孩子会落下去,也可能原本学习不大好的孩子会反超。而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不同的年级学习的内容不同,其实是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的要求不同。

也就是说,高年级所需要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在低年级的学校教育中可以完全培养起来的,而更多还是依靠孩子本身的思维素质。因此我认为,对小孩子的教育应该着力于将来所需要的思维能力,提升孩子的思维素质,着眼于如何在高年级的学习中产生优势,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表现出优势。

2017年,教育经济学家Greg Duncan和心理学家Drew Bailey及其同事,分析了67个希望提升孩子学术水平的早教项目,发现了“凋零效应”(fadeout effect),即那些由早教带来的学术优势,通常保持不了多久,便会慢慢消失。

研究者总结,这是因为早教项目教的往往是“封闭”技能、灌输的知识,虽然当时好像超过了其他孩子,但没过两年,其他孩子也都慢慢学会了。因此,只有培养“开放”技能,为知识的学习建立连接,才能让孩子获得长久的优势。

如何使孩子的数学学习不是学习程式化做题这样的“封闭”技能,而是真正培养孩子的“开放”技能呢?我深感思维培养是很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信任真正有研究的专业人士。

很高兴我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你拍一,听了周建新周爷爷的讲座,感觉有32年教龄的周爷爷很懂孩子的思维培养。我给儿子报了你拍一的课程,他非常喜欢,调皮的他每次上课全神贯注,结束时意犹未尽,每周数着日子盼望上课,这个课程极大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向对孩子的课外培训非常挑剔,因为孩子的时间精力很有限,成长只有一次。妈妈多做些功课,了解培养孩子的方法,为孩子选到好的课程和老师,孩子不走弯路,就是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