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高考

高考语文又什么好的辅导资料?

2023-04-22 浏览:

高考语文又什么好的辅导资料?

《中学教材全解》15元左右

全套《名师一号》200元左右

推荐用《高考总复习--高考密码》30元左右(一科),涵盖高中所有知识点!一般书店不一定有卖,到大型的书店去买!

高复语文哪些重点要背

提醒高三学子——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1.时间安排
    高三语文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2007.9—2008.1)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第二轮(2008.2—2008.3)重在专题复习,查漏补缺;第三轮(2008.4—2008.6)重在强化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为了使语文复习循序渐进,富有成效,可制订一个复习时间表。
    2.制定详细计划,确保复习有序
    本学期高考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月24日至3月31日(第1周~第6周)
    ⑴以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翻译、说明文阅读、散文(短小说)阅读鉴赏四个专题为主。
    ⑵穿插语音、字型、词语、熟语、标点、病句、语言表达七个专题的练习讲评。即将2007年17份高考试卷(除上海卷)的相关考题集中起来各组合成一张试卷,每个专题花一节课的时间当堂完成当堂讲评,以巩固上学期第一轮复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效果。
    第二阶段:4月1日至4月底(第7周~第10周)
    ⑴以综合练习为主。使用资料:①20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卷(金太阳重组试卷);②重点城市上学期期末试卷。
    每周语文课安排:星期一两节课连上,独立完成一张试卷的第一至第六大题;课外作业布置第二份综合练习卷的第一至第四大题。星期二一节语文课讲评周一所做的第一份综合卷的第一至第六大题,课外作业布置第二份综合卷的第五、第六两大题。星期三一节语文课讲评第二份综合卷的第一至第六大题;课外作业布置做第三张试卷的第一至第四大题。以此类推安排星期四至星期六的语文复习课。
    ⑵一模之后,通过质量分析,针对本校学生实际进行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阅读和鉴赏的查漏补缺复习指导和训练讲评。
    第三阶段:5月初至高考(第11周~第15周)
    ⑴以综合练习主。使用资料:①2008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卷(金太阳九套模拟试卷);②两套冲刺模拟试卷;③各地市二模卷。复习安排同第二阶段。
    ⑵根据二模和本校情况,进一步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环节。
    ⑶考试大纲取消☆的内容强化复习训练。
    ⑷考前应试技巧指导。
   “写作”复习计划单列,贯穿三个阶段复习始终
    ⑴坚持两周一大作的数量标准。
    ⑵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积累作文评讲素材,以评讲为重点加强二次指导。
    ⑶强化良好写作习惯养成:审题、立意、构思、列提纲、成文;一小时快速完成;书写规范端正清晰。
    ⑷在掌握各种文体基本写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强化擅长文体的写作。
    ⑸形成“写作”复习系列。
    整个复习阶段“写作”训练安排六次:
    第2周:如何达到话题作文的基准分?(不走题,三基本)
    第4周:话题作文如何审题?
    第6周:话题作文如何小题大做?
    第8周:话题作文的材料哪里找?
    第10周:怎样写好开头和结尾?
    第12周:怎样在作文中设置亮点,力争拿到发展分?
    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复习效益
    提高教学认真水平,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措施。
   (1)认真备课
    以考点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安排配套资料,重在指导方法,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是高三备课的主要内容。
    ①复习目标要明确集中。
    一个专题的复习内容,一般都要几个课时完成,因此每个课时的复习目标和内容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在每个课时达成目标的基础上,还应该用一个课时整体把握这个专题的知识能力方法要求。例如文言文阅读用5课时复习,第一课时复习实词,第二课时复习虚词,第三课时复习特殊句式,第四课时复习翻译,第五课时综合以上知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表达。
    ②训练材料要精选精编。
    要配套安排好每节课的课前预复习训练材料、课内巩固训练材料和课外迁移训练材料。要安排双休日回家训练材料。要精心挑选两周一测的综合试卷。要注意收集和改编与高考命题思想相吻合的话题作文训练题。要把全国和省市高考卷、模拟卷作为训练材料,发挥这些材料的权威性。给学生训练的题目,老师必须先做一遍,杜绝错题、无答案题和偏题、过难题。
    ③教学过程设计要突出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
    备课时要注重研究:所要复习的基础知识的呈现方式、老师讲解到位透彻的度、解读试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例如病句的识别,一般用两个课时复习,1.5课时识别“结构性错误”类错误类病句,0.5课时识别“语意性错误”类病句。复习“结构性错误”病句识别,应该在让学生自主识别病句实例的基础上分析概括造成病句的原因(即病句类型),然后再指导矫治方法。
   (2)认真上课
    要根据复习课的不同课型特别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珍惜课堂复习的每一分钟,实现师生合作互动。
