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报告

与封闭经济相比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财政政策作用将

2023-03-30 浏览:

更小。
宏观经济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稳定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中国而言。 一方面,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为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 因此,必须用宏观政策“稳增长”。 另一方面,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特别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经济金融风险,有效运用宏观政策,确保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 中国党,如“守住底线,没有系统性金融风险”。
拓展资料:
1、宏观政策目标主要包括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在经济稳定方面,宏观政策旨在实现增长稳定、就业稳定和物价稳定。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的目标值。在金融稳定方面,宏观政策旨在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也对金融风险防控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报告根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
2、考虑到疫情冲击下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较大,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值不明确设定是合理的,但我们仍高度重视经济增长。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较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这种考虑是合理的。但从赤字率等经济指标的设定来看,可以粗略估计,2020年名义GDP增速将达到一定水平,说明我们对经济增长仍然高度重视。这是因为,短期内,经济增长是完成“六稳”、“六保”的重要保障。从中长期看,我国面临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等重要任务,也要求经济增长保持一定水平。
3、2020年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0.5个百分点,既充分考虑了疫情影响,也体现了宏观政策的积极态势。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调查失业率定在6%左右,比2019年提高0.5个百分点。考虑到当时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上述设定是合理的。受疫情影响,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值增幅仅为0.5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政府积极运用宏观政策缓解就业压力的决心。
4、2020年CPI目标上调0.5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年初食品价格上涨以及积极宏观政策实施可能带来的通胀压力,属合理。但是,CPI 波动性较大,因为它包含容易受季节性和随机因素干扰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宏观政策要更加关注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未来要明确核心CPI目标值。保持粮价稳定是国家治理的任务。不应主要依靠宏观政策对CPI目标的调控,而应依靠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
5、2020年要突出“加强金融等领域重大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宏观政策既要保证经济稳定,又要保证金融稳定。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难以在实现经济稳定的同时兼顾金融稳定,宏观审慎政策成为实现金融稳定的核心政策工具。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金融稳定。考虑到我国仍面临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等诸多金融风险,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重视金融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