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本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实习时本来想去学校教语文,却阴差阳错的进入了当地的融媒体中心当实习记者。
在此之前,我从未涉足过有关新闻媒体的领域,所以想分享一些关于采编记者这一职业的实习心得,给志于从事新闻行业的朋友一个参考。
01.工作时间及内容
我所在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基本部门有新媒体部、新闻采编部、播音部、市场运营部等。
我被分配到新闻采编部,
这个部门主要的工作职责有:从事日常的新闻策划、采访、拍摄、编辑;
全媒体采编及信息发布;短视频剪辑制作;开展舆情、收集、编发等工作。
通常上班时间是上午08:00至12:00,下午14:00至18:00,周末不值班的话就双休。
在所有部门中这个部门的工作节奏要快得多,经常要出去跑采访,偶尔中午要加班。

该部门只有四辆采编车,因而分为四个采编小组,每个小组有采编记者和摄影师各一名。
由于人手比较紧缺,实习生大多都是在这个部门中充当助编的角色,哪个小组有任务就跟哪个小组出门采访。
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出去采访前做好用车登记,帮摄影师调整采访机器;
采访中,正确使用采访话筒,面对着采访对象询问相关的问题并对关键信息进行速记;
采访后,跟着摄影老师学习一些节目视频剪辑的操作方法以及同期声的采集。
新闻采集工作时间长,日常比较忙碌,经常外出,三餐不定,写稿子和剪辑视频是家常便饭。
有时候,一天都在外面不停的奔波,甚至是下班后都未必能够结束工作。
但大多数时候,一天之内会有两个采访,上午做完后可以休息一会,下午接着赶往下一个地点接着工作。
02.职业优劣分析
职业优势
(1)拥有广阔的人脉。
负责带我的记者姐姐有两部手机和一本很厚的笔记本,每次出门采访前都要带着。
一部手机是日常用机,另外一部手机是工作用机,笔记本里记录着这些年来跑采访收集到的各个阶层人士的联系方式。
并不是每一个新闻都会自己找上门,采编记者每个月都会被要求采集一定量的新闻,有些新闻报道要自己去联系,才能勉强达标。
(2)工作时间相对自由。
每天都要外出采访,不用一直蹲在办公室里坐班。
基本上出去跑采访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其余时间是可以自己安排的。
有一次去采访一个旅游村庄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带着我们实地体验了一天的旅游项目,相当于是一边采访一边游玩了。

职业劣势
(1)工作压力大。
人手不够,工作量大,常常不能按时吃饭,每天两万步那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
工作技能要求很全面,相当于一个人要当两个人用,除了会采访会写稿子,还得会做策划、剪片子、会查资料等。
休息日也会安排人员值班,以便应对突发性新闻。
(2)薪资待遇不高。
我冒昧地问过负责审稿的一个姐姐有关薪资的情况,新闻采编部事业编的岗位税后工资大概是4千左右,那合同工的工资只会更低。
当然这仅代表某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部分薪资待遇,至于市级以上的薪资待遇没有去了解过,所以不是很清楚。
03.实习感受
说实话,新闻采编工作其实是挺消耗工作热情的。
一开始,我觉得这份工作新奇又有趣,每天都充满了干劲。

可时间一长,我基本上就有些退却了,每天都有跑不完的采访,听不完的同期声,写不完的稿子。
偶尔还要应对突发性新闻,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累积和职业素养是没有底气在短时间内处理好这突如其来的工作的。
所以采编记者这一行业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光鲜亮丽,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的冲击下,这一行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来源:周不知的学习日记
关注我,了解更多不同专业、职业的日常。
往期推荐
初级会计证备考经验分享|逢考必过!
6部豆瓣高分纪录片,值得一看
一个双学位的财务管理专业日常,财务管理专业的考研就业方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