    ①知识复习课。
    各种命题角度典型实例导入→知识要点高考命题角度归纳→典型例题训练→评讲点拨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纳→迁移训练(包括高考试题未出现的命题角度试题)。
    ②阅读鉴赏复习课。
    课前布置预复习(课上讲练的文章预先发下,要求学生阅读并完成文后试题)→上课第一环节指导整体把握文章(全文和各个局部写了什么,文章思路和结构,文章重点和特点)→进入答题环节,进行答题程序与方法指导(要求学生通读题目,把握每个命题指向;审清每个试题的题意,明确解答要求;锁定每个题目的研读区间,探究答案;分析解答要点,规范表述)→课末小结环节,归纳文章阅读程序和解答试题基本步骤→布置课外训练作业。
    ③综合试卷评讲课。
    评讲试题要防止对答案和就题论题的情况。评讲课,一要注意突出重点。错误面大的题目、分值大而得分率不高的题目、新题型的题目、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应该成为评讲的重点。二要注意将错误原因的分析和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结合起来,使训练起到强化知识巩固和运用的作用。
    ④作文指导、讲评课。
    六次作文训练,要求在课上进行,两节课连上(周一有两节课),第一节课先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作本次作文要求的阐述和审题指导。然后学生作文,两节课结束交卷。这样的用时规定,与高考用于写作的时间(1小时左右)基本吻合。
    每次作文训练后经过精批和略批,按照每次训练要求积累评讲素材,然后用一节课评讲,评讲的重点是每次作文训练的要点,如第一次的要求是如何达到基准分,评讲内容就是“不走题、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
   (3)认真布置、批阅和评讲作业
    每课必布置课外训练作业,布置课外作业必批阅,批阅后必评讲。
   (4)认真进行质量分析,采取后续措施
    每次模拟考试之后要认真采集数据进行学生个人和班级集体的质量分析,全面清楚地了解每个小题的答题情况和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对一个阶段的复习作个小结,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后续措施。
   (5)认真进行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的对象主要是三种对象:一是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提升作文水平),二是本一、本二预测线上的临界学生,三是对语文学生缺乏信心的困难生。
    4.冲刺阶段应考策略
   (1)夺取基础分
    尽管150分的语文试卷客观选择题大为压缩,10题30分,但1题3分,不易得却丢不起。
    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是重点,要注意“三常错误”,即常见、常用、常错,考查的内容素材往往有一定的时代鲜活性,病例大多来自日常生活主要是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生僻怪难不作要求。
    如字音不以声调、平翘、前后鼻音为重点,常用多音字是重点。
    字形要特别关注同音易混字,如2005年《咬文嚼字》公布的100个常见错别字大多属此类,不妨找来自测一番。
    成语要重视望文生义、色彩失当、对象不当类的错误;病句可通过平时所做练习的复习掌握《考试说明》列举的6种类型,先析结构,查有无残缺或赘余、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得当;再看语义上有无不明和不合逻辑。
    良好的语感来自一定的练习和反思;实虚词辨析未作明确要求,不能放弃但不作重点,特别是虚词。
   (2)做好减法,查漏补缺
    基础题、默写,要做减法。复习时整理(至少圈画)出未掌握的部分,第二遍就专门查漏补缺,最后时间什么都看就等于什么都没看,多记不如少记记得牢。默写5分要重视,这是易得也是该得的分。
   (3)做好文言文
    文言文选材于课外,但实质是课文的迁移。掌握好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培养一定的语感从而正确理解文意是答题关键。文言文阅读对于我们考生来讲,内容还好办,但是语言方面的考查有些学生觉得不适应,重要的是实词的理解,虚词的应用,这里面除了我们说的积累之外,更重要的是把词放在句中进行有效的推断,结合语言环境把握词的意思,这种临场的推断,结合多种因素来对一个词确认它的意义和用法,在考场上就变得很重要了。所以这种题,是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释放二者的结合,我想在第一卷文言文和语言知识上,这是我们考生常常容易犯的错误。
    将课文中经典的文言文,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重读一读,将《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结合课文实例掌握其常见的用法,将课本知识短文中的文言句式温习一番,对考试定有裨益。
   (4)适当练习,保持手感
    最后复习阶段以看书、整理为主,无可争议;但也要适当动笔,保持一定的感觉。
    不妨做一点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从最近的模拟卷中针对不同的类型挑一些题目来做一做,或者回归经典,再将2006、2007高考题中的经典题做一做。做后静心想一想,从中悟出一些道道。
    将自己写过的文章、整理的素材温习一番,归归类。
   (5)临考建议
    ①要把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散文要温习一遍,因为每年考文言文都涉及到课内。
    ②把高中语文课本中规定要背的古诗文名句默写两至三遍,现在分值高了,有5分。
    ③要关注常用常错的字,努力减少错别字。今年可能作文里错一个字扣一分。
    ④找十来篇近两年的高考作文看一看,主要学立意和写法,但千万不能背了照搬。
    ⑤要注意经常读报,也可以看一点电视新闻,这既可以调节生活,又增加了作文素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