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是以教材为基本载体进行的。教师以这个载体为基本凭借,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遵循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因此对教材的解读就成为小学数学说课中一项最基本的内容,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材解读就决定了什么样的教学基础。
一、说教材的主要内容在小学数学说课中,说教材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简介课程的特点。小学数学课程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在说课中不必对其所有特点进行阐述,但是必须结合教材、学段的实际,结合数学课程的某一特点进行解说,这有利于站在学科课程的高度来理清教材编写的思路,进而全方位地理解教材、解读教材,既审视统领本课教学的全局,又在理论层面上获得学科教学中某一方面的支撑与突破。
2.说清教材主要特色。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由于不同单元的学习内容差异明显,教学的重点及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有极大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说清本单元、本课教材的主要特点或特色,显得极为重要。
3.说清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的解决、教学难点的突破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焦点所在。小学数学教学疏于学科课程特点、教学要求、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师生素质状况及文本与师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差距等因素,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并不相同。说课时教师应依据教材、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时教学等不同情况进行准确的定位,清晰地阐述“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
4.说清学情分析。教材和学生是教学的两个不同源头,将教材解读与学情分析结合起来,有利于在深入解读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把握教材,处理教学内容。学情分析越到位,对教材的处理就越有利,对教学的设计就越有针对性。
二、怎样分析学情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分析
低年级学生听话、好学,但是学习时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思维方式侧重于直观形象思维,因此教学中如何及时变换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引导、调节学生的学习,是教学预设时学情分析的重要内容。中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略有延长,知识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方法略有积累,但是正处于“好动难管”的年龄阶段,同时既有在低年级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知识、能力学习中的缺陷,又有与今后高年级学习活动相衔接的问题,因此在学情分析中既有教学方式的变换思考,又有低年级知识、能力学习补缺补漏和高年级知识、能力学习衔接点铺垫的思考。高年级学生通过四年多的学习活动,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方面相对成熟,教师的教学更加侧重于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学情分析既中年级学情分析的特点,更有指导、强化学生自如运用学法,提升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习惯的特点。
2.从知识、能力的层面要求出发进行分析
小学数学不学段的学习重点不同,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要求目标差距较大。分析学情要紧紧抓住学段知识、能力教学的基本要求,以课标为学情分析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知识、能力方面的基本分析。
3.从教材的学习难度出发进行学情分析
由于小学数学教学各阶段学习、训练的要求不同,教材的安排也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学情分析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学习难度,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4.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现有的学习实际。就数学学习来说,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处于一种怎样的状况,教师应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并针对相关教学的需要进行一番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分析。
三、怎样制定教学目标就数学教学的总目标而言,应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内容。就具体的教学的而言,一个准确、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效果的保证。
所谓准确,就是要符合课标要求,体现课程特点,适应学习实际。
所谓明确、具体,就是针对性强、可操作、可达成。
遵循“三维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以下几个意识:1、整体意识;2、联系意识;3、课标意识;4、学生意识;5、活动意识;6、渐进意识。
四、怎样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针对教材而言的。它是指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是普遍性问题,具有相对稳定性。教学的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它是指学生难理解、难掌握、容易错,教师较难进行教学处理的内容。
怎样确定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识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两个。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这是疏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存在矛盾而产生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的数学认知结构,要发行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难点。
华应龙:因为你不读书,所以工作很忙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12种创设情境方法学生懂了,教学还能行多远?——以贲友林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