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小升初

六年级小学生智商140,成绩却“垫底”,家长为此怀疑人生:到底为什么?对付这三个星男,撒娇就够了

2023-06-25 浏览:

最近,六年级学生小邻给潮新闻记者分享了他的一个发现。

小邻说,前不久数学课在学“比例”,课间大家讨论起了“智商和学习成绩是否成正比”,班里的几位同学很“慷慨”地拿自己当例子。

“班里的‘学霸’说自己测过智商,是110,只是普通水平。突然有同学说他也测过智商近140,但他的成绩非常不好。看来智商高,不一定学习好,就比如智商高的那位同学,他自己和我们都觉得听课不够专心、学习动力也不太强,学习态度、习惯也有挺多问题。”

孩子智商高,但学业成绩却不好,甚至出现了学习困难,到底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曾对此怀疑人生。

高智商与学习成绩严重不匹配,为什么?

“除了环境因素、教养方式等影响,大部分智商正常或超常儿童,如果存在学习成绩与智商严重不匹配的情况,一般来说很可能出现了学习障碍。”家庭教育指导师、杭州聪明堡学能拓展中心教学总监吕敏老师就遇到过多位高智商但学习成绩很不如意的孩子。吕老师分析,注意力缺陷及读写障碍是出现学习障碍比较普遍的原因。

有一位三年级的孩子,人挺机灵,但上课小动作不停,东摸摸西弄弄,在书本上折来折去,橡皮切成一块一块,原本低年级时成绩不错,到了三年级就掉很后面,孩子越来越没信心,家长也很焦虑。

吕老师表示,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都有共性,深层次的原因是孩子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综合征,主要表现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易冲动并伴有一定的行为问题和学习困难。年龄小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有些男孩好动、调皮,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在多个场合都“明显坐不住”,出现超出年龄的多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比如45分钟的课,孩子只能坐稳5分钟、10分钟,经过提醒也不能很好集中精神,家长就要重视起来了。

据统计,有5%-10%的学龄儿童(6-16岁)有注意力方面不同程度的问题,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是女生的2-4倍。学业上落后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些注意力方面的问题。

每个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几乎“一号难求”,近百个患有不同类型及程度的多动症孩子会来到这里。

广告
可御可甜 有颜有料 惩罚整蛊任你选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
×

儿科主任医师方妍彤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之一。“多动症在学龄儿童中广泛存在,主要分为注意力缺陷型、冲动多动型、混合型三类。后两者因在行为上外显容易识别,而第一种看起来虽不吵不闹,但脑子其实在神游,这类隐匿的更不容易发现。”

在多动症的识别上,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放眼于学习成绩,通常是到了三年级左右,看孩子成绩还不乐观才去求助医生。进了诊室后,每位家长都一脸着急,第一句话就问,“医生,我家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总是上不去?”

另外,多动症儿童存在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等,这些症状在课堂上尤为明显,所以老师的日常观察对多动症的发现和诊断十分重要,“学生总是不遵守秩序,不合时宜的乱动,神游到怎么叫唤也不听,就要引起警惕了。”

方妍彤医生说,因为不能好好集中注意力,患有多动症的孩子,90%以上学习成绩都不好。“不少患者的智力查出来很高,但注意力集中不了,成绩就上不去,明显的‘高智商低成就’。确诊患有多动症的,有些严重的还合并学习障碍、对立违抗、焦虑、抑郁等。”

这些“笨小孩”,其实很聪明

而读写障碍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受重视。

我们曾经报道过一个故事,杭州的一位老师尝试“放大试卷”给孩子做,平时成绩只有中下的孩子居然拿了优。

“这个孩子很聪明,但是平时写作业慢,错别字多,学习成绩靠后。后来,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在视知觉辨析能力比较弱。正常的试卷大小,对他来说却不够大,容易把很多形近字看成是一样的,看起来很吃力。”吕老师说,像这样需要老师特别关注的学生,在学校里也不是个例。“我们曾在2015年对2万名学生、500多名教师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约10%孩子存在读写困难。这些有读写障碍的学生不适应常规性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自信心也一直处于否定状态,特别需要因材施教。”

读写障碍有一些表现,比如书写或是阅读会出现加字、漏字、用别的字(词)替代,重复阅读,书写颠倒或是笔画不对;握笔姿势不良,系鞋带和使用筷子动作笨拙……很多时候,我们会责怪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是“笨小孩”,其实,有读写障碍的孩子智商正常,甚至在平均线以上,但视听觉各方面功能弱,会让学习过程非常艰难,很需要因材施教。

那个在四年级时得到老师“放大试卷”因材施教的孩子,越来越自信开朗,在学习上进步很大,还找到了感兴趣的领域,在比赛中拿奖。

在杭州市濮家小学班主任陆钰敏老师看来,小学阶段,一些孩子有学业上的困难,和智力没有太大的关联,而是存在专注力、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方面的偏差。

