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论文格式是怎样的?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要求
1.内封
标题应准确地表达论文的研究内容、专业特点和法学学科范畴的特定内容。一般控制在25个汉字以内,可以借副标题予以补充。
2.摘要
以提供文章概况为目的,应着重反映文章的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要精炼概括,客观陈述,独立成文,避免用语雷同,200汉字左右。外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关键词3-5个为宜。
中文摘要:“摘要”为四号黑体居中,与内容空一行。摘要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二字符。摘要内容后空一行。“关键词”为小四号黑体字,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字),各关键词间为分号,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标点符号。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与中文摘要对应,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题目用大写字母。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一、……;(一)……;1.……)。要求目录标题层次清晰,与正文标题一致。“目录”为三号黑体字居中,下空二行为三级标题及开始页码,小四号宋体。
4.正文主体
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根据需要可分为几章,每章一级标题为三号黑体字,二、三级标题为四号黑体字,内容为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二字符。
引言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以论点为中心,以论据为基础,组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
结语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 ]标明,[ ]中序号应与页面下方“注释”中序号一致。
参考文献的作者只列3人,后面加“等”或相应的外文,姓名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中西文刊名用全称。刊名后标注参考文献的类型:专著[M]、期刊[J]、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纸文章[N]、报告[R]、标准[S]、专利[P]。电子文献标明其载体类型〔文献类型/载体类型〕,如网上期刊(J/OL)。参考文献采用五号宋体,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序号〕著者.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文摘——〔7〕 CA,1983,99:13883q.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 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报纸文章——〔序号〕著者.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
版面格式
一律使用Word排版、国家文改委公布的简化汉字。A4,页面上、下、左、右、装订线、页眉、页脚的设定分别为:3.1、2.8、3.17、2.5、0、2.1、1.9厘米,每行打印字数34~36字,每页打印行数30~32行。单面打印。封面采用学校统一格式。
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21pt”。一、二、三级标题段前间距为1行、后间距为0.5行。可适当调节各级标题的段后间距,以利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
参考文献正文取固定行距21pt。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
(二)标点符号
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三)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外文缩写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英文人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如P.Cray。
(四)数字
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如“房屋为三人共有”,不宜写成“房屋为3人共有”。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或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