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教师论文」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23-06-26 浏览:

图|作者 李伍珍 刘芳 陈文静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 李伍珍 刘芳 陈文静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核心素养的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根据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来制定教学策略,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学科,它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进而通过习得的内容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和认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看似很概念化,但是却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基于此,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开展有效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多种形式,树立文化自信

在部编版教材中,编排了较多的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相关的内容,学习它们,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里以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文字”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相关的手抄报,通过查资料搜集和汉字相关的故事以及趣味歇后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汉字的渊源有了深刻的理解,也充分认识到了汉字的魅力,激发了热爱汉字、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了文化自信。

二、积极互动,培养语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一直是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语文教学要想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语言交流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们在交流和讨论中将自身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

单纯的“填鸭式教学”并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互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们的语言交流兴趣,让学生们在互动中获得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继而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不改变课文的基础上想象对话,并将对话过程演绎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能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揣摩人物对话,加入角色的动作、神态,使故事鲜活起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能很好的把握陶罐和铁罐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体会这一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入情入境,拓宽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该从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入手,当学生们的思维空间足够宽广时,思维能力也会油然而生。但是在当下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太多的思考空间,更多的是进行知识的接受和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性,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性,对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以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这样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进行《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20世纪科学技术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的快镜头,让学生感受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篇课文中的含义,然后再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内容和情境之中,他们在这一思考和观察的过程中,对科学的兴趣更浓厚,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更深刻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四、以读促悟,创造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需要学生们去观察和感悟诗句或者是文章当中语言的美丽,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简单地知识传授,而是需要学生们更好地观察和感悟。但是因为小学生的知识底蕴不够丰富,所以如果让他们单独地进行学习和观察,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感受名篇佳作中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体会文章的起、承、转、折。这里以《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诗歌一、二、四句中的“天”、“眠”、“船”押韵 ,句内平仄交错,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男女比赛读 、配乐朗诵等,引导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品味语言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实现以读体悟,引起共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要想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还应该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入手,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关旺德.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

[2]韦昌明.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J].中外交流,2018(1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