“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孩子在学习上很难有自我效能感。对某项学习内容兴趣不高,付出很多劳动后结果的反馈不理想,孩子就更不愿意去做,导致恶性循环。”如果帮孩子慢慢改善这些问题,培养学习自我效能感,他们在学习中就可以拥有更积极的心态,也更有信心接受挑战,从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成绩一落千丈

竟是因为“硬凹”右手写字

还有些孩子高智商,成绩却不理想,原因则比较特别。

曾经有位爸爸找到吕敏,揪心孩子的变化。孩子低年级时成绩很不错,但到四年级,不愿意写作业,考试时也会交白卷,就像变了一个人。

“男孩的智商很高,一到三年级,功课比较简单,又比较乖巧。爸爸一直要求他用右手写字,孩子忍了。但硬忍三年后,累积在内心的不满爆发,他不光不做作业,考试不配合交白卷,甚至出现了逃学。”爸妈觉得男孩有心理问题,去看了很多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

在多方沟通和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后,吕敏发现,男孩的种种反常表现,很可能是“硬凹”右手写字的问题。

“和孩子沟通时,我直截了当跟他说,听说你的左手比右手强大,他一下子眼睛瞪大了,很认真地看着我。我告诉他,左利手不是缺陷,而是你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秘密武器,一直藏了很多年没有人发现,接下来可以亮出你的‘秘密武器’了,以后就可以用‘正规军’,而不用拿右手‘预备军’工作了。”孩子解开心结后,学校老师开展了因材施教计划,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用了三个多月的缓冲期逐步恢复左手功能。很快,男孩在学业上突飞猛进,也更自信、阳光。

多动症越早干预越好

事实上,只要家长和老师多注意观察,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大班就能被发现多动症,这样越早干预效果越好,甚至可以不用吃药只给予行为矫正就好。

但现实却很不乐观,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方妍彤说:“很多家长觉得‘活泼好动不是一种病,小朋友哪有不调皮的,等长大就好了’,还有人认为‘吃药三分毒,怕影响孩子发育’,所以大概只有百分之十的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我们的综合治疗干预方案至少一年,全国能长期坚持的就诊患者又只占三分之一,我们门诊能坚持长期治疗的约为三分之二。”

如果不治疗,长大了就真的能好了吗?显然未必。

根据目前研究发现,多动症是一种全生命周期的疾病,并不局限于儿童青少年。儿童多动症患儿中有70%会发展为青少年多动症,这其中又有30%直到成人依然患有多动症。成人多动症,则会存在更多社会功能问题,如工作困难、人际交往差,自我评价低、物质滥用、交通事故等。

“我的接诊病例中,青少年厌学在家沉迷网游,辗转找过来,一查病因是自小患有多动症,还有成年人有严重拖延症、路怒症,时常焦躁不安的,都是成人多动症的明显信号。”

“其实多动症是一种可治性良好的疾病,有药可用,缓解率也不错,一旦确诊,药物治疗是首选,行为矫正辅佐,据研究,多动症孩子在接受药物治疗3个月后,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大脑体积增厚、表面积增大,糖代谢、氧代谢都同步提高,这说明大脑运转比之前快了。所以,其实药物并不会让孩子变笨,反而是种‘聪明药’。”方医生说,短期的效果是使的神经递质水平增高,减轻多动症的核心症状,长期的效果是促使神经网络和脑神经的发育,到达功能的缓解。

此外,筛查表只是用于初步评估,如果怀疑孩子有多动症,家长最好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生做检查,并尽可能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料,包括学校对他的成绩评价、人际关系评价等。

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也可能让孩子患上多动症

“多动症与遗传有很大的相关性,80%为遗传性,20%为外界因素影响。”方妍彤特别提醒,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也可能让孩子患上多动症。

她之前接诊过一个15岁的孩子,母亲早逝,每次过来复诊时,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并且不认为自己存在问题。“实际上,恰恰是父亲的这种粗暴教育方式,催生了孩子多动并伴有对立违抗症状,表现为藐视权威、不服管教,甚至撒谎等不良品行,未来成年后社会功能会受到极大影响。”

“因为多动症的遗传性高,不少家长自己就是病患,可想而知,家庭环境也不会很乐观。孩子在外界因素刺激下,会加重病情。还有些家庭的养育方式不一致,大人总是争吵,也会让小孩无所适从。”方妍彤说,多动症的发病机制很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行为矫正治疗缺少不了老师和家长的参与和支持,甚至家长角色的重要性不亚于医生。

方妍彤建议,教师可对多动症学生进行适当的赞赏和惩罚,营造温馨集体,帮助他们释放其过剩精力,当学生有良好的行为时表扬或奖赏他,通过适当的惩罚纠正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家长也别过分紧张,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多动症”标签,保护学生不受环境的恶性影响,使其安全地度过安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