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考试学习首页 > 报告

政府对社工重视吗

2023-03-30 浏览:

3月12日晚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发展。”这是继2018年之后,时隔两年,“社会工作”一词再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社会工作为何再被提及?社会工作将迎来什么发展新机遇?置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板块,社会工作该如何作为?南都记者邀请到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段鹏飞带来解读。段鹏飞长期耕耘在社会工作领域,见证了广州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广州海珠区沙园街长者日托中心,社工为社区老人提供中医理疗服务。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重视程度得到提升
从“支持、促进”到“大力发展”
      2015年,“社会工作”一次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持续四年。其前后表述有所不同,透露出了对社会工作不同的定位和要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后,段鹏飞首先认为,这次提出“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的表述与以往相比,其表述折射出国家对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
      2015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均使用了“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或“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之类的表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重提社会工作,且使用了“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的表述,显然表明党和国家对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给出了明确信号就是社会工作要大力发展。“这对广大社会工作者来说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定位更重要
促进社会文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机制
      重提社会工作的同时,从社会工作在报告中的位置也能看出其被赋予的定位和作用。
      不仅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还将其放在“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发展”前面。段鹏飞认为,“其说明社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重要,是促进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发展的重要因素。”
      换言之,“这样的表述阐明社会工作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后面这四个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和标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社会工作”放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来提。段鹏飞认为,说明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工作有定位和期待。“这个定位就是社会工作是促进社会治理的政策选项,是促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或机制。而期待就是,国家希望社会工作能发挥促进社会治理的功能,社会工作者能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并发挥积极作用。”
广州2.4万社工每年服务人数超400万人次
“十四五”期间面临新任务、新课题
      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发展,不仅在财力上大力投入支持,还率先启动社会工作服务立法,出台了全国首部地方性社工服务的综合立法。
      据统计,目前,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超2.4万人,登记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330多家。广州社工每年服务的市民人数超400万人次,其中每年服务的困境人群超过7万,培育的志愿者超过4万人,整合链接的社会物资和资金超过5000万元,化解的社区公共问题超过400个。
      广州率先贯彻落实“党建引领”方针,强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党组织建设建立社会工作行业党委,夯实了党引领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基础;率先实施“社工+”战略,将社会工作服务拓宽至全市民政、司法、禁毒、医务等20多个服务领域,使社会工作服务实现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立体式发展,更是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站对全市城乡街镇实现了全覆盖,构建了统筹城乡协同发展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
      当前,广州社工已在民生兜底、社会救助、社区养老、公共应急、公益慈善、志愿者培育、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广州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疫情防控期间,广州社工电话访问困境群体。通讯员 廖培金供图
      段鹏飞表示,着眼未来,“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健康中国、养老服务”等重大战略部署,广大社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任务和新课题。“广州社工应积极对接新时期国家的大方针、大战略,主动在助力乡村建设、社区健康、就业服务、儿童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等方面担当作为,在这些领域广州社工仍有广阔的前景和机会,将大有可为。”
      3月12日植树节,广州市巾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社工及志愿者到乡村种树,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汪邹岚供图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